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高中新高考選科悄然啟動,有的學校推出組合「套餐」,老「理綜...

2020-12-12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郭會橋 肖揚 張裕)2018年,全省高一新生將迎來「新高考」改革元年。新高一學生選科分班有哪些變化?選科走班今後如何實施?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武漢多所高中發現,目前,一些高中推出選科「套餐」,供高一新生進行選科。與此同時,有的高中把套餐內選課與行政班分班結合起來,儘量減少這批高一學生的走班時間。

部分學校推出7—9種選科「套餐」

「物理+化學+生物」、「物理+生物+地理」、「物理+歷史+地理」……在武漢外校剛剛公布的《2018年新高考選科分班意向書》上,學校列出了7種選科「套餐」,供高一學生選擇。而十一中的選科「套餐」有9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物理+生物+歷史」、「化學+生物+政治」等。武漢市二十三中的選科「套餐」有7種。華科附中推出了8種組合「套餐」

按照湖北省出臺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新高考「6選3」,理論上有20種組合方式。為了便於學校管理和師資調配,武漢市很多高中推出了7—9種選課組合方式,基本上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9種選科套餐是經過三次篩選出來的,」十一中有關負責人介紹,這9種選科「套餐」既考慮到學生自主選科的實際情況,也考慮到高校招生的專業覆蓋面,也綜合了十一中的強勢學科特點。「選科之後,何時實施還沒確定,要視家長確認,老師配備到位之後才開始。」

老「理綜」組合最受青睞

從2021年起,我省高考將不再分文理科。「新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考生從6個備選科目裡自主選擇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6個備選科目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選3」將直接影響大學選專業,以及今後的發展方向。

十一中有關負責人說,從目前選科的情況來看,選「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生最多,約佔高一學生總數的20%。武漢中學目前已經進行了兩次摸底,目前來看物理選的學生最多,選歷史和地理的相對較少。在學校目前給學生推出的「套餐」中,最熱門組合當屬「物理+化學+生物」,最冷門的是「物理+生物+政治」。

武漢一中負責人說,該校正式的選科還沒開始,「從模擬選科的情況來看,選得最多的還是傳統的『物理+化學+生物』和『政治+歷史+地理』。今後,在正式選科時,學校還將給學生一些適當指導。」「與往年相比,選科時選文理兼備的學生多了。比如選兩個理科帶一個文科,或者選一個理科帶兩個文科的情況變多。此外,與第一次模擴選科相比,選物理的人數變少了一些,選政治、地理等文科的人變多了,說明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對各學科的學習特點和自身的特長逐步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學科選擇變得理性化。」武漢中學高一年級教學主任劉志江告訴記者:「目前,學校推薦學生還是要注意文理兼備。」

業內人士解釋說,選老「理綜」和老「文綜」的學生偏多,主要原因還是學生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來已久,老師對這兩種組合的複習方案更為完善。學生在選擇時也有所傾向。

「套餐」內選科與行政班分班相結合

十一中負責人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在9種選科「套餐」裡,高一學生選定一種套餐後,學校會儘量把一種組合的學生分到一個行政班。「目前,高一學生共有15個行政班,能覆蓋9種組合套餐,基本上一個組合就是一個行政班。這樣,更能方便老師對學生進行輔導。儘量減少學生在走班過程中耽誤的時間。」

武漢市二十三中負責人也透露,目前,高一學生正在進行選科,他們將從7種套餐裡選出一種。「按計劃,基本上一種組合就是一個行政班。這樣,多數學生就避免了走班,此舉既滿足了學生的個性選科需求,也便於學校管理和師資調配。」

與這種選科與「行政班」分班相結合的做法不同,武漢一所高中實施「行政班+教學班」選科走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之後我們進行了第二次模擬選課,下學期開始學校將試運行選課走班教學,組織學生參加6選3科目的學習。」武漢某高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屆時學生們早讀和前三節課在行政班上,主要圍繞語數外教學,第四節課開始, 6選3科目、體育、音樂、美術等公共課以及學校的特色選修課都採取走班制,晚自習回到行政班上進行。」

有家長擔心,孩子的學習能力偏弱,「走班」後沒有過去行政班老師的管束,害怕孩子「放飛自我」, 武漢某高中相關負責人表示,新高考下的分層選課走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楚天都市報記者了解到,選課走班對學校的教室等硬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校將對現有可用的教室進行統計、清理和規劃,高一學生要求統一背書包,教室書桌上不能留放任何東西。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科制為何變成了「套餐制」?班主任:學校也很無奈!
    但是在新型的「走班制」教學模式下,有些學校遇到了師資不足、教室不夠、管理困難等一系列問題。現在部分新高一學生在選擇科目時,遇到了難題,不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只能從學校推出的5-6種固定組合中選擇,這是不是違背了新高考的初衷?對學生是否公平?如果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分析,確實是不公平的,但是學校是否有能力任學生自由選擇呢?
  • 不再有文綜理綜,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新高考「六選三」落地——20種科目組合下的「選科平衡術」
    與北京同為第二批新高考試點的,還有天津、山東和海南。對於四地考生而言,2017年啟動的新高考賦予了他們更多的選科可能性,但同時,他們也面臨著更複雜的局面,有的人更多遵從興趣,有的人考慮自己的優勢,有的人則更看重高考報考專業未來的發展空間。
  • 「最差」新高考組合出現,很多學生已入坑,新高一學生千萬要注意
    文/阿陽教育我國的新高考改革已經推進,很多省市已經開始執行新高考政策,2014年啟動,在2017年最先執行的省市是浙江省和上海市,今年第二批試點省市,有北京市、山東省、天津市和海南省,其他省市也將陸續執行。
  • 浙江高考選科組合35種,特色高中你準備上哪種?
    經過7年多的創建,共有3批56所學校成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項目學校,涵蓋人文、科技、藝術、理工、社科、金融、醫藥等多個特色領域。升學規劃專家梁挺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浙江教育改革敢為天下先,新高考2014年最早在浙江和上海開始實施,實踐證明方向是對的,現在全國逐漸全面推行新高考。
  • 新高考模式科目怎麼選?兩種組合易「吃虧」,一種組合成「熱門」
    如果能自己選考試科目的話,我甚至覺得自己能考上清華。 (純屬我自己覺得) 當然了,我當時也就是那麼一想。 不過沒想到的是,新高考施行後,還真採用了「3+3」和「3+1+2」的模式。
  • 新高考選科「大坑」:學校組合開不全,學生選科傻了眼
    」根據新高考兩年來一線全程參與學生選科的經驗,以及對學生選科後學習情況的持續追蹤,總結「新高考如何選科」10季失敗案例,詳細為您記錄新高考選科中的那些「坑」。一些您意想不到的細節,卻關乎著孩子未來,今天為大家帶來《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五季:學校強制3選1,身不由己淚空流》,又名《新高考選科「大坑」:學校組合開不全,學生選科傻了眼》。
  • 新高考最差組合出現,已經有學生入坑,新高一學生要儘量避免
    繼第二批試點的山東、海南、北京、天津4個省市實行新高考之後,又有江蘇、河北等8個省份實行新高考,不同的是,這8個省份實行「3+1+2」模式,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省份採取這種模式。很多人都在問這麼一個問題:新高考最好的組合是哪個組合?這個沒有固定的答案!小編認為: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 新高考制度會影響復讀?是的,影響非常大
    不再分大文(政治、歷史、地理)、大理(物理、化學、生物),6選3科共20個套餐,原來的大文(政治、歷史、地理)、大理(物理、化學、生物)也在20個套餐之中。 賦分結構:語、數、外每科150分,6選3等級考學科每科100分,高考總分750分。
  • 部分新高考試點延遲啟動棄考物理仍是改革關鍵點
    山東省將從2017級高中生開始啟動新高考。10月29日,山東省金鄉縣教育體育局官方微信披露了山東省教育廳對2017級學生選科組合統計的內部報告交流PPT。數據顯示,只有39.52%的學生選考物理,在6個選考科目中排名倒數第二。數據顯示,浙江省2014級學生中選考物理的學生為8.9萬人,佔比36.0%。
  • 新高考"7選3」怎麼選? 近半學生選5種組合
    新高考"7選3」怎麼選?近半學生選5種組合 2015-10-29 10:44:55來源:浙江在線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學軍中學校長陳萍:工科男與文科女一直是傳統現象,傳統高考文理分科時,理科班經常是男生的天下,而文科班總是女生多。  新高考改變了考試方式,但沒有改變男女生對專業選擇的性別傾向。這一調查結果,跟以前的趨勢還是大致吻合的。  杭高校長尚可:男女生這種選擇,跟以後的職業傾向有關——希望將來搞理工科的男生居多,喜歡往文史哲方面發展的女生偏多。
  • 新高考政策下選科選專業是門新學問!家長和考生需如何應對?
    2021年,廣東將迎來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政策下,選科直接關係到將來大學的專業,因為有的大學專業會限制高考科目,這也導致考生填報志願時考慮的因素會更多。眼看留給考生的時間所剩不多,東莞的家長們現在已開始為此事操心。
  • 3+1+2高考選科最佳組合推薦
    【導讀】隨著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3+1+2選科模式甚囂塵上,該模式下,物理、歷史分道揚鑣。那麼,學生選課過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則?有哪些組合是值得推薦的?今天,小助給大家普及下。   新高考選科中的3、1、2分別指什麼?
  • 浙江新高考"7選3」怎麼選?理、化、生組合最火
    首次新高考,第一次「7選3」,考生們都是怎麼選的?他們如何策劃自己的高考大計?    開考前,錢江晚報面向省內10餘所一級重點中學,面向5000多名高一、高二學生做了一次「7選3」意向調查,發現幾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並請了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杭高校長尚可來分析解讀。
  • 江蘇新高考方案來了 高中階段,部分學校提前分班
    面對新學期即將發生的各種新變化,各高中學校正在積極應對。面對新學期即將發生的各種新變化,各高中學校正在積極應對。新高二實際分班組合集中在五六種,選化學的依舊不多 根據新高考方案,今年的新高二學生開始,將採用「3+1+2」高考模式。
  • 邊新燦:關於新高考選擇性問題的思考
    更深層的原因是選考制。在沒有選考的時候,採用原始分合成總分是最為社會認可的辦法。實行選考後由於各科之間客觀上存在學習難度和試題難度上的差異,有時甚至懸殊,採用原始分會造成有的吃虧有的得利的客觀結果。因此等級分和標準分成了原始分的替代品。標準分因換算過於複雜,難以獲得社會的認同,等級分則相對比較簡明,從而成為新高考的標配。可見實行等級賦分辦法的直接原因是選考制。那麼,新高考為何要實行選考?
  • 新高考有20種學科組合,怎麼選?這3種高一新生千萬不要選
    文/阿陽教育今年又有4個省市推行了新高考模式,「3+3」的模式,讓很多家長和學生,非常頭疼,這種模式有20種學科組合,又會影響大學錄取,還有專業的選擇,所以很多學生和家長,不知道該怎麼選?想知道哪種最好?哪種最壞?
  • 新高考選科分析,專家教你如何「揚長避短」讀到好大學!
    2021年,8個省市新加入新高考改革「豪華套餐」: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江蘇。其中不乏頻上熱搜、備受矚目的高考大省。和之前實行「3+3」或「6選3」模式的6省市不同,第三批實行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採用「3+1+2」模式。
  • 青島高中選科塵埃落定 「理化生」組合選擇人數最多
    近期,青島普通高中學校陸續完成了2017級學生選科工作。作為「新高考」政策下的首批學生,他們高考將不再考文綜、理綜,而是要從思想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6個學科中自主選擇3科進行考試,也就是俗稱的「6選3」。那麼,在選科過程中學生與家長有哪些感受?學校為學生選科提供了哪些指導?選科之後的教學會有怎樣的調整變化?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新高考"7選3」怎麼選? 近半學生選5種組合「理化生」最火
    浙江在線10月29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首次新高考,第一次「7選3」,考生們都是怎麼選的?他們如何策劃自己的高考大計?  學軍中學校長陳萍:工科男與文科女一直是傳統現象,傳統高考文理分科時,理科班經常是男生的天下,而文科班總是女生多。  新高考改變了考試方式,但沒有改變男女生對專業選擇的性別傾向。這一調查結果,跟以前的趨勢還是大致吻合的。  杭高校長尚可:男女生這種選擇,跟以後的職業傾向有關——希望將來搞理工科的男生居多,喜歡往文史哲方面發展的女生偏多。
  • 北京新高考6選3「試水」落地 1/3考生選擇理科「老三樣」組合
    在延長了高考時間一個月後,北京新高考首批考生今日踏入考場「應戰」。作為新高考「試水者」,9日、10日兩天,考生們將進行「6選3」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   【新高考·新發現】   「理化生」組合佔考生數1/3   因是第一年試水,且所選科目的選擇性更大,學生究竟如何合理選科成為是否在考試中勝出的關鍵。調研北京六個區的7所中學發現,幾乎每種組合都有學生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