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航運公司計劃採用水下機器人清潔船體

2020-12-18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韓國媒體稱,日前,韓國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現代商船(HMM)宣布,計劃利用水下機器人清潔船體。

HMM方面表示,在與韓國水下機器人製造商TAS Global籤署合作協議後,將使用水下自動機器人清潔船體水下部分表面。

採取這些措施是為了防止所謂的水生植物(包括藤壺、海藻、苔蘚等)對船殼造成額外的損壞。

此外,水生植物的附著也會將降低船舶行駛速度,增加燃料消耗和廢氣排放。外媒指出,以前,清理船體的唯一方法是派潛水員手動清理。而HMM方面認為,未來採用水下機器人的替代方案將更安全有效。在清洗過程中,水下機器人還會收集船體清洗下來的垃圾,保護了海洋環境的二次汙染以及防止外來生物破壞海洋生態平衡。

該公司還表示,使用水下機器人將節省高達40%的成本,大大減少了工作時間,而且清洗過程更加精確。

相關焦點

  • 國內首臺水下清洗機器人下水
    但海生物的強附著力,使得船體表面的海生物難以清除。以往要完成這項工作,必須要依靠潛水員潛入水中,手工打磨清理,但這樣存在安全風險大、效率低、清理不徹底、無法觀察等問題。 除潛水員下水手工打磨和船舶上塢臺人工清潔以外,「海若01」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的投入使用,為船舶清潔提供了的更優解決方案。
  • 飛馬濱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 專業清洗船舶水下附著物
    公司以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水下檢測、無人系統控制終端、水下圖像實時增強系統、便攜移動基站等主要產品,為港口集團、航運集團和海洋行業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保障。  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輪駁公司黨委書記、經理代偉軍及飛馬濱水下清洗機器人團隊  船體長期浸泡在海水中,表面會有海生物繁殖、生長,形成吸附層。
  • HullWiper公司船體清潔業務進入卡達市場
    HullWiper有限公司將和卡達GAC公司合作,準備於2020年初在卡達Ras Laffan港推出船體清潔方案,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安全、生態友好的船體清潔方案需求。據悉,卡達GAC公司是唯一獲得卡達環保局行政許可能在該國水域進行船體清潔設備運營的企業。HullWiper公司的ROV能符合卡達嚴格的法規要求,該國法規要求收集在清潔過程中清除的全部生物汙垢,在經過QP測試後在卡達石油公司的設施進行安全處置,並保留正確的清潔記錄,每月提交給QP環境辦公室。
  • 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在青下水
    日前,中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商用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在青島港碼頭下水。據介紹,該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是由飛馬濱(青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將其置入水中後,只需通過遙控器操控,就能讓它以噴氣的方式清洗船底,極大提升了洗船效率。
  • 這家青企打破國際技術封鎖 國內首個清理回收水下機器人「下海」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5日訊 近日,青島華興水下機器人技術服務公司「一種船體垃圾清理回收的水下機器人及其操作方法」國家發明專利證書正式授權下發。15日,國內首個清理回收水下機器人樣機下水展示。船舶常年航行在海洋中,船體表面會附著難以清除的貝類、海藻,並在船體底部產生鏽皮和鏽斑。為延長使用壽命,保證安全運行,船舶必須定期進行船底清洗或進塢檢修。以往,我國多採用傳統的潛水員,或船舶進船塢人工清洗附著物的方式,對標的物進行定期清洗,但存在高成本、低效率、高風險、傷船體等問題,最重要的是,附著物清洗下來後,會直接汙染海洋。
  • 知識窗▏對水下機器人(ROV),你知道多少?
    觀察級ROV針對水下特定目標進行定期觀察和檢查,如水下基礎設施、漁業、船體、以及科學研究項目等。其核心部件是水下推進器和水下攝像系統,有時輔以導航、深度傳感器等常規傳感器,本體尺寸和重量較小(通常小於15kg),負荷較低,成本較低,工作水深一般在1500米之內。
  • 推出可以「懸停」的水下機器人,「潛水俠」獲千萬元級天使輪融資
    36氪獲悉,水下綜合解決方案商「潛水俠」於今年4月獲得千萬元級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簡稱中國電子)旗下的零度資本,資金主要用於產品研發、供應鏈建設和團隊擴張等。潛水俠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科技公司,面向消費級市場和行業應用市場,提供水下綜合解決方案。
  • 好尷尬,平昌冬奧會清潔機器人旁邊是吸塵器!聊聊韓國的機器人
    通過這個畫面,我們有理由相信,場館內的清潔機器人更多是屬於展示性質,主要的清潔工作依然要靠人工方式來完成。根據韓媒描述,韓國在冬奧會中共部署了85臺機器人,涉及11種類型,這些機器人都是由韓國國內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機構開發, 「旨在為國際賽事帶來高科技旋風,並將該國的機器人技術推向世界。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多款機器人亮相CES 2020 三星人形...
    青島企業自主研發的環保機器人下水 為大船「洗澡」近日,青島企業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全國首臺環保水下船體清洗機器人在青下水運行。該款機器人首創運用無接觸式高壓空化射流自動清洗功能,成功實現垃圾自動回收,綠色環保,避免對海洋二次汙染,代表著國內最先進的船體及石油平臺清洗科技水平。
  • 挪威研發蛇形機器人 可進行水下設備維護
    【環球智能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4月11日報導,挪威研發了一款水下蛇形機器人Eelume,用於對水下設備進行檢查、維修。該機器人目前正在測試中,尚未投入市場。10年前,一個水下機器人研究項目在挪威開展,現已建成商業模型Eelume,機器人為蜿蜒的「蛇形」。
  • 可深潛百米的水下機器人 有用
    可深潛百米的水下機器人 有用 2018-09-20 08:11:38
  • 合山應急救援水下機器人廠家【北京凌天】
    合山應急救援水下機器人廠家【北京凌天】時至今日,市場上的水下機器人種類很多,可水下機器人還是有一些缺點尚未攻克。機器人造價和維修費用高,在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應急部門的機器人數量很少,如若發生火水域事,很難單靠機器人的力量進行救援。
  • 年度盤點:2019國際智能航運發展大事年表
    3、 MOL對水下ROV進行測試以進行檢查商船三井O.S.K.Lines,Ltd與Sekido Co.,Ltd.合作,對一臺遙控水下機器人(subsea ROV)進行了測試,以檢查MOL Marine運營的電纜敷設船上的船體淹沒區域。
  • 多功能水下機器人 PowerDolphin亮相2018CES
    網易汽車綜合6月14日報導 6月13日,亞洲最大規模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ASIA 2018)在上海開幕,致力於「找準用戶痛點,用跨界思路解決問題」的北京臻迪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其最新的多功能水下機器人產品
  • 浙大海洋生物清洗機器人首試成功 清潔機器人水下展奇功
    浙江在線9月1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曾福泉 通訊員 周煒)浙江大學科學家日前研發出一款水下機器人,專門為石油鑽井平臺清洗鋼管表面附著的海洋生物,並在我國東海平湖油氣田海試成功。  據了解,這是國內首次使用專用機器人對石油導管架海洋生物進行清洗作業。
  • 各大龍頭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發展分析
    其中,個人/家用機器人主要包括:家庭作業機器人、娛樂休閒機器人、殘障輔助機器人、住宅安全和監視機器人等;專業服務機器人主要包括:場地機器人、專業清潔機器人、醫用機器人、物流用途機器人、檢查和維護保養機器人、建築機器人、水下機器人,以及國防、營救和安全應用機器人等等。
  • 中國新型機器人:水下清洗軍艦 爬壁偵察打擊
    而如何讓機器人更好地運用到未來預警偵察、精確打擊、國土防衛等軍事作戰領域,也成為國際社會、軍工企業和軍事專家們關注的焦點。科技引領發展機器人研發駛入快車道上世紀90年代,隨著科幻電影《終結者》的上映,全球掀起了一股機器人戰警的狂潮,從科幻走到現實的機器人取得了跨世紀的發展。
  • 仿生鯊魚、水下搜救機器人將亮相服貿會
    攝影/新京報記者 張璐水下機器人替代蛙人,協助打撈落水者在位於經開區的博雅工道(北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區,一個水下機器人(智能纜控無人潛航器)正在大水箱裡「搜尋」。機器人通過攝像頭的實時監測以及聲吶掃描,可以成功確認水下目標物的具體位置。聲吶可以掃描前方300米以內的水域。
  • 以水下智能為核心打造水下應用生態,潛水俠獲零度資本千萬級天使輪...
    看準這塊市場,深圳潛水俠創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以全數位化虛擬樣機研發技術、水下智能姿態控制算法等技術為核心,研發出可攜式水下機器人潛水俠NEMO和用於水體檢測的物聯網遠程遙感監控系統,立志打造圍繞水下智能的水下生態鏈。立足水下智能,打造可靜態拍攝的可攜式水下機器人「大疆已知,大海未見。
  • 新型船體、大型油罐儲罐除鏽工藝——德高潔高壓水除漆除鏽機器人
    金屬油罐是採用鋼板材料焊成的容器。常見的金屬油罐形狀,一般是立式圓柱形、臥式圓柱形、球形等幾種。大型油罐儲罐防腐維修工作中除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除鏽的質量更是直接影響了防腐的質量。目前油罐防腐除鏽中常見的除鏽工藝電動工具磨光機除鏽和除鏽機械噴砂機、拋丸機除鏽,由於在施工過程中易產生火花所以不適用正在使用中的油罐,使用中的油罐須採用防爆、防靜電的施工工藝。另外還可以使用化學脫漆劑脫漆,優點是效果好、脫漆徹底,絕無靜電或火花;缺點是使用成本高、施工進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