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辦到家門口 文明新風進鄉村——龍陵建「美麗鄉村女子學堂」促和諧

2020-09-17 此時保山

「女子學堂」親子插花活動

村民用上「女子學堂」所獲的積分兌換商品

  「各位家長和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這裡了解與花有關的知識,體驗有趣的插花藝術。」近日,在龍陵縣開展的輪值主席親子活動中,40多個家庭正在學堂主角張主席的帶領下學習插花。

  「好學生都有什麼興趣愛好」「課外輔導班多是利是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怎麼辦」「作為家長怎樣支持孩子」……暑假期間,龍陵縣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3位學生做客龍陵縣家長學校,為眾多前來「取經」的家長和學生傳授了許多「學之有道」的「乾貨」。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近日,在松山幹部教育培訓基地,龍陵縣各級機關組織黨員幹部面對鮮紅的黨旗,高舉右拳,字字鏗鏘,重溫入黨誓詞。

  如今在龍陵縣,像這樣的活動每天都在以不同方式舉行。「美麗鄉村女子學堂」正浸潤著百姓生活。

  盤活資源建陣地

  走進龍陵縣臘勐鎮,「女子學堂」帶來的新變化一目了然:村莊景美如畫、道路平整乾淨、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自新和村愛心積分兌換超市營業以來,越來越多的女性通過「女子學堂」參與到積分兌換中來。「女學生們」在「迷你超市」穿梭,展架上,紙巾、牙膏、洗衣液、洗潔精等20餘種物品整齊地擺放著,供她們挑選。「刷鍋、洗碗、掃地、疊被子是一個女性正常的家務活,有空就參加村上『女子學堂』組織的培訓,沒想到還能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兌換物品。」新和村婦聯主席趙豔鳳高興地說。

  龍陵縣著力盤活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強化資源整合和功能融合,打造了「1+6」推進平臺,「1」即依託縣委宣傳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活動中心建「女子學堂」,「6」即建設6處基地(依託縣委黨校建立理論宣講教育基地,依託縣民政局、縣政務服務局建立文明婚俗實踐基地,依託女企業家協會建立女性創新創業基地,依託縣圖書館建立全民閱讀服務平臺,依託縣全民健身中心和龍山湖建立體育健身服務平臺,依託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各鄉鎮衛生院建立衛生健康服務平臺)。同時,打破「各自為政」的陣地壁壘,強化資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切實做到了「一個中心、N點輻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

  整合力量強隊伍

  每月最後一周的星期五,眾多身穿紅馬甲的女學員們穿梭在大街小巷,把「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淨餐館、常消毒、管集市、眾參與」7個專項行動的要求宣傳到每家每戶,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參與到全民愛國衛生行動中。

  「每到重要節日,我們都會自發組織在家的婦女開展送溫暖活動,豐富居民們的精神生活,傳播時代正能量。」龍山鎮白塔社區婦聯主席趙祖芹說。這些婦女在全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並在全社區上下營造了樂於助人、文明和諧的良好社會風氣,讓精神文明之花永開不敗。

  學堂辦的好不好,實踐效果好不好,關鍵看隊伍。龍陵縣將女性素質提升作為深化公民道德實踐、助力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的重要抓手,堅持搭建平臺與壯大隊伍同步,健全機制與拓展陣地相結合,形成了組織體系網絡化、服務內容多元化、活動開展常態化的良好態勢。截至目前,按照「年有安排、季有主題、月有活動」的要求,龍陵整合多方力量,建立「美麗鄉村女子學堂」活動項目庫1個,重點安排活動30項。

  創新方式顯特色

  龍陵縣臘勐鎮松山村何家寨的郭芹仙曾經是松山村的烤菸種植大戶,現在的她變身「多面手」,養豬、養牛、搞運輸面面俱到。憑藉「全省最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稱號,她辦理了創業貸款。郭芹仙高興地說:「以往貸款手續煩瑣,幾個月才能放貸,現在有了『道德信貸』,審批簡便,入戶實地調查更方便了。」同樣是臘勐人的張曉梅曾經在加油站打工,現在的她經營著一家建材店,同時也是保山市女企業家協會會員、龍陵縣輪值主席。以前,她是「女子學堂」的聽眾,如今,她也成為了「女子學堂」的老師。

  「同樣創業,在信譽方面她們都有好的口碑,我們利用評比促先進,讓先進者享受項目的優惠,有效調動在社會擴大再生產領域的優秀城鄉女性的創業熱情。」縣婦聯維權股股長楊孌玉如是說。

  郭芹仙、張曉梅的事例是「道德信貸」的一個縮影,她們的「女子學堂」老師身份也充分證明了有「德」好人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用「道德信用」貸得「真金白銀」。

  龍陵縣「美麗鄉村女子學堂」,突出「學、講、育、興、揚、倡」實踐形式,形成了「理論宣講」「先鋒引領」「典型示範」「移風易俗」「孝善矩陣」「村莊美顏」「文化惠民」「協商議事」等特色品牌,充分挖掘這些活動品牌的創新點、閃光點和群眾需求的結合點,使之更加貼合群眾需求,彰顯鮮明特色。同時,把女子學堂與基層組織建設、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有機融合,讓女性素質提升與實踐的觸角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呈現在群眾當中,有效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在「美麗鄉村女子學堂」建設過程中,龍陵縣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把學堂辦到群眾家門口,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裡。

相關焦點

  • 龍陵建「美麗鄉村女子學堂」促和諧
    學堂辦到家門口 文明新風進鄉村——龍陵建「美麗鄉村女子學堂」促和諧 「女子學堂」親子插花活動「美麗鄉村女子學堂」正浸潤著百姓生活。盤活資源建陣地走進龍陵縣臘勐鎮,「女子學堂」帶來的新變化一目了然:村莊景美如畫、道路平整乾淨、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自新和村愛心積分兌換超市營業以來,越來越多的女性通過「女子學堂」參與到積分兌換中來。「女學生們」在「迷你超市」穿梭,展架上,紙巾、牙膏、洗衣液、洗潔精等20餘種物品整齊地擺放著,供她們挑選。
  • 學堂辦到家門口 文明新風進鄉村
    「美麗鄉村女子學堂」正浸潤著百姓生活。盤活資源建陣地走進龍陵縣臘勐鎮,「女子學堂」帶來的新變化一目了然:村莊景美如畫、道路平整乾淨、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自新和村愛心積分兌換超市營業以來,越來越多的女性通過「女子學堂」參與到積分兌換中來。「女學生們」在「迷你超市」穿梭,展架上,紙巾、牙膏、洗衣液、洗潔精等20餘種物品整齊地擺放著,供她們挑選。
  • 龍陵「美麗鄉村女子學堂」浸潤百姓生活
    「美麗鄉村女子學堂」正浸潤著百姓生活。盤活資源建陣地走進龍陵縣臘勐鎮,「女子學堂」帶來的新變化一目了然:村莊景美如畫、道路平整乾淨、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自新和村愛心積分兌換超市營業以來,越來越多的女性通過「女子學堂」參與到積分兌換中來。「女學生們」在「迷你超市」穿梭,展架上,紙巾、牙膏、洗衣液、洗潔精等20餘種物品整齊地擺放著,供她們挑選。
  • 普洱:瀾滄富邦「美麗鄉村 女子學堂」開課啦!
    本網訊(記者 李凡 李斯)近日,普洱市職業教育中心到瀾滄縣富邦鄉開展「美麗鄉村 女子學堂」教育實踐活動,引導農村婦女增強文明衛生生活意識,提高廣大婦女群眾素質,在建設美麗鄉村、助推鄉風文明中貢獻巾幗力量。
  • 【美麗鄉村·女子學堂】盤龍松華街道收家理物技能培訓之示範戶收...
    【美麗鄉村·女子學堂】盤龍松華街道收家理物技能培訓之示範戶收家整理 2020-12-09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紫南愛心學堂全助力 振興鄉村我做起!
    在7月的最後一天,紫南村愛心學堂迎來了2020年夏令營的最後一節課。本期紫南夏令營在禪城區婦聯、南莊鎮婦聯和南莊鎮社工局的指導下,紫南村黨委和村委會支持下順利開展,從7月20日開始,開展了為期十天共40節融入紫南本土文化的多元化課程,學堂小學員、義教老師和助教志願者在充實的夏令營中全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 樺南美麗鄉村建設結碩果 農村新風正氣揚
    近年來,樺南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美麗樺南的目標,按照科學規劃布局美、設施完備生活美、村容整潔環境美、服務健全身心美、創業增收致富美、鄉風文明和諧美的要求,吹響了建設美麗鄉村的集結衝鋒號,集全縣之力、聚全員之力、匯全民之智,夯實基礎,突出特色,總體推進,收到了民生改善、形象提升、經濟發展等多重疊加效應。
  • 上海市鄉村民宿女主人聯盟今成立 16條鄉村巾幗旅遊線路發布
    ,充分展現上海新時代風採和新農村建設,今天下午(10月30日),上海市婦聯和市文旅局在金山區海闊·東岸文創園開展「迎進博展風採·鄉村振興她力量」上海鄉村民宿女主人賦能行動。  附:2020年上海鄉村巾幗旅遊線路  (一)浦東新區鄉村巾幗旅遊線路  線路1:  泥城鎮紅剛青扁豆基地(市雙學雙比示範基地)——→彭廟村美麗庭院——→泥城鎮紅色主題館——→淼洋果蔬專業合作社(市巾幗文明崗)——→公平村美麗庭院(百年老屋、公平學堂等)  線路
  • 建設美麗鄉村培育文明新風
    自該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村「兩委」堅持規劃先行,就地取材,不僅打造了鄉村美景,還大大節約了資金投入。該縣圍繞省「四美鄉村」建設要求,按照「村裡村外不見垃圾,房前屋後見縫插綠,廁所汙水一併治理,清潔家園人人出力」的工作思路,高起點謀劃、高規格設計、高標準推進,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湧現出常袋鎮馬嶺村、小浪底鎮明達村、朝陽鎮魏家坡村、白鶴鎮十裡村等一批鄉村振興示範村,讓廣大農民在建設美麗、清潔家園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 科普進果園 永州市黨員教育「鄉村學堂」活動第一站走進回龍圩
    4月11日,由中共永州市委組織部、永州市農業農村局主辦,永州市農科所(湖南省水果產業體系永州試驗站)、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永州分校協辦,回龍圩管理區黨委、管委承辦的科普到果園——永州市黨員教育「鄉村學堂」活動在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正式開班。
  • 鹹寧記憶丨鄉村裡的「洋」學堂
    捐建王家畈學堂 關於王職夫和王家畈學堂,流傳著「一個雞蛋和學堂」的故事,一直被講述至今。 在1937年,為使兒孫將來有一個讀書之地,王職夫決定捐款,在王家畈做起了一所當時算得上一流的學堂。這所學堂整個造型將古典歐式的風格和鄂東南的建築樣式融合,也是漢口租界非常鮮明的外來元素結合的產物。學堂做起後,他想出一個點子,讓全村一家出一個雞蛋給學堂。
  • 家庭「小美」聚合宿遷鄉村文明「大美」
    這是宿遷市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工作的縮影。近年來,宿遷市積極開展以「整潔有序庭院美、溫馨潔淨室內美、乾淨清爽廚廁美、身心健康生活美、和諧互助鄰裡美」為內容的「五美庭院」創建工作,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市婦女兒童教育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讓文明新風為鄉村振興...
    【市婦女兒童教育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讓文明新風為鄉村振興凝心鑄魂 2020-12-21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的種子在美麗鄉村生根發芽
    邱惠榮、邱國健、邱永聰等7名熱愛書法及傳統文化的文明實踐志願者邁出公益辦學第一步。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古樸的書院被歡笑與墨香填滿,城市的資源走進了鄉村的「家門口」。從化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工作,讓城鄉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更有溫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
  • 威海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鄉野遍沐文明新風
    時下,走在威海環翠區溫泉鎮上任意一個村莊,映入眼帘的是寬闊平坦的通村水泥路,規劃整齊的綠化帶,排列有序的垃圾箱,以及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  自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和鄉村文明建設以來,溫泉鎮按照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繼續把鎮域現代文明建設作為標誌性、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在村莊整治景觀化、城鄉環衛一體化、居住環境生態化、
  • 淮南:希望田野沐新風 美麗鄉村入畫來
    中安在線訊 據淮南網報導,如今的淮南鄉鎮大地,縱橫阡陌處,一條條道路儼然成為引人入勝的「綠色長廊」,編織著希望的夢想;綠野田疇中,一座座農家小院乾淨整潔、錯落有致;美麗鄉村裡,一股股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道路溝河喬木林、房前屋後果木林、公園綠地休憩林、村莊周圍護村林。
  • 每年財政拿出400萬 東陽文化禮堂讓美麗鄉村沐新風
    2018-05-16 12:0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東陽市委報導組 蔡鳳入夜後,鄉村陷入一片寧靜。王戶口村黨支部書記王德福還在跟設計人員討論完善村文化禮堂的規劃圖紙。在建設的過程中,注重深挖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融入木雕、竹編、建築、影視等文化元素,湧現出了古建博物館、木雕竹編文化館、竹根雕館、橫漂影視文化館、紅色紀念館、農耕博物館、房東學堂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館室,使文化禮堂成為了打造成承載鄉愁、展現鄉土文化的 「村莊客廳」。才藝表演、非遺展示、志願服務、禮儀傳承……如今的文化禮堂成為了東陽鄉村最具人氣的場所。
  • 平壩生態農業觀光園打造美麗鄉村
    汙水處理進村 垃圾分類入戶平壩生態農業觀光園打造美麗鄉村    「這裡就是生態宜居地。」平壩區白雲鎮林下村,85歲的鄭恩明正在飛虎山文化廣場涼亭休息。    「現在,家門口就有文化廣場,生活環境不比城市差,老百姓是真的享福。」鄭恩明說,以前舊房子不好住,大路泥濘不堪,這些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深有體會,他如今住進新房子,景觀植物隨處可見。    4年來,位於飛虎山生態農業觀光園核心區的林下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安徽泗縣:「美麗事業」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清澈見底的池塘、錯落有致的房屋、綠樹掩映的村莊……潔淨環保、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相互交融的美麗鄉村正和著「鄉村振興」的號角聲,在泗縣這片沃土上鋪展開來。共繪藍圖 讓群眾唱「主角」「以前,一到夏天,這裡蚊蠅滋生、臭氣撲鼻,附近村民連門窗都不敢開。」
  • 固始縣:美麗鄉村 積善餘慶
    在推進過程中,堅持貼地氣規劃,以「生活生態、文化文明、農村農民」為理念,不搞大拆大建,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來鄉村風貌,保住「原生態」,留住「原鄉愁」,另一方面對影響環境的髒亂差土廁所、小型散亂破舊的家禽家畜圈舍、多年棄用的柴草棚舍等進行了拆除整治,美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