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林草新聞 ,作者顏國強 程航
林草新聞
聚焦草原草業 關注林草融合
一說到草原,人們總是會聯想到北方的內蒙古大草原,人們總覺得牛羊吃草、馬兒奔跑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只會出現在內蒙古大草原。其實,我國南方也有滿眼青翠的草原風光。準確地講,草原在全國各省(區、市)均有分布。
草原是生長草本植物為主體的廣大土地,是人類放牧生產、經營利用、文化生活和保護環境、改造自然的重要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從法律層面定義了草原,即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還草地。
在我國南方,集中連片規模8萬畝以上的草地約2000餘塊,約3億畝,而且水土光熱條件好,與紐西蘭相似。我國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和雲南14個南方省(區、市)均有草原分布。可以放牧的草原資源全國同樣均有分布。作為「山水林田湖草」組成部分的「草」,更是無處不在,有植物的地方就有草,作為人工草原的延伸,城市草坪也成為市民休閒和運動的場所。
南方草原第一大省四川省,草原面積達3.13億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43%,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紅軍長徵「爬雪山」「過草地」,過的就是四川的草地。這裡有毛埡大草原、章德大草原、龍燈草原、八美草原、塔公草原、紅海草原等。連片的草原,是藏族、羌族等我國少數民族同胞賴以生存的資源。獨特的氣候特徵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更讓四川草原散發著特有的魅力。今年公布的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四川省就有3個,分別是甘孜州巴塘格木國家草原自然公園、甘孜州理塘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和阿壩州紅原瓦切國家草原自然公園。
四川阿壩州紅原瓦切國家草原自然公園 四川省林草局草原處提供
據2018年草地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湖南省草原面積1750.38萬畝,是我國南方草原面積較大的省區之一。與四川一樣,湖南也有兩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桑植南灘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和燕子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雖然面積小,沒有北方草原遼闊,但類型多樣,湖南省共有暖性灌草叢、熱性灌草叢、低地草甸、山地草甸4類,有南方草原特有的靈秀。湖南各市州均有草原分布:郴州仰天湖草原、湘西八面山草原、張家界南灘草原、邵陽黃荊嶺草原、汝城白雲仙草原、衡陽老山草原、永州韭菜嶺草原、懷化黃沙崗草原、株洲五門草原等。此外,湖南還有國家投資最多、人工開發面積最大的人工草地——邵陽南山草原,知名的南山奶粉就出自畫卷般的南山草原。
四川甘孜州理塘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草原夏季風光 西行驛站 阿濤攝
除以上提及的省份,南方其他各省也都有草原。
山城重慶市也有大片草原。城口黃安壩草原是重慶面積最大的草原,其被稱為「重慶香格裡拉」。巫溪紅池壩草原海拔較高,夏季平均氣溫17攝氏度,如茵的草原和芳香的花海讓這裡被稱為「中國紐西蘭」。巫山蔥坪草原屬於高山草甸,氣候溫和,景色宜人,還有野生動物出沒。雲陽岐山草原海拔1000米-1650米,至今還保留著成片的原始森林,夏可踏青,冬可賞雪。酉陽菖蒲蓋草原因為擁有風吹草低的塞外風光而被譽為「南國的鄂爾多斯」。武隆仙女山草原被譽為「東方瑞士」,鑲嵌在山林之間的遼闊草原綿延天際,也讓其成為重慶著名的休閒之地。
位於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百草坪屬低緯度高海拔的喀斯特丘陵山地草場,是南方最大的天然草場,這裡曠野幽靜,雲天霧海,仿佛置身於縹緲虛幻的仙境。烏蒙草原坐落於貴州省盤縣,是貴州省海拔最高的草原。貴州省遵義市的慄元草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草質茂盛,適宜生存。放馬坪草原位於雲貴高原向廣西低山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天高雲淡,風輕草綠,雖處於南方,卻仿佛置身塞外草原,素有「江南塞外」之稱。
雲南尋甸鳳龍山草場被譽為「小紐西蘭」。除龍鳳山草場,雲南還有連綿起伏的高山草甸吉達姆草原,位於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的一望無垠的沼澤草甸,不同的草原風光構成了絕美的雲南畫卷。
廣東臺山尋皇大草原位於鳳凰峽,草原、湖泊、小島連成一副美麗畫卷,這裡還有全球最小的稀有的優良馬種——德保矮馬。信宜天馬山草原,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牧馬場,十萬天馬的「食堂」,這裡四季如春,空氣清新,堪稱世外桃源。仁化萬時山大草原,橫跨湖南、江西和廣東3省,有「三省第一峰」之稱,屬於高山溝谷型草原。英德天門溝大草原是廣東不多見的高山草原,這裡有4000多種珍稀野生動植物,被稱為「百鳥堂草甸」。
廣西的上林獅子山草原屬於高山草原,登上獅子山,映入眼帘的是氣勢磅礴的大明山山脈,四周是集南方高山雄姿和北國草原分光於一體的高山草原。上林西燕草原位於西燕鎮東敢水庫附近,這裡有茫茫一片的溼地草原,青山綠水,牛群扎堆。資源十裡平坦與湖南南山草原隔峰遙呼,屬亞熱帶山地涼溼氣候,冬暖夏涼。這裡地形開闊,冷暖氣流流動幾乎無阻隔,時常形成大風天氣,廣西最大的風電場——金紫山風電場坐落於此。風車搭配草原,仿佛童話世界一般。恭城燕子山天仙草原海拔1200米,屬於高山草甸草原,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植被茂密,適合徒步遊玩。隆安縣布泉鄉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生態環境極佳。因這裡的巖溶地貌,雨水多時便形成湖泊,雨季過後又形成一片草海。隨著氣候變化,這裡一年裡呈現著「雨季的湖」「春季的麥場」和「旱季的牧場」3種不同的景色。
江西新餘的水北草原,是一望無際的江南丘陵草原,翠綠的草兒像綠色的地毯,連綿起伏,足有碧波萬頃之勢。江西南部的贛州七星草原,平坦遼闊,中間點綴著水塘和小河,周邊是連綿起伏的山丘,構成一幅層次感分明的畫卷。比較特別的是,每年五六月份七星草原便會因為附近江湖水位上漲而消失。
湖北有良好的草地資源,主要分布於恩施、十堰、宜昌等地。百裡荒草原位於宜昌市夷陵區,海拔1200米,面積達4.77萬畝,是一個乳峰式草原,風起時,綠草如碧色湖水波濤滾滾,這裡也是山楂樹之戀的取景地。位於恩施的洗草壩娟秀靈動,屬於典型的江南草甸式草原,成群結隊的野牛、無人驚擾的野鳥、沉默的草地,像是人間天堂。木蘭草原位於武漢市,面積達2萬畝,是華中地區唯一一個以草原風情為主的5A級旅遊景區。
安徽是一個山水人文薈萃的省份,其地不乏草原的點綴。明光市的黃寨草場雖然比不了內蒙古和新疆等地的大草原,但在以山水著稱的安徽卻也稱得上是一個大草原了,這裡草木茂盛,白鷺成對,躍龍湖流淌其中,美不勝收。滁州市的大柳草原是華東地區唯一的原生態天然草原,面積達8000畝,長江二級支流清流河發源於此。
江蘇南京的戀山草原海拔約110米,是江蘇平原罕見的草原。從山腳到山巔,小草為戀山鋪了一層綠色的地毯,綿延數百米。
電視劇《琅琊榜》很多人都看過,劇中的美麗的草原景色就取自浙江的浙西草原。不同於南山草原,浙西草原以休閒娛樂為主,吸引了很多影視劇組前來取景,比如《太平公主秘史》《十二生肖傳奇——虎篇》《寂寞空庭春欲晚》等。
福建省的草原多分布在東北部,拓榮縣的鴛鴦頭草原就是其中之一,登上山頂放眼望去,連綿起伏的群山,仿佛披上一層翠綠的絨被,溫馨飄逸。福州大姆山草原景色優美,是現實版的電腦經典桌面背景。
海南大田自然保護區有典型的熱帶稀樹草原,奔跑著特有物種海南坡鹿,是不是有非洲草原的風光?海南瓊北草原過去是一片撂荒地,不僅浪費資源也制約著地方經濟發展,也讓一個集牧草種植加工、畜牧養殖、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應運而生。現在,濃鬱的草原風情和椰風海韻融為一體,讓人心嚮往之。就連三沙市現在也是天藍草綠。
草原資源是世界上綠色植物資源中覆蓋面積最大、數量最多、更新速度最快的一種再生性自然資源。從沙漠戈壁到鹽灘鹼地,從陡峭山地到荒蕪高原,草生長在許多森林和農作物不能覆蓋的地方,發揮著它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淨化空氣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生態功能。
草原是我國一些重要河流的水源地,如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遼河、黑龍江等,其涵養水分的能力非常強大,是耕地的40-100倍,是森林的0.5-3倍。草地的擋蓄徑流量比林地高58.5%,減少含沙量比林地高88.5%。
草原具有強大的保持水土的功能。草本植物根系發達,主要都是直接小於1毫米的鬚根根系,具有強大的固結土壤、防止侵蝕的能力。另外,大量的地表莖葉的覆蓋,可以減少降水對地表的衝刷。生長2年的草地攔截地表徑流和含沙量的能力分別為54%和70.3%,是生長3-8年的林地攔截地表徑流和含沙能力的58.8%和288.5%。
草原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草原植被可以增加下墊面的粗糙程度,降低近地表風速,從而可以減少風蝕作用的強度。草原植被低矮,每叢植株的背風面都能阻擋留下很多的流沙,能有效降低近地面的風沙流動。風沙地區的乾旱草原植被,通過降塵、枯枝落葉、分泌物、苔蘚地衣等的作用,地麵皮層形成能力就會逐漸增強,減少和避免土壤破碎和吹蝕,形成結衣,促進成土過程。
草原是我國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具有非常豐富的碳儲量,草原生態系統的碳收支對我國乃至世界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平衡都具有重要影響,世界範圍內的碳儲備,草地佔33%-34%。
草原生態系統孕育著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主要表現在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中國草原生態系統是歐亞大陸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中國草原分類標準,中國各類草原和草地縱跨北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5個氣候熱量帶。按地域植被特徵,可以概括為草甸類、草原類、荒漠類、灌草叢類和沼澤類。草原是最重要的動植物資源庫,從溫帶草原到高寒草原到荒漠草原,我國草原擁有大量世界著名優質牧草的野生種和伴生種。我國草原飼用植物6700餘種,約佔植物總數的25%。除了植物物種,草原上還繁衍了野生動物2000餘種,其中40餘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0餘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此外還有250多個放牧家畜品種,它們既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經濟資源。
草原不僅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是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農牧民脫貧致富重要的生產資料,可以發展畜牧業、生態旅遊業。草原畜牧業是草原牧區的經濟主體,其以草原牧場為核心和重要載體,是從事草地牧草生產、草食家畜放牧管理生產、畜產品加工與流通以及維繫各民族牧民生產生活的一門產業。雖然我國當前的主要草原牧區都在北方,但南方畜牧業也有其獨特的優勢。一是水熱條件好,單位面積生產力高;二是牧場生長期長,易於改造,經改造和科學輪牧,可形成終年不枯的常綠草地帶,飼草供應較平衡,適於飼養我國緊缺的優質牛羊品種;三是雪災、旱災、風災等自然災害發生機率小很多,發展草地畜牧業更安全。
南方草原發展不僅要大力開發草地資源,提高草地載畜量,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畜產品,更要在草地的建設及利用過程中,從整個草地生態系統的層面上對其進行平衡的管理,保證草地系統的其他生態服務價值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保護生態環境質量不被破壞。
2017年深改組第37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重大理念。加強草原保護修復,充分發揮其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淨化空氣、固碳釋氧、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意義重大,也是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體現。
南方14個省份經濟較發達,人口眾多,同時,草原面積不斷縮小、裸露面積不斷增大、草地植被不斷退化、生態環境狀況日益嚴峻,良好的草原生態環境對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營造和諧美好的家園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保護生態環境是南方草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顏國強 程航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草原保護丨中國的南方草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