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閒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帶了3年外孫,因一根頭髮讓老人後悔

2020-10-03 薇薇育兒記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因為現在年輕的父母都需要工作,而家裡的老人多數都退休了,所以老人閒下來之後,基本都是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有的選擇姥姥幫著帶娃,有的選擇奶奶幫著帶娃,對於寶媽來說還是希望孩子的姥姥幫忙帶孩子,因為是自己的媽媽,交流起來也會更方便一些,有話可以直接說,不用憋在心裡,這樣就少了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



最近有位姥姥卻說,其實再閒以後也不會幫女兒帶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老人帶娃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這句話對一個姥姥卻來說卻不是這樣。原來這個寶媽生完孩子後,等到孩子兩歲的時候就準備繼續上班了,孩子沒人照料,又不想有婆媳矛盾,便把孩子的姥姥給叫來幫忙照顧孩子。



照顧自己的外孫女兒,姥姥肯定是非常樂意的,二話不說他就來到了女兒家,轉眼已經幫忙照顧孩子四年,姥姥不僅照顧外孫女,就連女兒和女婿也一併照顧了。平時幫家裡做飯、洗衣服、收拾衛生等,基本全都是這位姥姥的活兒。但是這位老婆從來沒有埋怨,因為她覺得都是自己的孩子,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不對,年輕人也能夠輕鬆一些。不過,姥姥這樣的想法在外孫女四歲的時候出現了改變。



因為有一天,家裡在吃飯的時候,女兒發現了飯菜中有一根頭髮,因為平時都是姥姥做飯的。姥姥做飯又沒有戴帽子的習慣,所以這個頭髮肯定是姥姥掉的。姥姥知道自己掉頭髮在飯菜不好,但是沒想到女兒卻突然發火了,還一巴掌把飯碗打翻了,還衝著姥姥大喊:「你是怎麼做飯的?飯裡有頭髮沒看到嗎?這樣的飯菜怎麼給孩子吃?」之後,女兒便抱著孫女兒去了臥室裡,留下姥姥一個人在飯桌前原地尷尬。就這樣,多年的母女情分,因為一根兒頭髮絲而斷裂。



女兒的這一番話讓姥姥非常寒心,她想自己年紀這麼大照顧外孫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因為一根兒頭髮就如此的對待自己,實在是讓老人寒心。之後姥姥也是非常生氣,想著即使天天在家閒著,也不幫女兒帶孩子了,於是收拾東西回老家了。很多人在得知這個事情之後,都感覺到非常氣憤,因為父母幫忙帶娃,並不是義務而是情分,捨不得自己的子女既要上班,還要回家照顧孩子,這才出手幫忙照顧。這位寶媽的做法確實有些過分了。



生活中也難免會有一些出錯,作為子女對自己的母親一點包容都沒有,這讓很多網友都紛紛批評這個媽媽做的不對。其實很多年輕的媽媽都想親自帶孩子,但是實在是因為生活和工作不能協調好,不得不去找老人幫忙帶孩子,但是媽媽們一旦決定了讓老人幫忙帶娃,就不能再對老人存有疑惑心裡。



老人幫忙帶孩子,父母應該這麼做。

1.對父母心存感激

首先,一定要對父母幫忙照顧帶娃心酸感激,因為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到了退休,理應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享享幸福。但是老人願意主動幫助幫忙帶娃,是因為心疼自己孩子們,所以父母們不要把這一切當作理所當然。面對家裡的老人願意幫忙帶娃時,要存心存感激,不能只想著老人帶娃有什麼壞處,要真論起來也是好處多一些。這樣,老人的心裡暖洋洋的,也更願意照顧自己的孩子和外孫女兒。



2.父母有錯不要急於怪罪

照顧孩子不可能一點磕磕碰碰都沒有,當老人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不要先急著錯怪老人。只要孩子沒有出現大的問題,就不要太為難老人,老人的心裡肯定也很自責。畢竟老人也是為孩子著想,並不是會故意的去傷害孩子,所以既然父母們決定讓老人幫忙帶娃,就要相信家裡的老人。即使有錯,只要協商好就好,沒必要傷了彼此。



3.和老人溝通好教育方式

我們常說的老人帶娃和年輕人帶娃的教育理念有很多不同。因為老人和年輕人是一定會有代溝的。其實有代溝也不全是壞事,但是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因為老人教育對孩子有不利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和老人溝通好。讓老人也知道現在育兒的最新理念,哪些事情對孩子好,哪些事情對孩子不利,可以提前告訴老人,避免因為老人的一些錯誤方法對孩子產生傷害。



老人的身體其實也大不如年輕的時候,作為子女,我們也要為老人的晚年增添一些幸福感,如果家裡的老人身體不適,不能幫忙帶孩子,年輕父母也不要責怪,應該多給老人一些關愛。

相關焦點

  • 再閒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帶了3年外孫,因一根頭髮讓老人後悔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因為現在年輕的父母都需要工作,而家裡的老人多數都退休了,所以老人閒下來之後,基本都是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3年前,李阿姨的女兒因與婆婆合不來,讓李阿姨去她所在的城市幫她帶孩子。女兒的理由很充分:一來每天都可以見到母親,解了自己的思母之苦;二是把孩子交給自己的母親帶,她也放心。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幫忙帶外孫3年,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寒心
    74歲的孫奶奶在一天中午踉踉蹌蹌的背著大包小裹回到了家中,小區裡的老人看到後非常疑惑,孫奶奶不是去女兒家照顧外孫了麼,咋突然間自己一個人回來了呢。3年,孫奶奶可受了不少委屈。看到女兒這樣,孫奶奶再也忍受不住的寒心了,直接就收拾行李坐火車回來了,隨後孫奶奶含淚哭訴道「想安度晚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太寒心」。
  • 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一句話讓老人後悔,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
    老人給子女帶娃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年輕人在生了孩子後,還要重返工作崗位,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但老人帶娃,有利有弊。特別是老人與年輕人在育兒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往往是弊大於利,最後還會傷了和氣。案例女兒生了孩子後,王阿姨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
  • 帶外孫3年,一巴掌讓母親後悔想走,女兒一句話卻讓母女雙雙淚目
    姥姥帶娃,比較方便溝通,如果產生了矛盾,女兒和媽媽也不會有什麼隔夜的心結。帶了3年外孫,姥姥後悔了3年前,張阿姨受到女兒委託,來到女兒家幫忙帶孩子。,發現了一根頭髮。其實我們平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對於幫我們帶孩子的老人,更是如此。父母和子女能相互理解,懷有感恩之心,給老人一些承認,能負起自己應付的責任,生活中的不少矛盾和衝突自然也能化解。
  • 老人帶外孫3年,卻換來了一記耳光,老人:再清閒都別給女兒帶娃
    老人帶外孫3年,卻換來了一記耳光,老人:再清閒都別給女兒帶娃,女兒發現了一根頭髮,可張奶奶覺得沒事,繼續給孩子喂,誰知道女兒過來打了親媽一記耳光,輔食撒了一地,張奶奶愣住了,一時間反應不過來。反應過來後,張奶奶傷心不已,覺得自己帶外孫3年了,從來不叫苦不叫累,女兒讓怎麼弄自己就怎麼弄,沒想到現在卻換來了一記耳光,這讓張奶奶怎麼想也想不通。
  • 幫女兒帶3年外孫,女婿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再閒也不幫女兒帶娃
    在孩子的安危面前,母親總會表現出強烈的保護欲,如果寶媽沒能很好地加以控制,那麼這種保護欲客觀而言將成為對他人的傷害。 老人在幫女兒帶外孫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什麼意外狀況,那么女兒很可能會出於對孩子的本能保護而出現頂撞老人甚至是傷害老人的言論或行為。這些容易引起母女間的矛盾,不利於親子關係的維持。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辛苦帶娃兩年,女兒一句話寒了老人心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女兒一句話寒了老人的心>前不久,為女兒帶了兩年孩子的鄰居張阿姨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準備回老家。張阿姨的這一舉動讓大家十分不解,畢竟孩子還沒有到上幼兒園的年齡,小夫妻又有自己的工作。看到眾人難以理解,張阿姨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張阿姨說,自己幫著女兒和女婿帶娃兩年了,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也從沒向小夫妻要過錢物,但是沒想到自己這樣辛苦,卻換不來女兒的理解。
  • 「幫你帶孩子是我最後悔的決定」,老人傷心落淚,女兒:我也後悔
    「幫你帶孩子是我最後悔的決定」,老人傷心落淚,女兒:我也後悔,又主動請求楊大媽可以繼續留下來照顧外孫,楊大媽尋思自己閒人一個,留下來幫女兒帶孩子還能盡享天倫之樂,便也就同意了。「數落」她時,楊大媽徹底爆發:「幫你帶孩子是我最後悔的決定。」
  • 帶外孫4年,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痛斥:給100萬也不幫她帶娃
    家裡如果有老人能夠幫自己分擔一些事情,寶媽會覺得輕鬆一些。尤其是現如今有很多老人都非常喜歡帶孩子,年輕人的工作又比較忙,能夠有老人幫忙帶孩子,這自然是家庭的「福分」。4年,卻換來女兒一巴掌徐阿姨就是因為女兒生孩子了,特意從鄉下過來給女兒帶孩子的。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老人即便是退休了,也會因為心疼孩子,主動承擔起幫子女帶娃的重任。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姥姥寒了心周阿姨年輕時生女兒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所以外孫出生時,周阿姨已經60多歲了。
  • 幫女兒帶了外孫12年:千萬別給女兒帶孩子,她們不受苦長不大
    年:千萬別心軟給女兒帶孩子,她們不受苦,長不大李阿姨今年62歲,剛剛結束了12年的深飄生活,回到了老家。她在深圳幫女兒帶了12年孩子,直到外孫上了初中。當年,李阿姨的女兒因與婆婆合不來,辭職做了2年的全職媽媽。當李阿姨看到女兒從一個神採奕奕的職場女性變成了一個不修邊幅、臉色蠟黃的家庭主婦時,她心裡很疼。當女兒開口求她來帶孩子的時候,李阿姨便欣然接受了。
  • 帶外孫3年,換來女婿一句「滾」,大媽哭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文|文兒如今都流行姥姥帶娃了,姥姥帶娃是對女兒好,但是對自己不一定是好事。前兩天,鄰居陳大媽突然從女兒家回來了,還一臉的不開心。原來,她是在女兒家受了委屈回來的。陳大媽說,幫女兒帶娃這3年,她累得腰不太好了。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心寒: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而鄧女士的媽媽雖然家裡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女兒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會太過辛苦,所以鄧女士的媽媽就來到了鄧女士的家裡開始了帶外孫的生活。就這樣,在鄧女士不斷升級的要求中,媽媽帶了3年的外孫。鄧女士也早已習慣了對媽媽的各種指使和要求,卻忘記了媽媽也是一個年過六旬需要照顧的老人。
  • 幫兒子帶娃還是幫女兒帶娃,差別一目了然?三個案例剖析老人心聲
    幫女兒帶娃這隊認為:幫女兒帶娃,女兒女婿不會認為你幫忙帶孩子是分內的事情,他們更懂得感恩,有時候帶孩子還有工資拿,逢年過節就送禮物,有什麼帶娃上的問題,也更好溝通。說起這10個月的帶娃經歷,劉阿姨就忍不住抹眼淚。因為心疼女兒生產時沒人照顧,就放棄帶孫子,來幫女兒帶外孫,可是和女兒的關係卻越過越差。生完孩子後的女兒,脾氣越來越大,動不動就開始著急。數落她孩子帶得不好,明明已經帶過孫子了,怎麼還帶不好外孫。劉阿姨也覺得很委屈,她帶孫子的時候,主要任務是做家務,兒媳婦休息的時候,她再幫忙看下孩子,從來沒有爭吵的時候。
  • 帶了3年外孫,卻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哭訴:再閒也別幫閨女帶娃
    不管女兒提出什麼要求,為了家庭和諧,王阿姨都一一照辦。可沒想到帶了3年外孫,有一次小孩感冒住院,寶寶抵抗力低,感冒也是很正常的。但女兒卻把責任推脫在王阿姨身上,甚至打了老母親一巴掌,因此老人哭訴:再閒也千萬別幫閨女帶娃。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文|西紅柿媽媽都說人老了退休了,就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但大多媽媽都心疼孩子,所以老了也會幫子女帶娃。所謂「老人帶娃,沒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李奶奶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她生女兒小琳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外孫出生的時候,她已經60多了。
  • 「幫女兒帶孩子你後悔嗎?」,1000位姥姥真情流露,網友:心酸
    「幫女兒帶孩子你後悔嗎?」,1000位姥姥真情流露,網友:心酸首先,很多人都說這只是少部分沒有教養的孩子會這麼做,但其實這件事情曝光以後,才發現,這都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有記者專門訪問過這些幫女兒帶孩子的姥姥們,「幫女兒帶孩子你後悔麼?」
  • 為啥幫女兒帶娃是「一場空」?奶奶和姥姥帶娃的區別,真相很戳心
    出於對女兒的疼愛,曉楠生產後媽媽也沒有趕回老家:「孩子小累人,媽媽能幫一把是一把。」沒成想曉楠媽這一幫就是3年,眼看著小外孫從襁褓裡的小嬰兒,漸漸地長成了「小皮猴」,都說在女兒家享福,可是幫忙操勞的曉楠媽卻瘦了不少。
  • 退休老人哭訴帶外孫變成義務,兒子不滿,女兒卻直言:這是欠我的
    老人本著為了孩子幸福的心而進行幹預,卻不想有些子女會記住這些事,並在接下來的日子心存不滿。最近,就有個退休老人哭訴,自己帶外孫成為了義務,不僅僅兒子不滿,女兒更是直言這是父母欠她的,我們先來看看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