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不出巢採蜜是啥原因?蜂群發出了這個信號,蜂農千萬不能忽視

2020-12-20 神鳥知訊三農

養蜂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不只是一件體力活,更是一件技術活。養蜂新手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問題對於有經驗的老蜂農來說是十分簡單的,而對於養蜂新手來說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大麻煩。很多養蜂新手在初期都會遇到一個問題:自己的蜜蜂為什麼不去採蜜呢?別著急,老蜂農幫你分析分析其中的原因。

其一,新蜂群。新過箱的蜜蜂需要一段時間調整,這個時候養蜂新手也別擔心,也要給蜜蜂一點時間適應適應嘛。不過一定要注意要給它們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家,比如巢門是否合適,新蜂箱是否有異味等等。方法正確了,蜜蜂也能順順利利安家了。一般一周左右,它們就調整好,可以出門採蜜了。

其二,氣候不適合。蜜蜂採蜜也會需要氣候適宜的,就像人類也不願意在「太陽當空照」或者黃風暴雨時出門,只想躲在自己溫暖的被窩或者空調間裡。像夏季高溫的時候蜜蜂也是不願意出巢工作的,只有一部分蜜蜂扇風散熱。這個時候蜂農就要做好防暑準備了,至於夏季如何管理蜜蜂,老班長之前已經介紹過就不再贅述啦。

其三,蜂群失王。蜂王分泌的信息素能夠激勵蜜蜂採蜜,如果蜂群失去蜂王,工蜂的採集行為就會收到影響。發現蜜蜂不採蜜要及時檢查,一旦發現蜂群失王,要及時採取措施。可以介入新王或者王臺,還有其他一些方法,老班長之前也是詳細介紹過的。蜂群失王也是有補救措施的,養蜂新手也不必著急。

其四,飛逃前兆。當蜂群遇到敵害危險或者環境嚴重變化不適合蜂群生活時,就會引起蜜蜂飛逃。蜜蜂在飛逃前有準備期,這個時候工蜂也會消極怠工,不再採蜜。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及時檢查,找出飛逃的原因,然後根據情況解決。

其五,分蜂熱。出現「分蜂熱」時,工蜂也會消極怠工,不會那麼積極出工啦。因此發現蜜蜂不採蜜那可能是要自然分蜂了。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外界是否有蜜源。如果沒有蜜源的話,那麼蜜蜂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的。

以上就是一些關於蜜蜂罷工,不願出門採蜜的一些分析。養蜂需要技巧,一些老蜂農就在長期的養殖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個時候養蜂新手就可以多多請教啦。關於養蜂,你還有哪些疑問或者技巧,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養蜂採蜂蜜,真的不能餵糖嗎?蜂農為什麼要給蜜蜂餵糖?為您揭秘
    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的蜂農。那就是作為一個蜂農,養蜜蜂就是為了採蜂蜜賣給消費者賺錢的,能不能給蜜蜂餵糖呢?倘若喂,又該怎麼去餵糖呢?小七雖然不是專業的養蜂人,但從小生活在農村,也養過蜜蜂。對蜜蜂還是很熟悉的,也吃過自己家養的蜜蜂的蜂蜜。
  • 野外收捕的蜂群,蜜蜂發不造脾,蜂王不產卵是什麼原因
    在野外收捕蜜蜂群,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蜂群出現蜜蜂不造脾和蜂王不產卵的原因有所不同,只有了解很多的養蜂相關知識,才能每種類型的蜂群出現蜂王不產卵,蜜蜂不造脾的原因是什麼。1.分蜂群,在野外收捕分蜂群,會有兩種情況的蜂王,第一種是老蜂王,尤其是蜂群在分蜂期分出的第一群蜜蜂,基本都是由老蜂王帶領,這樣的蜂群被收捕回去,出現蜜蜂不造脾,蜂王不產卵,很有可能是氣候原因,或者外界蜜源緊缺,遇到連續梅雨天氣和外界蜜源緊缺,就會出現蜜蜂不造脾,或者造脾慢,蜜蜂出勤的少,採集的蜜源只能支撐蜂群生存,在這種情況下蜂王是不會產卵的。
  • 蜂群中蜜蜂成千上萬,老蜂農一眼就能找出蜂王,訣竅是啥?
    因此,蜂農們巡場時少不了多多關注一下蜂王,雖然蜜蜂成千上萬,但是一些老蜂農常常是一眼就能找出蜂王,相比之下,剛剛入門的養蜂新手就非常的頭疼:怎麼快速找到蜂王呢,老蜂農們都有啥訣竅?要說訣竅,老班長覺得外形是最直觀可見的了。從個頭上來說,蜂王的體形比普通工蜂要大,雖然有一些雄蜂的個頭也比較大,但是還是可以和蜂王分辨的,比如蜂王的尾部就要比雄蜂的長一點。
  • 蜂群中會發出聲音,對蜜蜂有什麼用?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導讀:關於打開蜂箱蜜蜂叫得厲害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原因比較多,而從蜜蜂「叫」的這個角度來說,蜂部落認為並不存在,應該說是蜜蜂振翅的聲音,這個聲音其實並不是由蜜蜂的嘴裡發出,就像我們人一樣有聲帶,蜜蜂並不存在這樣的器官,所以蜜蜂是不會叫的,但是蜜蜂卻是會發出聲音的
  • 傍晚蜜蜂飛來飛去是為啥?原因跑不出3個,附解決方法
    對於蜜蜂來說,雖然說蜜蜂很勤勞,但是我們都知道蜜蜂具有早出晚歸的習性,如果天黑了,蜜蜂還是會回巢的。在一些情況下,蜜蜂到了傍晚的時候也不會回巢,甚至還會出現出巢變得頻繁的情況,可以說這種情況有的是正常的,有的是不正常的,具體我們如何判斷?
  • 蜂群不採蜜怎麼辦?採蜜3步法,同樣的蜂群群勢,怎樣也能多搖蜜
    養蜂的過程中會發現一個現象,6框蜂群的採蜜出巢次數,超過8框的蜂群,而且,產蜜量甚至還會超過8框的蜂群,蜂群不採蜜,工蜂偷懶怎麼辦?想讓蜜蜂積極出巢採蜜,我們需要尋找工蜂採蜜偷懶的原因。所以,外界流蜜期還未到來之前,緊脾壓蜂,讓蜂群內有限數量的工蜂集中哺育能力,提高子脾的質量,蜂群哺育一代新蜂需要20天左右的時間,以這個時間為一個周期,在流蜜期到來前,培育新蜂的周期越多,將來蜂群群勢越強,採集蜂數量越多。
  • 蜜蜂養殖:蜜蜂不採蜜怎麼辦?蜜蜂不出勤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養蜂人養殖蜜蜂就是為了讓其採蜜釀蜜,人類才好收穫蜂蜜,如果蜜蜂出勤較少那採到的花蜜自然也就少了,如果不能讓蜜蜂恢復出勤哪會極大的影響蜂蜜產量,特別是在流蜜期,如果蜜蜂不出勤那可就沒法彌補了,導致蜜蜂採蜜不勤快的原因主要有群勢弱、失王等,那麼如何才能儘快讓蜜蜂恢復採蜜呢?
  • 選購蜂群要注意什麼問題?查看蜂群的品質,儘量採取就近購買原則
    養蜂之前,對於蜜蜂種類的選擇是很重要的,當然也是整個養蜂過程中一個十分基礎的條件。對於很多新手的蜂農來說,如果一開始在養殖當中,沒有掌握好基本的養蜂條件,很容易導致後續的養殖出現失敗。對於一些有經驗的蜂農來說,這一點是很關鍵的。
  • 如何捕捉野外蜂群,怎麼吸引蜜蜂,讓養殖戶低價飼養蜜蜂呢?
    其實方法肯定是有的,那就是去野外捕捉蜜蜂,這樣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對本地蜜蜂養殖也是非常有利的,那麼要怎麼樣才能捕捉到野生蜂群呢?首先肯定是需要準備好捕捉之後蜜蜂生活的地方,準備好幾個蜂箱,在蜂箱裡面塗抹一些蜂蜜,然後白天的時候多觀察,哪裡經常有野生蜜蜂的活動情況,然後就能將蜂箱偷偷的放在附近,每天傍晚的時候就去檢查看看裡面有沒有蜂群入住,如果在看到蜂箱裡面有蜂群進入了,就可以將蜂箱關閉,然後及時的將蜂箱從原地帶走,一般只要距離超過了三千米的話,蜂群基本就飛不回去了,這樣蜂群也就能在蜂箱裡面安心駐紮了
  • 蜜蜂採蜜回來為何要先停在起落板上?原因有3,佩服蜜蜂智慧
    細心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一個問題,在蜜蜂採蜜的時候,蜜蜂的出巢和回巢的過程並不完全一樣,一般來說,蜜蜂出巢的時候都是飛出去的比較多,而蜜蜂回巢的時候,往往不會直接飛入蜂箱,而是先停留在蜂箱門口的起落板上,然後爬進蜂箱,甚至在起落板上停留的位置也不一樣。
  • 野外收捕蜜蜂技術3,不出勤的原因,如何讓收回來的蜂群安心住下
    "其實這個問題有好幾個原因,養蜂人需要根據蜂團的表現,來判斷只結團而不出勤採集的原因。當蜜蜂只結成一個大蜂團,證明有蜂王在,養蜂人可以放心使用巢門隔王片,來控制住蜂群。如果蜂團成散狀,東一小團,西一小團,這樣就是蜂群裡沒有蜂王的表現,那就需要養蜂人通過處理,才能保住蜂群。剛收回來的蜂群,正處在極度恐慌狀態,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穩定,是非常容易出現飛跑的。
  • 小蜂群有大作用,這樣組織蜜蜂交尾群,實用
    蜜蜂進入越冬,春繁也就近了。百草已經枯萎,重生時期將至。蜂農工具整備,強蜂育王臨近。說起養蜜蜂,還得從繁殖蜜蜂開始,但繁殖蜜蜂需要一隻好的蜂王。許多養蜂人學會了人工育王技術,也學會了培育優質蜂王技術,但培育出再好的蜂王,沒有交尾成功,一切都是徒勞。所以組織一個小小的交尾群,就變得至關重要。
  • 開箱檢查蜂群,溫順的蜂群變得不安,蜜蜂老是想蜇人的原因!
    一箱溫順的蜂群,蜂群變得不再溫順,開箱檢查蜂群的時候,蜜蜂總是箱飛出來蜇人,養蜂人在打開蜂箱的時候,蜜蜂集體出現「振動翅膀」的現象,少數工蜂會直接飛向養蜂人的身上,當養蜂人提出蜂群內蜂巢脾進行檢查工作的時候,蜂群開始變得煩躁不安,蜂巢脾上的工蜂開始逐漸飛出蜂群,越來越多的工蜂開始飛向養蜂人的身上
  • 5.20「世界蜜蜂日」 網紅助力蜂農破解賣蜜難
    5月20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三個「世界蜜蜂日」,中國蜂產品協會日前發布了2020年的慶祝主題「蜜蜂—健康使者」,提示人們重新審視蜜蜂這種古老的昆蟲對生態健康和人類健康的價值。今年的疫情使許多地區的蜂農遇到了賣蜜難的問題,生計受到影響。
  • 蜂群失王,有這幾個原因,經常被人忽略
    蜂群失王,有這幾個原因,經常被人忽略一個蜂群裡面只有一直蜂王,一隻蜂王在產卵,如果蜂群失去蜂王,整個蜂群就會打亂。但是有時候蜂王生存的很好,就會莫名其妙的看不到了,這就是蜂群失王,那麼蜂群失王有哪些原因呢,可能是這幾個原因,但是經常被人們忽略。原因一:自然淘汰。老蜂王就會被淘汰掉,他們釋放的蜂王信息素很很少,工蜂就會淘汰蜂王,有時候蜂王的命運被工蜂掌控著。原因二:病蟲害造成圍王。
  • 蜜蜂與現代農業:從「取一半,留一半」到「送蜜蜂上戰場」
    海珊夫妻二人以及他們的七個孩子,帶著他們的牛群遊牧到這個村子,他們每日雞飛狗跳的生活也徹底打破了哈蒂茲生活的寧靜。海珊希望通過養蜂改善家中困境,卻沒有聽取哈蒂茲的勸告,頻繁取蜜以滿足收購商的需求,最終他的蜜蜂因無蜜可吃而攻擊哈蒂茲的蜂群,導致了雙方蜜蜂的大量死亡。
  • 是不是餵蜜蜂白糖水產出的蜂蜜就是假的呢?
    有時養蜂人需要餵食蜜蜂,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餵白糖水,那問題來了,是不是餵蜜蜂白糖水產出的蜂蜜就是假的呢先說明白糖水是白色顆粒蔗糖和水的混合物,它與植物花蜜非常相似,用它來餵食蜜蜂實際上就是模仿蜜蜂在大自然中吃的東西,當然這並不代表著要造假蜂蜜,
  • 蜜蜂不出勤採集該怎麼辦?養蜂人檢查發現這3個現象,及時處理
    蜂群內的蜜蜂不出巢採集,蜜蜂是非常勤勞的,可能蜜蜂在蜂箱內忙著其它的工作,外界零星蜜源豐富的時候,蜂王的產卵量增加,由於蜂群群勢不夠強,蜂群的哺育能力較弱,導致工蜂沒有精力進行採集工作,工蜂忙著進行哺育工作和清理蜂巢。
  • 蜂農絕望自殺,行業何以破局?
    這個年僅44歲,擁有176箱蜜蜂的「養蜂大戶」,最後只剩下36個殘弱的蜂群。 轉場蜂農從此進入了大眾視野。 追花逐蜜、各地遷徙的生活看似浪漫迷人,但一年一次的歸期,路途中的艱難困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 疫情下的又一個大自然警鐘:有多少蜜蜂,將活不過這個春天…
    因為疫情,蜜蜂不能順利轉場,難以負擔的經濟和精神壓力壓垮了這個中年男人。 他原本的176箱蜜蜂,最後只合併成36個殘弱的蜂群。 因為新冠肺炎,在雲南易門的他遇到村子封路,不能帶著蜜蜂及時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