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哭訴帶外孫變成義務,兒子不滿,女兒卻直言:這是欠我的

2020-12-11 七月仟情

前言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人生就是如此,往往會忘記一些所遭遇的事,可偏偏會記住一些本不該要記住的事。其中,最先開始的是子女與父母的關係。

所謂的百善孝為先,大多數的子女會記住父母的恩情,並努力報答。可父母始終也是人,還是會犯錯,以至於做出判斷錯誤的行為。就比如說在子女婚事上的幹預。

老人本著為了孩子幸福的心而進行幹預,卻不想有些子女會記住這些事,並在接下來的日子心存不滿。最近,就有個退休老人哭訴,自己帶外孫成為了義務,不僅僅兒子不滿,女兒更是直言這是父母欠她的,我們先來看看怎麼一回事。

01、

婚禮上,新娘的臉色不好看

林佳結婚那天,臉色非常不好看,把來賓嚇得不敢多說話。不知道人以為發生什麼大事才會在結婚這天,露出這麼難看的臉色;而清楚內幕的人還是忍不住嘆息,這女孩怕是最終要和父母關係鬧僵。

原來,林佳沒結婚前,談了個男朋友。自家父母不同意,他們以過來人經驗一眼看出,這個男人不靠譜,對視時總是閃閃躲躲,最為重要的是快三十歲的人還一事無成。

女兒卻完全不一樣,有著一份體面的好工作,工資和前途都是無可限量。但林佳著了魔愛上這個男人,並對父母一直保證他會去奮鬥,兩人會有個美好的未來。

可作為局外人的父母哪裡會不懂這個男人的小把戲,怕是給了個空頭承諾罷了。畢竟三十歲就是人生的第一個定型,可他給人渾渾噩噩的感覺。

老兩口忍不住勸說女兒:「我們不是物質,就你挑的這個男友,實在不靠譜。反正,我們堅決反對。」林佳和每個熱戀中的女人一樣,對父母的話不以為然,就是認為父母物質,看輕男友。

最終,老兩口用了強硬的手段成功勸退女兒男友,並介紹個老實的海歸男給女兒。兩人極力撮合下,女兒無奈同意,也就在婚禮上擺出一副臉色難看的樣子。

02、

女兒要求父母帶外孫,老人出於愧疚就幫忙

林佳婚後和丈夫過得一點也不好,動不動就吵架,往往都是丈夫在忍讓,默默承受妻子的脾氣。林佳父母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看好的一門婚事會變成這樣子的局面,只能時常勸說女兒別這樣。但女兒不聽,老兩口只能默默嘆氣,她果然在賭氣。

婚後,孩子很快就誕生了,林佳更是直接打電話給父母說:「你們要過來帶外孫。」老兩口感覺到關係僵硬,又愧疚也就答應下來這事。林佳母親(趙阿姨)收拾了下行李就搬來女婿家住。

接下來的日子,趙阿姨也就辭去手頭的活,正式成為個退休老人,專心幫女兒帶孩子。

然而,林佳卻無動於衷,經常放孩子給媽媽就出去玩,甚至玩到很晚,成為交際圈裡為數不多的輕鬆女人,不用帶娃,依舊瀟灑人生。

趙阿姨也沒說話,安心帶了好幾年孩子。隨著孩子的長大,也伴隨著一些費用,卻是老人獨自承擔下來。只因期間,女人不顧一切要投資做生意,卻失敗而欠了不少錢。老人看了也沒說話,默默拿出養老金墊付孩子的費用。

要不是那件事,趙阿姨也不會心寒,直接回家了。

03、

老人心寒,兒子的不滿,女兒卻說:這是欠我的

而趙阿姨帶外孫的這段時間裡,兒子也生了個兒子,可她卻無法幫帶自家孫子,甚至引起兒子與兒媳不滿。明明自家需要搭手,卻跑去女兒家帶外孫,婆媳關係變得越來越差。

趙阿姨也只能嘆口氣,隨著女兒默認不給孩子費用後,自己的支出越來越大,就連老本都拿出來了。她還是忍不住對林佳說:「我幫忙帶孩子沒錢就算了,現在還要我墊付老本帶孫子,你好歹要拿這些錢給我,我是義務也不是成這樣子。」

沒想到,女兒卻直言:「當初要不是你們逼我結這個婚,說不定過得更幸福。反正錢是沒有,這些都是你們虧欠我的。」

趙阿姨一下子就明白了,不管自己做什麼,女兒始終是耿耿於懷當初幹預她婚事的事,更是認定拆散幸福與虧欠她的,心也就寒了。

晚上,趙阿姨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她想到這些年自己的付出,還是沒能讓女兒回心轉意,覺得現在的生活還不如自己所選擇的男友。可她明明知道那個男人至今還渾渾噩噩,一事無成,卻還來責怪老人。至少女婿有車有房,對她又實在,難道這還不夠嗎?

如今兒子不滿,婆媳關係不好,看來是時候回去整理這些關係。趙阿姨想明白這些後,直接拿著行李,在女兒的不滿下,回到了家裡。老兩口嘆了口氣,不知道當初的行為是對還是錯呢?

結語:

如何看待父母幹預子女婚事的行為呢?

林佳的事,其實現實中還是真的有,由於父母的強硬態度,導致自己所挑選的對象以分手告終。對於這事,子女們持著兩極化的態度,支持有,反對的人也不少。

支持的人覺得父母的眼光不會太差,也是為了他們好,有著一定的經驗;但反對的人認為這是個自由戀愛的社會,父母就不應該幹預。

其中,還有個特別的現象,有些子女不顧父母反對,毅然組建家庭後過得不幸福,反而會責怪父母當初不一味的反對。試問這又是什麼心態呢?所以,要不要幹預,只能根據情況與因人而異,沒有準確的答案。

心理治療師伯特·海靈格說:「家庭悲劇的最大來源,就是家庭成員關係的錯位。」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要不要父母幹預子女婚事,卻能變成關係惡化的開始。

作為子女,還是多多參考父母的意見。不少例子證明,那些不聽父母的話,就有不少人哭著說後悔,可惜已經來不及。

而作為父母,還是要有個度,適可而止就行。畢竟子女都是成年人,與其反對沒用的情況下,還不如教導「做什麼事就要承擔起來」的想法。既然老人勸說也沒用的情況下,那就要叫子女勇於承擔起來,將來就不要再說後悔。

這種事,誰又說的準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有時間會給予正確的答案。

今日話題:你覺得父母要不要幹預子女的婚事呢?

——感謝閱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配圖與人物(化名)無關,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帶了3年外孫,卻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哭訴:再閒也別幫閨女帶娃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有些姥姥帶娃可以得到女兒女婿的感激,但也有一些老人帶娃卻換來女兒一巴掌。王阿姨的女兒生下小孩之後就馬上回到了工作單位,這時誰來帶娃就成了一個問題。一開始寶媽讓婆婆來帶娃,不過因為她的要求太高,婆婆實在受不了,最終回到了老家。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老人即便是退休了,也會因為心疼孩子,主動承擔起幫子女帶娃的重任。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姥姥寒了心周阿姨年輕時生女兒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所以外孫出生時,周阿姨已經60多歲了。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幫忙帶外孫3年,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寒心
    由於生活壓力大,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父母在陪伴孩子和出門打工間選擇了後者,基本上只要家中有老人的,父母都會讓老人幫忙帶娃。而帶娃的老人也從曾經的奶奶居多,變成了姥姥居多,現如今很多寶媽都願意將孩子交給自己的親生母親帶,而寶爸由於不承擔照顧寶寶的主要責任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意見。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文|西紅柿媽媽都說人老了退休了,就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但大多媽媽都心疼孩子,所以老了也會幫子女帶娃。所謂「老人帶娃,沒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李奶奶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她生女兒小琳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外孫出生的時候,她已經60多了。
  • 「千萬別給女兒帶孩子」,年近70歲老人哭訴,跟親情遠近無關
    「千萬別給女兒帶孩子」,年近70歲老人哭訴,跟親情遠近無關生下兒子後,小麗加入了全職媽媽的隊伍,自己照顧孩子。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越來越多的開銷和巨大的生存壓力,使小麗迫切想要重回職場,小麗的母親明白女兒的難處,知道女兒不願讓婆婆照顧孩子,便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重任。
  • 過年老人給孫子和外孫發紅包,金額雖一樣多,但女兒打開就發飆了
    文|西紅柿媽媽 王阿姨育有一兒一女,兒女都各自成家,女兒常常來看望老人,一家人看似十分融洽。王阿姨的兒子從小體弱多病,女兒是意外懷孕留下來的。王阿姨對兒子分外關照,總認為女兒是多餘的,從小對女兒忽略不少。
  • 帶外孫3年,換來女婿一句「滾」,大媽哭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文|文兒如今都流行姥姥帶娃了,姥姥帶娃是對女兒好,但是對自己不一定是好事。前兩天,鄰居陳大媽突然從女兒家回來了,還一臉的不開心。原來,她是在女兒家受了委屈回來的。陳大媽說,幫女兒帶娃這3年,她累得腰不太好了。
  • 再閒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帶了3年外孫,因一根頭髮讓老人後悔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因為現在年輕的父母都需要工作,而家裡的老人多數都退休了,所以老人閒下來之後,基本都是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有的選擇姥姥幫著帶娃,有的選擇奶奶幫著帶娃,對於寶媽來說還是希望孩子的姥姥幫忙帶孩子,因為是自己的媽媽,交流起來也會更方便一些,有話可以直接說,不用憋在心裡,這樣就少了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
  • 再閒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帶了3年外孫,因一根頭髮讓老人後悔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因為現在年輕的父母都需要工作,而家裡的老人多數都退休了,所以老人閒下來之後,基本都是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
  • 「帶了4年外孫,今天徹底寒心了」為啥姥姥帶孫多是吃力不討好?
    媽媽幫女兒帶娃卻被嫌棄?小區的李阿姨年逾60,幾年前幫著兒子帶孫子,這兩年孫子上幼兒園了,媳婦要求上下班自己接送自己帶,正巧小女兒也生孩子了,李阿姨又趕過來給女兒帶孩子。有人問李阿姨:「你身體又不太好,都帶了好幾年孩子了,怎麼也不歇歇,還主動來給女兒帶孩子呢?女兒家沒有婆婆幫忙嗎?」李阿姨說:「婆婆和我女兒相處得不太好,我如果不幫忙,閨女就只能辭職在家帶孩子,我可不想她最後落得個跟我一樣一輩子當家庭主婦的結局。再說了,她要是為了帶孩子不工作,那在婆家更得看她婆婆的臉色了。」
  • 帶外孫4年,女兒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姥姥:永遠別幫女兒帶娃
    前言現在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都會讓自己家的老人來幫助帶孩子,這樣,父母也能安心的去上班,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很多老人退休之後,本應該到享清福的時候,但是大多數老人都不忍心自己想清福,而是選擇去幫兒女帶孩子,現在,越來越多的姥姥加入了帶娃大軍
  • 帶了4年的外孫,今天徹底寒心了,為啥姥姥輩帶孫多是吃力不討好
    小區的李阿姨年逾60,幾年前幫著兒子帶孫子,這兩年孫子上幼兒園了,媳婦要求上下班自己接送自己帶,正巧小女兒也生孩子了,李阿姨又趕過來給女兒帶孩子。,我如果不幫忙,閨女就只能辭職在家帶孩子,我可不想她最後落得個跟我一樣一輩子當家庭主婦的結局。
  • 幫女兒帶3年外孫,女婿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再閒也不幫女兒帶娃
    要是我媽來帶孩子肯定不會發生這種事。" 心灰意冷的王阿姨顧不上處理自己的傷口,迅速收拾好行李便返回了老家,從那之後,她便聲稱不會再幫女兒帶孩子。 其實現如今很多老人都不願意幫女兒帶孩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心寒: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文丨小八育兒對於有了孩子的新手爸媽來說,既要上班掙錢來養家餬口,又要兼顧小寶寶,這是一件很難平衡的事情。所以,很多新手爸媽會讓家中的老人來幫忙帶娃。而且,近些年來由於婆媳關係的難以處理,姥姥帶娃成為了一種新趨勢。
  • 「幫女兒帶娃,女婿卻把我當保姆使喚」,有老人用一招讓女婿認錯
    文|文兒前兩天,看到有位阿姨留言,說自己今年50多歲了,在幫女兒帶外孫。因為女兒的婆婆在幫大兒子帶孫子,所以她已經幫著帶外孫帶了大半年了,平時女兒女婿上班,她身體不錯,一個人帶娃也不算吃力。但是,女兒女婿一回到家就是各自玩手機,帶娃、做飯都不幫忙,讓她心裡很不舒坦。其實,一開始女婿對她還算客氣,但後來下了班連招呼也不跟她打,需要做飯和洗衣服了,也是不耐煩地跟她說一聲,簡直把她當成保姆使喚了。所以,這位阿姨就想問問大家:「幫女兒帶娃,女婿卻把我當成保姆使喚,我該不該回自己家?」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3年前,李阿姨的女兒因與婆婆合不來,讓李阿姨去她所在的城市幫她帶孩子。女兒的理由很充分:一來每天都可以見到母親,解了自己的思母之苦;二是把孩子交給自己的母親帶,她也放心。
  • 幫兒子帶娃VS幫女兒帶娃,兩者有啥區別?老人:選錯晚年多遭罪
    ,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姥姥開始加入帶娃行列,那麼幫女兒帶娃和幫兒子帶娃有哪些區別呢?孫女上幼兒園後,碰上女兒生了外孫,由於親家母身體不便,於是女兒和女婿便拜託自己幫忙帶娃,李奶奶心想與其在兒子家受氣,不如去女兒家換個環境,她的突然離開遭到兒媳婦的強烈反對,甚至被掛上「重男輕女」的標籤,搞得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 幫兒子帶娃還是幫女兒帶娃,差別一目了然?三個案例剖析老人心聲
    幫女兒帶娃這隊認為:幫女兒帶娃,女兒女婿不會認為你幫忙帶孩子是分內的事情,他們更懂得感恩,有時候帶孩子還有工資拿,逢年過節就送禮物,有什麼帶娃上的問題,也更好溝通。幫兒子帶娃,很容易就和兒媳婦鬧矛盾,弄得最後兒子也怨我。幫兒子帶娃這隊認為:幫兒子把娃帶好了,兒子兒媳能輕鬆一些,家裡的爭吵也能少點,好好照顧兒媳婦,他們以後養老也更盡心。
  • 老人給孫子外孫發紅包,稱兩個孩子一樣多,女兒拆開一看當場失控
    老人給孫子外孫發紅包,稱兩個孩子一樣多,女兒拆開一看當場失控時代進步了,人們的思想也開放了許多,比如很多家庭在生孩子的時候都不會再去在意生出的是男孩還是女孩了。但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雖然邁過了重男輕女的這一關,在照顧自己的孫子和外孫子的時候卻會出現差別對待的情況,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因為還小不懂但如果被外孫子的家長知道了的話心理肯定是會十分不平衡的。「孫子」和「外孫子」只差一個字,老人真的會區別對待嗎?楊女士和哥哥平時都是把孩子交給自己的媽媽帶。
  • 幫兒子和女兒帶娃有何不同?老人心裡分得很清,選錯了很窩心
    孫女上幼兒園後,碰上女兒生了外孫,由於親家母身體不便,於是女兒和女婿便拜託自己幫忙帶娃,李奶奶心想與其在兒子家受氣,不如去女兒家換個環境,她的突然離開遭到兒媳婦的強烈反對,甚至被掛上「重男輕女」的標籤,搞得她心裡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