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2020-11-03 小敬媽媽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常聽人念叨:等我退休了,也就到了享福得時候了。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老人即便是退休了,也會因為心疼孩子,主動承擔起幫子女帶娃的重任。

正所謂「老人帶娃,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姥姥寒了心

周阿姨年輕時生女兒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所以外孫出生時,周阿姨已經60多歲了。由於女兒的婆婆身體不好,沒辦法幫她帶孩子,於是周阿姨便放棄了自己悠閒的晚年生活,加入了姥姥帶娃的大軍中。

4年來,周阿姨每天早上,女兒女婿還沒起床,她就開始給外孫、女兒女婿準備早餐,家裡的一切家務,也被周阿姨全包了。

雖然有時候周阿姨也會心有不滿,尤其是外孫的爺爺奶奶像走親戚一樣來看孫子時,周阿姨更是心有不平,但一想到女兒,她就全忍下了。

母愛就是這樣,只要孩子能好,即使自己吃再多的苦,心裡也是暖暖的。

可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讓周阿姨徹底寒了心。原來,那天外孫生病了,周阿姨好像也被傳染了,總感覺腦袋暈暈的,在給外孫衝藥時,由於沒掌握好水溫,把外孫燙得哇哇直哭。

女兒聽到孩子的哭聲後,從房間衝了出來,一把推開周阿姨說道:「你咋回事?衝個藥都衝不好,想燙死孩子嗎?」

周阿姨雖然身體不舒服,但也沒有女兒的這一舉動讓她更心痛。她回想起自己這幾年來,為了女兒任勞任怨,內心不禁自嘲起來:「保姆還有工資呢,可自己呢?到頭來連女兒一句體諒和感激的話都得不到。早知如此,當初就算自己再閒,也不會自尋煩惱,來給女兒帶孩子。」

毫無疑問,周阿姨女兒的行為是不孝的一種表現,可發生在周阿姨身上的事情,也絕對不是個例。

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婆婆和媽媽,你更想讓誰幫你帶娃?」大家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媽媽。

可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不願意幫女兒帶娃了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姥姥們重男輕女,只想幫兒子,不想幫女兒,而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情,讓姥姥們不得不這樣做。

為什麼姥姥帶娃很容易吃力不討好?

前兩年,姑媽也晉升為了姥姥,但她去幫表妹帶了不到3個月的孩子,就回來了,之後說什麼也不想再去了。

問起原因,姑媽才道出實情。原來,姑媽到表妹家以後,發現只要姑媽在,表妹和表妹夫就懶得不行。可姑媽又覺得,自己也上年紀了,憑什麼又要幫你們帶孩子,又要伺候你們呢?而且在帶娃這件事情上,表妹還要求姑媽必須聽她的,有任何一點差錯,都會甩臉色給姑媽。

姑媽的脾氣又不好,思來想去之後,還是決定回了老家,任憑表妹怎麼說,她也不為所動。

後來,表妹跟我抱怨,說姑媽不疼她。我反問她:「你心疼姑媽嗎?」她楞了楞,啞口無言。

其實,姥姥幫女兒帶娃,說到底還是因為心疼女兒。

而女兒仗著媽媽對自己的疼愛,對媽媽做出了比對別人還冷漠的事情。我想換成誰,都會受不了吧?

試想一下,如果換成婆婆或保姆,女兒就算是顧忌面子,也不會像對自己媽媽那樣毫不客氣吧。

所以說,真的不要怪姥姥不願意幫女兒帶娃,因為哪怕她們付出的再多,在女兒眼裡都會覺得理所應當,甚至還要看女兒臉色,被女兒訓斥。

對於老人幫忙帶娃這件事,子女應該怎麼做?

1、老人想過自己的晚年生活,子女不該有不滿

曾經和一位阿姨聊天,談到這個話題時,她很坦然地說:「我不幫子女帶孩子被說是自私,但我辛苦了一輩子,想安享自己的晚年,難道有錯嗎?」

的確,老人辛苦忙碌的一輩子,把兒女撫養長大,晚年想過自己的生活,不能說是自私,因為老人已經盡了自己該盡的義務,子女應該給予支持。

2、老人願意幫子女帶娃,子女應該心懷感恩之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既然子女已經為人父母,就應該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而不是把責任推卸給老人。

如果實在沒辦法,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子女也應該心懷感恩之心,而不是挑三揀四,埋怨老人。

3、老人的帶娃理念與年輕人不同,子女應該給予尊重

在生活上,年輕子女不要覺得家裡有老人在,什麼事情都讓他們做。要知道,老人是來幫忙照顧孩子的,而不是照顧年輕人的生活起居的。

在心理上,也要懂得尊重老人,即使老人有做得不對的,也不要「訓斥」他們。畢竟老人的帶娃理念與年輕人不同,一味地挑剔和不滿,只會寒了老人的心。如果有分歧,那就好好與老人溝通。

在行動上,也要懂得孝順老人,給予他們應有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享受到兒孫繞膝的幸福,為他們的晚年,增加一抹溫馨的色彩。

當然,如果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年輕子女也不要勉強。畢竟老人上了年紀,有享受自己晚年的權利,作為子女,也不能一輩子依賴老人。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你們對周阿姨女兒的行為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文|西紅柿媽媽都說人老了退休了,就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但大多媽媽都心疼孩子,所以老了也會幫子女帶娃。所謂「老人帶娃,沒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李奶奶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她生女兒小琳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外孫出生的時候,她已經60多了。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心寒: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所以,很多新手爸媽會讓家中的老人來幫忙帶娃。而且,近些年來由於婆媳關係的難以處理,姥姥帶娃成為了一種新趨勢。可當媽媽想到女兒的辛苦時就隱忍了下來。就這樣,在鄧女士不斷升級的要求中,媽媽帶了3年的外孫。鄧女士也早已習慣了對媽媽的各種指使和要求,卻忘記了媽媽也是一個年過六旬需要照顧的老人。
  • 帶外孫3年,換來女婿一句「滾」,大媽哭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前幾天,背著外孫從外面回來,腰沒挺好,把外孫摔在了地上,剛好被女婿看見。女婿因為心疼孩子,就衝她發了脾氣。女兒一聽,自然不願意,就跟女婿吵起來。女兒罵女婿:「沒良心,我媽幫忙帶娃3年,你不懂感恩,出了一點錯就衝她發脾氣,像個當晚輩的樣嗎?」然後話趕話,女婿說:「我又沒請你媽來帶娃,不想帶滾!」帶外孫3年,換來女婿一句「滾」,陳大媽哭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 帶外孫4年,女兒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姥姥:永遠別幫女兒帶娃
    前言現在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都會讓自己家的老人來幫助帶孩子,這樣,父母也能安心的去上班,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很多老人退休之後,本應該到享清福的時候,但是大多數老人都不忍心自己想清福,而是選擇去幫兒女帶孩子,現在,越來越多的姥姥加入了帶娃大軍
  • 帶外孫4年,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痛斥:給100萬也不幫她帶娃
    4年,卻換來女兒一巴掌徐阿姨就是因為女兒生孩子了,特意從鄉下過來給女兒帶孩子的。每次徐阿姨剛想要說女兒幾句,女兒卻反駁:「您可別說了,這一切都是為了您的外孫好!現在得科學養娃!」徐阿姨只得照做。就這樣給自己女兒帶了將近一年的娃,徐阿姨一直沒有抱怨什麼,但這天徐阿姨卻是徹底寒心了。
  • 帶了3年外孫,卻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哭訴:再閒也別幫閨女帶娃
    於是帶娃的任務只能落在王阿姨的身上,畢竟是親生女兒,自己不幫他們兩口子帶娃也說不過去不管女兒提出什麼要求,為了家庭和諧,王阿姨都一一照辦。可沒想到帶了3年外孫,有一次小孩感冒住院,寶寶抵抗力低,感冒也是很正常的。但女兒卻把責任推脫在王阿姨身上,甚至打了老母親一巴掌,因此老人哭訴:再閒也千萬別幫閨女帶娃。
  • 「帶了4年外孫,今天徹底寒心了」為啥姥姥帶孫多是吃力不討好?
    媽媽幫女兒帶娃卻被嫌棄?小區的李阿姨年逾60,幾年前幫著兒子帶孫子,這兩年孫子上幼兒園了,媳婦要求上下班自己接送自己帶,正巧小女兒也生孩子了,李阿姨又趕過來給女兒帶孩子。李阿姨心甘情願放棄了與老姐妹一起結伴出遊,自由自在的生活,來到了女兒家照顧外孫,在家裡也是任勞任怨,不僅幫忙帶外孫,還包攬了家務,洗衣做飯,再苦再累都堅持了下來。但是在外孫4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李阿姨傷透了心。
  • 帶了4年的外孫,今天徹底寒心了,為啥姥姥輩帶孫多是吃力不討好
    小區的李阿姨年逾60,幾年前幫著兒子帶孫子,這兩年孫子上幼兒園了,媳婦要求上下班自己接送自己帶,正巧小女兒也生孩子了,李阿姨又趕過來給女兒帶孩子。李阿姨心甘情願放棄了與老姐妹一起結伴出遊,自由自在的生活,來到了女兒家照顧外孫,在家裡也是任勞任怨,不僅幫忙帶外孫,還包攬了家務,洗衣做飯,再苦再累都堅持了下來。
  • 姥姥帶外孫4年了,女兒的一句話讓媽媽心寒:帶娃還帶出錯了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老人帶娃,有的時候會給子女緩解一些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在寶寶能離開媽媽的時候,媽媽想著可以出去工作來補貼家用,有的時候會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兩難抉擇,所以就會想到將寶寶交給老人帶會好一些,尤其交給寶寶的姥姥帶。
  • 幫女兒帶3年外孫,女婿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再閒也不幫女兒帶娃
    在得知女兒的困擾以後,王阿姨自告奮勇提出要到城裡幫女兒帶孩子,這個消息讓女兒女婿欣喜不已,連忙在家中收拾一個次臥給她。 王阿姨這一去就是三年,在這段時間裡,她每天除了照看孩子以外,還要幫女兒女婿買菜做飯、拖地洗衣。外人如果不清楚這個家的情況,還以為這個家裡聘請了一位保姆呢。
  • 姥姥任勞任怨帶5年外孫,當5年保姆,卻因一句話被女兒傷透了心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老人該享清福的時候,甘願被女兒當傭人,卻被女兒一句話寒了心李奶奶60多歲了,和她一起退休的老姐妹,都在遊山玩水,享清福,但是李奶奶卻為了女兒,加入了帶娃大軍。幾年下來,都是任勞任怨的李奶奶,卻被女兒一句話傷透了心。
  • 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一句話讓老人後悔,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
    帶小外孫的日子並不輕鬆,但王阿姨考慮到幫了女兒,感覺一切都值得。女兒也經常對王阿姨說,「媽,多虧你幫我帶寶寶。保姆做得再好,也沒有親媽讓人放心。」王阿姨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苦樂並存。小外孫上幼兒園後,她才輕鬆了一些。一天,她給小外孫盛飯時,不小心掉到碗中一根白頭髮。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3年前,李阿姨的女兒因與婆婆合不來,讓李阿姨去她所在的城市幫她帶孩子。女兒的理由很充分:一來每天都可以見到母親,解了自己的思母之苦;二是把孩子交給自己的母親帶,她也放心。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幫忙帶外孫3年,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寒心
    74歲的孫奶奶在一天中午踉踉蹌蹌的背著大包小裹回到了家中,小區裡的老人看到後非常疑惑,孫奶奶不是去女兒家照顧外孫了麼,咋突然間自己一個人回來了呢。看到女兒這樣,孫奶奶再也忍受不住的寒心了,直接就收拾行李坐火車回來了,隨後孫奶奶含淚哭訴道「想安度晚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太寒心」。
  • 再閒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帶了3年外孫,因一根頭髮讓老人後悔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因為現在年輕的父母都需要工作,而家裡的老人多數都退休了,所以老人閒下來之後,基本都是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有的選擇姥姥幫著帶娃,有的選擇奶奶幫著帶娃,對於寶媽來說還是希望孩子的姥姥幫忙帶孩子,因為是自己的媽媽,交流起來也會更方便一些,有話可以直接說,不用憋在心裡,這樣就少了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
  • 再閒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帶了3年外孫,因一根頭髮讓老人後悔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因為現在年輕的父母都需要工作,而家裡的老人多數都退休了,所以老人閒下來之後,基本都是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
  • 幫女兒帶娃三年卻換來無情一巴掌,老人感慨: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幫女兒帶娃三年卻換來無情一巴掌,老人感慨: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寶寶出生後,小雨就想讓自己媽媽來幫著帶孩子,但是小病不斷、經常吃藥的母親,怕女兒一個人累著,就算身體不舒服也要堅持來幫女兒帶娃。看著抱著孩子回了臥室的女兒,小雨媽媽眼含著淚,默默拿起掃把打掃撒了一地的飯和破碎的碗片,晚上和老朋友聊天時,小雨母親感慨道: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後來好幾天小雨媽媽都沒有和女兒說話,只是每天還是盡心盡力地照顧寶寶。
  • 老人帶外孫3年,卻換來了一記耳光,老人:再清閒都別給女兒帶娃
    老人帶外孫3年,卻換來了一記耳光,老人:再清閒都別給女兒帶娃反應過來後,張奶奶傷心不已,覺得自己帶外孫3年了,從來不叫苦不叫累,女兒讓怎麼弄自己就怎麼弄,沒想到現在卻換來了一記耳光,這讓張奶奶怎麼想也想不通。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辛苦帶娃兩年,女兒一句話寒了老人心
    文|麒麟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夫妻有各自的工作,老人幫忙帶娃,是當前很多家庭的生活狀態。這樣的安排看似和諧,但衍生出來的問題也不少。「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女兒一句話寒了老人的心張阿姨說,自己幫著女兒和女婿帶娃兩年了,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也從沒向小夫妻要過錢物,但是沒想到自己這樣辛苦,卻換不來女兒的理解。前一陣子自己有些感冒,再加上帶孩子太累,身體有些吃不消。但是看到夫妻倆也很辛苦,還是堅持自己照顧孩子。
  • 老人帶娃3年,讓女婿一句話寒透了心!3種家庭老人帶娃易受傷
    王阿爺還常會教孩子讀書認字,生怕自己沒把小外孫給養好。女兒女婿家裡平時的家務以及一日三餐,也都是老兩口細心周到的一起照顧著。但是問題還是就這樣來了。孩子三歲的時候有一次發生的事情,就讓王阿姨徹底的失望了,沒想到辛苦照顧了外孫和女兒一家三年,卻換來辛酸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