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孩植入3.0T心臟永久起搏器

2020-12-19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記者 王艾冰)12月11日,健康時報記者從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4歲的童童(化名)接受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手術,為國內兒童首例。

在童童術後的第五天,健康時報記者來到了位於北京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部5層的心臟中心小兒科病房見到了童童,她正坐在病床上看動畫片,看不出是一個剛剛做完手術幾天的孩子。

「這是她第一天能夠坐起來活動一下,前幾天都是躺著,早就按捺不住了。」童童媽媽說。

術後5天,童童第一天可以出病房走動,王艾冰攝。

「體檢發現心率比其他孩子慢,今年症狀加重」

4年前,童童出生於浙江省,剛剛出生的她與其她小朋友並沒有什麼區別。「4個月大的時候,我們帶她去做常規體檢,醫生跟我們說童童的心率比其他小朋友慢,考慮是心肌炎,我們便在老家按照心肌炎輸液治療。」童童媽媽回憶。

「童童會時不時地跟我說她的心臟疼,並且她玩一會之後,就會出現比別的小朋友更加嚴重的累、沒精神等情況。」童童媽媽回憶,這也讓她開始下定決定給童童進行手術。

但是一段時間過後,依然不見好,醫生跟我們說考慮是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安裝心臟起搏器,不然過慢的心率有可能影響正常的心臟功能。「當時我整個人都懵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童童媽媽帶著童童奔波於浙江省、上海市的多家醫院,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目前已經沒有辦法逆轉,只能安裝心臟起搏器。」

刊發於《四川醫學》的文章《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術後新發房顫患者臨床特徵和相關因素分析》中指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在心內科較為常見,是指房室交界區以上的電傳導完全不能通過阻滯部位,房室間的傳導被阻斷,導致心房衝動不能傳入心室,臨床上,為防止突發心跳停搏,常常通過植入起搏器來改善。

童童媽媽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由於孩子太小、安裝起搏器的年限較短、只能維持不到10年等等因素,她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給童童做這個手術。「加上童童症狀也不是很明顯,我們就一直採取了保守治療,只是每一年給她去複查一次。」

「使用年限增加10年,未來會更多地應用到臨床」

最終,她帶著童童來到了北京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找到了李小梅主任。

12月1日上午,童童接受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手術。手術前,童童媽媽跟女兒說,「我們要派一個機器人去保護你,機器人來了你的心臟就不會疼了。」

李小梅教授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今年8月份,童童的媽媽找到她時,童童的心率已經非常慢了,全天的總心搏數只有6萬多次,而正常跟童童一般大的孩子全天的總心跳應該在14萬多次,情況已經有些嚴重了。所以,她給出的建議是「來醫院接受起搏器植入手術。」

李小梅教授表示,當她正在給童童準備手術的時候,得知3.0T MRI長壽命起搏器ASTRA(X3DR01)已經獲批,可以在國內應用於臨床,並第一批三臺起搏器剛到國內。「得知這個信息,我非常興奮,剛好童童又非常需要這樣一個年限更持久的起搏器,我就跟她家長溝通是否願意安裝這一最新型號的起搏器,孩子家長表示同意。」李小梅教授立刻爭取加速調動貨源,並即刻開始辦理新款起搏器入院流程,院方各部門均加快審批流程,確保李小梅教授團隊如期為童童成功植入了這款最新型起搏器。

李小梅教授透露,3.0T MRI長壽命起搏器ASTRA是首個實現1.5T&3.0T MRI全身無限制掃描的起搏器,重量僅22.5g。具備超長的使用壽命(預估電池電量可持續工作17-19年),減輕了多次手術的痛苦,在兒童尤其受益。

童童媽媽說,「整個過程非常順利,童童也沒有多受罪,就剛剛從手術室出來的時候,哭了一下,其他時間都很好,她醒來的那一刻,我覺得壓在我心裡4年的石頭,終於落下了。」說到這裡,童童媽媽忍不住哭了。

「現在我的身體裡有一個機器人在保護我的心臟。」童童天真地說。

相關焦點

  • 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
    今天,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
  • 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使用周期17至19年
    今天,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
  • 國內首例!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最高可用19年
    12月8日,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女童萌萌4個月大時,被診斷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 河南首例!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
    7月8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心血管病醫院成功實施河南首例無導線(Micra)起搏器的植入手術,給更多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據悉,接受手術的是一位兒童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跳嚴重過緩,引發了心慌、疲勞、頭暈等一系列症狀,植入心臟起搏器是目前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鄭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醫院邱春光教授說:「患兒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且活動較多,帶導線的起搏器會給其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所以選擇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 陽江市中醫院完成首例兼容3.0T磁共振心臟起搏器植入
    近日,市中醫醫院心血管內科二區安裝首例3.0T磁共振兼容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據了解,該起搏器為全球首款3.0T或1.5T磁共振兼容式起搏器,可消除植入後的磁共振掃描限制,為患者帶去更好的後續治療保障。點擊觀看視頻▼近日,一名66歲男性因反覆頭暈、黑矇一年入院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被診斷為心動過緩。據了解,成人正常心率在60至100次/分之間,心動過緩患者的基礎心率一般在每分鐘50次左右,每分鐘低於40次將非常危險,必須安裝心臟起搏器,防止意外發生。
  • 本以為是場普通「感冒」,沒想到竟讓3歲女孩裝上心臟起搏器
    原創 編輯部 柯柯 常笑健康今日摘要前幾日,一位3歲小女孩妮妮(化名)得了感冒。剛開始,家長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吃了點藥,結果沒想到差點要了孩子的命。1958年10月,瑞典醫生Ake Senning為一位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植入了世界首例埋藏式心臟起搏器。在此之前,人類對於心臟驟停導致的猝死束手無措,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被確診後,1年內死亡率高達50%,然後心臟起搏器的出現奇蹟般地讓這位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續了42年,終年83歲(活得比給他植入起搏器的醫生還要久)。
  • 河南首例!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7 月 8 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近日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病醫院的介入手術室內,在董建增院長的指導下,邱春光教授團隊完成了河南首例無導線 ( Micra ) 起搏器的植入手術,開啟了我省心律失常無導線起搏治療, 將為更多患者送去福音。
  • 運用三維標測植入心臟起搏器
    近日,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心律失常亞專科病區黃石安教授帶領電生理團隊,利用三維標測系統成功為一名70歲女性患者植入心臟永久雙腔起搏器。這是粵西首例在三維標測系統下完成的幾乎接近零射線起搏器植入術。
  • 威海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完成
    日前,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心內科成功完成威海市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標誌著該院起搏器植入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該患者為91歲女性,因「病態竇房結症候群、心房纖顫」已先後植入及更換起搏器3次。
  • 晴隆縣成功完成首例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
    4月5日,晴隆縣首例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在寧波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崔翰斌,寧波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晴隆縣人民醫院掛職副院長劉俊松和晴隆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據了解,患者為陳某,女,81歲,合併有心功能不全等多種慢性疾病,胸廓畸形,一般情況差,曾多次在晴隆縣人民醫院及上級醫院住院治療。3月31日因暈厥被家屬送至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治療,其診斷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擴張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壓。患者病情複雜,劉俊松副院長及時組織相關科室醫生進行會診。
  • 不足2克膠囊大小 青島市首例無導線起搏器在市立醫院成功植入
    半島網6月30日訊  6月19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完成青島地區首例無導線起搏器Micra植入。開啟了青島市無導線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的新時代,標誌著市立醫院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了國內先進水平。膠囊大小,通過血管直達心臟Micra無導線起搏器如膠囊大小,重量不足2g,體積和重量僅為傳統起搏器的十分之一,經穿刺血管,直接放入心腔內膜,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開刀製作皮下囊袋,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而且手術時間大大縮短,患者術後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
  • 全國首例!86歲高齡心動過緩患者造影劑過敏,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全國首例!患者心動過緩造影劑過敏 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國際領先 天津市胸科醫院完成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
    央廣網天津8月1日消息(記者王漪 蘇平)日前,天津市胸科醫院成功獨立完成該院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該例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標誌著天津市胸科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診治邁入國際領先水平。  接受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的患者王奶奶(化名)今年81歲,出現間歇心悸症狀已有兩年,近期病情加重後來到胸科醫院就診後收治入院。經診斷,王奶奶患有心律失常,包括陣發房顫、竇性停搏、竇性心動過速、高血壓三級(高危)等情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進行治療。
  • 梅州市人民醫院完成粵東西北首例 無導線起搏器植入
    近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成功完成粵東西北首例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無導線起搏器(Micra)的植入,這標誌著該院心血管內科的心臟器械植入水平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植入最小心臟起搏器 解決心率問題 患者賴伯今年75歲,因患有間歇性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到市人民醫院入院治療。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86歲患者為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千裡慕名求醫「昨天做了起搏器手術,明天就可以出院,完全感覺不到是做了一次手術,來華西醫院真是來對了!」,86歲的患者喜笑顏開地說。
  • 因感冒患上暴發性心肌炎 3歲男童起搏器植入胸肌
    &nbsp&nbsp&nbsp&nbsp湖北日報訊(記者餘瑾毅、通訊員田娟)因一次感冒,3歲男孩祥祥(化名)患上暴發性心肌炎,生命垂危,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然而,起搏器太大,身體太小。12月11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心內科和整形外科一改傳統手術術式,在祥祥胸肌處植入起搏器。
  • 107歲壽星裝心臟起搏器
    記者楊小明攝  本報訊(記者楊小明實習生張雷)近日,西安市第一醫院成功為我市一名107歲的老人實施了心臟永久性起搏起器植入手術,目前,起搏器工作狀況良好,老人身體正在恢復。據了解,這位老人是目前國內已知的起搏器植入者中年齡最大的老人。  這位老人名叫翟秀英,原籍河南,現居住在西安市西一路教育局家屬院。
  • 汕大附一院多亞專科聯合協作,完成粵東首例高難度心臟起搏器更換手術
    近日,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醫院順利完成一例高難度心臟起搏器更換手術,採用上腔靜脈球囊擴張治療起搏器相關上腔靜脈症候群,該種手術難度極大,為粵東首例。 75歲的陳伯,10年前因下壁心肌梗死合併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曾在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行冠脈支架植入術及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 深大總醫院成功植入首例膠囊無導線起搏器
    近日,深圳大學總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為 74 歲的強叔(化名)裝上了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這枚微型起搏器只有 1.75 克,差不多一顆膠囊大小,同時也刷新了深大總醫院無導線、無創口的起搏器植入紀錄。有了這個"隱形保鏢",強叔說,"心臟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