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誕生至今,雖然在許多方面已經證明了北鬥的精度和可靠性並不低於GPS,但人們還是對北鬥系統有著質疑。2011年,有一些媒體報導「清華才女在美國破解北鬥」等新聞,在當時還引起了一些轟動。
這些新聞無一例外,都把矛頭對準了一位叫做高杏欣的清華學子。
高杏欣出生在哈爾濱,她從小就是班上的好學生。不管參加啥考試,分數都是名列前茅。高考以很高的分數考到了清華大學。
在清華大學期間,他選擇攻讀碩士,獲得碩士學位後,高杏欣去了美國留學深造。在美國讀博期間,為得到美國人的好感,她破解了北鬥衛星定位的信道編碼規則,並公布了相關信息。
後來,根據中國官方確認,高杏欣破解的只是民用信道編碼,並沒有對我國造成太大的危害。雖然沒有對北鬥導航造成什麼實質性傷害,但是這種行為卻令國人很憤怒,所以當時關於她的新聞一經爆出,就被人們大罵是漢奸。
而另一位北大才女徐穎就選擇了和高杏欣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徐穎出生在四川,16歲時來到北京讀大學。她從小就喜歡科學,對物理和數學比較感興趣。2006年,在導師的幫助下,她參與了北鬥2號衛星系統的研究,之後,她繼續攻讀博士,博士畢業後進入了中國科學院。
有人稱她是「天才」,但她自己卻不這麼認為,她說我就是一名很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她到處去演講,給大家介紹北鬥系統的研發過程。徐穎在演講中也提到了關於「清華女生破解北鬥」這個事情。她說,北鬥除了民用碼外還有軍碼,經過加密等特殊設計,非常的穩定可靠,想破解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這就是對比,同樣是科技才女,徐穎選擇了為國爭光,高杏欣選擇了留在美國,人和人的差別就是這麼大。在現代社會,一個頂尖的科研人才,各國都很重視不惜花巨資招聘過來。雖然人們的志向不同,我們不能強迫他們。但大多數的中國科學家在完成留學後,都毅然選擇回國報效祖國。
近年來,中國的實力迅速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那些毅然回國報效祖國的科學家們的奉獻精神。這些偉大的科學家用他們所學的知識使我國的科學事業突飛猛進,這些科學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離不開他們紮實的數學技能和紮實的數學教育。
說到數學教育,我們不得不說,劉燻宇是我國著名的數學教育家,他對楊振寧、豐子愷等數學家有著深遠的影響!
劉燻宇曾在西南聯合大學和暨南大學工作,他有很深的數學背景。他最大的教學方法是講故事。例如,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在一次演講中說,正是劉翔幽默易懂的教學方法激發了他學習數學的興趣,仿佛所有枯燥的知識點和公式都變得活躍起來,學習和接受的速度更快了。
萬丈高樓平地起!在小學初中,如何幫助孩子奠定數學基礎,培養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僅僅依靠死記硬背,不僅會損害孩子學習的興趣,而且不能提高他們的數學水平。
《數學三書》是劉燻宇為中小學生撰寫的一部經典的科普數學著作。書中經過作者巧妙的寫作,把數學的枯燥、困難、頭痛的數學科目和算法,變成有趣、可讀的詞彙。劉燻宇用了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訓練他們的數學思維!
點擊下面卡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