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當泰式掃踢橫行於自由搏擊擂臺時,不少拳迷人云亦云的批評說,李小龍截拳道的側踢一點也不實用,因為除了散打選手喜歡採用側踢之外,國際擂臺早就淘汰了側踢,因此也證明李小龍推崇的側踢並不實用,或已過時。
但近幾年來,美國世界最大的MMA賽事UFC中的超級李小龍學習者、傳奇冠軍,如蜘蛛人、嘴炮、骨頭等,以及一些截拳道、散打出身的UFC職業選手們在賽場上對於側踢的經典應用和展示,讓側踢日益成為UFC八角籠內常見的腿法技術。
一如拳擊「左刺拳控天下」的實戰作用,半個世紀前,李小龍選擇側踢作為截拳道的核心骨幹踢法,是基於科學截拳道直線控距,長兵近取原理,經過大量實踐驗證、改進,且與其科學格鬥理論及系統技戰術完美匹配的優勢技術。
側踢可攻可守(攻擊性防禦),可快踢可重踹。在發動攻擊時,自我安全性較好,上體遠離對手火力範圍,對手很難近身迎擊。一記時機恰當的側踢,可以輕易破壞對手的攻擊,特別是組合攻擊節奏,從而靈活控制距離,打擊其信心,令其不敢輕易近身。在距離適用範圍上,也很靈活,除了中遠距的安全距離的攻擊、反擊之外,亦可配合疾步做更長距離的滲透性攻擊。有時在近身距離,亦可貼身起腳踹開對手,以保持主動和距離控制。從技術、技理到實踐檢驗,李小龍宗師當年可謂是直抵本質,深刻入微了,這就為截拳道後學以及現代搏擊選手借鑑吸收其精華打下了堅實基礎。
因此,遵循強側置前、長兵近取、控制安全距離,控制節奏以變化無規則節奏等截拳道基本原理原則,配合靈活步法,利用低位側踢不斷騷擾對手;利用低位側踢搭橋,簡單直接的縮短距離,掩護、引動後續攻擊;以直破橫,以長制短的以低位或中位側踢半路截擊對手,破壞其攻勢,製造攻擊機會;或在防禦之後迅速反擊對手等等,是那些經過真正系統訓練的截拳道修煉者們最擅長的側踢得意技。
事實證明,側踢不是不實用,而是教練和練習者是否能深入認識和理解側踢的技理技法及其實際效用,是否懂得如何訓練以及如何應用於實戰。
簡言之,看誰去練,看誰去用。
練起來,不管你是練習踢拳、MMA,還是截拳道,讓側踢成為你的得意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