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大東區和睦路小學學生來到瀋陽市二戰盟軍戰俘營遺址陳列館參觀。
9月3日,瀋陽市大東區和睦路小學100多名小學生走進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緬懷為世界和平付出生命的國際友人。在「大課堂裡」和睦路小學學生進一步了解了二戰盟軍戰俘營建成的始末及歷史意義。豐富了學生對家鄉歷史文化的了解與沉澱。和睦路小學師生以「小情懷、大視角」上好「開學第一課」,上好立德樹人勵志課。
在敬獻鮮花的時候,同學們的臉上都無比凝重,「謝謝你們為國際和平做出的貢獻,有了你們的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同學們將對國際友人的崇敬之情注入鮮花之中。在紀念碑下,小小的身影做出了鄭重的承諾。
在活動中,六年三班崔譯心同學說:「今天的活動使我更加懂得是無數的國際烈士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勝利的旗幟。為了革命勝利,他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而我們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心靈的感激,認真努力的學習。更要牢記歷史,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當我們能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的時候,絕不退縮。」
同學們在講解員的生動解說下,認真觀看了圖片展,在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中更加明白新時代少年兒童的歷史責任:吾輩正當年少時,更當自強!侯俊英老師說:「這次教育活動進一步夯實學生們愛國家、愛社會、愛和平的紅色底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一名教師,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在日常工作中要從本職做起,腳踏實地,勤奮敬業,勇於創新,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英雄的精神為楷模。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投入到本職工作中。」
在這特殊的「第一課中」中,校領導勉勵同學們腳踏實地學本領,認真紮實求上進,不忘歷史,珍惜和平,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實現中國夢。
遼瀋晚報記者 王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