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總是區別對待,孫子和外孫就真的不一樣嗎?看完你就懂了

2020-12-14 兩口育兒

文 | 齊麗娟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老一輩的人總是有「生兒子才能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並且對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有很強的自我認知,覺得只有孫子才更親。對於結了婚家庭中的公公婆婆來說就更是這樣,就像傳統觀念裡,媽媽生出的孩子就必須跟著爸爸姓,若是跟了媽媽姓,公公婆婆肯定會鬧翻天。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孩子隨著爸爸姓是天經地義的,生出來的孩子體內還不是流著父親大半的血液。

很多人覺得,在老一輩眼裡並沒有沒有孫子與外孫之別,都是喜歡小孩子的,在平日也並沒有覺得因此就差別對待,其實這是很多人想錯了!

1、外婆是心疼女兒才幫忙帶外孫

許多媽媽們,在生下小孩後,就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去賺錢,然後由外婆和外公來幫女兒帶小孩。外婆願意放棄自己悠閒清淨的退休生活,去帶老是哭鬧的小孩,不是說外婆有多喜歡外孫或者是外孫女,只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女兒一個人帶孩子又要做家務做飯還要上班,忙不過來,在自己還能幫女兒一點的日子裡,能多幫一點就多幫一點,好讓女兒日子能過得輕鬆一點。

2、婆婆是真心疼孫子

很多孩子都是跟爺爺奶奶親,正好應了那個詞「隔代親「。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就不讓孩子吃太多的糖,害怕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會吃太多,對牙齒不好。可孩子太小還不能理解父母這樣做的意義,每次都不停哭鬧著想吃糖。爺爺奶奶就經常會背著父母偷買糖給孩子吃,所以孫子跟爺爺奶奶更親。孩子大半夜發燒生病了,因為太晚了肯定沒有醫生上班,父母就想著明早再去,又不是什麼嚴重的病,可是爺爺奶奶這時候最著急了,生怕給孩子拖出什麼病來,說著就要抱著孩子走。好像孩子不是父母親生的,倒是像是爺爺奶奶親生的呢!

對於只生育一個女兒的家庭來說,可能老一輩重男輕女的觀念並沒有那麼嚴重,對待孩子和女兒都是盡心盡力,能幫就幫。反而對於有兒子的家庭來說,真要發生什麼事,選擇的可能兒子那一方。

但這樣的行為,也不能老是去糾結他們的對與錯,而是在那個年代受社會風氣薰陶所導致的,好歹他們花費了很多的精力才把我們撫養成人,我們就理應對他們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的區別

我是齊麗娟,一名高級育嬰師,在嬰幼兒教育領域從業17年,幼兒園園長,同時我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

相關焦點

  • 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區別?過來人說了實話,真的很現實
    為此很多家長動用了家裡的老人幫忙照看孩子,尤其是老人家裡有兒有女的,更可能要同時照看孫子和外孫兩個人。雖是把孩子託付給了老人照顧,但是作為兒女的年輕父母心裡也有點打鼓,看到老人家中孫子和外孫在一起,表面和諧,可老人對待孩子的態度,從細節卻能發現不少差別。不禁讓年輕的爸媽感到困惑,為什麼外孫和孫子在老人那裡會被區別對待呢?
  • 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原來真不一樣,差別這麼大,原因很現實
    在很多老人的心裡,「重男輕女」的思想正在被逐漸取締,但是隨之而來演變成了「重孫子、輕外孫」,也許有些家長會說:老人都是「隔輩親」,孫子和外孫手心手背都是肉,有什麼不一樣呢?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在有些老人的心裡,這孫子和外孫還真是有著不小的小差別呢。
  • 「孫子」和「外孫」差距很大?這3位老人的心裡話,道出差距
    也許有的老人看起來不太在乎這些,但是,他們對待外孫和孫子的差距卻很不一樣。所以說,趙奶奶對待兩個孩子的態度,一直也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在看孫子的時候,總是滿眼笑意;而在看外孫的時候,就很平常了。重男輕女思想在老人心中烙印太深之所以孫子比外孫更親近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在老人心中烙印太深,有些老人總是會下意識地去差別對待孫子和外孫。而這種差別對待,很多時候他們自己都毫無意識,根本沒有發現自己對兩個孩子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 老人給孫子外孫發紅包,稱兩個孩子一樣多,女兒拆開一看當場失控
    老人給孫子外孫發紅包,稱兩個孩子一樣多,女兒拆開一看當場失控時代進步了,人們的思想也開放了許多,比如很多家庭在生孩子的時候都不會再去在意生出的是男孩還是女孩了。但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雖然邁過了重男輕女的這一關,在照顧自己的孫子和外孫子的時候卻會出現差別對待的情況,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因為還小不懂但如果被外孫子的家長知道了的話心理肯定是會十分不平衡的。「孫子」和「外孫子」只差一個字,老人真的會區別對待嗎?楊女士和哥哥平時都是把孩子交給自己的媽媽帶。
  • 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3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現在社會男女平等,不管生男生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貝一樣,大多數老年人也是如此,他們對隔代人的疼愛超過自己的兒女。隔代人無非就是孫子和外孫,那麼老人眼裡的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呢?有一次周末,女兒和女婿有事出去了,我和親家母在家帶他,外孫圍著奶奶轉,又是一起玩玩具,又是誇奶奶好,好不容易跟我說句話,「姥姥,我和奶奶餓了,你去做飯」。雖然老人不能跟孩子計較,可那種感覺真的不好受,人家沒帶孩子,反倒孩子還特別喜歡,而我帶了那麼久,還沒啥感情,也許跟骨血有關係吧,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 過年老人給孫子和外孫發紅包,金額雖一樣多,但女兒打開就發飆了
    老人用女兒的彩禮錢給兒子操辦婚事,兒子還花光了老人的積蓄,王阿姨暗示女兒貼補他們。懂事的女兒只得想方設法省錢給父母,女兒天真地認為,錢給了自己的父母怎麼都不虧,有多的父母也會幫自己存起來。 女兒和兒媳相繼懷孕了,外孫先出生了,女兒的婆婆還沒退休,女兒便請求媽媽幫忙帶段時間孩子。
  • 農村老人眼裡的「親孫」和「外孫」有什麼不一樣?回答現實扎心!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城裡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在他們眼裡「親孫」和「外孫」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含義。其實不然,在農村這是很少見的,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兒有女,子女長大之後,女兒就嫁到別人家,自然也會有一個女的成為自家媳婦,對此就有了「親孫」和「外孫」。
  • 孫子外孫都一樣?到了過年,紅包錢就能看出差別
    那麼每次給紅包最大方的就屬老人了,總是怕孩子錢不夠花,因此給的紅包都很厚實。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老人對孩子疼愛是與目共睹的。但是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給孩子的紅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比如爺爺奶奶可能跟孫子更親,因此給的紅包就大的多,但是對於外孫就沒有這麼熱情,從給的壓歲錢就知道孫子和外孫還是會被區別對待的。
  • 孫子外孫都一樣疼,老人給倆孩子發紅包後,現實給了當頭一棒!
    重男輕女這個思想在我國一直存在,雖然現在已是高科技電子資訊時代,但是身邊很多而老人依然會區別對待男孩和女孩,甚至也包括他們的子女,也就是自己的外孫內孫。 孫子,也就是兒子的兒子,一般老人都特別疼愛,好吃的、好玩的都給孫子。
  • 為什麼老人更偏愛外孫?很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看完或許你就知道了
    很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看完或許你就知道了現在的家庭真的是越來越有趣了,以前都是奶奶帶自己喜歡的孫子的,外婆偶爾來看下,所以奶奶和自己的孫子才是最親近的,但是現在的是媳婦喜歡把孩子給親媽帶,這樣的情況就變了,現在好多寶媽都說自己家裡的老人反而更喜歡外孫了呢,為什麼老人更偏愛外孫?很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看完或許你就知道了。
  • 孫子和外孫差別有多大?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太真實,扎心了
    文|好孕姐隨著男女平等的觀念普及之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生兒子生女兒都一樣,於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說法,孫子和外孫也一樣。可生活中真的是這樣嗎?孫子和外孫究竟有沒有區別,或者說兩者的區別有多大?我們來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也很扎心。
  • 為什麼很多老人讓外孫叫自己爺爺奶奶?三個原因,體諒老人苦心
    90後和80後因為計劃生育,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今天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帶小孩的老人不是爺爺奶奶,而是外公外婆,有些外公外婆甚至把自己的外孫稱為孫子,這樣的行為究竟妥不妥。
  • 老人眼中「外孫不如親孫」?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在10後和20後的寶寶中,獨生子女會比較多,家裡的孩子少了,家人對孩子關愛特別足。尤其老人,他們對孫子或者孫女都非常的寵愛。現在重男輕女已經沒有那麼嚴重了,不管是孫子還是孫女,老人都是隔輩親。隔輩的人就孫子和外孫子,爺爺奶奶會區別對待嗎?
  • 孫子和外孫不同?老人的三大行為,揭露他們偏愛,很容易感覺到
    孫子和外孫不同?老人的三大行為,揭露他們偏愛,很容易感覺到現在我們都說,一般來說現在在中國帶娃的都是姥姥,首先是能讓寶媽多點時間休息,另外也不容易有矛盾。另外現在很多小年輕小夫妻都希望能有一個女兒,不太想要兒子。
  • 奶奶給孫子包百元紅包,卻給外孫20元紅包,女兒得知後默默流淚
    現如今隨著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思想也逐漸得到改變,就好比重男輕女這種老舊的思想來說,如今多數年輕人卻更喜歡女兒,雖然說年輕人的思想得到很大的變化,卻有很多老年人難以改觀,甚至對待孫子和外孫也有大不同,而這種區別對待,讓女兒和外孫很受傷害。「孫子和外孫一樣疼?」
  • 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
    聽她這麼說,我還以為是她家大孫子呢。誰知她說:「才不是那個臭小子呢,我說的是我外孫。」從她這番話裡面,可以聽出來,在她眼裡外孫可比孫子要親。所以,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如果問她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她會說:「外孫是我一手帶大,孫子連我家住哪兒都不知道,當然是外孫親了。」確實,現在很多老人都是幫女兒帶娃,主要是婆媳關係難處,孩子交給姥姥帶,寶媽更放心。於是,很多孩子都是姥姥一手帶大,自然是跟姥姥最親,同理姥姥也感覺外孫最親。
  • 老人給孩子發紅包,聲稱外孫與孫子一樣多,打開後全家人亂作一團
    老太太看到外孫和孫子都來了,臉上瞬間掛滿了笑容,趕緊招呼大家進屋。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過午飯之後,老太太從口袋裡掏出兩個紅包,給了兩個孩子一人一個。不過,丹丹兒子並不滿意自己的紅包,因為他看到另外一個紅包上的圖案更好看,所以便想和哥哥換一下。
  • 孫子親還是外孫親?「再也不來外婆家」,6歲孩子的話讓寶媽尷尬
    前段時間回娘家,想著孩子學校一直沒開學就多住幾天,沒想到這幾天自家6歲大的孩子和哥哥家7歲大的小侄子總是爭玩具弄的不開心。而孩子的外公總是會在外孫和孫子爭玩具的時候出來「說教」,老人也沒有故意偏心哪個,就是誰做錯了就批評誰。因為這事,當博主帶著孩子要回自己家的時候,6歲大的孩子說了句「終於可以回自己家了,去找自己的爺爺奶奶,以後再也不來外婆家,這裡又不是自己家」。
  • 「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為啥這麼說?
    雖說人們常常會感慨世事無常,但是總是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家裡的長輩做不到真正的去珍惜,即使從內心知道他們的不易,但嘴上還是不饒人,說不出讓人感動的話,也許有那麼一天自己後悔不已,而子欲養親不待了!在我們和長輩們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跟他們產生衝突,其實不僅是思想上,還有語言方面,我們經常會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古語,但是卻是很多年輕人所不認同的,並且覺得這都是老一輩的思想,毫無意義。當然,這也不乏有偏見的思想,其實在這些公寓當中,也有一些是蘊含著深刻道理的,畢竟是老一輩的人從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
  • 「外孫是狗吃飽就走」外與孫子真不同嗎?
    因為老家人都愛逗孩子,一些老人一看見我嬸子領著外孫出來玩,就會打趣說:「外孫是姥姥家的狗,吃飽了就走,你帶來帶去一場空,不落好啊。」每次,我嬸嬸都笑笑,說沒辦法,親家母這段時間帶不了了。我嬸子不生氣,但我表堂妹聽了很難受,因為這不僅說兒子不是姥姥家的人,連她這個出嫁女兒也被歸為「外人」了。堂妹不明白,她和哥哥都是媽媽生的,為什麼媽媽給哥哥帶娃就是天經地義,給自己帶娃就是「養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