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老人給孫子和外孫發紅包,金額雖一樣多,但女兒打開就發飆了

2021-01-20 騰訊網

文|西紅柿媽媽

王阿姨育有一兒一女,兒女都各自成家,女兒常常來看望老人,一家人看似十分融洽。王阿姨的兒子從小體弱多病,女兒是意外懷孕留下來的。王阿姨對兒子分外關照,總認為女兒是多餘的,從小對女兒忽略不少。

老人用女兒的彩禮錢給兒子操辦婚事,兒子還花光了老人的積蓄,王阿姨暗示女兒貼補他們。懂事的女兒只得想方設法省錢給父母,女兒天真地認為,錢給了自己的父母怎麼都不虧,有多的父母也會幫自己存起來。

女兒和兒媳相繼懷孕了,外孫先出生了,女兒的婆婆還沒退休,女兒便請求媽媽幫忙帶段時間孩子。可王阿姨卻以照顧媳婦為由拒絕帶外孫。

過年老人給孫子和外孫發紅包,金額雖一樣多,但女兒打開就發飆了

過年,女兒帶著孩子來給父母拜年了,懂事的女兒一進門就連忙幫著嫂子一起準備年飯,王阿姨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發給兩個孩子,嘴裡說著「孫子外孫一樣疼!」全家樂呵呵。小孩子對錢沒有概念,只覺得有紅包分外開心,他們一起拿著紅包到廚房找媽媽,讓媽媽幫忙拆紅包。

可女兒拆出來的是10張20元的舊鈔票,而媳婦拆出來了卻是10張50元的新鈔票。女兒臉色頓時很是難看。此時,一旁的兩個孩子忙問媽媽們,「為什麼我們紅包裡面錢的顏色不一樣?」

女兒匆忙走向母親的房間,她想起了這麼多年來母親對自己的種種,往事一幕幕如電影一般在她腦海裡回放。

頓時,女兒淚流滿面,她對母親說:「媽,原來這麼多年您只當我是個多餘的,我從小就知道您更心疼哥哥,可我為了得到您的愛,一直努力學習,這麼巴心巴肝地為娘家。您不疼我就算了,可為什麼對孩子也做得這麼明顯呢!」說完帶著孩子離開了娘家。

我們身邊不乏有這樣的老人,他們把對兒子的愛寄托在了孫子身上,表明上裝作孫子外孫一樣對待,其實心裡明明更偏向孫子。

老人對孫子外孫是否一樣疼嗎?過一次年、發一次紅包就能看明白了做女兒的既然無法改變現實,不如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態:

1. 大度一些,不影響自己的小家。

女兒回家後切不要給自己的丈夫抱怨父母的不公平,這樣只會讓丈夫對父母心生不滿,影響大家庭的和睦。父母畢竟是自己的,和丈夫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丈夫一定更維護孩子。這樣的不公本身就會讓丈夫對丈母娘心生不滿,女人應該儘量讓此事儘快平息下來,不要因此發展成為家庭矛盾。

智慧的女人,一定是大度的女人,她們會看淡這一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家幸福上,不計較,不攀比,坦坦蕩蕩地生活。

2. 探望父母時多買實物,少給金錢。

如果父母有退休金,在父母身體還比較好的時候,女兒探望父母時不妨多給父母買些生活所需或者保健品,儘量不要給現金。女兒給父母金錢,本是想讓老人改善生活,可偏心的老人卻當了二傳手,把錢拿來貼補了兒子,這樣非但沒有讓女兒如願,還更給自己心裡添堵。

3. 與老人和孩子都做好溝通。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懂事,他們也會心生攀比,做女兒的一定要給老人溝通好,不要讓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以免影響孩子幼小的心靈。同時,也需要給孩子多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不要讓他們心裡埋下怨恨的種子。

4. 擺正心態,不要因此影響手足親情。

可以說子女間的矛盾都是父母的不公平造成的,父母總是容易偏向那個他們認為更弱勢的孩子,但這也不免對其他孩子造成傷害。其實那個受到父母偏向的孩子本身並沒有錯,女人一定不要因此而記恨自己的手足。

如果那個受到父母偏愛的孩子的確更弱勢,女人不妨將心放空,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畢竟血緣關係是至親的,這也是為了大家族的和諧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日話題:寶媽們,你們認為父母的不公平影響到了家庭的和睦嗎?

相關焦點

  • 老人給孫子外孫發紅包,稱兩個孩子一樣多,女兒拆開一看當場失控
    老人給孫子外孫發紅包,稱兩個孩子一樣多,女兒拆開一看當場失控時代進步了,人們的思想也開放了許多,比如很多家庭在生孩子的時候都不會再去在意生出的是男孩還是女孩了。但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雖然邁過了重男輕女的這一關,在照顧自己的孫子和外孫子的時候卻會出現差別對待的情況,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因為還小不懂但如果被外孫子的家長知道了的話心理肯定是會十分不平衡的。「孫子」和「外孫子」只差一個字,老人真的會區別對待嗎?楊女士和哥哥平時都是把孩子交給自己的媽媽帶。
  • 孫子外孫都一樣疼,老人給倆孩子發紅包後,現實給了當頭一棒!
    重男輕女這個思想在我國一直存在,雖然現在已是高科技電子資訊時代,但是身邊很多而老人依然會區別對待男孩和女孩,甚至也包括他們的子女,也就是自己的外孫內孫。 孫子,也就是兒子的兒子,一般老人都特別疼愛,好吃的、好玩的都給孫子。
  • 孫子外孫都一樣?到了過年,紅包錢就能看出差別
    那麼每次給紅包最大方的就屬老人了,總是怕孩子錢不夠花,因此給的紅包都很厚實。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老人對孩子疼愛是與目共睹的。但是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給孩子的紅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比如爺爺奶奶可能跟孫子更親,因此給的紅包就大的多,但是對於外孫就沒有這麼熱情,從給的壓歲錢就知道孫子和外孫還是會被區別對待的。
  • 老人給孫子和外孫女發紅包,說是一樣多,一打開女兒心寒了
    現在都主張生男生女都一樣,特別是父母,更應該做到一視同仁,不管是對子女,對待外孫女和孫子都應該一樣對待,畢竟都是自己的親人,不可重男輕女,寒了子女的心。有些老人嘴裡說是相同對待,可實際行動卻又更偏向自己的兒子,特別是如果閨女生的也是女兒,兒子生的是男孩,那有些老人就會不由自主的更加偏向自己的兒子。
  • 老人給孩子發紅包,聲稱外孫與孫子一樣多,打開後全家人亂作一團
    老太太看到外孫和孫子都來了,臉上瞬間掛滿了笑容,趕緊招呼大家進屋。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過午飯之後,老太太從口袋裡掏出兩個紅包,給了兩個孩子一人一個。不過,丹丹兒子並不滿意自己的紅包,因為他看到另外一個紅包上的圖案更好看,所以便想和哥哥換一下。
  • 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區別?過來人說了實話,真的很現實
    為此很多家長動用了家裡的老人幫忙照看孩子,尤其是老人家裡有兒有女的,更可能要同時照看孫子和外孫兩個人。雖是把孩子託付給了老人照顧,但是作為兒女的年輕父母心裡也有點打鼓,看到老人家中孫子和外孫在一起,表面和諧,可老人對待孩子的態度,從細節卻能發現不少差別。不禁讓年輕的爸媽感到困惑,為什麼外孫和孫子在老人那裡會被區別對待呢?
  • 老人過年發紅包為了啥?堅持民俗是最大「動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以前過年,長輩們會隨手撕下門上對聯一角,把一兩毛錢包在裡面,送給孩子壓歲。錢雖少,意義卻不小。如今,壓歲錢越來越多,寄託的情感同樣真摯。
  • 「孫子」和「外孫」差距很大?這3位老人的心裡話,道出差距
    也許有的老人看起來不太在乎這些,但是,他們對待外孫和孫子的差距卻很不一樣。趙奶奶:孫子是親的,外孫是外人趙奶奶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在趙奶奶看來,孫子才是自己的大寶貝,是自己的親人;至於女兒家的小外孫,雖然也很可愛,但是自己就是總感覺和孩子之間有一層隔閡,無論如何都無法親近這個孩子,會覺得外孫是外人。
  • 孫子和外孫不同?老人的三大行為,揭露他們偏愛,很容易感覺到
    孫子和外孫不同?老人的三大行為,揭露他們偏愛,很容易感覺到現在我們都說,一般來說現在在中國帶娃的都是姥姥,首先是能讓寶媽多點時間休息,另外也不容易有矛盾。另外現在很多小年輕小夫妻都希望能有一個女兒,不太想要兒子。
  • 「孫子外孫一樣厚」,打開給外孫的厚紅包,女婿才知自己有多傻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1小紅包裡有大學問今年過年,你收到多少紅包呢?有個朋友說,每年過年她都在紅包這件事上「賠本」,原因是自己只有一個娃,在「吸金」實力上,根本比不過兩個娃和三個娃的家庭。另外,很多時候自己送出去的紅包,別人未必就能「等價」禮尚往來。
  • 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3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現在社會男女平等,不管生男生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貝一樣,大多數老年人也是如此,他們對隔代人的疼愛超過自己的兒女。隔代人無非就是孫子和外孫,那麼老人眼裡的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呢?董阿姨:我覺得沒啥區別,不管帶孫子還是外孫子,都是幫子女帶孩子,為的就是減輕他們的壓力,至於隔輩人對自己怎麼樣,應該是大人的教育問題了。孫子和外孫相差兩歲,孫子帶的時間短,也就半年多,外孫帶了快兩年,每次年節回來,兩個孩子跟我都特別親。
  • 老人總是區別對待,孫子和外孫就真的不一樣嗎?看完你就懂了
    很多人覺得,在老一輩眼裡並沒有沒有孫子與外孫之別,都是喜歡小孩子的,在平日也並沒有覺得因此就差別對待,其實這是很多人想錯了!1、外婆是心疼女兒才幫忙帶外孫許多媽媽們,在生下小孩後,就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去賺錢,然後由外婆和外公來幫女兒帶小孩。
  • 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原來真不一樣,差別這麼大,原因很現實
    在很多老人的心裡,「重男輕女」的思想正在被逐漸取締,但是隨之而來演變成了「重孫子、輕外孫」,也許有些家長會說:老人都是「隔輩親」,孫子和外孫手心手背都是肉,有什麼不一樣呢?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在有些老人的心裡,這孫子和外孫還真是有著不小的小差別呢。
  • 孫子和外孫差別有多大?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太真實,扎心了
    文|好孕姐隨著男女平等的觀念普及之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生兒子生女兒都一樣,於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說法,孫子和外孫也一樣。可生活中真的是這樣嗎?孫子和外孫究竟有沒有區別,或者說兩者的區別有多大?我們來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也很扎心。
  • 農村老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外孫和內孫差別有那麼大?
    流傳著很多的老話,凡是能夠流傳到現在的,當然是比較經典的,另外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是當時的社會現象的一個反映,有這麼一句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大家聽過沒有,知道什麼意思嗎?說的是什麼道理呢?從字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古代,一般家裡有老年人過世的話,作為親孫子,哭的非常的悲哀,還不停地燒紙給老人,而外孫好像就沒有自己什麼事情一樣,在玩自己的手指。
  • 農村有句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為什麼這麼說
    不管是孫子還是外孫都是老人們的好孩子,但是老人們在對待孫子和外孫的事情上是一樣的嗎?農村的這句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其實就反應了外孫是比不上孫子的,尤其是在農村,老人們很疼愛自己的孫子和外孫,但在對待孫子和外孫上是很不同的,這其實反映了農村傳統重男輕女的糟粕思想的遺留。孫子那是自家人,跟著自己的姓,老人們身故之後,需要孫子在過節過年的時候來墳前磕頭,而外孫那是外姓人,當老人們百年之後,外孫是很少來上墳的。
  • 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
    聽她這麼說,我還以為是她家大孫子呢。誰知她說:「才不是那個臭小子呢,我說的是我外孫。」從她這番話裡面,可以聽出來,在她眼裡外孫可比孫子要親。所以,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如果問她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她會說:「外孫是我一手帶大,孫子連我家住哪兒都不知道,當然是外孫親了。」確實,現在很多老人都是幫女兒帶娃,主要是婆媳關係難處,孩子交給姥姥帶,寶媽更放心。於是,很多孩子都是姥姥一手帶大,自然是跟姥姥最親,同理姥姥也感覺外孫最親。
  • 農村老人眼裡的「親孫」和「外孫」有什麼不一樣?回答現實扎心!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城裡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在他們眼裡「親孫」和「外孫」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含義。其實不然,在農村這是很少見的,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兒有女,子女長大之後,女兒就嫁到別人家,自然也會有一個女的成為自家媳婦,對此就有了「親孫」和「外孫」。
  • 奶奶給孫子包百元紅包,卻給外孫20元紅包,女兒得知後默默流淚
    現如今隨著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思想也逐漸得到改變,就好比重男輕女這種老舊的思想來說,如今多數年輕人卻更喜歡女兒,雖然說年輕人的思想得到很大的變化,卻有很多老年人難以改觀,甚至對待孫子和外孫也有大不同,而這種區別對待,讓女兒和外孫很受傷害。「孫子和外孫一樣疼?」
  • 為什麼老人更偏愛外孫?很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看完或許你就知道了
    很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看完或許你就知道了現在的家庭真的是越來越有趣了,以前都是奶奶帶自己喜歡的孫子的,外婆偶爾來看下,所以奶奶和自己的孫子才是最親近的,但是現在的是媳婦喜歡把孩子給親媽帶,這樣的情況就變了,現在好多寶媽都說自己家裡的老人反而更喜歡外孫了呢,為什麼老人更偏愛外孫?很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看完或許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