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意識到培養孩子價值觀的重要性了嗎

2020-12-16 寶媽良友

最近因為一次對話讓我發現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老同學在飯桌前閒聊,聊著聊著有一位同學說了一句「活著真沒意思」,其中好幾位同學附和道「是啊,活著真沒意思,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為生活奔波」,我心裡想有誰不是為了生活負重前行呢,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僅僅是因為這樣才發出「活著沒意思」的感慨嗎?因此我想到了一個詞「價值觀」。

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活?為了金錢而活?為了父母孩子而活?為了活著而活?我們為什麼不能為夢想而活,為什麼不能為了為社會做貢獻而活,為什麼不能為了給社會創造價值而活。可能有人會說:」我們都是成年人,再去追求夢想是不實際的,說到為社會做貢獻我可沒有那麼高尚,我這個年紀還能創造什麼價值,我只能為生活而活」。這確實是一種價值觀,但這種價值觀會讓人活著得很累沒有精神寄託,可能剛剛工作就想要早點退休了,所以我想就不要讓我們的下一代繼續這種價值觀了。

現代社會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從知識上的教育到心理上的教育都受到了家長們的重視。但說到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常常會被家長忽略。

由於價值觀有穩定和持久的特點,因此價值觀一旦形成就比較難改變,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價值觀,我認為從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通過本文家長能夠意識到培養孩子價值觀的重要性就足夠了。具體的培養方法,希望家長多讀有關方面的專業書籍來學習。

相關焦點

  • 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多陪孩子聊聊天,陪伴孩子成長
    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多陪孩子聊聊天,陪伴孩子成長「不要把我反鎖在家裡」現代社會,許多父母掙扎於職場當中,壓力大,負擔重,為了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父母們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經常顧不上孩子,把孩子個人扔在家裡,有錢請保姆的讓保姆帶
  • 經歷此次疫情,您意識到現金儲備的重要性了嗎?
    管理好自己的消費欲望,懂得延遲滿足的重要性,賺錢的能力,永遠趕不上消費的能力,這是現實。很多風險,來自於我們過強的消費欲望。不斷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意識到攢錢的重要性,攢錢的收入來源通常從薪資收入,特長收入,投資收入中獲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攢錢主要來自於薪資收入,所以投資自己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薪資收入。
  • 從小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對日後的重要性。
    由此可見生活中高情商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中,很多家長也意識到孩子的情商培養的重要性,但往往事與願違。現今社會攀比心理強,從孩子出生家長潛意識裡就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了,上了幼兒園再到小學,就會拿成績進行對比了,想盡各種方法提高孩子智商,卻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培養,有些孩子為此慢慢的失去了童真,家長也沒意識到。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走向國際的中國孩子,應該建立怎樣的價值觀?
    來源: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 看點在升學競爭乃至人才培養中,價值觀的塑造,常被放在不重要的位置,甚至被忽略。今年轟動一時的美國男孩哈佛offer被撤一事,卻印證了「價值觀匹配」在美國名校眼中的重要性。中國學生該如何塑造立足世界的價值觀?
  • 談談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必須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收穫 家長們,我在這裡想奉勸大家,不要用自己的錯誤觀點誤導了您的孩子。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真正的又有哪一種教育、哪一個人不經過努力付出就能有收穫,就能取得成功的呢?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呀! 孩子小時候必須要有遠大的目標:我長大了要幹什麼?如果沒有,至少也要有一個短期的目標:我一定要考上一所好中學或一所好大學。
  • 正確的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價值觀,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
    近年來,青少年的犯罪比例在節節上升,很多都是孩子們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滋生的,簡單來說,孩子從小的金錢觀,價值觀得不到滿足,從小花錢大手大腳,長大了家長們供應不上了而走上了不歸路,家長們只能悔恨交加了,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跟金錢觀呢?
  • 如何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對整個世界的觀念、認知,價值觀會對人的言行有指導意義,所以我們判斷一個人的高下,依據的標準就是其價值觀。價值觀通常是在青春期左右才開始形成,並趨於穩定,但同時也必須知道,價值觀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的價值觀會因事件而改變,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鮮明的例子。價值觀不是單純通過說教形成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經歷、感悟、提煉,進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像小小年紀的周恩來,看到國家殘破,發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 池莉:國人教育邏輯愚蠢 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人
    [導讀]家長在教育子女時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孩子首先是一個「人」,很多家長更多將孩子視作工具,將他們朝一個公共的、被社會廣泛認可的目標培養,而忽視了孩子作為一個「人」的基本特徵:個性。池莉在《來吧,孩子》籤售會上放言,國人教育子女的邏輯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非常愚蠢。《來吧,孩子》以一個普通母親的筆觸,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籤售會上,池莉向臺下的聽眾大談「育兒經」。 中國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人 池莉表示,家長在教育子女時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孩子是什麼。而她認為,孩子首先是一個「人」。
  • 哈佛教授為您揭秘高成就孩子培養方式,重塑您的教育
    ,不因孩子年輕就不與他們平等交流,而是花時間與他們進行有思想的對話,分享自己的價值觀和意義感。他們模仿家長的行為,表現出家長的價值觀,尊重家長所尊重的人,甚至模仿家長最平凡的行為舉止。作為一個榜樣,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表現自己的行為。
  • 發工資那天,你是否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高職擴招,還事不關己嗎
    曾有外賣小哥倆在網上曬過他的收入,在杭州市每個月跑勤一點,可以掙1.5萬左右,但千萬當公務員你一個月能掙1.5萬嗎?你當教師能掙1.5萬嗎?根本達不到。那大家是否想過,為什麼這麼多本科生、碩士研究生要去送外賣呢,是開著空調的辦公室容不下他們嗎,是高端寫字樓容不下他們嗎?
  •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第3期 培養責任觀的關鍵-傳輸價值觀
    您好,我是文菁,今天為您解讀《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第1期,本書中文版共計18萬字,我會用5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感謝關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除了要面對那些層出不窮的小意外和孩子的不當行為,還要努力尋找培養孩子責任感的方法。01許多父母都相信,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是有效的,例如讓孩子倒垃圾、做飯、洗碗等等。
  • 告訴孩子守時守信的重要性,培養孩子從小做個守時守信的人
    比如幾個孩子約好了一起出去玩,卻總有幾個孩子遲到,或者是不到場。等到別人問起來的時候,父母卻為孩子開脫說:「都是小孩子,沒有關係!」「小孩子哪懂遲到不遲到,等他們長大了就好了。」這些真的無所謂、沒關係嗎?當然不是,遲到就是遲到,食言就是食言!不能因為他們是孩子就無所謂。反而,就是因為他們是孩子,父母就更應該嚴格要求孩子,讓他們知道守時守信的重要性。
  • 父母培養孩子的「價值觀」越正確,孩子的未來就越幸福,反之亦然
    而價值觀受到生活環境、閱歷以及周圍的狀況而決定。如果父母是原件,那麼孩子就像是父母的複印件,複印件的好壞程度由原件決定。生命的力量父母培養孩子的「價值觀」越正確,孩子的未來往好的方向發展。父母辛苦地養育孩子,無非就是希望孩子幸福,而對孩子「投資」最正確的方式,就是培養孩子的幸福感。01怎樣培養孩子的幸福感?1.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我們成人面臨的壓力來自各方面,比如家庭、工作、經濟等,所以我們要學會緩解自己的壓力。
  • 讓孩子愛上閱讀,培養孩子閱讀的重要性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閱讀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為何要培養孩子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足可以看出閱讀的重要性。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什麼時候都不算早,當孩子愛上閱讀的同時也會學會愛的方式。
  • 心理學:從這個女孩見義勇為的行為,看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方法
    4.見義勇為量力而行,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勢在必行培養孩子見義勇為的意識很重要,但是鑑於孩子體力等方面的因素,家長更多是的應該培養對內的行為,即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先,家長可以幫孩子挑選一些傳達正確價值觀的書籍因為年紀小的孩子思想、是非觀念等價值觀還在形成階段
  • 鍾南山成孩子偶像,這樣的「追星」,才是價值觀的最美答案
    提到孩子追星,很多家長都會皺眉頭,覺得不務正業、自甘墮落。尤其是碰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肖戰事件,更是讓家長對孩子的追星擔心不已。但是,孩子追星真的就不可取嗎?孩子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給自己找一個什麼樣的偶像,並向著偶像的方向努力。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不是反對孩子追星,而是要給孩子塑造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 中學階段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重要性
    和在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做家長的必須小心應對,用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這個動蕩時期,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界限、有擔當、人格獨立的少年。父母為青春期的孩子立界限,就是讓孩子明白沒有責任感就沒有特權。只有讓孩子懂得這些,並遵守界限,他們以後才能更好的適應成年人的生活。
  • 能否培養孩子形成健全的心智模式,關鍵在於父母的價值觀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擁有怎樣的價值觀非常重要。思想是支配行為的動力,只有擁有正確的思維模式,才能將生活中大部分事情做好,當你將正確的價值觀灌輸給孩子,並且成為他的習慣,就等於將最美好的未來給了孩子。什麼是思想?說白了就是你看待事物的眼光。
  • 幼兒閱讀的好處及重要性: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要注意的是,相對培養閱讀興趣而言,識字是次要的事情。不要把圖畫故事書當作識字練習冊,更不要讓識字取代了閱讀。對於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家長多和孩子一起看《十萬個為什麼》這類科普性、知識性的讀物,鼓勵孩子從中找到答案,可以增強孩子的讀書興趣。如果孩子有些特別的興趣愛好,家長也可以側重選相關的書,比如孩子迷戀汽車時,不妨挑選一些關於汽車設計和構造的兒童畫報。
  • "故事爸爸"張大光:不要給孩子灌輸自己價值觀
    原標題:"故事爸爸"張大光:不要給孩子灌輸自己價值觀  六一前夕,臺灣兒童閱讀推廣人張大光受繪讀教育之邀來到北京,與很多家長、老師分享他的講故事方法。張大光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談到,現在很多家長、老師給孩子講完故事後往往會提一個問題,這個故事讓小朋友知道什麼?在他看來,這種總結、教育會讓孩子厭煩,更不應該將自己的價值觀灌輸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