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子宮出生以後,你我連接的紐帶就是「信任」

2020-08-28 小觀眾大姐姐


只要你佔理,媽媽為你挺到底

孩子英語班放學回來,吃飯的時候明顯情緒不高。以我對他的了解,他應該是遇到了什麼事情。

"今天上英語課開心麼?老師是不是又表揚你了"我向平時那樣詢問

"沒有,今天外教老師冤枉我了"兒子顯然不是很高興。

"那發生什麼事情了麼?你能告訴媽媽讓媽媽評評道理麼?"

原來孩子在上外教課時,有幾個小朋友把外教老師tony的教具給弄亂了。因為那幾個小朋友跑的快,兒子在旁邊。所以外教老師看到時本能的認為是兒子弄亂的。雖然沒有批評,但是讓兒子下次注意。兒子竭盡4歲孩子的所有語言,告訴老師不是他。但是老師並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可想而知,外教可能根本也聽不太懂中文。所以兒子顯的很不開心。我聽完孩子描述後,就問孩子

"你難道沒有告知老孟麼?"老孟是我和他爸爸的朋友,也是這個班的班主任。

"我沒有,因為孟老師上完就下課了。我就回來了"兒子有些委屈。

"你確定玩那些教具的時候你沒有參與?"我再次詢問

"真的沒有,真的不是我!"兒子顯得有點著急

"好,吃完飯媽媽給孟老師打電話,你給孟老師把事情說清楚,你願意麼"

"好!"兒子明顯開心很多,我也明白,兒子是真的被冤枉了。

在吃飯的時候孩子又有疑慮,"如果孟老師不相信我怎麼辦?"

"那就讓他去調監控,不是你做的,就不要承認,即使受到威脅也不能承認。媽媽在你身邊,你只要把事實說出來就可以"。

吃完飯,我撥通了老孟的電話,我剛說孩子有事情對你說,兒子就連忙接過電話來說"孟老師,今天不是我把tony 的教具弄亂了,但是tony認為是我弄亂的。我怎麼說他都不相信我。你能幫我和tony解釋一下麼?"兒子邊說便在電話這頭連說帶比劃,表情嚴肅。

電話那邊老孟說"好的,好的。我當時聽見你這麼說了。我知道不是你了。我去給tony解釋,你放心吧。"

掛了電話的兒子如釋重負的手舞足蹈,像完成了一件大事。

在我們看來的小事,在孩子面前可不就是危及自己信譽的大事。這件事之後孩子更信任我了。又給我說了在幼兒園受冤枉的好幾件事。他告訴我,不是他做的但是老師認為是他,無論 他怎麼解釋老師還是不相信他。

我才知道原來兒子心中藏著這麼多的小秘密,他從沒有告訴過別人。他怕在老師不相信他的同時媽媽也不相信他。他怕我信任老師多餘信任他。所以他原則沉默。

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是怎麼了?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願意和我們分享他的一起了呢?

我曾經無數遍的告訴兒子,只要你沒有做錯事,被冤枉。就要勇敢的解釋。無論老師和別人相不相信你都要努力的去解釋。不是你做的就不要承認,你明確告訴老師是誰做的,告訴老師可以調監控。用能做的一切為自己解釋,如果老師或者別人不聽你解釋,你可以求助媽媽幫忙。只要你佔理,媽媽為你挺到底。前提是你不能說謊,不能成為狼來了的孩子。雖然我無數遍強調,但是孩子很少向我求助,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我去找老師解釋。因為他小他的內心還是害怕的。當然如果他選擇忍受我也尊重他。

我發現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感有時是那麼牢固,有時候又是那麼薄弱。

生理上我們血濃於水,打不掉,拆不開。心理上他和我隔著一個又一個的小秘密。

不過還好,兒子在這之後也願意和我分享更多的小秘密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我們越來越不了解孩子了,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判斷對錯的標準,有了而我們不能理解的喜好,我變得不懂他了。

2

捫心自問你在孩子面前是不是"叛徒"

這讓我直接想到在我小學的時候發生過的一件事。班中學習不好的同學k的媽媽。每次和老師見面就會在老師同學面前痛斥小k 在家裡不好的表現,就是當著老師面批評批評再批評。嗓門還高,恨不得最後一排的同業不要聽見。終於有一天,才7歲的k爆發了。當著老師,同學和k媽媽的面。從教室後面邊衝邊罵了她媽媽"你媽*"過來就要打。結果當然又是批評批評再批評,教育教育再教育。不過至今我都記得k媽媽聽到小k罵她時她的眼神,震驚又不知所措。

我不知道小k媽媽知不知道為什麼她的孩子變成了這樣,她知不知道孩子在那時候又多恨她。

你生我,卻想在別人面前毀了我。你的愛帶著刺,扎的我全身是血,卻不能逃脫。

中國有很多的家長喜歡當著老師面或者好友面陳述自己孩子的糗事和缺點來換取對方的信任和交談,當然也不能忘記再孩子面前說說自己養育孩子的辛苦歷程。你也說我大家說,我們就像一家人。往往弄得處在旁邊的孩子無比尷尬同時又沒有辦法。

其實在你和在老師或者親戚鄰居面前無數遍痛說孩子頑劣歷史時候,你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早已崩塌。你就是孩子心中的"碎嘴媽媽"。

你給老師"交底"想要老師重視,多加管教你的孩子。卻不知道你"交心"老師不但認為你很low,而且會因為你的抱怨對你的孩子帶有偏見。請問這是你在向老師告密的初衷麼?你是打算跟老師邀賞麼?

父母要交心的對象從來就不是老師,也不是你在拉家常的親戚鄰居,而是自己的孩子。你不知道都孩子為什麼不開心,也不知道他為什麼無緣無故的惱羞成怒。有時即使你發現孩子已經生氣不但沒有要停止的意思,可以說是不以為然。你把孩子平時不盡人意的表現如數家珍的去給別人拉家常,從孩子小時候的尿床,到大了以後的偷拿爸媽的錢。通通成了你和別人聊天的談資。你作為孩子的告密者想沒想過孩子的感受。自己媽媽成了"叛徒"。

中國現在的叛徒媽媽還少麼?

我記得前一段時間徐崢太太曾經說過類似的話大概意思是

"孩子長大會有很多風雨和磨練等著她,媽媽就是要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我們能給孩子的最大的安全感就是信任。尊重他,信任他讓他明白,即使前面刀槍劍戟,我也會陪你一起。即使全世界都拋棄你,媽媽也會相信你。有人傷害你的身體或者心靈我就會為你討回公道,前提是我們要佔理。

我們要教會他信任不但是我相信你,我也要你無條件的相信我。我所答應你的每一件事我都會做到絕不落空。我能幫你的每一件事我會竭盡全力,我絕不敷衍半分。我是一個說話算數的媽媽。說相信你就是百分百的信任,絕對不是嘴上功夫。

你把成長道路上最狼狽的一面展示給我,我就會為你保守秘密。撐起一把遮羞傘。因為我是媽媽,是你最強大的後盾。

信任是一條看不到的紐帶,是孩子出了子宮以後卡看不到的臍帶,他們從我們身上汲取愛與尊重。孩子對我們的信任感不是因為血緣關係一成不變,而是我們平時的一點一滴的相信讓孩子認為我們可以託付終生。

別用瑣事磨損了孩子的自尊心,擊垮了孩子對我們的信任感。讓他小小年紀就渾身長滿了刺。還要抱怨為什麼我們家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養不教,父之過。你試著用自己比別人的父母麼?

我們是要陪他們成長的人,別你一回頭發現孩子早已經與你形同陌路。孩子的表現就是在對父母平時的教育打分。不要去抱怨孩子,是時候看看我們自己了。

相關焦點

  •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面對世界的勇氣:保護孩子的信任,是教育的前提
    日本知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說:「信任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人與人之間最不能缺的就是信任了,信任是連接起兩人感情的紐帶。夫妻少了信任,家庭裡就會充滿猜忌和爭吵,夥伴缺了信任,一群人最後就會越走越遠成了散夥兄弟,親子失了信任,爸爸媽媽和孩子間就會永遠的樹立起一道牆,一道隔絕血脈親情的高牆。
  • 孩子出生若有3個特點,說明在子宮發育很不錯,你家寶寶佔了沒?
    孩子出生如果有這三個特點,說明他們在子宮中發育的很不錯,中了的就要恭喜了。體重在6斤左右有很多臨床數據證明,孩子剛分娩出母體時的體重大約在六斤左右,長大以後還是比較聰明的,身體也會更好一些。因為這個題中表明孩子在子宮當中發育的很不錯,孩子剛分娩出時的體重太重不好,太輕也不好,才6斤左右才是最好的。孩子剛從母體當中分娩出時的體重如果比6斤低很多,那麼就意味著孩子在子宮裡生長的並不好,很有可能是在子宮當中沒有吸收到足夠的養分所導致的,若是出生時的體重比6斤高太多,比如8斤或者10斤的話,那麼意味著孩子在子宮裡吸收了過多的營養。
  • 孩子出生以後,竟然像極了「前男友」?一文告訴你答案
    導讀:孩子出生以後,竟然像極了「前男友」?一文告訴你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生以後,竟然像極了「前男友」?一文告訴你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一出生就有些特點,說明在子宮裡發育很不錯,你家娃有嗎
    有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自己特別喜歡大肚子的感覺,走在大街上也會大搖大擺地炫耀自己的大孕肚,讓人們都暗暗羨慕「這個女人懷孕了!」當沒有胎動的時候總是盼著有胎動,有胎動以後總是和別的孕媽媽比較誰的胎動更好,以此確認胎兒的發育情況。每次產檢,還會為一次小小的異常而揪心。臨近分娩的時候又會為順產和剖腹產而糾結,害怕疼痛不敢順產,害怕對胎兒不好不願意剖腹產。生完孩子後又怕孩子不健康,總是和別的媽媽比較孩子有什麼特點。如果孩子出生後有這幾個特點,說明孩子在子宮裡發育得很不錯,如果都有的話,真的要開心不已。
  • 最好的父親,不是父權,而是讓孩子信任;三招教你贏得孩子的信任
    對此,他一點都沒有懷疑過,而影片中的父親也沒有讓孩子失望。為什麼影片中的兒子對父親那樣信任?這源於在日常父子的互動中,他父親就是一個非常值得他信任的人,而且父親從來都是說到做到。所以,直到最後的災難時刻,他對父親會過來救他沒有一絲的懷疑。能得到孩子深深的信任,是父親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也是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威信,給孩子安全感的重要紐帶。
  • 「我在天空挑媽媽」一個8歲孩子的「子宮記憶」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媽媽和小孩的關聯,是這一世界最親密接觸,最親密無間的聯繫,當小孩在媽媽子宮中的時候,就已經和媽媽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都說「十月懷胎,一朝孕婦分娩」,寶媽們「經歷艱辛」才可以和小寶寶碰面,變成一家人,這在其中的艱辛,也只有經歷過的寶艱才知道了。
  • 你把孩子當成心肝寶貝護在手心,卻不知這樣會讓你和孩子互不信任
    父親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的重要紐帶。追求父親的信任是孩子奮發進取、積極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再確切一點說,父親對孩子本身缺少一種應有的信任。有一次,張曄想自己去新華書店看書,父親沒有答應他的請求。這時,張曄嚴肅地跟父親說:「爸爸,您就給我一次機會,相信我,我肯定能行的!」☆ 家有壞爸爸 ☆但是,父親仍舊沒有答應,還一副十分關心的樣子:「小曄,不是爸爸不相信你的能力,爸爸實在是不放心啊!你想,書店離咱家這麼遠,坐車得好幾站地呢!
  • 我和老公婚後兩地分居,我對他不信任了怎麼辦?
    我沒去過他工作的地方,我知道很辛苦。我馬上就要二胎出生。也不知道什麼原因,總感覺自己沒辦法信任他了。他的父母和我住一起,他們兩姐弟,親生的兩個一個都不在身邊,孩子我帶,我還有工作在上班,每天都是連軸轉,家裡的瑣事,親戚間的那些關係都是我在搞。
  • 寶寶出生後,撞臉老婆前男友,莫非子宮也有「記憶功能」嗎?
    寶寶出生後,撞臉老婆前男友,莫非子宮也有「記憶功能」嗎?曦曦和志剛本是一對讓人豔羨的夫妻,兩個人相戀不久就結婚了,婚後的生活也是格外甜蜜,兩個人相敬如賓小日子也是過得有滋有味。一年之後曦曦就為志剛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
  • 你信任孩子,孩子就信任你
    到了學校,看到有個小班的孩子在衣帽間裡哭,孩子的家長一直在安慰著孩子,但孩子還是哭個不停,豆豆開玩笑安慰我們說:你們倆真幸運,幸好哭的孩子不是我。到了教室,小人兒就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兒,找到寫有自己名字的座位,拿著桌上早已準備好的畫筆和添圖就畫了起來,對我們說:你們放心走吧,我沒問題,下午見。
  • 「我要讓孩子贏在子宮」,未出生就「被競爭」的孩子,有多累?
    我的回答是父母比孩子想得遠。因為某些有名的競爭激烈的學校,一年只收10個寶寶,還需要是一月份出生的。而一月份出生的寶寶,比12月份的大近1歲,大腦發育更有優勢。起跑線這些父母都是著眼於未來,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十幾年以後孩子考大學的可能性
  • 孩子一出生就有這些特點,說明在子宮發育很健康,中了偷著樂吧
    孕後期的時候,寶媽應該都有些擔心,擔心寶寶出生時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擔心寶寶出生後好不好哄?其實這些擔心是不必要的,只要孕期注意不接觸不好的東西,注意飲食、注意休息,絕大多數寶寶出生後都是健康的。而如果寶寶出生後,有以下表現,說明在他在子宮裡待得還是相當開心的。
  • 這就是「特別的紐帶關係」
    這位老師和她的學生有一種特別的紐帶關係。請幫我把行李放到後備箱裡,可以嗎?出生,出現。這個男孩出生在一個寒冷的日子,所以他的名字叫Cody。我昨天從圖書館借了一本書。
  • 「我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未出生就「被競爭」的孩子有多累?
    在紀錄片裡,有一個媽媽,在準備兒子面試幼兒園學前班時,驚覺兒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決定讓二胎寶寶贏在子宮裡。因為某些有名的競爭激烈的學校,一年只收10個寶寶,還需要是一月份出生的。而一月份出生的寶寶,比12月份的大近1歲,大腦發育更有優勢。於是從受孕起就要掐準時間,以避免孩子輸在起跑線。
  • 建立師生間親密的情感紐帶
    ,我怎麼努力,他都沒有多少變化?你怎麼這麼笨,怎麼教都不會?你怎麼回事?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老師都講過多少遍了?你為什麼又不寫作業?你再這樣,我就要找你媽媽或者找你爸爸了。如此言語,孩子在老師面前不是一個平等的、接受教育和幫助的個體,而是一個低位的,接受灌輸和矯正的容器。
  • 上海紐約大學俞立中:教育交流是連接中國和世界的紐帶
    「突發的疫情、中美之間的摩擦,造成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焦慮——我們還該不該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俞立中認為,留學國家安全問題等因素,均會影響中國家庭的留學選擇,但疫情的影響或是短時的,「留學總數可能會在2020年、2021年略有下降,從2022年開始回升。」
  • 依戀和信任:談談「專一的伴侶」
    >by 喬丹斯莫勒——選自《正常的另一面: 美貌、信任與養育的生物學》我只想說:謝謝你……我困在老一套的工作裡無法脫身,只能勉強餬口……我試著用了「信任液」(LiquidTrust),很快就找到了一份讓我滿意的工作……開始使用「信任液」的這段時間裡,我和女友的關係處理得不太好。
  • 胎兒出生放保溫箱裡,對他以後的身心發展有什麼影響?
    所以聊了半個小時以後總算是才把電話給掛掉。不到一分鐘她又打電話過來了。這一次她哭著說:「媽媽我要打電話,你一定要接,你不要不接。」她媽媽很耐心的就說:「我會接你的電話。」他媽媽也是這樣做的,在這半個小時裡面,他媽媽沒有一絲的不耐煩。然後我就問這個學生,我說:「你看起來你對你的孩子還是非常耐心,這個是很好的,他其實就是想媽媽了。」
  • 剛出生的寶寶喝水還是母乳,醫生:餵錯了就是在給孩子幫倒忙
    面對剛出生的寶寶,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餵口水吧,孩子剛出生,母乳沒有下來,當時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她的鄰床也是這樣做的,結果生完孩子第二天,醫生查房問孩子吃母乳了嗎?答:沒有,只喝了水。醫生就開始訓話了:6個月以內的嬰兒不需要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你們不知道嗎?誰讓你們給孩子喝的水。
  • 子宮內膜薄的我終於有孩子了
    寶寶出生一周了年輕不懂事是每個人都會犯的錯,總有人會為此付出代價。我就是最直接的案例。我很感激老天給了我一個好的身體,很幸運我的體質屬易孕體質。但也很不幸,易孕的我做過3次流產手術,導致子宮內膜基底層遭到破壞。沒辦法再懷孕。無奈和我老公還能選擇第三方助孕。記得和我男朋友第一次意外懷孕,那個時候因為還沒有結婚,實在沒有辦法留住我們的第一個寶寶,發現懷孕那個時候,我男友正在外地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