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揭膠原蛋白騙局 一瓶成本4元賣30元

2020-12-20 山東頻道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原標題:央視揭露膠原蛋白神話一瓶成本4元賣30元

"美容、護膚"這樣的產品現在是種類多,概念多,賣的多,買的人也多。這兩年市面上有就一種美容產品賣得比較火,就是能口服的膠原蛋白,相信也有很多人喝過。這種號稱可以"保溼、緊膚、改善膚質"的產品到底有多火?

如今打開電腦,只要輸入"膠原蛋白"四個字,就能搜到超過20萬件的相關商品,而打開電視推銷膠原蛋白的各類廣告更是撲面而來。

膠原蛋白離不開,還得爭分奪秒地進行補充,那麼這膠原蛋白是做什麼用的?都有哪些功效呢?銷售人員說膠原蛋白不僅美容,還能強身,既可外用,又能內服,"已賣38萬瓶"、"狂銷46萬瓶",種種誘人的字眼打動了不少愛美女士的心,在所謂"心動不如行動"鼓譟下,她們真的由心動變為行動了。

消費者"心動不如行動",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膠原蛋白的銷售直線上升,一家網店據說銷量最好的一款膠原蛋白粉一個月就賣出將近8000多瓶。買的人為什麼那麼多?商家說這東西有各種神奇的效果,人家明星都拿它來當水喝。但這種東西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就在膠原蛋白一路高歌之際,網絡上出現了一條微博,給這火熱的市場澆下一瓢冷水。這條微博是這樣寫的:"作為一個燒傷醫生,我想我對皮膚和膠原的了解比絕大部分人都多,我可以負責的說,所有口服的膠原保健品全部是騙人的,無論他宣傳的療效是什麼。"

寫微博的人是北京積水潭醫院的一位主治醫師,這條微博發出後,短時間內被轉發近6萬次,他的觀點得到了一些同行的支持,他們直呼"大家別再浪費錢了"。

那麼市場上出售的膠原蛋白又是用什麼原料製成的呢?一家專門銷售此類產品的導購小姐說,自己出售的膠原蛋白來自深海無汙染純魚皮,而另一家說他們是從動物身上提取的,深海的魚其實汙染非常嚴重,而且成本高,提取出來的量很少。

縱觀目前的膠原蛋白市場,所售產品絕大多數都是內服的,商家們大都宣稱,他們的產品可以直達肌膚,補充營養。而據專家介紹,膠原蛋白是一種纖維性蛋白質,必須經過人的消化系統的處理,降解成胺基酸之後才能最終被人體吸收,不可能直接進入皮膚,發揮所謂的美容功效。

其實早在2010年,我國內地的膠原蛋白熱還未興起的時候,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已經對膠原蛋白產品進行了詳細分析,並出具了報告。

研究表明,人體內部的膠原蛋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流失,而目前的科技水平很難定向給皮膚進行補充,也就是說皮膚老化是自然規律,所謂口服膠原蛋白美容,延緩衰老的說法都是商家炒作出來的。

在專家眼裡,膠原蛋白的營養價值還不如雞蛋和牛奶,用它來美容其結果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可能帶來副作用。

吃這東西其實沒什麼科學道理,不僅吃了沒用,吃不好還有害。有商家說這東西來自深海魚皮,也有的說是從其他動物身上提取的。聽著好像這東西做起來挺費勁,成本也挺高。很多人買的時候也花了不少錢。那這東西到底是個什麼價?到底有多貴?

在淘寶網上盒裝膠原蛋白口服液的價格大多都在百元以上,平均每小瓶20元左右。那麼這種口服液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呢?記者諮詢了一家膠原蛋白代加工廠,據說市面上多種膠原蛋白口服液都是由這家工廠生產,他們提供的膠原蛋白粉一般是200塊錢左右一公斤。

200元一公斤,也就相當於一克兩毛錢,每小瓶裝8克,這樣算來,一小瓶膠原蛋白口服液的成本只有1塊6毛錢,如果加上其他環節的費用,一瓶的成本在4塊錢左右。

加上包裝滿打滿算也才合4塊錢一瓶,可是到了市場上轉眼就賣到二三十元,一個月就要1968元。導購小姐一再宣稱口服膠原蛋白的療效顯著,這賣的是藥嗎?怎麼還有療效?記者看到,這種膠原蛋白口服液的包裝上明確印有"果味飲料"字樣,屬於普通食品。而我國《食品廣告管理辦法》明文規定,食品廣告中不得出現醫療術語。

另據了解,像這樣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的情況遠非個例。在淘寶網上,僅國產膠原蛋白產品的數量就達300多種,絕大多數都在宣傳補水除皺、美容護膚等功效,它們大多標榜為保健品,而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上,只有36種可以稱之為保健產品,只佔總數的10%左右。

現在看來膠原蛋白不過是商家進行推銷的概念,靠著忽悠出來的神奇效果,靠著明星代言製造的消費熱點,商家是大賺特賺。近幾年保健品的概念是層出不窮,這個水那個液讓人眼花繚亂,有的是打著科學的旗號,比如安上基因、核酸這樣的字眼;有的是投人所好,比如補腦、補腎、補血、補鈣;有的是量身定做,就比如專門給愛美人士喝的膠原蛋白。只要能賺錢,只要能忽悠出去讓人買,商家才不管這東西是好是壞。如何治亂,如何讓保健品市場先健康起來,監管部門責無旁貸。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山東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央視揭露膠原蛋白「神話」:一瓶成本4元賣30元
    視頻截圖  "美容、護膚"這樣的產品現在是種類多,概念多,賣的多,買的人也多。這兩年市面上有就一種美容產品賣得比較火,就是能口服的膠原蛋白,相信也有很多人喝過。銷售人員說膠原蛋白不僅美容,還能強身,既可外用,又能內服,"已賣38萬瓶"、"狂銷46萬瓶",種種誘人的字眼打動了不少愛美女士的心,在所謂"心動不如行動"鼓譟下,她們真的由心動變為行動了。  消費者"心動不如行動",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膠原蛋白的銷售直線上升,一家網店據說銷量最好的一款膠原蛋白粉一個月就賣出將近8000多瓶。買的人為什麼那麼多?
  • 央視揭露膠原蛋白神話 一瓶成本4元賣30元—新聞—科學網
    "美容、護膚"這樣的產品現在是種類多,概念多,賣的多,買的人也多。這兩年市面上有就一種美容產品賣得比較火,就是能口服的膠原蛋白,相信也有很多人喝過。
  • 膠原蛋白口服液成本僅4元?原料多是豬皮魚皮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我們吃的豬皮實際上它裡面的主要成分就是膠原蛋白,魚翅海參的主要成分也是膠原蛋白。在真皮層內,膠原蛋白纖維的作用是維持皮膚的外形和結構,令皮膚看起來平滑、無皺紋,所以幾乎所有的膠原蛋白產品都強調了除皺、美白、保溼等功效。  早在2010年,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已對膠原蛋白產品進行了詳細分析,並出具了報告。
  • 原料多是豬皮魚皮膠原蛋白口服液成本僅四元
    真相:多是下腳料製成  不少膠原蛋白口服液導購人員表示,自己銷售的膠原蛋白產品原料是500米以下的深海魚皮,或者其他動物的皮,經過深度提取後提煉而成。  從事了26年皮膚研究的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所長王寶璽稱,膠原蛋白根本沒有美容價值,說它可以美容是沒有科學道理的。膠原蛋白大部分是由動物的皮製成的。
  • 燕窩成本不足1元?揭那些不為人知的養生騙局
    成本不足1元,所有即食燕窩都是糖水? 「燕窩其實是一場騙局?」「即食燕窩就是糖水?」「燕窩到底有沒有滋補美容功效?」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和快手頭部主播辛巴越來越激烈的對峙,也讓燕窩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 央視曝光「無量藏泉」:純粹是炒作 成本只要2元
    央視財經頻道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報導。  「小分子礦泉水」賣28元一瓶  北京無量藏泉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經銷商,該公司常經理做了個實驗:將白酒或香菸靠近無量藏泉水瓶一分鐘,菸酒的口感會變得非常醇和,公司還把這「特殊效果」寫在了瓶子標籤上廣為宣傳。
  • 小作坊私制玻璃水 一瓶成本8分錢最高賣百元
    近日,記者暗訪後發現一些小廠的玻璃水生產流程極其簡單,只要投入一萬元就可以生產出市面上所賣的玻璃水,一瓶成本僅一兩塊錢,添加化學成分多少全看心情,沒正規標準。記者調查 玻璃水價格能差好幾倍     11月19日,記者在洛陽路汽配城內看到,幾乎每個小店都賣玻璃水,品牌各不相同,但幾乎都是「大品牌」的授權產品,名字絕大多數是外國名字,有的產品上面甚至沒有生產地址。一般的玻璃水價格在10元到15元,貴一些的要三四十元。
  • 美甲產品成本可忽略不計 30元甲油膠可賣近千元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從成本構成層面看,美甲產品本身可以看作零成本,在美甲行業裡,消費者購買的並非產品,而是服務。  與其他日化類產品不同,美甲產品大多數屬於半成品。美甲產品要經過美甲師之後,才算真正銷售了出去。  「美甲行業的產業鏈並不長,主要分為產品批發市場、美甲門店和美甲師。」
  • 央視批星巴克 一杯拿鐵物料成本不足4元
    曾經被視為小資生活方式之一的星巴克昨日被央視痛批,稱在全球範圍內對比,中國售價最貴,成本不足4元的中杯「拿鐵咖啡」,在北京賣27塊一杯,比倫敦貴將近3塊,比印度孟買則貴了幾乎一倍。與之相應的是,星巴克在中國的利潤率遠遠高於歐美市場。
  • 華為Mate30Pro 5G材料成本2799元賣6399元,和蘋果比哪個更暴利?
    以前蘋果出新機時,都會有很多拆機來分析BOM成本,如今輪到華為有這樣的待遇了。記得最早用這種方法來怒斥蘋果暴利的是央視315晚會,當時就覺得這種方法很可笑,這完全是不懂製造的文科生搞的事。不過,用這種方法來分析一臺手機倒是做研究的態度。
  • 成本417元,賣1380元,這個刷爆朋友圈的騙局,不要上當...
    01   這種酵素產品成本417元,賣1380元!   更坑的是...而如果選擇較貴的佰納吉酵素原液,21新健康記者諮詢商家後了解到,一般調理的量是每天30毫升,這一瓶是25天的量,一個月的花費就超過1380元。   再比如小紅書上大火的日本的新谷酵素,記者按照用量粗略計算後發現,服用這款酵素,每月的花費大概在300元左右。
  • 央視曝光:成本不足1元,你給娃買的大牌潤膚油可能是假貨
    日前,央視新聞報導了一起化妝品制假售假案,涉案金額近 1 億元,其中,就包括了一款知名品牌嬰兒潤膚油。新聞稱,7 月份,浙江諸暨警方偵查發現,一家網店在銷售假冒偽劣的嬰兒潤膚油。這些假嬰兒油統統來源於假貨供應商,供應商甚至可以做到,為下遊的售假網店一件代發。
  • 央視調查3元錢藥品漲到30元 三甲醫院加價最多-三甲醫院 阿司匹林...
    在藥品流通領域內一盒售價只有幾元錢的藥品最終又是如何變成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呢?近日以來,記者通過採訪沈城部分藥房負責人、部分藥企駐沈醫藥代表,以及一些醫藥企業,試圖揭去藥價上面的那層神秘面紗。  李先生說,其所就職的藥企向物價部門申報該藥品的價格為40元/盒,但最終物價部門通過審核後認定其最高零售價格為30元,這也就意味著藥企的生產成本已經與市面最終零售價有了10倍左右的差額了。不過,李先生告訴記者,這筆錢是進不到藥企手中的,「可以說,完全是在為下遊醫藥代理企業或是醫院鋪路。」
  • 2元一瓶的礦泉水,成本到底是多少?看完明白其中貓膩
    有的人經常說礦泉水的成本非常低,現在市場上面賣的兩元的礦泉水成本也只有幾毛錢。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傢伙詳細的了解一下其成本。首先一瓶售價兩元的礦泉水成本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那麼我們先來看看礦泉水的顯性成本。
  • 央視曝光糖漿食品偽裝神藥騙局怎麼回事?內幕曝光令人震驚
    近日,央視曝光糖漿食品偽裝神藥騙局,在此提醒大家,有病一定要及時就醫,前往正規醫院,不要輕易聽信網上廣告。根據央視報導,重慶張女士偶然在網上發現有治鼻炎「神藥」,加上自稱主治醫生的賣藥人微信後,看到朋友圈全是好評,還有治癒患者送錦旗,徹底打消心中疑惑,也就 一步步落入騙局中。
  • 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即食燕窩收割智商稅?
    王海在2018年底開始關注即食燕窩行業,今年7月,王海發布小仙燉燕窩騙局報告,據其送檢結果顯示,小仙燉鮮燉燕窩含量僅為0.6%,小仙燉宣稱的「燕窩固形物含量大於等於90%」也是假的,其燕窩方便粥中90%以上的固形物為水分和未標示的海洋魚膠原蛋白等增稠劑穩定劑合成的果凍樣凝膠。
  • 假酒作坊網上公開低價賣「茅臺」 一瓶30元
    經工作,民警在現場發現已包裝好的「高檔白酒」40餘箱,空酒瓶600餘瓶,桶裝散白酒30餘桶,壓蓋機一臺。  民警隨後協調相關酒廠工作人員對現場白酒進行甄別,發現現場的白酒及包裝均為假冒產品。1月13日上午,民警在制假窩點附近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孫某。
  • 銷售經理揭露:"專業線"護髮素 成本10元賣150元
    銷售經理揭露:"專業線"護髮素 成本10元賣150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5日 19:25 來源:新聞晚報     以「檔次較低」的「專業線」護髮素為例,廠家包裝費2元,膏體8元,成本10元;賣給代理商,要價20-30元;代理商賣給美容美髮店,漲到50-60元;美容美髮店再開價,起碼150元。「從出廠到消費者手裡,價格漲100倍不稀奇。」張業賢說,為減少中間環節,多賺錢,有些美容美髮店使出「絕招」:直接從廠家進膏體,再從別的渠道買散包裝,成本可降到10元以內。
  • 假冒嬰兒油遭央視曝光,成本不足一元,這類嬰兒油不要再給寶寶用
    假冒嬰兒油遭央視曝光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報導:浙江警方破獲了一起製售假化妝品的案件,查獲了涉案金額多達1億多元的化妝品和母嬰用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假冒某知名品牌的嬰兒油。
  • 揭皮膚病醫院暴利:一盒藥醫院賣68元藥店18元
    揭皮膚病醫院暴利:一盒藥醫院賣68元藥店18元 來源:千龍網 2009年11月20日11:12   揭皮膚病醫院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