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孔祥熙作為特使參加了英皇喬治六世的加冕典禮。在自我介紹時,孔祥熙特意說明自己是孔子的75世孫,震驚了全場。當時的英國媒體曾評論,英國王室與孔府相比,就好像是蘑菇在仰望大樹……然而,這個事件在特殊歷史背景下,卻並不怎麼光彩。
喬治六世在款待孔祥熙的同時,卻萬萬想不到,自己祖父的畫像早就被孔家供奉在府內,接受每年的香火。圖為1904年時的孔子第76代嫡孫、時任衍聖公孔令貽。
1904年,曲阜孔府從英國租借地威海衛請來一幅英皇愛德華七世(喬治六世的祖父)的畫像。護送畫像來到曲阜的,是英國統治威海衛的行政長官副官莊士敦,此人後來成為了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
孔府專門用抬轎的方式,將大英帝國皇帝畫像恭恭敬敬迎進了府內,從此在重要日子裡進行供奉祭祀。這時候,恰逢庚子年過後的第三年,也是英國強佔威海衛後的第六年。
事情還沒結束,到了1908年,曲阜孔府又將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畫像,從德國租借地青島迎進府內,並配以軍樂。這個事情引發了晚清輿論的譁然。著名思想家、學者章太炎,在1900年後曾一度痛斥義和團愚昧誤國。但得知孔府此舉後,章太炎憤而在報紙上號召:「山東士民寧為義和團!無為衍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