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老人讓外孫叫自己爺爺奶奶?三個原因,體諒老人苦心

2020-12-11 騰訊網

90後和80後因為計劃生育,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今天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帶小孩的老人不是爺爺奶奶,而是外公外婆,有些外公外婆甚至把自己的外孫稱為孫子,這樣的行為究竟妥不妥。

外公外婆成帶娃主力軍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更喜歡把外孫稱為孫子,是因為今天越來越多的外公外婆成了帶娃主力軍。因為計劃生育的關係,80後和90後這一代人裡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為了避免婆媳矛盾,為了讓自己家的姑娘能夠輕鬆一些,很多外公外婆是又出錢又出力。但是真正把外孫稱為孫子的人其實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我見過很多幫姑娘帶孩子的老人,樓上樓下的鄰居家,很多老人雖然出錢出力但是依然明確自己的身份,孩子也是稱為外公外婆,同學家的孩子也是自己媽媽幫著照顧,同樣稱為外公外婆,真正把外孫稱為孫子的這部分老人只是佔了很小的比例。

為什麼老人喜歡把外孫稱為孫子

並不是所有老人都會把外孫稱為孫子,之所以有一小部分老人喜歡把外孫稱為孫子,無非是這幾個原因。

默認的上門女婿

身邊有一位朋友,家裡兩個女兒,妹妹出嫁,姐姐留在了自己父母的身邊,當時姐姐結婚是在男方家裡辦的婚禮,雖然沒有說是上門女婿,但是男方一直住在女方家裡,孩子也是女方父母在帶,所以孩子出生後自然和女方姓,父母默認自己的財產也會留給大女兒,所以他們自然年把外孫稱為孫子。

雖然剛開始男方心裡也不願意,但是房子、甚至養孩子的費用,都是女方家的,所以這種關係也算是默認。

覺得自己付出較多順理成章稱為爺爺奶奶

中國的傳統社會,女方嫁人,隨父姓,孩子自然是爺爺奶奶帶,娘家被稱為外戚。但是今天,男女平等,很多家庭帶娃的責任落在了外公外婆的身上,而不是爺爺奶奶的身上,很多外公外婆覺得,自己出錢又出力,孩子還不跟自己性,其實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心理平衡,所以把外孫稱為孫子。這裡面一方面是滿足自己心理平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顯示自己和孩子親,就像對待自己的孫子一樣對待外孫。

叫爺爺奶奶只是為了方便

還有一部分老人喜歡把孫子稱為外孫,單純是為了方便。很多地方對於姥姥姥爺的叫法都是不一樣的,尤其是農村,很多方言都不一樣,很多老人來到城裡給女兒帶孩子,年輕人還不讓孩子學方言,為了方便,就會隨口稱為爺爺奶奶。比如鄰居家的孩子,把自己的爺爺奶奶成為「婆和爺」,這是方言,把自己的外公外婆就叫爺爺奶奶。

外婆能不能把外孫稱為孫子

首先,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沒有關係的親疏

很多老人都會特別的在意,覺得爺爺奶奶代表了血緣關係的親,外公外婆代表了學院關係的疏,所以不能讓孩子隨便叫,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對於孩子的親疏程度是一樣的,甚至外公外婆對孩子會更加親,因為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外公外婆能確定這就是自己的親外孫,而爺爺奶奶可不一定。

所以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只是一種稱呼,沒有親疏的關係。

其次,爺爺奶奶的稱呼是否亂了輩分

把外公外婆稱為爺爺奶奶是否是亂了輩分。因為稱呼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種傳統。雖然原先這樣稱呼有著很強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但是今天男女平等,雙方父母對於兒女的付出都是一樣的,甚至很多外公外婆比爺爺奶奶付出的還要多。所以不該用稱呼來區分親疏,如果沒有親疏之分,叫什麼又有區別呢。

很多人覺得血緣的關係是十分奇怪的,即使爺爺奶奶不帶孩子,孩子依然和爺爺奶奶更親。這樣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事實往往是孩子和誰呆的時間多顯然會和誰更親近。樓底下的外公說自己外孫出生都沒有回過爺爺奶奶家,對爺爺奶奶的概念很模糊。

所以說,非要改著叫不合情不合理,反倒不好。

對於有些老人總是喜歡稱外孫為孫子,也不必上綱上線,這是一個稱呼,畢竟老人付出了很多,對於這樣的叫法也就是圖個開心。孩子越來越少,以後這樣的稱呼可能真的會越來越統一、簡單。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老人讓外孫喊自己爺爺奶奶?原因有點心酸,但能理解
    我們小區陸大爺和老伴,一直幫女兒帶外孫,一開始我記得孩子是喊他們姥姥和姥爺的,但是最近發現孩子忽然改口了,喊他爺爺,喊老伴奶奶。據說,是陸大爺教的,他覺得外孫天天跟著自己,別人總打趣兒說他「外孫是狗,吃飽就走」,讓他心裡很不舒服,於是就讓外孫喊他們爺爺奶奶。其實,身邊有很多老人都更願意讓外孫喊自己爺爺奶奶,究竟是出於什麼想法呢?
  • 為什麼老人更偏愛外孫?很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看完或許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老人更偏愛外孫?很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看完或許你就知道了現在的家庭真的是越來越有趣了,以前都是奶奶帶自己喜歡的孫子的,外婆偶爾來看下,所以奶奶和自己的孫子才是最親近的,但是現在的是媳婦喜歡把孩子給親媽帶,這樣的情況就變了,現在好多寶媽都說自己家裡的老人反而更喜歡外孫了呢,為什麼老人更偏愛外孫?很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看完或許你就知道了。
  • 嶽父母要求外孫稱呼他們爺爺奶奶,網友評論卻吵翻了天
    有個網友發帖稱自己嶽父嶽母一直帶著孩子,最近孩子在學說話,但是讓他感到氣憤的是嶽父嶽母竟然叫孩子叫他們爺爺奶奶,而不是姥姥姥爺。這位網友的留言竟然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網友們針對姥姥姥爺能不能被叫成嶽父嶽母而吵了起來,更有人表示嶽父嶽母讓還是叫自己爺爺奶奶,是為了和爺爺奶奶搶孩子。我就奇怪了,很多人覺得爺爺奶奶這樣的稱呼只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北方是姥姥,姥爺)讓孩子叫自己爺爺奶奶,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老人眼中「外孫不如親孫」?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尤其老人,他們對孫子或者孫女都非常的寵愛。現在重男輕女已經沒有那麼嚴重了,不管是孫子還是孫女,老人都是隔輩親。隔輩的人就孫子和外孫子,爺爺奶奶會區別對待嗎?外孫和親孫子都是一樣的,我都非常的喜歡他們,但相處的方式不一樣,感覺也不一樣。兒媳婦在家中是獨子,嫁到我們家來不久,就幫我們生下了我們家第1個孩子大寶。因為兒媳婦家是獨子的原因。親家母經常會跑過來幫忙帶大寶。老實說,對於這個孫子我帶的時間並不多,至少沒有親家母多,親家母對他的照顧真的是無微不至。後來女兒女婿也有了孩子。
  • 「孫子」和「外孫」差距很大?這3位老人的心裡話,道出差距
    趙奶奶:孫子是親的,外孫是外人趙奶奶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在趙奶奶看來,孫子才是自己的大寶貝,是自己的親人;至於女兒家的小外孫,雖然也很可愛,但是自己就是總感覺和孩子之間有一層隔閡,無論如何都無法親近這個孩子,會覺得外孫是外人。
  • 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原來真不一樣,差別這麼大,原因很現實
    在很多老人的心裡,「重男輕女」的思想正在被逐漸取締,但是隨之而來演變成了「重孫子、輕外孫」,也許有些家長會說:老人都是「隔輩親」,孫子和外孫手心手背都是肉,有什麼不一樣呢?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在有些老人的心裡,這孫子和外孫還真是有著不小的小差別呢。
  • 外孫再好也是「白眼狼」,農村老人為啥都疼親孫子?答案很現實!
    在城市裡,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但在農村,由於多子多福等傳統思想的影響,獨生子女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農村上了年紀之後,兒子娶妻,閨女出嫁,就有了「親孫」和「外孫」。在「親孫」和「外孫」面前,老人還是會偏心的,都說是因為3個原因,看看是不是?
  • 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3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現在社會男女平等,不管生男生女,父母都把孩子當寶貝一樣,大多數老年人也是如此,他們對隔代人的疼愛超過自己的兒女。隔代人無非就是孫子和外孫,那麼老人眼裡的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差別呢?老人同等對待隔輩人,孩子能體會的到,不僅他們能和睦相處,一家人也會其樂融融!結語:為什麼有些老人,總是覺得孫子比外孫好呢?原因無外乎以下三點。
  • 孫子和外孫差別有多大?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太真實,扎心了
    某位姥爺:對外孫再好,人家心裡最顧念的還是自己的爺爺奶奶我有個閨蜜,她是姊妹兩個,她家兒子一直在姥爺家長大,幼兒園甚至都是在姥爺家上的。因為我和閨蜜我們兩家住的很近,我父親就和閨蜜的父親也相識,有一次我父親告訴我這樣一件事。
  • 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區別?過來人說了實話,真的很現實
    為此很多家長動用了家裡的老人幫忙照看孩子,尤其是老人家裡有兒有女的,更可能要同時照看孫子和外孫兩個人。雖是把孩子託付給了老人照顧,但是作為兒女的年輕父母心裡也有點打鼓,看到老人家中孫子和外孫在一起,表面和諧,可老人對待孩子的態度,從細節卻能發現不少差別。不禁讓年輕的爸媽感到困惑,為什麼外孫和孫子在老人那裡會被區別對待呢?
  • 孫子和外孫不同?老人的三大行為,揭露他們偏愛,很容易感覺到
    孫子和外孫不同?老人的三大行為,揭露他們偏愛,很容易感覺到現在我們都說,一般來說現在在中國帶娃的都是姥姥,首先是能讓寶媽多點時間休息,另外也不容易有矛盾。另外現在很多小年輕小夫妻都希望能有一個女兒,不太想要兒子。
  • 「不叫爺爺就別來」,爺爺逗4歲的孫子,孩子的回答戳痛老人的心
    「不叫爺爺就別來」,爺爺逗4歲的孫子,孩子的回答讓老人紅了眼眶康康(化名)今年4歲,正在上幼兒園,因為父母工作繁忙,在上幼兒園之前,都是由爺爺奶奶來照顧,兩位老人極其疼愛這位孫子,所謂是有求必應。這天,父母帶著康康到爺爺奶奶家,兩位老人聽見門鈴響起,滿心歡喜,笑臉相迎,但是孫子看到爺爺奶奶卻無動於衷,一聲招呼都不打
  • 孩子是外婆帶大的,可為啥更愛爺爺奶奶呢?或許跟這3個原因有關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現在這社會,在生完孩子以後,可以自己帶孩子的父母是特別少的,基本上都是要家裡的長輩幫忙照看,而且可能是因為婆媳關係處理不好,擔心孩子被奶奶帶大,以後會跟媽媽不親,所以媽媽們一般都是會要外婆,也就是自己的父母幫忙照顧,而很少會叫奶奶照顧。但是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很多小孩子都是在外婆家裡長大的,但是依舊跟自己的爺爺奶奶會更親,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孩子沒有良心嗎?
  • 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
    誰知她說:「才不是那個臭小子呢,我說的是我外孫。」從她這番話裡面,可以聽出來,在她眼裡外孫可比孫子要親。所以,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這幾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個個戳心。如果問她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她會說:「外孫是我一手帶大,孫子連我家住哪兒都不知道,當然是外孫親了。」確實,現在很多老人都是幫女兒帶娃,主要是婆媳關係難處,孩子交給姥姥帶,寶媽更放心。於是,很多孩子都是姥姥一手帶大,自然是跟姥姥最親,同理姥姥也感覺外孫最親。
  • 姥姥帶了外孫6年,孩子卻不喜歡自己,是老人做錯了嗎?
    每家老人帶孩子的原因不同,媽媽心疼自己的女兒太忙、年輕父母實在沒時間帶孩子、或者孩子的父母根本不在國內。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帶孩子,目的都不是得到錢或者是什麼回報,只要孩子跟自己親近他們就會很開心。>小區裡面有一位馮阿姨,他的外孫跟我的女兒差不多大,今年7歲。
  • 為什麼不建議姥姥幫女兒帶娃?有3個原因,「重男輕女」不在其中
    從前大外孫女跟自己關係特別好,如今奶奶來了之後,小孩只跟奶奶睡覺,也不要姥姥接送了,對此吳大媽覺得非常寒心。再仔細一想,最近幾年幫女兒帶娃也沒落個好,女兒時不時跟她吵架。其實在我們周圍,有很多老人在帶小孩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尤其是對於姥姥來說,小孩並不是自己的親孫子親孫女,到最後孩子仍然和奶奶最親,她們心裡也不會好受。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雖然有時候周阿姨也會心有不滿,尤其是外孫的爺爺奶奶像走親戚一樣來看孫子時,周阿姨更是心有不平,但一想到女兒,她就全忍下了。母愛就是這樣,只要孩子能好,即使自己吃再多的苦,心裡也是暖暖的。原來,那天外孫生病了,周阿姨好像也被傳染了,總感覺腦袋暈暈的,在給外孫衝藥時,由於沒掌握好水溫,把外孫燙得哇哇直哭。女兒聽到孩子的哭聲後,從房間衝了出來,一把推開周阿姨說道:「你咋回事?衝個藥都衝不好,想燙死孩子嗎?」
  • 放假去姥姥家還是奶奶家?孩子的回答幾乎一致,背後原因太現實了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父母都會希望老人幫忙帶娃,也沒有問過老人對孩子的態度。而家長忽視的這一塊,往往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寶媽小麗今年生了二胎,之前大女兒放暑假時,因為自己又要照顧小的又要休養身體,所以決定送孩子去老人家裡待兩個月。不過寶媽每次問到孩子放假去姥姥家還是奶奶家?
  • 為啥很多年輕寶媽寧願自己辛苦一些,也不讓老人帶娃?原因很現實
    現在有很多年輕父母,就算工作再忙,甚至是有孩子以後就辭職不幹在家帶孩子,也不會讓自己的父母來照顧自己的孩子,為什麼現在父母變這樣了呢?還記得以前小區裡,全是爺爺奶奶帶著孩子出來遛彎的,但現在,更多的是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出來逛街;甚至還能見到,有的父母直接帶著孩子工作。
  • 南京老人給壓歲錢起價過千元 外公外婆更大方
    除了曬出雙方老人給的壓歲錢的數目外,網友們也熱火朝天地討論哪方給得多哪方給得少。看了幾頁帖子後,網友「親親航寶貝」很納悶:為什麼曬出來的壓歲錢數目中,大多數外公外婆給得都比爺爺奶奶多?  記者發現,四百來個回帖中,有近七成發帖者都稱爺爺奶奶比外公外婆給得少。「小寶一直是外公外婆帶,一年回一次爺爺奶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