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丹東市出臺《2018年丹東旅遊工作要點》,用這些措施推動丹東「由旅遊大市向旅遊強市邁進」。
1、丹東將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市」。
今年,寬甸滿族自治縣、鳳城市啟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爭取進入省級初檢;振興、元寶、振安、東港納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行列。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推進一批對產業跨越發展有影響力的民俗旅遊、度假旅遊、現代觀光旅遊項目。
朝鮮族風情溫泉度假村、鳳城愛河生態公園、東港北黃海溫泉度假村二期、抗美援朝紀念館,年內完成建設改造並對外開放;振安區九連城古城完成項目編制;發揮市文旅集團融資投資功能,整合鴨綠江旅遊資源,突出建設鴨綠江精品旅遊帶,重點打造沿江風景旅遊長廊;以五龍背、東湯、劉家河三個「溫泉小鎮」為中心,打造溫泉旅遊集聚區……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合作發力,把散落「珍珠」串成流光溢彩的「項鍊」。
3、深化旅遊供給側改革。
推進溫泉旅遊規劃、鄉村旅遊規劃、溝域旅遊規劃、鴨綠江風景廊道規劃,打造最美鴨綠江邊境旅遊風光帶;推進「多規合一」,使旅遊規劃與城市發展、產業發展、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規劃相一致,互相銜接;出臺《丹東市推進全域旅遊戰略獎勵政策》,對旅遊項目、企業、人才等進行激勵,積極爭取國家、省政策資金扶持。
4、創建旅遊品牌。
推進天橋溝5A級景區,花脖山及老石山創建3A級景區創建;獐島、大鹿島、北黃海溫泉度假村申報省級旅遊特色小鎮和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依託景區及通景交通幹線創建省級精品民宿;辦好鴨綠江國際旅遊節、桃花節、楓葉節、銀杏節,開展丹東十大特色餐飲名店、十大特色地方名菜、十大特色名小吃、十大特色紀念品評選;繼續實施「廁所革命」,逐步實現丹東市區範圍內的景區旅遊廁所和各縣(市)區景區、通景公路、集聚區、交通幹道、農村改廁的旅遊廁所全部改造完畢;推進花園旅遊集散中心、全市旅遊交通標識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智慧旅遊建設進程,三星級以上酒店實現WiFi全覆蓋、網上預訂,4A級以上景區實現WiFi全覆蓋、語音導遊、電子門票業務;積極引導培育安東老街、丹東金街、寶山女人街、歐尚廣場等特色商業街建設;組織鴨綠江公園、珍珠公園、錦江山公園等公園建設維修。美景、美食、美節、美街、美園,這些「美麗丹東」的組成元素,一個都不能少。
5、實施市場主體——旅遊領軍企業培育計劃,不斷提高行業整體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開發現代觀光農業項目,重點打造馬市島、大梨樹田園綜合體項目;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進鄉村廁所革命,加強對鄉村河流的整治,對鄉村房屋風格風貌進行統籌規劃,實現鄉村整體的美化、綠化、亮化;大力發展民宿旅遊,因地制宜,突出民宿旅遊特色、服務、環境;適度發展貨櫃酒店、帳篷酒店、木屋酒店、懸崖酒店等新業態;鼓勵發展旅遊特色小鎮;開展旅遊扶貧,做好2018年15個旅遊扶貧開發項目的督導工作,推動旅遊精準扶貧。
6、大力提升「旅遊+」產業融合。
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科技、旅遊+教育、旅遊+中醫藥、旅遊+養老、旅遊+工業、旅遊+農業等新業態,量變帶動質變,融合發展新理念帶來的,是從「化學反應」到「聚變反應」的升級轉型。
7、進一步擴大對外合作。
加強旅遊宣傳促銷,加強旅遊區域間合作,打造丹(東)大(連)黃金旅遊線,鞏固京津冀、東三省一級客源市場,深入挖掘長三角、珠三角重要客源市場,開發晉魯豫地區旅遊市場,促進「引客入丹」。依託瀋陽、大連等城市,強化對東南亞等周邊國家的宣傳促銷。繼續與通化、白山、長白山地區推介互聯,實現鴨綠江流域無障礙綠色旅遊,共同打造鴨綠江黃金旅遊帶。配合做好沿海五城市旅遊宣傳促銷聯合體的相關工作。加強與揚州的旅遊對口合作。跨省、跨區、跨國的大旅遊,來了。
8、不斷提升行業監管新水平。
做好旅遊市場安全工作常態化管理,重點建設縣(市)區旅遊安全監管體系,做好12301投訴受理工作,理順旅遊綜合執法體制,加快推進「五位一體」綜合執法體制建設。規範企業市場經營行為,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經營企業,重點整治江邊及景區周邊、重點窗口拉客亂象、非法經營等違法違規問題,消除安全隱患,全面淨化市場環境。
9、全民共建,全民共享。
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不僅是政府的事、企業的事,更是全民共建共享的好事,整個丹東區域的居民既是服務者、參與者,也是受益者。可以說,全域旅遊就是讓外地遊客玩得順心、放心、開心,也讓本地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2018年丹東旅遊工作要點》特別提出,要完善城鄉綜合服務體系、現代旅遊城市功能以及配套設施,在綠化亮化、道路交通、環境衛生治理、街區整治、戶外廣告整治等方面充分考慮旅遊因素,實現「城市即旅遊,旅遊即城市」,丹東市民無疑是最早、最大的受益者。
原標題:九大措施推動丹東向旅遊強勢邁進
責任編輯:柯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