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醫師和主治醫師的區別:
1)級別不同:住院醫生是初級職稱,主治醫生是中級職稱,副主任醫師 和主任醫師是高級職稱。
2)工作重點不同:住院部的住院醫生和主治醫生要具體負責病房和患 者, 主任醫師不負責具體病人,定期進行大查房。
3)責任不同:下級醫師有疑問,可請示上級醫師。重大手術多由職稱高的主刀。
4)如果在門診工作,都同樣是看病開方,但一般只有高級職稱才能是專家門診,有技術特長的主治醫生可以是專科門診,初級職稱只能出門診。
執業醫師是作為一位醫生必須取得的資格證書,否則就沒有開處方的權利。主治醫師是中級職稱,本科學歷在取得執業醫師證4年後可以申請考取。
一、執業醫師
執業醫師(英文:Practicing physician)是指具有醫師執業證及其「級別」為「執業醫師」且實際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工作的人員,不包括實際從事管理工作的執業醫師。
執業醫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全社會應當尊重醫師。醫師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
二、主治醫師
主治醫師(attending physician)是醫院的職稱之名,醫生職稱的一種,比住院醫師高一級,比副主任醫師低一級,屬於中級職稱。不同於主治醫生或「主治大夫」。
醫院的住院部各科室,將床位分配給各醫生,每一床位的主要負責的醫生,就被患者和同行稱為主治醫生或主治大夫,他們可由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擔任。是一種責任人稱呼。
歡迎轉載分享,幫助身邊的人,了解更多醫學教育信息!一次分享,可能幫助你身邊醫術精湛,苦於拿醫師證的好大夫,解決醫師報考條件的問題!也能給想轉行從醫的年輕人,一個從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