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最近兩天,教師節該不該送禮、咋送禮成為各大微信群、QQ群裡的主題,那家長們是各種糾結鬧心。然而面對家長的送禮,老師們也感到「壓力山大」,甚至想躲起來。
最近兩天,很多家長對教師節送禮的問題討論起來。
有一些家長說,大部分都是送了一點小禮品,比如賀卡、保養品、護膚品之類。
不過也有些家長說,去年教師節的時候,讓孩子給老師送了自己做的手工賀卡,發了一條簡訊問候,感覺挺好的。但今年又開始擔心,這樣會不會有點不太夠意思。於是,有的家長就跑到花店預定鮮花,他們覺得一束鮮花也不是貴重的禮物,表達心意,畢竟一年就這一個教師節,老師也挺不容易的,希望老師能夠收下來。
也有一些家長想趁著教師節表達一些對老師的感激。但老師們無論如何也不收這份禮,面對家長們的熱情,老師們婉言謝絕。有些家長就開始犯愁,覺得送禮還送不出去,確實太鬧心,也不知道怎麼辦好。
到底要不要送禮,該怎樣過教師節?二三裡裡友、一位有著30多年教學經驗的崔老師告訴二三裡,每年一到9月份,感到壓力很大,其實老師們根本不用什麼貴重的禮物,只要是真心誠意表達感激之情,老師們就很高興。
「作為一名老師,啥都不想要,配合我工作就行了!」
裡友「德惠小喇叭」是德惠的一名老師,她說,真不需要送禮,所有的孩子老師都平等對待。
「送禮之後有些工作都不好開展。對於收禮問題,本人表示不理解。最奇葩的是還有個別老師把紅包等信息曬進朋友圈。不知道她們到底怎麼想的。作為老師,我最希望家長和孩子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學習任務。因為如果孩子真不學,老師有時候也無計可施。對於不學習的釘子學生,打不得罵不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都不起作用。家長們把送禮的心思就多用在孩子身上,遠遠超過送禮所起到的作用。」
而在四平市剛剛參加老師工作的裡友「福來」更是對二三裡坦言:「說實話我也不想收。」
作為一名四年級語文老師,裡友「花開吉祥」對二三裡資訊說:「開學後正好教了幾首現代詩,也有讓學生仿寫的題目。所以我跟孩子們說,不需要教師節禮物,給我們每個老師寫一句詩就夠了。還是很期待孩子們的詩句啦。」
「作為老師,我個人覺得家長還是不要送禮為好,以免助長社會的不良風氣。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也是有工資可拿的。家長無需額外費盡心思為老師購買禮物。把那些時間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多好!如果家長想真心表達對老師的謝意,就讓孩子製作一張賀卡,寫上祝福的話語。鮮花都不要買,因為鮮花也會花費不少錢的!」裡友「德惠頭條」也是德惠市一名教師,他表示,不要讓教師節變成送禮節!
而二三裡裡友「樺木林」更是霸氣回應:「不需要,我在農村中學工作20多年,親眼目睹了農村教師的樸實,都希望孩子能夠認真學習,老師沒有偏愛,不會因為不送金錢和禮物對某個孩子另眼看待,而恰恰相反,我們偏愛的是那些家庭困難,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
不接受他們的禮物,我們照樣對他們好,這是我們的職業,是我們應盡的職業。」
「這也是我的心裡話,看不得那些家庭困難的家長,用自己的血汗錢給老師送禮,購買昂貴的學習資料。我們看哪個孩子吃穿困難,我們都把自己的衣服送給他們,我的二三裡短袖就給孩子了,孩子穿著可高興了。」
在採訪中,二三裡資訊真切感受到了老師們對教師節送禮的擔憂和壓力,「做為一名老師,最打動我的禮物是孩子的成長。」這句話是二三裡聽到的最感動的一句。
教師節,人們應該向老師表達關懷和問候嗎?回答是肯定的,止於心意,就可以了。這心意,可以是一條簡訊、一聲問候、一張卡片、一盆綠植……是學生的一個快樂笑臉,是教室投屏裡的一個精心布置。讓學生直接面對老師,表達他們自己所想,才會給老師帶來莫大欣慰。
教師節,請一同說一聲:「老師好!」
(二三裡編輯 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