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建議老人給女兒帶娃?不是重男輕女,3點原因很真實

2020-09-03 隔壁王嫂子

現今社會老人給年輕人幫忙帶孩子,成了一種常態,因為年輕人要賺錢養家,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帶孩子,只好找老人幫忙。有的外婆特別心疼女兒,就會主動要求帶孩子,女兒也很樂意媽媽幫忙,畢竟和媽媽溝通起來要比婆婆輕鬆多了。

最近幾年外婆帶孩子越來越多,不過也有人不建議老人給女兒帶娃,還說不是重男輕女,而是關係太難相處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原因不難想。

劉曉懷孕的時候,媽媽來照顧了一段時間,並和媽媽說好了,將來孩子生下來,讓媽媽幫忙帶,媽媽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劉曉生了孩子後,孩子外婆沒反悔,真心實意的幫忙帶孩子,本以為自己女兒,有什麼說什麼,但是她曾經忽略了這麼一回事,那就是和女兒間的代溝。

經常由於一些帶孩子的問題,女兒和媽媽發生不愉快,比如外婆常常抱著寶寶入睡,而女兒覺得這麼做會影響寶寶自主入睡,當發生這樣的情況時,劉曉的語調都是提高八度的,完全不顧及老媽的心理和面子。

而且女婿更過分,回到家後,什麼也不做,飯不做、碗不洗、地不拖,這些都不做倒罷了,連孩子也不幫忙照顧,覺得這是丈母娘的事情,老人活像一個免費的保姆。

就這樣一天天的過著,外婆很後悔給女兒帶孩子。

不建議老人給女兒帶孩子,有這3個原因,都特別真實。

一、老人和年輕人的觀念不同

老人畢竟經歷的年代和年輕人不同,在帶孩子方面,常常習慣老觀念,不願意接受新的育兒觀,比如現在都流行給孩子穿紙尿褲,但老人不這麼認為,還是用尿布好,如果用了紙尿褲,還不會扔掉,還要再洗洗晾乾再給孩子用。類似的舊觀念很多,都是讓年輕人接受不了的。

而年輕人經常看一些育兒知識,會直接說出來,想讓老人接受新知識,但能接受的老人很少,甚至有的老人還會鑽牛角尖,覺得年輕人這麼做是在挑刺。

二、老人和年輕人生活習慣上不同

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時候,還會管管年輕的生活,比如早上六七點叫人起床,這是很多人年輕人接受不了的,其實老人就是為了讓年輕人起早點做飯吃,但年輕人覺得寧可不吃飯也要多睡會兒。

因為老人的生活習慣不一樣,經常會嘮嘮叨叨,而年輕人只會覺得老人太麻煩,不覺得這些是對自己的關心,因此老人和年輕人生活久了,會產生矛盾,不及時離開,會愈演愈烈。

三、老人認為是在給別人家帶孩子

老人認為女兒的孩子終究和自己不親,現在帶的再好,等孩子長大還是別人家的孩子。或者老人沒有多想的時候,和女婿長時間生活在一個屋簷下,肯定會出現一些摩擦,那麼矛盾多了,老人漸漸地也會有這樣的想法,覺得是在給別人家看孩子。

有的時候孩子爺爺奶奶偶爾會來看孩子,經常不見,肯定會做出那種特別寵溺的動作,什麼事情都會依著孩子,而外婆長時間帶孩子,孩子做錯的時候,需要管教他,那麼孩子太小,只會覺得誰不說他就是對他好,所以覺得還是爺爺奶奶好,外婆很討厭總是管自己。這樣的話,外婆多寒心,會認為是在給別人家帶孩子。

其實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年輕人應該要懂得感恩,他們並不是理所應當帶孩子的,平常多換位思考一下,懂得尊重,這樣老人才能更開心地帶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建議姥姥給女兒帶孩子?並非重男輕女,3個原因很真實
    因為婆媳矛盾的原因,很多當女兒的都喜歡讓姥姥幫忙帶孩子,因為親媽和婆婆終究是不一樣的,親媽心疼自己也有共同話題。因此,為什麼說不建議姥姥給女兒帶孩子?其實有三個原因很真實,並非重男輕女。第一, 女兒女婿當甩手掌柜就像前邊朋友的遭遇一樣,天然的認為自己還是曾經那個孩子,回娘家什麼活都不幫忙幹,把孩子交給老人,自己吃吃喝喝玩手機,並且一副天經地義的樣子,而女婿也是甩手掌柜,絲毫沒注意老人是否擁有足夠的精力。
  • 為什麼建議老人別給女兒帶孩子?並非重男輕女,這3個原因很扎心
    如今的年輕父母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沒有辦法兼顧家庭和職場的。出於對自己女兒的心疼,很多姥姥主動請纓來幫助帶娃。女兒也覺得和自己的媽媽之間更好溝通,比起婆婆更容易相處。於是姥姥帶娃逐漸成為了當前社會的主流,但也有一些姥姥呼籲道:「別給女兒帶娃!不是重男輕女而是關係不好處!」
  • 為什麼不建議姥姥幫女兒帶娃?有3個原因,「重男輕女」不在其中
    其實在我們周圍,有很多老人在帶小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尤其是對於姥姥來說,小孩並不是自己的親孫子親孫女,到最後孩子仍然和奶奶最親,她們心裡也不會好受。為什麼不建議姥姥幫女兒帶娃,其實有3個原因,&34;不在其中。
  • 為何不建議外婆給女兒帶孩子?原因有3點,與「重男輕女」無關
    雖然說,這看起來沒什麼不妥,一片祥和,可只有幫女兒帶過孩子的老人,才明白這樣做的弊端,才會知道很多外婆都在呼籲說不要幫女兒帶孩子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為何不建議外婆給女兒帶孩子?原因有3點,與「重男輕女」沒關係:1. 媽媽和外婆更容易起爭執雖然說,自己的親媽總是比婆婆要親,如果是親媽來幫忙帶孩子的話,寶媽會更放得開一些。
  • 「別幫女兒帶娃」,一位姥姥給出的忠告很真實,並非重男輕女
    老人幫年輕人帶娃成為了一種常態,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逐漸增大,為了生活而奔波根本沒有時間去照顧孩子。隨之又會出現許多問題,比如年輕的父母們擔心孩子接受老人老舊教育觀念的影響,又或者是擔心老人身體不夠硬朗,帶娃會比較吃力等等諸多原因。
  • 為什麼不建議外婆帶孩子?這3點原因不能忽視,寶媽:說心裡去了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老人帶娃現在是一種常態,有的老人帶娃會緩解子女的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尤其子女都是上班族,平時工作都會比較忙,老人帶娃也可以解決子女在生活與工作之間兩難的境地,孩子交給婆婆帶比較好還是外婆帶比較好?這是一個直擊寶媽靈魂的一個問題,有的人說不建議外婆帶孩子,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由於女兒的婆婆身體不好,沒辦法幫她帶孩子,於是周阿姨便放棄了自己悠閒的晚年生活,加入了姥姥帶娃的大軍中。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婆婆和媽媽,你更想讓誰幫你帶娃?」大家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媽媽。可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不願意幫女兒帶娃了呢?
  • 老人:「不要輕易幫兒女帶娃」,建議很現實,不偏見和重男輕女
    起初,兒子和兒媳下班後會理解王阿姨的辛苦,並主動分享一些工作,後來,當他們下班回家時,這對夫婦坐在沙發上,等待老人為他們服務。這不是說什麼,王阿姨也同情他們在工作中的疲勞。然而有機會「偷懶」的夫婦成了店主,他們不做家務,也不帶孩子,就連王阿姨也要自掏腰包掏錢買菜帶孩子出去玩,這讓阿姨憤憤不平。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幫忙帶外孫3年,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寒心
    由於生活壓力大,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父母在陪伴孩子和出門打工間選擇了後者,基本上只要家中有老人的,父母都會讓老人幫忙帶娃。而帶娃的老人也從曾經的奶奶居多,變成了姥姥居多,現如今很多寶媽都願意將孩子交給自己的親生母親帶,而寶爸由於不承擔照顧寶寶的主要責任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意見。
  • 幫兒子帶娃VS幫女兒帶娃,兩者有啥區別?老人:選錯晚年多遭罪
    孫女上幼兒園後,碰上女兒生了外孫,由於親家母身體不便,於是女兒和女婿便拜託自己幫忙帶娃,李奶奶心想與其在兒子家受氣,不如去女兒家換個環境,她的突然離開遭到兒媳婦的強烈反對,甚至被掛上「重男輕女」的標籤,搞得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 「別幫女兒帶娃」,姥姥帶娃很後悔,原因很現實:費力不討好
    ,在公園裡帶孩子玩的,越來越多是老人,而不是孩子的父母。,對於年輕父母來說,帶娃的壓力小了不少。對於老人來說,看孩子過的輕鬆幸福自己也開心,但與子女相處難免產生矛盾,有時也有說不出的心酸。一位姥姥的忠告:別幫女兒帶娃,費力不討好隔壁單元的婷婷是個事業小有成就的年輕媽媽,但平時工作忙碌,在和母親商量之後,母親決定幫她帶孩子。
  • 「幫過我哥帶娃不幫我,重男輕女」老母親一句話,女兒慚愧低下頭
    現在老人幫忙帶娃已經成了常態,但究竟是讓孩子姥姥帶娃,還是讓孩子奶奶帶娃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尤其是家裡還有兄弟姐妹的,老人給自己的兄弟姐妹帶娃了,沒給自己帶就容易讓人多想了。但有時候還真不是老人偏心,反而就是出於愛才會這麼做。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3年前,李阿姨的女兒因與婆婆合不來,讓李阿姨去她所在的城市幫她帶孩子。女兒的理由很充分:一來每天都可以見到母親,解了自己的思母之苦;二是把孩子交給自己的母親帶,她也放心。
  • 幫女兒帶娃三年卻換來無情一巴掌,老人感慨: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寶寶出生後,小雨就想讓自己媽媽來幫著帶孩子,但是小病不斷、經常吃藥的母親,怕女兒一個人累著,就算身體不舒服也要堅持來幫女兒帶娃。有這樣帶孩子的麼?」小雨媽媽看到孩子受傷既心疼也有些委屈,說孩子在長身體,不吃飯怎麼能行,誰小時候不是大人這樣餵飯吃呢?
  • 隔代養娃新焦慮,為啥越來越多姥姥不願帶娃,三點原因現實又諷刺
    引言:老人帶娃已經成了目前中國社會的常態,因為父母忙於工作養家,老人帶孩子可以減輕一家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也能緩解老人退休後的空虛寂寞,讓養老生活更加快樂。但是很多家長在託付的時候發現,到底是讓奶奶帶還是讓姥姥帶?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抉擇。
  • 為什麼不建議老人幫忙帶娃,過來人給出的理由很充分
    前天和朋友聊天,問她最近在忙些什麼,她說在家忙著帶娃呢,我說她不懂得給自己減壓,若是把孩子給老人帶,自己也能輕鬆一些,但是朋友卻說想要自己帶娃,只要孩子健康成長,自己累點也不怕。其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父母不再願意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了,從孩子出生到上學,幾乎都是父母陪著,即使很累他們也不會埋怨。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寧願自己帶娃呢?其實原因很現實。
  • 為什麼頭胎是女兒,很多人也不願意生二胎了?90後的回答很真實
    文|文兒身邊有好幾個朋友,頭胎都是生的女兒,問他們要不要再生個孩子?她們大多都回答:「不生了。」不是說頭胎是女兒,二胎無壓力嗎?難道不想追生男孩湊成「好」?就算不重男輕女,難道不想生個二胎,不論男女,給女兒做個伴兒?都說頭胎是兒子,擔心二胎再生兒子,有壓力,所以很多人才不想生二胎,可是現在為什麼頭胎是女兒,很多人也不願意生二胎了呢?90後的回答很真實。就想把女兒當獨生女「嬌生慣養」,不希望她像自己一樣小時候受苦就拿我一個90後朋友來說吧,家裡還有一個弟弟。
  • 幫兒子和女兒帶娃有何不同?老人心裡分得很清,選錯了很窩心
    孫女上幼兒園後,碰上女兒生了外孫,由於親家母身體不便,於是女兒和女婿便拜託自己幫忙帶娃,李奶奶心想與其在兒子家受氣,不如去女兒家換個環境,她的突然離開遭到兒媳婦的強烈反對,甚至被掛上「重男輕女」的標籤,搞得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 姥姥說哪怕去當保姆,也別給女兒帶娃,三大原因女兒們理解嗎?
    也就有了一種結論,稱部分老人覺得:無論給誰帶孩子,哪怕是去做保姆,都不願意給自己生的女兒帶娃娃,就只是因為五個字:出力不討好。讓姥姥感覺吃力不討好的真正原因,其實有以下3點。第1點:受了委屈不願意朝自家女兒發脾氣。自己親媽和婆婆媽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在生活中有了矛盾之後,自己親媽即便是把所有的委屈吞下了自己肚子,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泣,然後不了了之,也不會把矛盾鬧大。但是婆婆不會,婆婆會覺得為什麼要忍下這口氣,所以大部分婆婆和兒媳婦之間的矛盾會越吵越嚴重,最後讓整個家庭的氛圍都會變得更加的冷淡。
  • 為什麼頭胎是女兒,很多人也不願意生二胎了?90後的回答很真實
    文|文兒身邊有好幾個朋友,頭胎都是生的女兒,問他們要不要再生個孩子?她們大多都回答:「不生了。」不是說頭胎是女兒,二胎無壓力嗎?就算不重男輕女,難道不想生個二胎,不論男女,給女兒做個伴兒?都說頭胎是兒子,擔心二胎再生兒子,有壓力,所以很多人才不想生二胎,可是現在為什麼頭胎是女兒,很多人也不願意生二胎了呢?90後的回答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