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流量被搶 黑卡薅"羊毛" 運營商遭遇"羊毛黨"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資料圖。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以「羊毛黨」為代表的灰色產業鏈已初成規模,若繼續發展,抓住運營商定向免費流量的漏洞,或導致三大運營商近億元損失

  「 14 : 00 ,頁面根本進不去; 14 : 10 ,好不容易進入網頁,但顯示的流量獎勵剩餘份數已經為零了。」

  在第六次刷新中國移動愛流量「答題尋寶」活動仍未領取到任何流量之後,謝方 ( 化名 ) 退出了「愛流量」應用 APP 。

  謝方,是中國移動的擁躉。在得知中國移動愛流量於2016 年 12 月 10 日至 2017 年 1 月 6 日,推出「答題尋寶送流量」後,她幾乎每天都會嘗試刷新應用去答題搶流量,但均以失敗告終。

  12 月 14 日,《 21 世紀經濟報導》曝出,謝方久攻不下的流量,竟早已被類似「答題尋寶」的搶答軟體刷走了。據稱,「答題尋寶」對接了 4 萬多個黑卡手機號,每個手機號都在愛流量註冊一個帳戶並參加答題活動。並且,還有很多刷單手對該活動虎視眈眈。一旦搶到流量,便有可能在倒賣流量的黑市出售。

  以中國移動官網流量價格為例,1G 流量售價約 47.5 元,但在黑市出售, 1G 流量售價約為 24 至 26 元。

  這些專門選擇一定渠道的優惠促銷活動,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物質上的實惠的刷單手,被業內稱為「羊毛黨」。

  法治周末記者發現,不但是中國移動正深陷被薅「羊毛」的困境,其他兩大運營商如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遭遇過不少薅流量的「羊毛黨」。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以「羊毛黨」為代表的灰色產業鏈已初成規模,若繼續發展,抓住運營商定向免費流量的漏洞,或導致三大運營商近億元損失。

  一個月近8.2 萬 G 流量或被搶

  12 月 10 日,中國移動愛流量推出「答題尋寶,領取 300M 」活動,流量獎勵每天推出 10 萬份,每份 300M ,每個手機號碼每日限領一份,活動在每日 6 點、 10 點、 14 點、 18 點、 24 點開通。

  搶答對已進入通信領域工作的謝方來說,並不難。在她看來,如果能進入網頁,如果還有剩餘流量獎勵,「一天輕鬆搶 300M 」。

  但謝方「運氣不好」,每一個時間點準備去答題時,不是網頁崩潰,就是流量剩餘份數已被搶光。

  法治周末記者致電電信行業分析師曾韜,他認為短時間內流量被搶光的「罪魁禍首」極有可能是答題軟體,甚至不排除有不少「黑卡」用戶通過註冊,再利用軟體搶走流量。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法治周末記者吐槽:「現在愛流量的答題活動才進行了一周,如果再不採取措施,移動推出的免費流量肯定會被刷單手搶光。」

  據《21 世紀經濟報導》稱,中國移動愛流量一月被搶 8.2 萬 G 。若以中國移動官網流量價格為例, 1G 流量的售價為 47.5 元,但在流量黑市上出售, 1G 的價格一般約為 24 至 26 元。

  法治周末記者算了一筆帳,8.2 萬 G 流量若按 47.5 元 /G 計算,共計 389.5 萬元;若按照黑市價格 26 元 /G 計算,共計 213 萬元。

  僅愛流量推出的一項活動,或讓黑市產生近200 萬元收入。

  另外,法治周末記者用移動手機號註冊了「愛流量」帳號後,發現中國移動在「答題尋寶」活動之外,還推出了不少流量優惠活動。

  記者多次嘗試獲取這些免費流量,均以失敗告終。例如,在「砸蛋迎流量」活動中,緩衝近 5 分鐘後,尚未進入頁面;在「賺流量」活動中,緩衝近 10 分鐘後,頁面崩潰。

  「羊毛黨」利用免費定向流量漏洞搶流量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移動,其餘兩大運營商如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遭遇過「羊毛黨」。

  2014 年至今,三大電信運營商陸續推出「流量寶」「流量 800 」「流量銀行」「愛流量」等流量交易平臺,均支持流量購買、兌換、發紅包、轉贈等功能。並且,三家運營商都通過推出大量流量優惠活動,推廣自家平臺。

  這些流量優惠活動,因為頻率高、轉贈變現容易,成為「羊毛黨」分毫必拔的項目。

  以中國聯通「流量銀行」為例,法治周末記者在「百度貼吧」中搜索發現,不乏類似「薅聯通『羊毛』, 10 元 1G 」的帖子。

  據曾韜介紹,薅到「羊毛」後,「羊毛黨」一般會選擇淘寶作為交易平臺,將流量轉手給一些數碼、配件、通信等廠家,從中獲益。

  後來,淘寶封殺數萬流量交易店鋪。「羊毛黨」轉戰騰訊 QQ 群。

  法治周末記者以「流量」為關鍵詞,在 QQ 群中搜索,出現近 176 個相關交易 QQ 群,基本上每個群的群成員都超過了 1000 人。

  記者在QQ 群中調查,購買流量可分多個套餐,例如, 1G26 元套餐; 2G48 元,購買 2G 免費贈送 1G 流量。有些群裡出售的費用更加便宜。

  一位流量充值客服向記者透露,可以加盟或者擔任代理,其中代理費88 元,拿貨 1G 流量 10 元;加盟費 188 元,拿貨 1G 流量 5 元。並且,流量來源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網通,能持續性、長期供貨」。

  一位主動聯繫記者的流量代理商,在回復記者的提問「流量從何而來」時,表示「運營商數據漏洞 IP 激活充值」。

  法治周末記者向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進行求證,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中國聯通宣傳處負責人則表示,「未聽到過有關『羊毛黨』的消息」。

  根據2015 年「國內漏洞報告平臺烏雲公告」,運營商為給客戶提供方便,設置了免收取流量費的白名單,當計費系統檢測到用戶訪問的是白名單中的網址時,不會進行扣費。

  曾韜表示,這種免費定向流量容易被不法商販鑽漏洞,若再不注意,三大運營商因此項問題帶來的損失或近億元。

  業內技術人員王先生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流量販賣者如果在網際網路上申請一臺 VPS 雲主機,搭建虛擬專用網絡伺服器 (VPN) ,通過並不複雜的偽裝,就可以讓運營商認為,這個 VPN 請求的流量都來自於運營商的免流量網站。他們控制的 VPN 流量就會由運營商買單。再通過控制 VPN 的帳戶權限,流量倒賣者就可以將運營商的免費流量低價賣給用戶。」

  運營商鬥不過「羊毛黨」?

  其實,鑽漏洞並非「羊毛黨」薅到「羊毛」的全部手段。據北京律師張新年分析,運營商被「羊毛黨」薅流量存在多種可能性。

  他舉例稱,如一些不法軟體或網站存在盜取流量的陷阱,但從技術上看,運營商能實現有效監控;或者運營商的計量系統存在缺陷。

  「計量系統缺陷的可能性較大。」張新年分析道。

  此外,前述業內技術人員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在薅「羊毛」行動中,除了刷單手以外,還有與運營商保持密切聯繫「卡商」。他們將到手的手機卡激活後,提供給「羊毛黨」。「羊毛黨」再通過軟體將手機號批量導入,自動登錄、處理驗證碼等,按照運營商設定的搶答規則處理,輕鬆就能搶走流量。

  還有一種情況導致「羊毛黨」薅流量現象長期存在,張新年認為或存在運營商與不法企業、個人等相互勾連並就不法流量收益進行分贓的可能性。

  不少運營商業務部門為完成流量售賣業績,以低價出售流量,易被「羊毛黨」截取,再轉手倒賣。並且,在類似「買手機充流量」活動中,也有可能被「羊毛黨」鑽空子,得到流量,沒買手機。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有運營商內部人員接應。其實提高技術以防止套流量的行為是可以實現的,但如果是內部利益鏈條,要想鬥過『羊毛黨』,就很難說了。」曾韜說道。

  據曾韜介紹,目前運營商不少業務員存在「只要流量出去了、業務量增加了就行,不用管是誰獲得了流量」的心態,結果造成流量市場惡性循環,運營商內部管理懈怠,市場也會混亂,最終危害消費者利益。

  法治周末記者試圖就運營商內部管理等問題採訪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截至記者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規避「羊毛黨」?曾韜認為,運營商一方面需從技術上防止軟體插手;另一方面需從管理上打擊可能存在的不規範的銷售行為,防止流量落入非正規渠道。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遭黑卡薅羊毛 愛流量一月被搶8.2萬G
    一直致力於打擊黑卡的中國移動,如今正在被黑卡「薅羊毛」。  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中國移動面向消費者推出的流量交易平臺愛流量,已經被持有大量黑卡的刷單手攻佔。2016年12月10日至2017年1月6日期間,愛流量面向消費者推出有獎答題活動,每天面向消費者推出10萬份流量,每份300M。每個手機號每日限領一份,該活動在每日6、10、14、18、24點開通。
  • 黑卡攻佔免費流量市場 低價流量是利是弊?
    原標題:黑卡攻佔免費流量市場 低價流量是利是弊?  所謂黑卡,是指未進行實名登記並被不法分子利用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行動電話卡(含無線上網卡)。而那些專門選擇一定渠道的優惠促銷活動,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物質上的實惠的刷單手,被業內稱為「羊毛黨」。  那麼「羊毛黨」是如何參與此利益鏈的呢?早前有媒體曝出,一直搶不到流量的原因是被類似「答題尋寶」的搶答軟體刷走了。
  • 帶你揭秘「羊毛黨」到底是如何「薅羊毛」的?
    來源:鍊金術學堂「薅羊毛」這個詞其實很多人應該都是不陌生的,如果你留心就會發現,每個人身邊都潛伏著幾位「羊毛黨」,他們總是走在優惠的前沿,用最便宜的價格買最實惠的東西,甚至還能賺上一筆。「羊毛黨」薅羊毛的範圍之廣超乎想像,今天小金就為大家揭秘一下「羊毛黨」是怎麼「薅羊毛」的?薅羊毛是指以年輕人為主的群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專門出現了這樣一批人,搜集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的優惠信息,在網絡和朋友圈子中廣為傳播從中獲利的行為。
  • 薅東鵬羊毛,讓蘋果哭泣,扒皮黑灰產服務型產業鏈
    渠道商和羊毛黨手中的微信帳號有限,但碼卻很多,他們以略低於最低額度紅包的價格售賣,購買者也是穩賺不賠。還有一家眾所周知的蘋果公司也遭遇過羊毛黨,用戶在iOS上消費後,蘋果公司會按照比例與app服務提供方進行分帳,以季度結算。結算時,大量商戶發現蘋果的分成和實際銷售金額相差甚遠。在查看之下,發現了真實原因:被薅。
  • 揭秘「手機黑卡」產業鏈:羊毛黨怎麼拿到許多手機號-虎嗅網
    需求產生供給,據《IT時報》記者深入調查發現,「羊毛黨」猖獗的背後,一條養手機卡、註冊帳號、代收簡訊驗證碼、薅羊毛的黑卡產業鏈已經形成。據業內人士不完全估計,至少每年給相關產業帶來40億的損失。  近萬個網站被怎樣薅羊毛  那麼,是誰在買這些沒有實名制或者沒有真正實名制的「黑卡」呢?是羊毛黨嗎?不是。在手機黑卡的產業鏈裡,羊毛黨只是這個鏈條的最末端。
  • 薅羊毛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薅羊毛 羊毛黨的含義及出處
    薅羊毛是什麼意思什麼梗?薅羊毛本是沿襲春晚小品中白雲大媽的「薅羊毛織毛衣」的做法,被定義為「薅羊毛」。現指以年輕人為主的群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專門出現了這樣一批人,搜集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的優惠信息,在網絡和朋友圈子中廣為傳播,這種行為被稱作薅(hāo)羊毛。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一起具體看看薅羊毛等相關內容。
  • 臥底薅羊毛QQ群 真的月入N萬?
    早期網賺群體中的小部分人,建立了博客、工作室,組建起具有一定規模的 QQ 群,為羊毛黨提供活動線報、經驗,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下線。如今,QQ 群已經成了他們活動的大本營。為了摸到這條產業鏈,筆者以「FD」和「薅羊毛」為關鍵詞,加了一些 QQ 群進行調查。說起 「FD」,薅羊毛圈內人士應該不陌生,這個詞最初是指一個名為 Fiddler 的抓包工具。
  • 起底職業羊毛黨:群控千臺手機薅羊毛,被薅企業損失千萬
    新京報記者查閱海澱檢察院官微發現,在這一案例中,黃小天針對某母嬰APP的優惠活動,使用技術手段批量虛假註冊帳號,並利用這些帳號「薅羊毛」,是不折不扣的「羊毛黨」黑產。「在這一案例中,羊毛黨利用了APP的技術漏洞,設計出了針對薅羊毛的程序,這一手法在『羊圈』裡已屬於職業水平了。」
  • 揭秘月入數萬羊毛黨 用幾百個身份證薅羊毛
    這是網上廣為流傳的關於「羊毛黨幸福生活」的經典描述。 熱衷於搜集各大電商、銀行、實體店等平臺的優惠促銷信息或免費服務,用相對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獲得物質實惠,這種行為被形象地稱為「薅羊毛」,而喜歡「薅羊毛」的群體則被調侃為「羊毛黨」。
  • 「雙11」也是「羊毛黨」的節日:薅羊毛的土壤為何越來越多
    非常時期,這本是虧損航企的一場奮勇自救,沒成想被「羊毛黨」盯上,而所薅「羊毛」就是飛機延誤險,即飛機延誤之後的保險費。這部分人專挑準點率低的航班,準點率50%以下的機場,然後選好多份延誤險,坐等航班延誤,然後賠償,操作熟練者可月入10萬。薅羊毛的情況不僅存在於航班裡,電商圈裡更是時有發生。
  • 「薅羊毛」是什麼意思?「羊毛黨」攻陷支付寶等網際網路平臺
    在網際網路,「羊毛黨」可謂無處不在。  所謂「羊毛黨」,目前在網上經常被引用的一種解釋是,「羊毛黨」是指那些專門選擇網際網路公司的營銷活動,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高額獎勵的人。  據媒體報導,去年年末支付寶推出賺錢紅包活動,初衷是普及行動支付,吸引更多新用戶,同時也毫無懸念地引來大批「羊毛黨」。
  • 揭「無限流量卡」騙局:資費很便宜 網絡不穩售後「跑路」
    消費者王民向記者講述了他購買「手機卡」的遭遇。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王民有相似遭遇的人不少。另一個「流量卡」買家告訴記者:「我之前買的一張卡,還有97G流量沒用,有效期還剩24天,但已經無法聯網了。我找賣卡的商家和客服人員反映,他們一拖再拖,最後對方同意給我換一張新卡。
  • 隨心飛來了,卻滋長了羊毛黨,薅羊毛終極騙保飛機延誤險
    而今年你看那些個隨心飛,對於羊毛黨來講,那簡直是幸福來的太突然了。成本聚降,起飛的不是航班,而是他們薅到的羊毛,那真的是飛一般的感覺呀。 人都是鑽空子的,合理合法,不過南京有個羊毛黨潛心研究觀察和預估航班和當地天氣,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五年拿下了900次延誤補償,賺了三百多萬多手。左手薅羊毛,右手觀天象,然後就被警方抓獲。因為人用的都是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買票構成了騙保。為了不被懷疑騙保啊,天天坐飛機吃住在機場。為了不準點的機票,常年是夜觀星象都快在世諸葛亮。
  • 拼多多不哭,薅羊毛的江湖水太深
    1 月 20 日,據新浪微博「網際網路的那點事」爆料:「從20號凌晨開始,拼多多出現了一個超級大Bug,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券,注意是領取,不是搶購。專職羊毛黨發現了這個大Bug,半夜打電話喊人薅羊毛!有的大牛已經領了上千張100元無門檻券,怕被抓進去於是把領券方式公布於眾,於是大批用戶開啟了薅羊毛節奏。」
  • 「薅羊毛」黨批量註冊虛假帳號 「薅」走奶粉兩萬多桶
    (原標題:帶領粉絲湧入網店瘋狂下單甚至利用退款服務規則詐騙 「薅羊毛」黑灰產鏈調查)● 隨著網絡商品交易日益發達,「薅羊毛」現象越來越常見。類似「雙11」這樣的大型促銷活動,更是「羊毛黨」的盛宴。今年7月,不少「薅羊毛」群瘋傳一條某視頻網站免費贈送一年VIP年卡的連結,該連結被分享到社交網站後,大量用戶湧入該視頻網站領取會員,導致網站崩潰。隨後,該視頻網站官方表示,這是黑灰產惡意冒領以及轉售該網站VIP會員權益的行為。類似「雙11」這樣的大型促銷活動,更是「羊毛黨」的盛宴。
  • "薅羊毛"黨批量註冊虛假帳號 "薅"走奶粉兩萬多桶
    類似「雙11」這樣的大型促銷活動,更是「羊毛黨」的盛宴。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相關案件的犯罪群體低齡化明顯,其中不乏在校學生   ● 網上有不少專門「薅羊毛」的博主。這些博主除了發布優惠信息外,還擁有自己組織的社交群,通過多平臺運營,帶領粉絲「薅羊毛」。
  • 薅羊毛無底線,但有對手
    每次電商大促、商品打折,既是消費者的狂歡,也是羊毛黨的薅毛旺季。今年618,雖然消費力疲軟、商家營銷力度也有所下降,但張樂還是在618期間薅到了上萬元的羊毛,平時她也能靠薅羊毛獲得幾千元的保底收入。像張樂這樣,靠差價、返利薅羊毛賺錢的屬於大多數,還有小部分有技術的黑客,有的藏身於東南亞等國家,有的臥底在商家的風控團隊,他們不斷發起攻擊,不成功則已,成功就會讓商家損失慘重,被薅禿了皮。反正只要哪裡有營銷活動,哪裡就有羊毛黨的存在。
  • 貓池、撞庫、偽基站,起底拼多多薅羊毛事件背後的千億黑產網絡
    此前,這次被稱為羊毛黨狂歡夜的薅羊毛行為正到達最高潮,一些保值的百元商品如話費、Q幣、油卡等商品甚至開始出現缺貨現象。據《深網》了解,當日凌晨1點左右該無門檻優惠券開始出現。資深羊毛黨對《深網》表示,此次優惠券事件只是拼多多被薅羊毛的冰山一角,事實上此前關於拼多多「退款不退貨」(一些單價較低的商品退貨配送價甚至高於商品本身)的理賠流程已經在羊毛黨裡廣為流傳,有大量小商家甚至已經被羊毛黨「薅」死。當拼多多平臺上100元這樣大面額的無門檻優惠券出現時,大量羊毛黨如同聞到鮮血的鯊魚一樣遊弋而來。
  • 薅羊毛小項目,月薅十萬,做嗎?
    2019年雙十一過後,拼多多市值下跌,總市值蒸發近1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840億人民幣,許多人認為,超過5億的買家在拼多多上「薅羊毛」,造成了嚴重虧損。不要單純的以為薅羊毛不過是早些年超市促銷,大媽排隊買低價促銷雞蛋的變體。真正的羊毛黨對各大網貸平臺、電子商城、銀行、實體店等各類渠道的優惠促銷活動、免費業務之類的信息有極強的興趣。
  • 618背後的黑產大戰:你在通宵搶優惠券,阻止「羊毛黨」的人同樣徹夜...
    騰訊天御產品經理郭佳楠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很多「剁手黨」熬夜掐點後,依舊搶不到心儀的折扣商品和優惠券,原因是,「羊毛黨」背後有一個組織龐大的黑產大軍。今年618期間,騰訊天御為京東、唯品會等多個電商平臺提供防禦,對黑產大軍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