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常聽人念叨:等我退休了,也就到了享福得時候了。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老人即便是退休了,也會因為心疼孩子,主動承擔起幫子女帶娃的重任。
正所謂「老人帶娃,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
周阿姨年輕時生女兒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所以外孫出生時,周阿姨已經60多歲了。由於女兒的婆婆身體不好,沒辦法幫她帶孩子,於是周阿姨便放棄了自己悠閒的晚年生活,加入了姥姥帶娃的大軍中。
4年來,周阿姨每天早上,女兒女婿還沒起床,她就開始給外孫、女兒女婿準備早餐,家裡的一切家務,也被周阿姨全包了。
雖然有時候周阿姨也會心有不滿,尤其是外孫的爺爺奶奶像走親戚一樣來看孫子時,周阿姨更是心有不平,但一想到女兒,她就全忍下了。
母愛就是這樣,只要孩子能好,即使自己吃再多的苦,心裡也是暖暖的。
可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讓周阿姨徹底寒了心。原來,那天外孫生病了,周阿姨好像也被傳染了,總感覺腦袋暈暈的,在給外孫衝藥時,由於沒掌握好水溫,把外孫燙得哇哇直哭。
女兒聽到孩子的哭聲後,從房間衝了出來,一把推開周阿姨說道:「你咋回事?衝個藥都衝不好,想燙死孩子嗎?」
周阿姨雖然身體不舒服,但也沒有女兒的這一舉動讓她更心痛。她回想起自己這幾年來,為了女兒任勞任怨,內心不禁自嘲起來:「保姆還有工資呢,可自己呢?到頭來連女兒一句體諒和感激的話都得不到。早知如此,當初就算自己再閒,也不會自尋煩惱,來給女兒帶孩子。」
毫無疑問,周阿姨女兒的行為是不孝的一種表現,可發生在周阿姨身上的事情,也絕對不是個例。
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婆婆和媽媽,你更想讓誰幫你帶娃?」大家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媽媽。
可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姥姥不願意幫女兒帶娃了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姥姥們重男輕女,只想幫兒子,不想幫女兒,而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情,讓姥姥們不得不這樣做。
前兩年,姑媽也晉升為了姥姥,但她去幫表妹帶了不到3個月的孩子,就回來了,之後說什麼也不想再去了。
問起原因,姑媽才道出實情。原來,姑媽到表妹家以後,發現只要姑媽在,表妹和表妹夫就懶得不行。可姑媽又覺得,自己也上年紀了,憑什麼又要幫你們帶孩子,又要伺候你們呢?而且在帶娃這件事情上,表妹還要求姑媽必須聽她的,有任何一點差錯,都會甩臉色給姑媽。
姑媽的脾氣又不好,思來想去之後,還是決定回了老家,任憑表妹怎麼說,她也不為所動。
後來,表妹跟我抱怨,說姑媽不疼她。我反問她:「你心疼姑媽嗎?」她楞了楞,啞口無言。
其實,姥姥幫女兒帶娃,說到底還是因為心疼女兒。
而女兒仗著媽媽對自己的疼愛,對媽媽做出了比對別人還冷漠的事情。我想換成誰,都會受不了吧?
試想一下,如果換成婆婆或保姆,女兒就算是顧忌面子,也不會像對自己媽媽那樣毫不客氣吧。
所以說,真的不要怪姥姥不願意幫女兒帶娃,因為哪怕她們付出的再多,在女兒眼裡都會覺得理所應當,甚至還要看女兒臉色,被女兒訓斥。
1、老人想過自己的晚年生活,子女不該有不滿
曾經和一位阿姨聊天,談到這個話題時,她很坦然地說:「我不幫子女帶孩子被說是自私,但我辛苦了一輩子,想安享自己的晚年,難道有錯嗎?」
的確,老人辛苦忙碌的一輩子,把兒女撫養長大,晚年想過自己的生活,不能說是自私,因為老人已經盡了自己該盡的義務,子女應該給予支持。
2、老人願意幫子女帶娃,子女應該心懷感恩之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既然子女已經為人父母,就應該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而不是把責任推卸給老人。
如果實在沒辦法,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子女也應該心懷感恩之心,而不是挑三揀四,埋怨老人。
3、老人的帶娃理念與年輕人不同,子女應該給予尊重
在生活上,年輕子女不要覺得家裡有老人在,什麼事情都讓他們做。要知道,老人是來幫忙照顧孩子的,而不是照顧年輕人的生活起居的。
在心理上,也要懂得尊重老人,即使老人有做得不對的,也不要「訓斥」他們。畢竟老人的帶娃理念與年輕人不同,一味地挑剔和不滿,只會寒了老人的心。如果有分歧,那就好好與老人溝通。
在行動上,也要懂得孝順老人,給予他們應有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享受到兒孫繞膝的幸福,為他們的晚年,增加一抹溫馨的色彩。
當然,如果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年輕子女也不要勉強。畢竟老人上了年紀,有享受自己晚年的權利,作為子女,也不能一輩子依賴老人。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你們對周阿姨女兒的行為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