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有文綜理綜,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新高考「六選三」落地——20種科目組合下的「選科平衡術」

2020-07-10 21世紀經濟報導

對於大多數高考生而言,7月9日是迎來解放的日子,但對於北京等地的高三學子而言,緊張還將持續到7月10日。

今年北京市的高考日程安排是:7月7日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8日下午考試科目為外語,9日考試科目為物理、政治、化學,10日考試科目為歷史、生物、地理。

不再有文綜理綜,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新高考「六選三」落地——20種科目組合下的「選科平衡術」


今年是北京新高考「六選三」落地的第一年,對於考生來說是一種新的考試模式:今年的高考不再有文綜、理綜科目;考試時間從7月7日到10日持續4天;英語筆試和聽力考試分開進行……

具體而言:統一高考科目調整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科,每門科目滿分150分,總分450分,其中英語聽力考試提前安排,考兩次,取高分計入成績;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為選考科目,考生自主選擇3門科目,每門滿分100分。

與北京同為第二批新高考試點的,還有天津、山東和海南。對於四地考生而言,2017年啟動的新高考賦予了他們更多的選科可能性,但同時,他們也面臨著更複雜的局面,有的人更多遵從興趣,有的人考慮自己的優勢,有的人則更看重高考報考專業未來的發展空間。


20種選科組合


7月6日,高考前一晚,北京海澱區一所公立高中的高三學生陳子奕(化名)在社交網站上發了一條消息:祝我高考順利!

對陳子奕而言,今年是個太不尋常的備考季。北京市高三年級的學生直到4月底才返校複課,但到了6月17日,學生家長們又收到通知:按照北京市新聞發布會剛剛發布的「全市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的部署和要求,從當天起,各年級一律停止到校上課,繼續採取線上授課的方式。這一天,是高考倒計時20天的日子。

居家學習已經不再陌生,陳子奕迅速收拾好心情,投入到了最後的高考衝刺中。她偏愛文學,也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如果分數不出太大偏差的話,她的第一志願是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讀酒店管理,第二選擇是去首都師範大學讀學前教育。

她的理想專業都是文科,加上對理科科目不太擅長,陳子奕選了歷史、地理和政治,這是以前的文綜三科目。

看上去新高考的選科制度對她並無太大影響,但陳子奕仍然認為,對於更多的人而言,選擇空間更大了,可以揚長避短,並且結合自己的興趣來選科。

理論上,「六選三」總共可以產生20種選科組合,學生們如何組織上課?

陳子奕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所屬的行政班,選擇理科科目大於兩科的同學分到理科班,反之則分到文科班,她的學校全年級共有五個理科班和兩個文科班。語文、數學和英語三科的課程在行政班上,選科則採取走班制,每一個可選科目分為ABC三個班,同學按照課表去對應的班級上課。

陳子奕屬於文科班,她的行政班同學都至少選了兩門文科科目,所以,走班上課時,同學們的重合率很高。

與陳子奕恰恰相反,山東青島的高三學生李澤(化名)選了物理、化學和生物。他說,雖然還是以前的理綜科目,但感覺還是不一樣,因為這種組合不是被捆綁選定的。

4月15日,李澤終於複課回到了學校,但出於防疫的考慮,學校將原來的一個班拆分為兩個,學生課桌之間的距離拉大,老師輪流去兩個班上語文、數學和英語課。

本來應走班上課的選考科目,因為擔心人員流動增加感染風險,學校讓高三學生繼續在教室裡用手機上了一個月網課。

「太難忘了,平時我們根本不允許帶手機進教室。」李澤說。


等級賦分制錄取


在高考前不久的一次模擬考試中,李澤考了570分,這與他平時的成績相差不大。但在高考中,分數的計算方式會有所不同。

根據第二批試點的新高考辦法規定,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直接採納卷面分,選考的6個科目成績按等級賦分。

以北京為例,學生每門科目的原始成績按照分數高低進行排名後,再按照排名1%-15%,16%-50%、51%-84%、85%-99%、99%以下劃分成A、B、C、D、E五個等級,每個等級下又再細分為5個小的等級。

假如一位考生的化學考了95分,排名區間在前1%,那麼他的賦分將是100分;另一位考生考了80分,排名在37%-43%這個區間,按照賦分對照表,最終的分數為76分。

為何要採取等級賦分制?

在20種選科組合下,每一個科目的特色、考試難度不同,參加考試的考生人群也不同,這導致不同科目的分數「價值」並不一樣,如果簡單採用每個人的卷面分數加總方式,並不合理。

李澤向記者介紹,假如他的一個同學選的科目是物理、化學和地理,而今年的地理科目對比生物簡單得多,可以輕易拿90分,而李澤選的生物要很優秀才能得到80分。他跟這個同學直接按分數加總來競爭的話,當兩個人報考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專業時,他無疑是吃虧的。而等級賦分折算減少了這種不公平現象。

一位從事高考志願諮詢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等級賦分制下,最高分仍為100分,但最低分也有40分,在同一科目中,不同考生之間分差最多只有60分。加上等級賦分對於考生個人來說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有的學生因此傾向於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語數英科目上。

但在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試點初期,浙江、上海這兩個試點地區的部分考生出於博弈心態,出現了「棄考物理」的現象,最終兩地通過發布物理最低保障基數來保障物理科目賦分公正,這給第二批試點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被「偏愛」的物理


在今年的招生中,面對新高考改革試點地區考生,很多大學在招生環節就在強調物理的重要性。

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例,近日,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在接受採訪時明確指出:新高考省市的考生,報考我校,必須選考物理。也就是說,我校所有招生專業都要求選考物理。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發現,以廣東省高校在山東的招生為例,2020年共有659個招生專業,其中,有281個專業對物理提出了要求,佔比為42.6%。其中一部分要求必選「物理+化學」,另外則要求在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必選一科。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的確有很多大學裡的專業,沒有物理基礎的話很難學得下去,大學做出一定的要求是出於客觀考慮。

山東臨沂一所縣城高中的高三學生劉昕(化名)選考的科目是化學、生物和地理。有一段時間她想過以後學醫,但後來了解到很多醫學相關專業要求選考物理。劉昕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也有一部分醫學專業只要求在物理、化學和生物中任選一科,她可能會看看自己符合哪些高校醫學專業的報考條件,如果選擇太少,就乾脆換個專業方向。

李澤說,老師跟他們強調過選考物理的重要性,最終,他所在的高三年級700名考生中,大約有300人選了物理科目。至於他自己,擅長的科目差異並不明顯,選考物理至少給自己在報志願時保留了更多的可能性。

2018年,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材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其在北京市9所學校進行的一項新高考模擬選科調查結果,物理是學生喜歡程度一般,但實際選擇人數僅次於化學的科目。

沒有選理科的陳子奕記得老師給他們講過,如果選了物理,報志願的時候可選的大學專業高達96%以上。「這可能影響了一部分同學的選科決策。」陳子奕說。

比陳子奕低一年級的北京高中生,在2018年升高中時經歷了首屆新中考改革。改革前,北京中考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和化學。改革後形成「3必考+3選考+體育」的新模式,可選科目包括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學),其中,物理、生化必須至少選一門。

不難發現,北京的新中考改革很大程度與新高考相銜接。對於物理、生化必須至少選一門的限定性要求,北京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曾解釋,「初中物理或者化學、生物,一點基礎都沒有的話,將來普通高中畢業都會有問題,所以在初中學習,要求他有最基本的基礎」。

高考導向影響了學生及家長的決策。一位北京高二學生曾在兩年前的新中考中選了生化、物理和地理科目,他的家長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這個組合一方面照顧了孩子的興趣,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將來選大學專業、就業能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責編:李悟)

相關焦點

  • 新高考制度下,時間表、考試特點,選科6選3的20種組合模式!
    自高考試點改革以來,近兩年幾個省份率開始實行新政策,比如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現在考生和家長都很關心新高考制度下怎麼選擇學科呢?選考的科目如何選呢?今天,小編就選科的問題做個分析,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新高考下不同選科組合究竟可報哪些專業?選科問題一網打盡!
    今年,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市正式落地實施新高考,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的21屆考生有了可參考的方向。 但真正難的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考生,2021年廣東、重慶、湖北、湖南、河北、遼寧、福建、江蘇也即將落地新高考改革。
  • 新高考第1年,高中班主任勸告:選科別選這3種組合,容易「吃虧」
    難就難在是傳統高考模式的最後一年,一旦考試失利就面臨著極大的考驗,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退路。  2020年已經有六個地方搶先體驗了「新高考模式」,分別是上海、浙江、海南、北京、山東和天津,那麼兩種高考模式有著怎樣的差別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有什麼不同?
  •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選課走班」?這份秘笈請查收!
    又一年高考結束,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將成為第二批(北京、天津、海南、山東)迎接高考新方案的第一批考生。這批考生,將面臨著選課走班。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如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科特長和高校選考科目要求進行選課,發揮學科優勢,進而在高考中獲得更好的成績,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呢?一起來看看吧!
  • 江城高中新高考選科悄然啟動,有的學校推出組合「套餐」,老「理綜...
    而十一中的選科「套餐」有9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物理+生物+歷史」、「化學+生物+政治」等。武漢市二十三中的選科「套餐」有7種。華科附中推出了8種組合「套餐」按照湖北省出臺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新高考「6選3」,理論上有20種組合方式。為了便於學校管理和師資調配,武漢市很多高中推出了7—9種選課組合方式,基本上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
  • 新高考選科:選哪些科目可報的專業多?高一高二生要注意!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進行不分文理、選科的高考方式。2020年,北京、海南、山東、天津將執行新高考,教育考試院也提前發布了擬在本省市招生普通高校本科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本文根據這四個省市公布的選考科目要求來分析不同選科組合可填報的專業數佔比,為高一高二考生提供參考。
  • 新高考有什麼新意?選這一科可選專業最多
    一.新高考時間表,各省自行參考啟動時間:2014年 執行時間:2017年 浙江、上海啟動時間:2017年 執行時間:2020年 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啟動時間:2018年 執行時間:2021年 湖南、江西(暫緩)、廣東、江蘇、黑龍江(暫緩)、貴州(暫緩)、四川(暫緩)、吉林(暫緩)、重慶、河北、湖北、山西(暫緩)、西藏(暫緩)、福建、內蒙古(暫緩)、河南(暫緩)、遼寧啟動時間:2019年
  • 新高考選科模式競爭大,竟有985、211和普通大學的差距
    高考改革後,新政策選科模式開啟。這意味著新高考省份不分文理科!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偏科的問題了!2020年,上海、浙江、海南、北京、山東、天津實行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2021年,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八省市將正式實行「3+1+2」新高考模式。
  • 新高考選科解讀:傳統文科「史地政」選科組合仍然大受歡迎?
    新高考選科解讀:傳統文科「史地政」選科組合仍然大受歡迎?,傳統的『文綜』選科組合還受歡迎嗎?根據北京高考資訊團隊日前的投票統計,以往的理綜、文綜的選科組合仍然是選考人數最多的兩個組合,今天,北京高考資訊團隊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傳統文科組合「史地政」的組合特點以及選考情況!  一、組合特點   史政地組合是典型的的純文科組合,也是以前大家所說的文綜組合。
  • 北京新高考6選3「試水」落地 1/3考生選擇理科「老三樣」組合
    新國人教育創始人許建琦認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學生選科、選考將與未來的大學專業和職業規劃聯繫越發密切,提早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將成為必要。   【新高考·新變化】   「6選3」共有20種報考選擇   今天,首批新高考學生「應考」。考試時間從過去的三天變為四天,考試科目打破文、理界限。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在「3+3」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20種: 第一個「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第二個「3」,指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六個科目中任選3門。
  • 新高考選科「大坑」:學校組合開不全,學生選科傻了眼
    你是不是曾經以為新高考來了,3+3模式有20種組合,3+1+2模式有12種組合,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情況與職業生涯規劃,隨意選取?理想是好的,但真的照進現實,卻往往並非如此!,湖南、湖北、廣東、福建、河北、重慶、江蘇、遼寧第三批8省於2018年加入,採用3+1+2模式,加上第一批的浙江、上海,與第二批的北京、天津、海南、山東(7選3或者6選3模式),已經有14個省份,加入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家庭。
  • 新高考:選科怎麼選?
    繼浙江、上海、北京、山東、天津、海南這6個省份實行新高考之後,2021年廣東、重慶、湖北、湖南、河北、遼寧、福建、江蘇,這八省市將正式落地實施「新高考」。 新高考之下,選科和未來高考志願填報選專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為很多高校的很多專業,都會有選科的要求。比如,就拿國防科技大學來說,外交學專業2020年在北京招生的選科是思想政治和歷史選考其中一門即可,而通信工程專業則要求物理必須選考。
  • ...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3+1+2"選科要求出爐!
    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新高考選科 01 新高考,你了解嗎? 三、新高考選科模式 目前已經啟動新高考的地區選科模式主要分為這兩種,分別是3+3模式和3+1+2模式。
  • 【李金鶴說選科】新高考「6選3」,其實只有5類組合!
    第二批新高考試點省份(山東、北京、天津、海南)及第一批試點的上海,選考科目均實行「6選3」模式。這種模式共有20個選科組合。在實際選科操作中,廣大考生及家長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應該從何處下手。選科決策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擔心所選組合將來可報考的範圍受到太大限制,需要對20個組合的可報考範圍進行比較。
  • 新高考實施後選科情況如何?北京、天津、山東2020年選科數據揭秘
    作為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北京、天津和山東2020年高考為3+3模式。對於2021屆及高一高二的低年級考生來說,首年新高考的寶貴經驗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那麼,作為第一年實施的新高考政策,各省份選科情況如何?哪些科目選考人數更多?我們整理了相關分析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21新高考注意:三大主科成提分關鍵,選科策略要慎重!
    2020年,第二批試點地區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份新高考首次落地。第一年摸著石頭過河,相對傳統高考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 來深入剖析一下2020年新高考有哪些「翻車現象」,讓大家對新高考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也給即將要選考的高一高二同學一些警醒和建議。
  • 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選科「潛規則」必須了解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 新高考選科,高中科目對應大學哪些專業?高中生一定要知道
    目前,天津實行新高考,而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3」的選科模式。而且科目的選擇直接跟大學的專業掛鈎,所以了解各科目本身的特性和其與大學專業的對應關係是選科前必做的功課。」3+3「選科模式下的20種組合
  • 山東、浙江等新高考6選3省份:高中生如何選科最吃香?
    新高考政策正在穩步進行中,一些學校在高一下期便要開始進行選科了。那麼,新高考政策下,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是什麼呢?2021年高一學生怎麼選科是最有利的呢?關於這些問題,小編本文將做具體解答。一、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