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友草莓很是憤憤不平地在群裡說:自己家娃上了小學一年級,一開學她就給老師送了1000元,想著讓老師多照顧照顧孩子,結果半學期的時候,孩子因為背不會課文,就被老師批評了,而且還罰他好幾節課沒上成,讓他背會了才能去上課。
聽孩子回來說了這事,她特別生氣,在微信上問了老師這件事,老師看起來也比較生氣,說:全班孩子都背下來了,只有你家孩子沒背下來,態度太不認真了。
草莓說:白給她送1000塊了,要不要舉報她?以後還要不要送禮給她,難道是嫌送少了?
其實,大概每個家長都在送禮不送禮之間飄搖過,糾結過,不送吧,擔心人家都送,自己家孩子會不會送到不公平待遇?送吧,送多少合適?現在普遍行情是啥?
其實,對於老師來說也是比較煩,收吧,有被舉報的風險,不收吧,很多家長會用各種方式暗地裡塞給你,也是麻煩。我想,我如果是老師,肯定不收這個禮,一旦收了,就感覺「欠」誰了一樣。
地方上的老師不好說,但是,普遍說來,大城市裡的老師們普遍素質都蠻高的,送禮不送禮,還真沒看出啥大區別來,主要是自己的孩子要爭氣。
我自己的成長曆程看,我家裡從來沒有給老師送過禮,但是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很多老師都很喜歡我,照顧我,其實就是因為學生本身學習好,爭氣,老師就會自然而然地「偏向」,而不是通過送禮就能成就孩子的。
畢竟,老師需要的業績,不是那1000元。一個成績好的學生,給老師帶去的榮耀不是那1000元所能匹配的。好學生,老師才更有成就感。
我們可以送禮的兩種結果來分析一下:
送禮後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老師非常照顧孩子,甚至偏向孩子,孩子有錯誤了也不管,任由他肆意妄為,這樣發展下去孩子即便是有錯誤,也覺得自己是對的,養成了嬌縱的習慣。
一種是老師公平對待每個孩子,那家長心裡上可能不太舒服,覺得我既然送禮了,那就應該照顧自己的孩子,但是老師居然都是公平對待,這樣是不是送禮送錯了,家長感覺到委屈。
記得我們小時候,老師也都是鄰鄰居居的比較多,那時候父母會叮囑老師,嚴著點管,那時候老師都毫不留情,有點啥錯誤直接告訴家長,家長回家還會批評孩子,或者給孩子一頓胖揍。
送禮是想要孩子得到特殊照顧,但是這種特殊照顧真的好嗎?能為孩子鋪平一切路上的障礙嗎?
回到這事上,剛開學時給老師送了1000元,無形中心理上有個期待,可能還有點優越感,覺得老師就應該多照顧孩子。孩子學習不好,沒背會課文,那怎麼不好好想一想為什麼別的孩子都背下來了,只有自己家孩子沒背下來,是不是該反思一下?
孩子上學,並不是把孩子整個拋給老師就不管了,自己平時也得多照看一下,孩子背不會課文是貪玩還是不會背?自己心裡要有數,老師停他的課,這種方式我其實也不贊成,畢竟誰的時間都很寶貴。
有時間不如多陪陪孩子
有時間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學習,看看孩子究竟是什麼狀態,自己多下點功夫,記得有人說過一段話:幾年之後,你會發現,你所買的奢侈品都已經敗舊了,華貴的衣物也破舊了,但是如果把這些投入到孩子身上,收穫的將是一個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