探訪二戰時期盟軍遠東第二大機場「萬能之王」
【解說】作為二戰時期盟軍在遠東的第二大空軍機場,湖南芷江機場在8年的抗日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從這裡起飛的戰機除了打擊侵華日軍,還多次直接參加遠程作戰轟炸日本本土,給日本侵略者以毀滅性打擊,被冠以「萬能之王」的代號。
探訪二戰時期盟軍遠東第二大機場「萬能之王」
【解說】作為二戰時期盟軍在遠東的第二大空軍機場,湖南芷江機場在8年的抗日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從這裡起飛的戰機除了打擊侵華日軍,還多次直接參加遠程作戰轟炸日本本土,給日本侵略者以毀滅性打擊,被冠以「萬能之王」的代號。
如今,距離這場世界反法西斯正義之戰已經過去70年,為了紀念美國空軍英雄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做出的巨大貢獻,在芷江機場這片中美友誼的見證地上,中國修建了飛虎隊紀念館,並樹立起陳納德將軍的雕像。第八作戰指揮塔、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美空軍兵營、配電機房等軍用機場設施,以及修建機場的巨型石碾子,依舊完好地保存在紀念館內。
【同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飛虎隊紀念館 館長 吳建宏
芷江的地理位置 戰略價值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抗戰中後期。因為芷江位於雲貴高原的東面,武陵山的南面 雪峰山的西面,它是一個芷江盆地。芷江是通往雲貴川的咽喉和通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解說】飛虎隊紀念館館長吳建宏介紹,1937年,陳納德受聘出任中國空軍總顧問,提議在芷江等西南各地開闢幾處大型軍用秘密前進機場,深受國民政府重視。因為當時的芷江處於前方戰場的後方,又是後方的前沿地帶,1938年,陳納德親赴芷江督促芷江機場修建工作,並在此創辦了第一所美式航空學校,培養出大批優秀飛行員。
【同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飛虎隊紀念館 館長 吳建宏
這個機場經過4年的時間,1938年到1942年兩個階段的修建,使芷江機場成為盟軍在遠東的第二大機場。這個機場佔地4282畝,駐中美飛機400多架,美國有13支部隊在芷江,同時中國軍隊有20多萬駐紮在芷江,芷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戰略空軍基地,和抗戰的一個指揮中心。
【解說】吳建宏說,1943年底,陳納德將軍以飛虎隊指揮官身份率部進駐芷江機場,利用芷江優越的地理位置不斷主動出擊。除經常與侵華日機進行空戰外,還擔負著掩護從機場起飛的重型轟炸機實施對華北、華中日軍駐地戰略轟炸,切斷日軍後勤補給線,封鎖長沙、湘江和京廣鐵路運輸,阻止日軍進攻大西南的重要軍事任務,甚至直接參加遠程作戰轟炸日本本土。
【同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飛虎隊紀念館 館長 吳建宏
特別是1945年的2月25日,日本裕仁(天皇)的皇宮被炸,就是由芷江起飛的飛機給炸的,可以說芷江機場給日本侵略者以毀滅性的打擊。特別是在芷江保衛戰中間,也就是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芷江機場 芷江空軍基地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芷江保衛戰的勝利,是日軍應該是在中國戰場,最為完敗的一場戰役,也為日後芷江成為中國戰區受降地,奠定了基礎。
【解說】吳建宏告訴記者,芷江保衛戰也稱湘西會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從相持轉入戰略反攻的轉折點。芷江擁有的空中力量給侵華日軍及日本本土造成巨大威懾,為了奪取芷江機場,日本制定了徵服中國的1號作戰計劃,並發動了對中國的最後一次進攻作戰。此役中日雙方共出動兵力28萬,戰線長達400多公裡,最終以日軍失敗告終。自此,日軍再無開展大規模作戰的能力。
芷江機場見證了抗戰的勝利,也見證了中國與美國以及國際和平力量的特殊友誼。時至今日,芷江當地村民說起這段往事,依舊充滿感激。
【同期】湖南芷江縣竹坪鋪鄉村民 邱光林
當時我們芷江這邊這一片,全都是當時美國人為抗日戰爭而建立的倉庫,軍事戰用的倉庫,還有些物資都在這個地方。我聽老一輩的說,當時美國飛虎隊員在這裡都非常的和藹,給那些老百姓小孩 給糖吃,誰叫聲叔叔好他就給他糖吃,很多小孩子都很喜歡那些飛虎隊員的。
中新社記者 徐志雄 唐小晴 湖南芷江報導
關鍵詞:
分類名稱: 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