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一句話讓老人後悔,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

2020-12-23 囧囧媽育兒

老人給子女帶娃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年輕人在生了孩子後,還要重返工作崗位,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但老人帶娃,有利有弊。特別是老人與年輕人在育兒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往往是弊大於利,最後還會傷了和氣。

案例

女兒生了孩子後,王阿姨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在她看來,這樣既能減輕女兒的負擔,也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王阿姨的女兒專門製作了一張表格,將給寶寶餵奶、喝水的時間精準到分鐘。寶寶的所有用品,從清洗到消毒,都有嚴格的步驟,不能有絲毫鬆懈。王阿姨嚴格按照女兒的標準執行,只要有一點做得不好,就會迎來女兒的嚴厲批評。

帶小外孫的日子並不輕鬆,但王阿姨考慮到幫了女兒,感覺一切都值得。女兒也經常對王阿姨說,「媽,多虧你幫我帶寶寶。保姆做得再好,也沒有親媽讓人放心。」

王阿姨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苦樂並存。小外孫上幼兒園後,她才輕鬆了一些。一天,她給小外孫盛飯時,不小心掉到碗中一根白頭髮。

女兒發現後,大發雷霆,直接對著王阿姨吼,「你做飯怎麼不小心點?這帶頭髮的飯能吃嗎?」女兒直接將一鍋飯倒進了垃圾桶。

王阿姨被女兒的無情傷透了心,她開始後悔幫女兒帶孩子,認為這是她最錯誤的選擇。第二天,她離開了女兒家,今後她再也不會幫女兒帶孩子了。

身為母親,為了女兒甘願奉獻自己餘生的光和熱,一心想幫女兒減輕負擔。但一根頭髮卻否定了所有,也傷了母親的一顆心。

其實,即使年輕人自己做飯,也難免會有頭髮掉進飯菜的時候,又怎麼能因為母親的一根頭髮,就直接採取無情的做法呢?

這幾類子女,老人不要去幫忙帶娃,以免傷了親情

1、不懂感恩的子女

老人放棄原本輕鬆的老年生活,幫助子女帶娃,子女應該心存感恩,才會給老人安慰,讓老人覺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都很值得。

一些子女把老人幫自己帶娃看作是理所當然,沒有絲毫感恩之情,甚至會對老人有太多的苛責和抱怨,就會傷了老人的心,也會破壞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親情。

2、對下一代期望過高的子女

一些年輕的父母有比較高的知識修養,也有比較新的育兒理念,但自己並沒有時間照顧和教育孩子。他們對孩子又有很高的期望,既想孩子長得好,又想孩子全面發展,就會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也交付給老人。

但老人並不是全能的保姆,也沒有精力和能力按照年輕人的思路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年輕人就會把責任推給老人,很容易引發家庭矛盾,甚至與老人的感情也會產生隔閡。

3、脾氣過於暴躁的子女

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子女,若是子女的脾氣過於暴躁,最好也不要幫子女帶娃。帶娃本來就很辛苦,老人事無巨細,努力為寶寶做好每一件事。

但老人的行為習慣、育兒觀念等等,與年輕人會有很大的不同,在思想上無法與子女做到完全一致,很容易意見不一致,產生分歧。若是子女愛發脾氣,就會讓老人處於難堪的境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還會傷了老人的心。

4、對方老人比較挑剔的子女

一些老人習慣於挑刺,即便自己不幫子女帶娃,看到兒媳或女婿的父母幫忙帶娃,也會百般挑剔,橫加指責。這類老人還會在自己的子女面前搬弄是非,有可能引發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若是遇到對方老人比較挑剔,老人最好也不要幫子女帶娃,以免自己出力不討好,還會傷了和氣,甚至讓自己難堪。

老人願意幫助子女帶娃,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子女處事方法不當,或脾氣暴躁,或對方老人過於事多,都不適合老人去幫忙帶娃。對於這幾類子女,老人應當避免去帶娃。

其實,即使年輕人自己帶娃,也無法做到完美。若是老人願意幫助自己帶娃,年輕人選擇了老人,就要有百分百的信任,也要心存感恩。即使在養育和教育孩子上,與老人發生分歧,年輕人也要與老人努力溝通,儘量和和氣氣解決問題,不要傷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相關焦點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心寒: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就這樣,在鄧女士不斷升級的要求中,媽媽帶了3年的外孫。鄧女士也早已習慣了對媽媽的各種指使和要求,卻忘記了媽媽也是一個年過六旬需要照顧的老人。沒想到鄧女士一巴掌打在了媽媽的手上,並大聲的嚷道:「孩子都吃那麼多了,怎麼還餵他?他吃你就給他嗎?吃壞了怎麼辦?」媽媽被鄧女士的巴掌嚇了一跳。最主要的是身為女兒的鄧女士給她的那一巴掌讓媽媽十分心寒,自己不計勞累的帶了3年孩子,女兒不回報什麼也就算了,沒想到還換來了女兒的巴掌。
  • 幫女兒帶娃三年卻換來無情一巴掌,老人感慨: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幫女兒帶娃三年卻換來無情一巴掌,老人感慨: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寶寶出生後,小雨就想讓自己媽媽來幫著帶孩子,但是小病不斷、經常吃藥的母親,怕女兒一個人累著,就算身體不舒服也要堅持來幫女兒帶娃。看著抱著孩子回了臥室的女兒,小雨媽媽眼含著淚,默默拿起掃把打掃撒了一地的飯和破碎的碗片,晚上和老朋友聊天時,小雨母親感慨道: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後來好幾天小雨媽媽都沒有和女兒說話,只是每天還是盡心盡力地照顧寶寶。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3年前,李阿姨的女兒因與婆婆合不來,讓李阿姨去她所在的城市幫她帶孩子。女兒的理由很充分:一來每天都可以見到母親,解了自己的思母之苦;二是把孩子交給自己的母親帶,她也放心。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文|西紅柿媽媽都說人老了退休了,就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但大多媽媽都心疼孩子,所以老了也會幫子女帶娃。所謂「老人帶娃,沒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李奶奶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她生女兒小琳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外孫出生的時候,她已經60多了。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辛苦帶娃兩年,女兒一句話寒了老人心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女兒一句話寒了老人的心>前不久,為女兒帶了兩年孩子的鄰居張阿姨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準備回老家。張阿姨的這一舉動讓大家十分不解,畢竟孩子還沒有到上幼兒園的年齡,小夫妻又有自己的工作。看到眾人難以理解,張阿姨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張阿姨說,自己幫著女兒和女婿帶娃兩年了,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也從沒向小夫妻要過錢物,但是沒想到自己這樣辛苦,卻換不來女兒的理解。
  • 幫女兒帶3年外孫,女婿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再閒也不幫女兒帶娃
    這時候,剛巧女婿下班回家,聽到孩子的哭聲急忙跑了過來。在得知是王阿姨灑了湯燙傷孩子以後,女婿氣憤地說道:"怎麼連個小孩都看不好?要是我媽來帶孩子肯定不會發生這種事。" 心灰意冷的王阿姨顧不上處理自己的傷口,迅速收拾好行李便返回了老家,從那之後,她便聲稱不會再幫女兒帶孩子。
  • 帶了3年外孫,卻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哭訴:再閒也別幫閨女帶娃
    不管女兒提出什麼要求,為了家庭和諧,王阿姨都一一照辦。可沒想到帶了3年外孫,有一次小孩感冒住院,寶寶抵抗力低,感冒也是很正常的。但女兒卻把責任推脫在王阿姨身上,甚至打了老母親一巴掌,因此老人哭訴:再閒也千萬別幫閨女帶娃。
  • 帶外孫3年,換來女婿一句「滾」,大媽哭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女婿因為心疼孩子,就衝她發了脾氣。女兒一聽,自然不願意,就跟女婿吵起來。女兒罵女婿:「沒良心,我媽幫忙帶娃3年,你不懂感恩,出了一點錯就衝她發脾氣,像個當晚輩的樣嗎?」然後話趕話,女婿說:「我又沒請你媽來帶娃,不想帶滾!」帶外孫3年,換來女婿一句「滾」,陳大媽哭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 「老了以後,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三位姥姥的親身經歷,很心酸
    文 | 奶嘴媽媽,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雖說老了以後幫兒女帶娃是人之常情,但是人老了以後,也會有身不由己的時候,在面對帶孩子的窘境時,老人的處境也變得異常心酸。尤其是姥姥,幫女兒帶外孫時,面對女兒苛刻的要求,心裡也很是難受,但是作為孩子的姥姥,又無從拒絕帶孩子的請求。老了以後,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34;她是我孫女,我又怎會不疼呢?&34;再閒也別幫女兒帶&34;眼神不好就不要逞強&34;老了以後,還是別幫女兒帶孩子了。&情感#
  • 「幫你帶孩子是我最後悔的決定」,老人傷心落淚,女兒:我也後悔
    「幫你帶孩子是我最後悔的決定」,老人傷心落淚,女兒:我也後悔「數落」她時,楊大媽徹底爆發:「幫你帶孩子是我最後悔的決定。」女兒不甘示弱地回道:「我也後悔,讓你來幫我帶孩子。」母女倆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楊大媽一氣之下收拾行李就要準備離開,臨走時給女兒留下了一句話:「我不是你家的保姆,信不著我帶孩子,當初就別找我啊。」
  • 再閒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帶了3年外孫,因一根頭髮讓老人後悔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因為現在年輕的父母都需要工作,而家裡的老人多數都退休了,所以老人閒下來之後,基本都是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有的選擇姥姥幫著帶娃,有的選擇奶奶幫著帶娃,對於寶媽來說還是希望孩子的姥姥幫忙帶孩子,因為是自己的媽媽,交流起來也會更方便一些,有話可以直接說,不用憋在心裡,這樣就少了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
  • 再閒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帶了3年外孫,因一根頭髮讓老人後悔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因為現在年輕的父母都需要工作,而家裡的老人多數都退休了,所以老人閒下來之後,基本都是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
  • 「以後再閒,都不會幫你帶孩子」,女兒做的決定,讓老人含淚控訴
    ,小圓在家當全職媽媽,但是因為現實的打壓,小圓只能放棄這個念頭,在坐完月子以後,投入工作之中,因為坐月子是自己母親照顧得多,生下孩子後為了方便就把孩子交給了親媽照顧,但是沒想到這一照顧,就導致了小圓婆媳關係的破裂,因為婆婆認為姥姥帶孩子的行為影響到了自己的聲譽,所以強烈要求孩子給自己帶,小圓也只能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老人即便是退休了,也會因為心疼孩子,主動承擔起幫子女帶娃的重任。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姥姥寒了心周阿姨年輕時生女兒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所以外孫出生時,周阿姨已經60多歲了。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幫忙帶外孫3年,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寒心
    3年,孫奶奶可受了不少委屈。看到女兒這樣,孫奶奶再也忍受不住的寒心了,直接就收拾行李坐火車回來了,隨後孫奶奶含淚哭訴道「想安度晚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太寒心」。1)老人帶娃,身體疲憊不堪雖然說老人都很喜歡孩子,但也僅限於偶爾帶一帶,如果說讓老人一直帶孩子,只會讓老人身體疲憊不堪,要知道孩子都是精力無限的,並且事太多,就算是年輕力壯的父母去帶孩子都很辛苦,更何況老人們了。
  • 幫女兒帶了外孫12年:千萬別給女兒帶孩子,她們不受苦長不大
    年:千萬別心軟給女兒帶孩子,她們不受苦,長不大李阿姨今年62歲,剛剛結束了12年的深飄生活,回到了老家。她在深圳幫女兒帶了12年孩子,直到外孫上了初中。當年,李阿姨的女兒因與婆婆合不來,辭職做了2年的全職媽媽。當李阿姨看到女兒從一個神採奕奕的職場女性變成了一個不修邊幅、臉色蠟黃的家庭主婦時,她心裡很疼。當女兒開口求她來帶孩子的時候,李阿姨便欣然接受了。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嗎?」姥姥的真實回答讓女兒崩潰
    視頻的內容是因為女兒工作實在太忙,媽媽不得不離開家來給女兒帶孩子。,焦急的媽媽想要一起去,卻遭到了拒絕:「您別去了,去了還得照顧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幫忙帶孩子的媽媽反倒成了累贅?「可能,我是真的老了,不中用了,幫不上女兒什麼忙了……」一句話「我可能是老了」,道出了媽媽心裡多少不可言說的委屈。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嗎?」姥姥的真實回答是......
    因為女兒工作實在太忙,媽媽不得不離開家來給女兒帶孩子。為了照顧孩子,而來到孩子身邊的「隨遷老人」接近1800萬人。在我身邊,很多人都是由姥姥帶大的。不是姥姥閒得慌,而是因為她知道,自己不幫忙帶孩子,受累的是自己的閨女。
  • 老人帶外孫3年,卻換來了一記耳光,老人:再清閒都別給女兒帶娃
    老人帶外孫3年,卻換來了一記耳光,老人:再清閒都別給女兒帶娃近期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看了讓人難受,更堅定了我的信念,自己再苦再累都不要讓親媽幫自己帶孩子從那以後,張奶奶回到了老家,從此再也不給女兒帶孩子,再也不管了,老人還說:再清閒都別給女兒帶娃。
  • 帶了3年外孫,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坦言:再閒也不會給女兒帶娃
    現在的很多家長生了孩子以後,都會把帶孩子的重擔交給自己的媽媽,姥姥帶孩子有很多的好處,不會像婆婆帶孩子一樣,婆媳之間帶娃理念不合就會發生爭吵,導致婆媳關係激化到很惡劣的地步。而且,很多新手媽媽對照顧孩子沒有經驗,需要後天惡補知識,而她們的媽媽已經帶過一次孩子了,所以再次帶孩子就會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