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告數據核心顯示,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程度高,計算機、會計專業就業範圍廣;工學專業就業收入更高,機械工程專業以6851元月薪位居榜首;雙一流/211/985院校畢業生普遍高薪,清華大學畢業生月薪達17682元/月;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
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程度高 計算機、會計專業就業範圍廣
通過智聯招聘大數據監測2017-2019年不同專業背景的畢業生當前從事的職業的關聯情況發現,職業與專業的匹配度整體較高,專業對口仍是市場供需匹配的主旋律。其中,開發、製造、機械相關等技術類崗位人才主要來源於工科類專業,這類工作由於專業門檻較高,對口人才也有著硬性標準;而經管類專業主要集中在財務、銀行、投資等商業性質較強的崗位。
工學專業就業收入更高 機械工程專業6851元月薪居首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19年不同專業畢業生當前的收入水平發現,機械工程以6851元/月成為高薪之首。其他工學學科畢業生收入優勢依然凸顯,在前10名中佔據7席、前20名中佔據11席。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等專業已成為數位化人才的蓄水池,也成為企業人才大戰中的主要目標。除工科「硬核」人才外,工商管理(6370元/月)、心理學(6156元/月)與傳播學(5918元/月)也都成為各學科的高薪代表。
「2019屆各高校畢業生現收入TOP50」遼寧三所高校上榜
智聯招聘同時對2019屆畢業生的畢業院校及平均月薪進行追蹤,整理為TOP50高薪大學,畢業生收入高低與其畢業院校的等級形成強關聯,畢業生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為雙一流/211/985類大學。
一方面,優秀高校有著更好的教育體系和資源、更注重對人才的塑造和培養;另一方面,畢業院校資質也成為了一些高薪行業、職位、企業的招聘門檻。
具體來看,清華大學以17682元/月名列榜首,北京大學(15365元/月)、上海交通大學(11199元/月)、浙江大學(11137元/月)位列其後,畢業生現平均月薪均超過萬元。專業上來看,除北京大學以外,其他三所高校均為理工類頭部學府。此外,還有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以理工科而知名的學校成為「高薪人才」的搖籃。
「2019屆各高校畢業生現收入TOP50」榜單中,遼寧三所大學上榜,其中大連理工大學位列第17(8335元/月),東北大學位列第27(7828元/月),大連海事大學位列第40(7025元/月)。
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 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
根據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且薪資與學歷高低成正比。具體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於整體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顯著差距;本科與大專學歷則分別為5102元/月與4562元/月。學歷雖然已不再是人才價值判斷的唯一標準,但高學歷人才進入職場後也擁有更高起點。
過半企業秋招計劃面向 2020及2021兩屆畢業生
超三成企業已開啟秋招,超四成企業擴大招聘規模,智聯招聘調研數據顯示33.3%的企業已啟動秋招,兩成還在籌劃中,今年沒有校招計劃的佔到46.5%。有招聘計劃的企業中,42.6%的企業招聘規模與同期相比有所增加。
在招聘面向的畢業生身份上,一半以上的企業同時接受2020與2021屆畢業生;26.2%受訪企業表示崗位僅對2020屆畢業生開放,19.7%受訪企業僅針對2021屆畢業生進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