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之前就有聽說,今年是非常冷的一年,事實證明,確實如此。果媽老家這邊比較靠近魔都,往年想看到雪花也是不容易,今年早早就已經下過雪了。往年零下7、8度已經是極度寒冷,今年甚至還有零下11度,我的天……
每每這時候,果媽就特別羨慕北方,即便外面寒風瑟瑟,雪花飄飄,但是屋裡面因為有暖氣,依舊過得像春天,巴適啊!
又冷又沒有暖氣的我們,不可能走哪兒都開空調,尤其是在農村,房子大,開空調那叫一個費電,因此,各種取暖產品,便被派上了用場。
前幾天去看8個月大的小侄女,而後發現,孩子媽竟然給孩子用的小太陽……
孩子媽說:"太冷了,空調不能背著走,小太陽能走哪兒背哪兒!"
似乎,這個理由很充分啊!但是,對取暖產品進行過篩選的人,早已將這6款取暖產品列入"黑名單"了。但是,不少寶媽卻沒有研究過,或者只在意一時的保暖,沒在意安全,還在給孩子用。
果媽只想說:安全和取暖,選擇了後者,這心也太大了!
6款取暖產品被列入"黑名單",很多家長還在給孩子用,心太大了
1、熱水袋
記得小時候,有一個熱水袋就很開心了,然後有一天半夜夢到自己尿床了,早上被凍醒,才發現,真的尿床了,不過,是熱水袋"尿床"了!
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的熱水袋,都無法保證不漏水。而且熱水袋如果灌的水太燙、比較燙,也會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
2、暖寶寶
其實,果媽還是比較喜歡用暖寶寶的,記得之前考研,因為天氣太冷,然後身上貼的暖寶寶,多大7、8個。
但是,暖寶寶其實不建議給孩子用,因為,寶寶對溫度並沒有那麼敏感,再加上表達不是很好,可能會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
這種低溫燙傷,到底有多嚴重呢?數據就不看了,來看一個實驗。將一個生雞蛋包裹到暖寶寶內,外面用一個毛巾模擬外套,3個小時候,我們驚喜的發現,雞蛋可以吃啦!
3、電熱毯
電熱毯是持續供熱的,那是真暖和。但是,其危害性可不是一點半點。
首先,電熱毯高溫,寶寶使用之後,容易脫水,引起"中暑",這對寶寶的循環、神經系統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
其次,電熱毯容易出現漏電的情況,從而引起火災。
4、小太陽
小太陽,也是非常暖和的,而且便於攜帶,但是小太陽對於寶寶的危害,可是非常大的。
小太陽取暖的原理,就是通過紅外線加熱燈的原理,這種燈泡是一種反射燈,燈頭朝上45度左右,烤火方便了,但是寶寶也很容易將眼睛轉過去看燈。經常性、長時間看這個燈,容易出現青光眼、腦損傷等。
而且,小太陽暖和,卻不安全,如果拿一張紙靠近一些,沒過多久,紙甚至能燃燒起來。
5、充電暖手寶
充電暖手寶,造型可愛,攜帶方便,價格又特別便宜,哪怕是很多大人也喜歡使用。
但是,不合格的充電暖手寶,有漏電、爆炸的風險,如果這時候寶寶剛好在一旁,那麼後果真的是不敢想像。
6、燈暖式浴霸
浴霸也是非常暖的,家長大多會在寶寶洗澡的時候,給寶寶用。
但是家長所忽略的是,寶寶在洗澡的時候,頭喜歡往上看,而浴霸的燈,是紅外線,一種熱輻射,對寶寶的皮膚、眼睛等,都有可能會造成灼傷等傷害。
寶寶冬天,該如何正確取暖?
1、建議穿睡袋、使用空調
晚上最方便的,其實還是開空調。擔心孩子踢被子,家長可以給孩子穿個睡袋。空調溫度也不需要打太高,只要房間溫度舒適,在20-24度左右,就可以了。
此外,開空調可能會讓房間變得乾燥,可以使用加溼器,或者房間裡放一盆水,增加房間溼度。
2、白天物理保暖+運動保暖
白天的時候如果太冷,也可以待在空調間內。但對於月齡比較大的寶寶們,還是建議走出空調間。
家長可以給寶寶物理保暖,穿得舒適、暖和就行,不要太捂著,然後帶寶寶在外面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這也能夠保暖。
3、衛生間採用"暖風取暖"
給寶寶洗澡,建議使用暖風取暖,這種設備在網上也能夠買到。
開心果媽媽寄語
冬天不管有多冷,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取暖設備時,還是需要多注意一些,避免因產品選擇錯誤,而給寶寶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