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女兒帶娃,女婿卻把我當保姆使喚」,有老人用一招讓女婿認錯

2020-12-20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前兩天,看到有位阿姨留言,說自己今年50多歲了,在幫女兒帶外孫。因為女兒的婆婆在幫大兒子帶孫子,所以她已經幫著帶外孫帶了大半年了,平時女兒女婿上班,她身體不錯,一個人帶娃也不算吃力。但是,女兒女婿一回到家就是各自玩手機,帶娃、做飯都不幫忙,讓她心裡很不舒坦。

其實,一開始女婿對她還算客氣,但後來下了班連招呼也不跟她打,需要做飯和洗衣服了,也是不耐煩地跟她說一聲,簡直把她當成保姆使喚了。所以,這位阿姨就想問問大家:「幫女兒帶娃,女婿卻把我當成保姆使喚,我該不該回自己家?」

老人幫忙帶娃,不能慣著年輕人,越慣他們越不懂感恩

很明顯,這位阿姨帶娃心裡不舒坦,是因為女兒女婿下了班不知道體諒她,做飯、帶娃都不幫忙。尤其是女婿,還把她當成保姆使喚。這讓我想起另一個網友說的,情況也跟這位阿姨差不多。但是,後來那位網友(也是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了),她狠狠心罷工了,給女兒女婿一周的時間請保姆,自己不帶了,要回家。然後,女兒女婿就問了原因,老人把心裡話說了,這兩口子就知錯了。女兒下班回去接替媽媽帶娃,女婿也懂得尊重丈母娘,沒事還給丈母娘買衣服、禮物,還給生活費。

所以,同樣是幫女兒帶娃,這一位阿姨就做得很好。她心裡有氣,就果斷地跟女兒女婿說出來,大家溝通好,問題就解決了。而且,這也告訴我們:老人幫忙帶娃,不能慣著年輕人,越慣他們越不懂感恩。

所以,老人幫忙帶娃,不要大包大攬,像做飯、洗衣服這類家務活,就指派年輕人去做,自己把娃帶好就行了。如果年輕人不擅長做這些,那麼下了班可以接替老人帶娃,老人做別的或者歇歇也可以。

在帶娃問題上,老人和年輕人都要弄清楚自己的「位置」

其實,我們都知道,老人沒有帶娃的義務,之所以帶娃也是心疼年輕人,幫年輕人的忙。所以,老人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是來幫忙的,不是來當保姆的。如果感覺年輕人不尊重自己,不懂得感恩,就要及時說出來,作為長輩該說他們就要說,不能慣著他們。如果自己姿態放得太低,把年輕人慣得一點感恩之心都沒有,甚至還理直氣壯地覺得老人該幫自己帶娃,該出錢出力,那麼老人就可悲了。

而作為年輕人,也要明白自己的「位置」,自己首先是晚輩,是子女,是請老人幫忙的人。老人不欠自己,不能總覺得老人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那麼老人帶娃時心裡不舒服,也不利於孩子成長、一家和睦。

所以,上面那位阿姨的問題,其實就是要先溝通,實在解決不好,覺得帶娃時不開心,那就不帶了。或者,把外孫接到自己家裡帶,只帶娃,不幫女兒女婿做家務。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我再也不幫女兒帶娃了」,姥姥給的理由很心酸,跟女婿大有關係
    「我再也不跟女兒帶娃了」,姥姥的理由讓人心酸徐阿姨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她一個人養大了一兒一女,子女們差不多時間成家了,媳婦比女兒早懷孕三個月,起初徐阿姨提前住到兒子家,準備幫兒子帶娃。可是孫子出生才兩個多月,女兒就打電話來求助媽媽來照顧自己。
  • 幫女兒帶3年外孫,女婿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再閒也不幫女兒帶娃
    王阿姨這一去就是三年,在這段時間裡,她每天除了照看孩子以外,還要幫女兒女婿買菜做飯、拖地洗衣。外人如果不清楚這個家的情況,還以為這個家裡聘請了一位保姆呢。
  • 帶外孫3年,換來女婿一句「滾」,大媽哭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前幾天,背著外孫從外面回來,腰沒挺好,把外孫摔在了地上,剛好被女婿看見。女婿因為心疼孩子,就衝她發了脾氣。女兒一聽,自然不願意,就跟女婿吵起來。女兒罵女婿:「沒良心,我媽幫忙帶娃3年,你不懂感恩,出了一點錯就衝她發脾氣,像個當晚輩的樣嗎?」然後話趕話,女婿說:「我又沒請你媽來帶娃,不想帶滾!」帶外孫3年,換來女婿一句「滾」,陳大媽哭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 老人帶娃3年,讓女婿一句話寒透了心!3種家庭老人帶娃易受傷
    就被女婿看見了,當場就對著王阿姨一頓責備:「媽,我不是告訴過你了嗎?不要再給他餵飯了?你每次都是這樣,我們的話壓根兒聽不進去,孩子就是這樣才被你教壞的!當然這又不是你的親孫子,你不在乎,但是你這樣就把他毀了!」「把孩子毀了!」這句話讓王阿姨痛徹心扉。沒想到自己三年多的盡心盡力,在女婿心裡就是把孩子帶毀了。
  • 65歲姥姥的心酸:「要是有人幫女兒帶娃,我一定不去她家了」
    趙阿姨再也忍受不了心中的怒火:「要是有人幫你帶娃,我肯定不會來這受你氣,看你眼色的。」老人的年齡過大,體力不支老人在年紀多大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疾病或者體力不支的現象,尤其在帶娃的時候,會比較操勞,老人的負荷過大,就會造成危險,令家庭得不償失,在娃會走和會跑的時候,體力不支的現象就會更加的明顯。
  • 姥姥帶娃3年,被女婿一句話罵出家門:這3種家庭老人帶娃易寒心
    3年,被女婿一句話罵出家門鄰居小梅的寶寶今年1歲多了,之前都是爺爺奶奶帶,最近老家有事便回家了。女婿小海一下就急了,對著劉阿姨就是一通罵:「你怎麼帶娃的?我們累了一天了回到家連口熱乎飯都沒有,錢也沒少給你,還不如請個保姆在家呢!」說完就摔門而出,小梅趕緊去勸。這也讓劉阿姨寒了心,連夜就回老家去了。
  • 「別幫女兒帶娃」,姥姥帶娃很後悔,原因很現實:費力不討好
    對於老人來說,看孩子過的輕鬆幸福自己也開心,但與子女相處難免產生矛盾,有時也有說不出的心酸。一位姥姥的忠告:別幫女兒帶娃,費力不討好隔壁單元的婷婷是個事業小有成就的年輕媽媽,但平時工作忙碌,在和母親商量之後,母親決定幫她帶孩子。
  • 帶外孫4年,女兒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姥姥:永遠別幫女兒帶娃
    前言現在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都會讓自己家的老人來幫助帶孩子,這樣,父母也能安心的去上班,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很多老人退休之後,本應該到享清福的時候,但是大多數老人都不忍心自己想清福,而是選擇去幫兒女帶孩子,現在,越來越多的姥姥加入了帶娃大軍
  • 爺爺奶奶帶孩子,爸爸媽媽玩手機,老人保姆式帶娃揭中國家庭通病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現如今,隨著年輕人壓力的增大,老人帶娃已經成了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佔全國2.47流動人口的7.2%,其中,有將近一半的老人,是專門「漂」來幫兒女帶娃的。
  • 幫兒子帶娃VS幫女兒帶娃,兩者有啥區別?老人:選錯晚年多遭罪
    ,奶奶本是帶娃的主力軍,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姥姥開始加入帶娃行列,那麼幫女兒帶娃和幫兒子帶娃有哪些區別呢?並且,女婿對李奶奶也十分感恩,經常給她買各種東西,帶她去吃大餐,李奶奶感覺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帶娃時更加用心、上心。其實,幫女兒和兒子帶娃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覺,幸孕姐大致總結了如下三點。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文|西紅柿媽媽都說人老了退休了,就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但大多媽媽都心疼孩子,所以老了也會幫子女帶娃。所謂「老人帶娃,沒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李奶奶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她生女兒小琳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外孫出生的時候,她已經60多了。
  • 「別幫女兒帶娃」,一位姥姥給出的忠告很真實,並非重男輕女
    一位姥姥的忠告:「別幫女兒帶娃,不然有苦也不能言」由於女兒的家庭壓力比較大,為了補貼家用,女兒不得不去上班賺點外快,但是家裡不足一歲的孩子就沒有人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姥姥過來幫忙帶娃也差不多1年了,越來越讓姥姥覺得疲憊不堪,因為女兒和女婿已經習慣了有她幫忙帶娃的日子。兩人一下班就躺著玩手機,回到家基本也不會幫這位姥姥忙活家務,自己的衣服讓這位老人來洗也變得理所應當。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老人即便是退休了,也會因為心疼孩子,主動承擔起幫子女帶娃的重任。由於女兒的婆婆身體不好,沒辦法幫她帶孩子,於是周阿姨便放棄了自己悠閒的晚年生活,加入了姥姥帶娃的大軍中。後來,表妹跟我抱怨,說姑媽不疼她。我反問她:「你心疼姑媽嗎?」她楞了楞,啞口無言。其實,姥姥幫女兒帶娃,說到底還是因為心疼女兒。
  • 幫女兒女婿帶娃6年,六旬母親:他們年薪百萬,卻跟我說生活困難
    有退休金的老人都捨得出那個錢,但是如果那些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出不了那個錢,子女應不應該出呢? 後來我的女兒生了外孫,我只有一個女兒,當時她打電話給我那我過去帶外孫,她要工作。 聽到女兒這麼說,我立馬辭職了,拉著行李去了女兒家,這是我第1次進城。 坐了幾個鐘的車,到了女兒家後,女兒女婿態度都很好,也很孝敬我。
  • 幫兒子和女兒帶娃有何不同?老人心裡分得很清,選錯了很窩心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如今年輕人生活壓力大,雙職工家庭在生了孩子後,多半會將娃交由老人帶,奶奶本是帶娃的主力軍,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姥姥開始加入帶娃行列,那麼幫女兒帶娃和幫兒子帶娃有哪些區別呢並且,女婿對李奶奶也十分感恩,經常給她買各種東西,帶她去吃大餐,李奶奶感覺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帶娃時更加用心、上心。其實,幫女兒和兒子帶娃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覺,幸孕姐大致總結了如下三點。
  • 為啥幫女兒帶娃是「一場空」?奶奶和姥姥帶娃的區別,真相很戳心
    一方面,時下保姆的市場價格不低,如果花錢請保姆帶娃的話,這無疑增加了年輕家庭的開支;而另一方面,保姆虐待幼兒的新聞頻發,這也讓年輕的父母們不大放心,顯然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老人幫忙帶娃成了最「合適」的選擇。
  • 帶外孫女3年,被女婿一句話罵得泛淚花:3種情況姥姥帶娃易後悔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調查數據:目前我國有1800萬隨遷老人,其中43%是專門幫助子女照顧後代的,而在這之中,姥姥成了帶娃主力軍。帶外孫女3年,被女婿一句話傷了心隔壁的張阿姨就是「隨遷姥姥」大軍中的一員,她特地從老家趕過來幫女兒照看外孫女。自從女兒生了孩子之後,孩子的爺爺奶奶因為身體不好,一直沒能幫忙過來帶孩子。
  • 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一句話讓老人後悔,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
    老人給子女帶娃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年輕人在生了孩子後,還要重返工作崗位,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但老人帶娃,有利有弊。特別是老人與年輕人在育兒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往往是弊大於利,最後還會傷了和氣。案例女兒生了孩子後,王阿姨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
  • 七旬老人:和女婿同住之後,才知女婿不是兒,對我「好」那是表面
    請點擊「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一,導語 現在的老人,和女婿打交道的時候,要比原來多得多。 有的老人,願意住在女兒家裡,和女婿同在一個屋簷下。因為她們覺得女婿脾氣好,和兒媳不一樣,時不時地會給自己臉色。 有的老人,則是因為養老的需要。
  • 為什麼不建議姥姥幫女兒帶娃?有3個原因,「重男輕女」不在其中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如今很多老人在退休之後都會主動提出幫子女帶娃,吳大媽的女兒女婿平時工作非常忙,小孩上了幼兒園之後,一直都是吳大媽在帶。如今女兒又懷上了二胎,只能把工作辭去,吳大媽既要負責接送大外孫女,還要照顧二胎,特別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