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十三生肖——語言與傳播學院

2021-03-01 BJTU湖北寒招實踐團

古人視羊為「德畜」,善群、好仁、知禮。羊敦睦溫文,喜結群而居,有角卻不好鬥。人們久以羊羔跪乳的知恩之舉象徵孝道。《說文解字》曰:「美,甘也,從羊,從大」,羊作為美的象徵毋庸置疑。

語言與傳播學院司文學研究,翻譯素養,文化傳播等教學之職,承學術鑽研之潛心去躁,展沐浴文風睦禮之謙和風儀,其文德之美亦類羊,故擇羊肖以象之。

語言與傳播學院成立於2009年,是北京交通大學直屬二級學院。學院匯聚語言與傳播兩個學科,特色鮮明。設有英語語言文學系、傳播學系、歐亞語言文學系、大學英語教學部、研究生英語教學部、翻譯碩士(MTI)教育中心、語言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教輔)機構,建有中國文化產業研究院、話語與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旅遊文化創新與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語言研究中心、外國文學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傳播學研究中心和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學院現有教職工150餘人,擁有北京市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團隊、北京市教學團隊等組成的高水平教學團隊,現有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百人計劃人才3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人、寶鋼獎優秀教師2人。

學院擁有外國語言文學和新聞傳播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學術型)、翻譯碩士(MTI)和傳播學碩士(MJC)2個專業學位點;開設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5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700餘人。學院本科生就業率多年在98%以上,國內外深造率60%以上,研究生就業率連年100%,主要就業去向包括國家機關、大型國企、事業單位等。

學院以人才培養為立院之本,以科學研究為強院之路。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在碩士一級學科中名列前茅。

學院同時承擔全校萬餘名學生的公共外語教學任務,其中,大學英語教學與改革近年取得不菲成績,被教育部列為第一批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項目學校,大學英語課程曾獲評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精品課和國家級精品課、201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大學英語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學院目前擁有北京市語言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平臺、烏拉圭研究中心、中國文化產業研究院等校級研究平臺。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等高水平項目,在SSCI, A&HCI,CSSCI等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和規劃教材,在我國外語和傳播學領域產生了積極影響。學院傳播學科中的文化產業研究走在全國前列,主持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標項目等多項課題。

學院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與美國橋水州立大學、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美國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西班牙康普頓斯大學、葡萄牙米尼奧大學、巴西坎培納斯州立大學等學校建立了合作關係。

通言曉義,擇取真章;知傳廣達,潤澤四方。

希望你能來語言與傳播學院,留下自己的聲音。

相關焦點

  • 相約交大—語言與傳播學院
    語言與傳播學院設有英語語言文學系、歐亞語言文學系、傳播學系、大學英語教學部、研究生英語教學部、翻譯碩士(MTI)教育中心、北京市級語言傳播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教輔)機構,建有語言研究中心、外國文學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傳播學研究中心和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共有教職工150餘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670餘人。
  • 相約交大語言與傳播學院 | 文科試驗班類(語言與傳播)專業簡介
    >:文科試驗班類(語言與傳播)學院網址:http://yyxy.bjtu.edu.cn/    >>>>專業簡介語言與傳播學院成立於2009年,其前身為人文社會科學學院(1998年成立),是北京市高校中唯一一個語言學科與傳播學科集於一身的學院
  • 交大十三生肖——軟體學院
    而北京交通大學軟體學院也同樣擁有這些優秀的品質。    北京交通大學軟體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的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學院成立於2003年2月,是為適應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和軟體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實現我國軟體人才培養的跨越式發展而建立的。
  • 我中心與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合作共建聯合實習基地
    5月16日,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與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在北交大思源西樓舉行了MTI翻譯碩士聯合實習基地籤約儀式。
  • 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與百度百家號舉行戰略合作啟動儀式
    這項活動也是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意見》,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專業建設,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聞傳播專業的最新舉措。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媒傳人的艱辛努力,媒體與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名列前茅,位列全國第五,進入A類學科。今天的媒體與傳播學院業已建成本碩博貫通、中英文完備、學專碩兼顧、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並行的完整的學科培養體系,在全國的學科競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培養新聞學科優秀專業人才是推動媒體與傳播學院跨越式前進、突破性發展的關鍵所在。
  • 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四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開題
    11月13日下午,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四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開題專家論證會集中在媒傳學院B300會議室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三十位專家學者及課題組成員通過「在線會場 + 線下會場」聯動的方式參加了本次會議。
  • 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來啦!
    專業特色西班牙語專業是在中國高欽「走出去」戰略下於 2010 年創建是話言與傳播學院的新生力量,教師均畢業丁國內外知名院校,師資力量雄厚。西班才語專業注重基礎和技能,在培養學生扎夾的語言功力的同時也重視學生複合跨學科能力,旨在培養「-專多能」的複合型西語人才。西英「雙語培養」使學生更具競爭力。出國交流機會較多,提供多欄獎學金。
  • 上海交大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外國語學院成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
    5月29日上午,上海交大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外國語學院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儀式在徐匯校區總辦公廳舉行。上海交大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俞凱、上海交大外國語學院院長胡開寶、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常輝、語言智能與神經科學基地常務副主任丁紅衛教授、計算機與工程系助理研究員吳夢玥、校宣傳部老師以及幾十家媒體代表出席活動。
  • 上海交大兩學院共建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新聞—科學網
    機器翻譯、語言數據挖掘、文本分析、語音識別……讓機器能理解、會翻譯;讓持不同語言的人與機器之間能夠進行無障礙的自由交流,在語言智能領域的不斷發展下逐漸成為可能。
  • 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攜手上海中醫藥博物館舉行中醫藥文化全球傳播與...
    為響應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加快中醫藥發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與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副校長陳紅專籤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並在上海交大文創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博物館同時掛牌。
  •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已更名為媒體與傳播學院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媒體與設計學院黨政辦公室主任田國華及學院行政部門其他工作人員處獲悉,媒體與設計學院已於2017年12月更名為媒體與傳播學院。
  • 語言文化產業中外人文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西安交大舉行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偉一行,西安交大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趙軍武,國際教育學院、國際處、外國語學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教職工代表,國內20餘所高校來華留學工作負責人出席活動。國際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溫廣瑞主持儀式。
  • 2018年第六屆「傳播精英」夏令營在媒體與傳播學院舉辦
    7月14日上午,由媒體與傳播學院主辦的2018年第六屆「傳播精英」夏令營開營儀式在學院B407報告廳舉辦,來自全國28所重點大學的65位營員參加了本屆夏令營。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本乾、院黨委書記單世聯、副院長李曉靜、新聞與傳播系主任薛可、教師代表閻峰、王婧、王茜等人出席了開營典禮。開營儀式由副院長李曉靜主持。
  • 上海交大成立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
    15月29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成立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將開展語言智能與外語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推動人機進行無障礙的自由交流。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常輝介紹,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後,上海交大外國語學院和上海交大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將在語料庫、教學測評、外語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進行合作。
  • 防災招生特輯 | 文化與傳播學院
    2018年7月正式更名為文化與傳播學院。現有漢語言文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3個教研室,2016年成立涉震輿情研究室,2017年防災文化傳播中心掛牌,2019年成立文化與傳播學院創新創業分院。學院現有3個本科專業,2007年廣告學專業開始招生,2008年增設漢語言文學專業,2017年新增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現有教職工34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6人,博士6人。
  • 郵政要以傳播傳統文化為己任
    「郵政文化不只是郵政自己的文化,它是各種文化的載體,因為,郵政本身是一個平臺、通道,承載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3月10日,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保研大數據 |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
    具有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一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國家社科重大首席專家11人次、國際核心期刊編委3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4人、「致遠」講席教授2人。另外,聘請了一大批包括麥考姆斯(McCombs)等大師在內的學界精英、業界領袖擔任客座教授、兼職教授。
  • 交大密西根學院
    交大密西根學院全景圖 交大密西根學院創新中心 交大密西根學院俞黎明學生中心 交大密西根學院電子閱覽室 交大密西根學院休息室
  • 戰「疫」|上海交大設計學院抗疫紀實
    上海交大芳香植物研發中心開放型Seminar二、翰墨丹青,交大設計師生用文化創作傳遞情感設計學院的教師、退休教師們筆墨傳情,用書畫作品勾勒抗擊疫情中的溫暖和感動:用隸書、篆字、行書、布面油畫、色粉畫、水彩畫、鋼筆淡彩、國畫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共創作繪畫、書法、短片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作品三十餘份,以此致敬戰鬥在疫情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們和所有的群眾,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示全民戰「疫」決心。
  • SU英院|「融融冬日,暖暖我心」第十三屆英語學院與國際新聞傳播學院包餃子大賽順利舉辦
    12月17日晚六時左右,「融融冬日,暖暖我心」第十三屆英院與國新包餃子大賽在學生食堂二樓舉辦。本次比賽由英語學院團總支學生會主辦,團總支學生會生活部承辦。英語學院院長張劍教授,副院長李莉文教授,英語學院輔導員鞠丹老師、張春霞老師和於承傑老師、國際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助理王士宇老師,行政秘書郭帥老師,輔導員張振老師以及董晨宇老師等均蒞臨比賽現場。本次包餃子大賽的選手為英語學院和國際新聞傳播學院2014級和2015級的全體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