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木耳等食品受汙染引發米酵菌酸毒素中毒!重者休克甚至死亡

2020-12-25 廣州日報

近期,我省進入高溫潮溼天氣,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溼米粉、銀耳和木耳等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椰毒假單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若上述食品未及時冷藏保存或超過保質期,食用引發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風險增大。

為預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消費提醒

01

消費者選購溼米粉等食品時要選擇正規渠道。

要認真閱讀產品標籤,留意產品感官性狀和保質期。在選購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溼米粉,尤其是散裝銷售的,要留意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以及是否在冷藏條件下;在選購木耳、銀耳時,要選取具備正規資質的食品經營者進行購買,同時要注意銷售環境的衛生狀況,選購有生產許可的正規產品,並注意產品標籤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儲存條件。

食品經營者在購進上述食品時,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做好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工作,確保來源可追溯,質量有保證;冷藏保存並在保質期內銷售完畢。儲存銷售散裝的溼米粉、銀耳、木耳等食品應當在儲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繫方式等。

02

家庭製作要注意冷藏儲存和及時食用。

溼米粉、銀耳、木耳等食品一旦儲存不當受到汙染產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加熱烹製也無法消除,食用後仍可引起中毒。溼米粉要冷藏儲存且應在當天食用完。泡發木耳、銀耳前應檢查其感官性狀,發現受潮變質的不應食用;泡發木耳、銀耳時間不宜過長,泡發後應及時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製加工的銀耳、木耳及其製品;不要採食鮮銀耳或鮮木耳,特別是已變質的鮮銀耳或鮮木耳。

03

出現可疑症狀,立即就診。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至12小時,少數為1至2天。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重者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燥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無發熱。如果懷疑發生疑似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儘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並及時送醫院救治,對症治療。

來源:廣東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食用長時間泡發木耳中毒?
    原標題:食用長時間泡發木耳中毒?   食用長時間泡發黑木耳導致中毒?近日有媒體對此報導引發社會關注。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長時間泡發的黑木耳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即引發中毒。如何預防米酵菌酸中毒?
  • 河粉、米粉、銀耳、溼熱天氣,木耳等千萬不要放隔夜,否則很容易中毒!
    近期,多地進入高溫潮溼天氣,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溼米粉、銀耳和木耳等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重者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燥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無發熱。 為預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在這裡提醒您: 01 消費者選購溼米粉等食品時要選擇正規渠道。
  • 「酸湯子」中毒致8人死亡!3 類食物暗藏這種致命毒素
    目前,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患者胃液中均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 所以初步定性此次事件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進而引發的食物中毒。否定了此前所猜疑的黃麴黴毒素所致中毒。 米酵菌酸是個啥?
  • ...國家衛健委|黃麴黴毒素|米酵菌酸|食物中毒|酸湯子|單胞菌|食品...
    近日一起因酸湯子導致9人全部中毒死亡的事件受廣泛關注。椰毒假單胞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來源於土壤,可隨加工原料汙染食品。在適宜的條件下,椰毒假單胞菌屬酵米麵亞種會產生能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米酵菌酸和毒黃素(toxoflavin),毒黃素為黃色水溶性物質,小鼠靜脈注射和口服LD50分別為1.7mg/kg.bw、8.4mg/kg.bw,其毒性略小於米酵菌酸,兩者共同作用導致中毒的發生。
  • 市場監管總局提示:勿食用已變質鮮銀耳或木耳,中毒風險極高
    如何預防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一、夏秋季節,尤其注意三類食品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有三類食品如果被環境中的微生物汙染,容易發生椰酵假單胞菌中毒。一是穀類發酵製品如發酵玉米面、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吊漿粑、餈粑、醋涼粉等;二是變質銀耳、木耳;三是薯類製品如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椰酵假單胞菌來源於土壤,可能會隨加工原料而汙染食品並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米酵菌酸,導致食用者中毒。米酵菌酸耐熱性很強,120℃高溫處理l小時仍可保持毒性。
  • 雞西家庭聚餐中毒致死原因非黃麴黴毒素 實則米酵菌酸引發
    雞西家庭聚餐中毒致死原因非黃麴黴毒素 實則米酵菌酸引發 原標題: 根據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最新信息,雞西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雞西「酸湯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小心家中這些食品安全隱患
    據最新消息,此前在牡丹江市紅旗醫院救治的62歲的李女士於11日晚不幸去世,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根據黑龍江省衛健委發布的信息,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米酵菌酸中毒是如何被確定的?它的危險性有多大?
  • 近期這樣的溼米粉、銀耳、木耳等千萬別吃!
    11位顧客食用河粉後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5人送醫,其中1人死亡。近期,廣東進入高溫潮溼天氣,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溼米粉、銀耳和木耳等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熱烹製也無法消除,食用後仍可引起中毒。
  • 自採鮮銀耳小心中毒
    泡發的木耳或銀耳如需過夜,應放在冰箱冷藏室   羊城派記者 馬燦  廣東人鍾愛喝糖水,特別是羅漢果雪梨銀耳羹。9月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稱變質的銀耳、木耳容易引發椰酵假單胞菌中毒,提醒消費者,不要食用自採鮮銀耳或鮮木耳。同時,泡發的木耳或銀耳如需過夜,應放在冰箱冷藏室。
  • 食用這樣的酵米麵為何引發食物中毒?鮮銀耳禁止出售……
    近年來,一些地方曾發生因食用酸湯子、溼米粉(如河粉)、變質木耳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經調查,均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元旦、春節臨近,家庭聚餐增多,為幫助消費者了解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知識,避免發生此類食物中毒事件,特做如下風險解析。
  • 並非黃麴黴毒素!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數升至8人!
    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致死事件原因 並非黃麴黴毒素!實則米酵菌酸引發! 死亡人數升至8人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某家庭聚餐引發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12日,記者獲悉,此前在牡丹江市紅旗醫院救治的62歲的李女士於11日晚不幸去世。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升至8人。
  • 黑龍江8人食用「酸湯子」中毒死亡 致命毒素是什麼、怎麼預防?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近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發生一起食源性中毒事件,一次家庭聚餐中,9人食用了名為「酸湯子」的當地發酵麵食,而後發病,目前已造成8人死亡。根據官方初步定性,引起中毒的物質為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的米酵菌酸,屬於食物中毒事件。米酵菌酸是一種什麼毒素?為何死亡率如此高?
  • 「酸湯子」中毒致8人死 專家:製作時食品已被汙染產生毒素
    【解說】近日,黑龍江雞西市「酸湯子」致人中毒死亡事件引發關注。該事件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目前已致8人死亡。專家指出,此次引起中毒的「酸湯子」雖然被冷凍一年,但毒素的產生與冷凍時間無關,應是在製作時就已被汙染。
  • 涼拌木耳讓一家三口中毒 這樣的木耳千萬不要吃!
    罪魁禍首是一盤涼拌木耳,誰也不曾想到木耳在泡發2天後產生了大量毒素,一家三口因此中毒倒下,雯雯病情最重。醫生很沉重地告訴他們,治療這類中毒沒有特效藥,雯雯醒來的希望微乎其微。  涼拌用的木耳被室溫下泡發了2天2夜  7月27日,雯雯媽媽做飯前想起了自己前兩天泡發的黑木耳,覺得扔掉可惜,便焯水後做了一道涼拌木耳。
  • 9人食用8人中毒死亡,「酸湯子」究竟藏著什麼毒?
    經檢測,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這是一起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作用的靶器官是肝、腦、腎等,它能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輕者導致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肝腫大、嘔血、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甚至休剋死亡。
  • 顧客買到發黴銀耳 歐尚超市:蔬菜無質保期,把發黴部位挖掉就行
    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菇研究所所長張勁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黴菌也是真菌,食用菌大家也叫大型真菌,但兩者完全不一樣,被黴菌汙染的食物不能食用,毒素在炒菜和煮湯的過程中是不會被破壞的。近日,廣東省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發布了當季慎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消費提醒。
  • ...7人死亡!黃麴黴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我們日常飲食要注意什麼?
    翁珊珊醫生分析,理論上黃麴黴素中毒的主要表現,除了噁心、嘔吐、腹瀉、發熱等典型消化道症狀外,還會引發小便赤黃、黃疸、肝區疼痛等肝細胞受損的症狀,進一步可能出現精神萎靡、消化道出血、肝腹水等,嚴重會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 黑龍江8人中毒死亡事件,除了「酸湯子」這些食物也易中毒
    黑龍江1家9口8人食用酸湯子中毒死亡,黑龍江衛健委近日發布「雞東中毒事件」中毒原因,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0月15日,針對近期各地食物中毒事件頻發,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飲食消費提示,稱穀類發酵食品、變質銀耳或木耳、薯類製品易引起椰毒假單胞菌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