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就要到9月10號教師節,周圍的家長已經在討論教師節該送老師什麼禮物好的話題,聊著聊著就成了:
「聽說我女兒學校送禮都是500元起步。」
「xxx給老師送了一個xxx,我們是不是也要選個差不多的?」
「買個好的老師不一定記住你,買個便宜的老師一下子就記住了怕了怕了。」
其實老師和家長都很清楚,送禮這件事兒完全就是為了孩子,這就跟看病塞紅包一個道理,總覺得我送了,我的孩子就能被照顧,至少不會被穿小鞋。其實這都源自於家長自己花錢買心安的想法,至於老師到底會不會收禮,想不想收禮,我想只有老師才能給出大家正確答案。
今天,我採訪了我身邊來自小學、初中、早教中心和跆拳道及興趣班的老師們有關於送禮的話題,看看作為老師他們對於送禮這件事兒怎麼看!
採訪對象1——10多年教學經驗的跆拳道館教師
得出結論:小朋友送的禮物,做老師的都會喜歡和期待,但是遇到比較貴重的禮物,雖然會收下但是也會換個方式將這個「人情」還回去。
採訪對象2——將近30年教學經驗的初中語文教師
得出結論:孩子送禮是期待的,但是只要是孩子的學習進步或者一個賀卡一句簡單的祝福和問候,都是教師節最好的禮物,期望收到禮物不是件不好的事情,而是希望通過禮物感覺到被重視和認可。
採訪對象3——早教中心老師
得出結論:對於貴重的禮物有負擔,如果收下也會再給小朋友買東西將這個人情還回去,更希望收到孩子自己手工製作的東西。
採訪對象4——5年多經驗的小學語文老師
得出結論:送貴重禮物是一種負擔,只要孩子成績好,乖一點,一定要送可以松一點親手寫的卡片就可以了。
採訪對象5——幼兒英語啟蒙培訓學校校長
得出結論:希望收到禮物,因為代表孩子認可、惦記自己,但是只會收一些零食和有紀念意義的東西。
簡單的幾個問答,想必很多家長都有了答案,下面我來說說我這個從小混「老師圈兒」人的看法。
可以送禮嗎?
可以,每一位崗位和角色,其實都需要被鼓勵和認可,父母希望孩子成才、聽話,在父親節、母親節的時候能對我們說一聲節日快樂,老師也不例外。
可以送貴重禮物嗎?
不用,貴重的禮物不僅可以造成老師的心理負擔,如果老師收禮後對孩子百般照顧會讓孩子和家長認為只有送禮了老師才會重視孩子,如果老師沒有對孩子特別照顧,家長心裡也會覺得不是滋味,一個貴重禮物送出去買了自己一個心安卻很有可能讓雙方陷入兩難的境地實在沒有必要。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送禮這件事兒呢?
1. 理解送禮的初衷
送禮物是對老師工作的認可和孩子儀式感的培養。
2. 相信孩子和老師
對於老師來說,照顧教育好孩子是他們的職責,一個優秀的老師是不應該因為送不送禮而對孩子們區別對待的,所以作為家長應該給予老師信任。
PS:父母對孩子教育得當,在平時,做到對老師的要求積極響應,對孩子的品行正確引導更容易讓老師對孩子留下好的印象哦!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