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圍繞這一重大歷史節點,上海國際電影節將在電影節期間舉辦「永遠的畫面——改革開放四十年電影海報展」「光影四十——改革開放四十年專題展映」以及主題論壇等活動,以多樣的形式突出展示一批精品佳作。其中,「永遠的畫面」海報展從四十年來無數的電影中,精挑細選了近180部影片的海報、片花和獲獎實物,展現中國電影人走過的路程和取得的成就。
為期兩周的專題展覽,將通過「傳承、榮耀、開拓、綻放、步伐、奮進、新時代新起點」七大板塊、207張海報及配套展品,致敬優秀與經典,緬懷大師與前輩。這場籌備歷時數月的專題展,將於2018年6月12日至25日在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影城、上海銀星皇冠假日酒店等地向公眾免費開放。
「永遠的畫面——改革開放四十年電影海報展」官方公告
海報作為「電影的臉龐」,成為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展的主要載體。談到為何會選擇海報展的方式面向大眾,本次展覽的內容策劃之一、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教授表示,一方面是結合展覽的場所因地制宜,另一方面更看重海報是電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方寸之間,涵蓋了電影片名、類型、出品廠家、編導、演員、放映時間等多種信息,「這些其實都承載了時代的記憶。「
「傳承」板塊開宗明義,以「三代影人同競技」為核心,表現改革開放初期,老中青三代導演各展才華。從《小花》的溫情,到《巴山夜雨》的懷舊,從《駱駝祥子》的磨難,到《鄉音》的愁緒,一大批呼喚人性、反思歷史、剖析現實的佳片應運而生。
這一時期中國電影的扛鼎人物自然是謝晉導演,他相繼拍出了《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等一批攀向現實主義題材創作高峰的傑作。今年適逢謝晉導演逝世十周年,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在「向大師致敬」單元集中展映謝晉導演的7部代表作品,展覽「永遠的畫面」則通過海報的形式與之呼應,共同緬懷這位老藝術家。
謝晉導演作品《天雲山傳奇》海報
「從老片修復,到重溫《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等海報,都是深情的緬懷,和『向大師致敬』。」石川表示,「對我們來說,一口氣都不能松,唯有把每個環節做到最好。」
此外,隨著第四代和第五代導演的「合力」,諸如《人到中年》《人鬼情》《一個和八個》等感觸時代溫度的電影集中湧現,而在美學層面,以陳凱歌、張藝謀處女作《黃土地》為代表的「視覺先鋒」,推進了中國電影語言的現代化革命。
在策展思路上,「永遠的畫面」並沒有根據時間軸的順序羅列,而是通過「傳承、榮耀、開拓、綻放、步伐、奮進、新時代新起點」七大板塊交相輝映。石川透露,這七個板塊的構思一氣呵成,「譬如說到八十年代,我首先想到的是『三代電影人同競技』的特點,有了這個立足點,第一個板塊『傳承』很快呼之欲出。包括後面的各個板塊,都是水到渠成。」
《一個和八個》海報
改革開放40年來,走上中國銀幕的影片不計其數,如何從浩如煙海的作品中挑出近180部,石川認為主要基於四個標準。首先,是美譽度高,影響力大,「像《一個和八個》被稱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戰狼2》的出色票房也擺在那裡。都是實至名歸。」《廬山戀》則被譽為有著「中國銀幕第一吻」的經典愛情故事片,後來還創造了「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金氏世界紀錄。主演張瑜曾這樣形容她心中的《廬山戀》,「它是電影改革開放的標誌,那時候開始,大家發現生活是有色彩的,美好是可以追求的。」
重要的獲獎影片也是本次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是得過重要獲獎的影片,像是1988年,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熊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上摘冠。1992年8月,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摘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1993年2月《香魂女》摘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和《喜宴》並列),同年5月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得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一年不到的時間裡,中國電影人囊括了國際三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這證明了改革開放的成績。2001年,《臥虎藏龍》連獲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四個獎項,為華語電影跨入國際主流文化市場開啟了一條通道。
第三,是在電影藝術流派上開風氣之先的作品。譬如《黃土地》在電影風格和語言上形成一種新的影像,並深深影響了整個第五代導演早期的敘事傾向和風格基調。2013年,上影廠則把《霸王別姬》翻拍成一部經典的戲曲電影。
《焦裕祿》
第四,是博採眾長,精選了當年各個老牌電影製片廠的扛鼎之作,像1987年-1991年間,珠影的《孫中山》、長影的《開國大典》、峨眉的《焦裕祿》、八一的《大決戰》、廣西的《周恩來》,均在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上有著很高的造詣。
展覽工作人員表示,為了豐富展覽的表現樣式,在「傳承」板塊特意精選了若干部重點影片,配以1分鐘左右的影片片段。由於年代久遠、版權歸屬等各種原因,在尋找1987年經典歷史傳記片《孫中山》的物料時,一度苦於「無米之炊」。得知這一情況後,珠江電影集團自告奮勇,第一時間從電影集團的資料庫裡調出珍貴的影片素材,不僅精選片段,還對最後送展的視頻進行了高清修復,確保這部在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囊括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的影片,能以最佳面貌與展覽觀眾見面。
1987年經典歷史傳記片《孫中山》
「榮耀」之後緊接著則步入了中國電影的開拓期,通過「開拓」板塊的海報梳理,廣大影迷可以大致了解到中外合拍片的發展歷程——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中日合拍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等為代表,中國以協作方式參與合拍,可謂1.0時代。新世紀初葉,隨著一大批香港電影人在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背景下北上的「華語電影」以及中外合作大片的湧現,中國合拍片迎來2.0時代。2015年到來的中國電影國際計劃和片單戰略合作,則促成了中外合拍片的第三次浪潮。
除了走出去,更重要的便是迎進來,在「綻放」板塊,通過「世界銀幕中的上海」,不僅呈現了具有歷史底蘊的上海風光,更展現了40年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石川特別指出,「上海的現代化發展、前衛的建築設計,在鏡頭中呈現出一種未來主義的色彩,其吸引力在不少西方電影人的心目中,甚至超過了紐約等歐美大都市,近年來,許多國際導演紛紛慕名來滬。」諸如科幻愛情片《她》的導演斯派克·瓊斯就曾坦言,影片之所以在上海陸家嘴圓形天橋、五角場等地標取景,正是因為這顆「東方之珠」更具未來的摩登感。石川補充道:「看看這些國際名導通過怎樣別出心裁的視角拍攝上海,也會成為本土市民的一大關注點。」
《她》
而如今一部電影往往會有多款海報,如果發行到海外地區,還有海外版的設計。要從中做出選擇也並非易事,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有許多海報聯絡方會根據展覽主題、板塊特色,主動挑選出品相最優、畫面最適合的海報版本,包括一個橫板、一個豎版,供上海國際電影節選擇。這樣一方面節約了時間成本,大大提升了效率,另一方面在內容上也多了一道專業把關。從這個意義上說,展覽也是大家群策群力的一個精神體現。」
《少林寺》衣索比亞版本海報
展覽中的「奮進」板塊,薈萃了六十多部電影的海報,是體量最大的一個單元。「這也是為了凸顯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石川表示。
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佔53.84%。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首次超過北美,內地綜合票房已經達到202億元,躍居世界第一,創下新的單市場單季度票房世界紀錄。尤其是去年票房破56億的《戰狼2》,這部迎合時代變遷和中國文化發展的民族大片,成為了中國商業電影的裡程碑。
《戰狼2》海報
呼應當下中國電影繁榮的「奮進」板塊共劃分為三個子單元。「青年導演新力量」單元集萃了《路邊野餐》《七月與安生》《八月》等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的青春電影。在「百花齊放競爭豔」子單元中,既有上影廠翻拍的經典戲曲電影《霸王別姬》,也有為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壓軸的閉幕影片《黃金時代》,既有藏語文藝片《西藏天空》,也有描寫改革開放初期農村變化、刻畫人性寓言的《村戲》等。這些類型豐富、內容多元的影片,從不同維度彰顯了中國電影人在該時期取得的成績。
展覽的「新時代新起點」板塊,從《紅海行動》到《厲害了,我的國》,越來越多重要的事件被拍成電影,並取得票房上的成功。中國電影正在用全新的方式呼應時代、記錄時代。《厲害了,我的國》導演衛鐵表示:「觀眾能從該片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因為這些宏偉的成績,實際上是各行各業辛勤的中國人一起創造的,這個是在觀眾的情感共鳴上能產生巨大效應的。」
《路邊野餐》海報
根據最新出臺的《關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國際電影節被列為上海重點打造的重大節展品牌之一。為此,此次展覽特意闢出名為「步伐」的板塊,通過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題海報的展示,勾勒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成長之路。1993年,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誕生。在隨後的二十多個春秋裡,上海國際電影節始終以創新驅動發展,在成長中不斷完善辦節機制,依託中國電影產業的日趨成熟不斷充實辦節內涵。近日,上海國際電影節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指定為新設立的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同時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這次於主場辦展覽,上海電影集團也拿出了眾多珍貴收藏,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巴山夜雨》《喜盈門》《子夜》《城南舊事》《大橋下面》等作品,均濃縮了一個時代的回憶。上海電影博物館方面表示:「上海電影博物館的重要職能就是電影文物的收藏、整理和研究,我們庫存藏品近30萬件,這些藏品珍藏著中國電影的歷史和文化。此次海報展所展示的海報作品,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謂館藏海報門類中的精品。」
《厲害了,我的國》裝置效果圖
除了精心準備展品,展覽本身的設計也充分考慮到了觀眾的需求,在去年「光影築夢」專題紀念展覽圓滿舉辦的經驗基礎上,今年展覽組委會為「永遠的畫面」提供了全場提供中英文的圖說,還設置了多個與影迷互動的定點。在反映上海國際電影節發展歷程的「步伐」板塊,參觀者可以通過多媒體的觸控螢幕瀏覽歷屆的影像資料,並與金爵獎、亞新獎的獎盃合影留念。而在《厲害了,我的國》海報區,現場進行了大幅的海報場景還原,同時設有一個大大的「點讚」裝置。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上海這座百年電影之城,始終律動著時代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