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315」:「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2020-12-19 瀟湘晨報

一邊是嚴防緊守抗擊疫情,一邊是快遞閃送奔波忙碌,在全民抗「疫」的大形勢下,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即將到來。

特殊時期,「應急性」消費眾多。恐慌性跟風搶購,囤積物資;選購貨品未認真審查,貨不符標;忽視正規渠道,維權困難……對於緊缺物資,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思維影響下,有存貨成了第一追求,秒殺成了常見操作,很容易出現線上交易糾紛。

北京二中院法官韓耀斌、法官助理許曉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了當前網上應急性消費的弊端

網頁宣傳展示的商品狀態與實際不符。網絡交易平臺較線下實體店交易,缺乏直接比對、現場問詢等直觀體驗,使得購買者無法直接觀察商品真實情況,一般只能根據商家提供的圖片、文字以及買家的評價來判斷商品的好壞,較容易被頁面、圖片展示內容誤導。

商家銷售規則設置複雜,重要條款隱蔽。一是商家以口罩作為誘餌,花樣百出地推廣。部分商家採用「搭售」、「捆綁營銷」的方式,將口罩與其他高價商品共同出售。有的商家發出口罩預售廣告,告知消費者某時間可以購買,但上架口罩數量相當有限,只為吸引流量。還有一些大型購物平臺將口罩作為「神器」用以推廣集團內相關聯APP。二是重要合同條款具有隱蔽性。限制條款、優惠適用範圍等涉及消費者重要權利義務的合同條款,往往在網頁最下面等隱蔽區域以小字方式呈現,有的需專門點擊才能看到具體內容。

「平臺自營」並非「自己實際銷售」。某些企業在所經營的網絡平臺對某些商品標註「自營」字樣,但該商品並不是由經營網絡平臺的企業直接銷售,而是由該企業控股的子公司等其他主體經營,或者實際與該企業無關,僅使用平臺的物流鏈進行配送等。消費者易對賣方主體產生誤解,在商品配送、售後服務等環節出現與預期不符的情況。

面對這些問題,消費者應如何應對?上述二人建議:

穩需求,避免恐慌情緒。疫情發生以來,國內消費品市場總體供應平穩,隨著口罩等緊缺物資的產能大幅度提升,市場上這些緊俏物資的供應也不斷增多。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購買商品時,要理性慎重,謹記根據自身需求購買商品,避免因為輕信謠言而搶購、囤貨。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細審查,避免名不副實。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務必仔細查看商品的相關信息。例如在線上購買口罩時,不要看到商品標題就下單,而應該認真查閱商品詳情中的執行標準、檢驗報告等信息。另外對於商品是現貨還是預售、發貨周期是多久等,都要一一確認。

存證據,避免維權無門。消費者需留存的相關憑證一般包括購買商品的票據、發票、保修卡、合格證、產品說明書等。因線上購物的特殊性,商家可以自行修改商品頁面中的各項內容,消費者在網絡購物時,還應保存網購時的商品連結、商品頁面詳情截圖、與客服聊天記錄等。

廣渠道,避免權益受損。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維權,既可以選擇協商和解,也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等組織調解,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於商家出售的商品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要求退換貨,對於商家採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對於商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有權主張支付價款的三倍賠償,賠償金額最低為五百元。

【來源:光明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做人,就要狡兔三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在許多人的意識中,覺得狡兔三窟是個貶義詞,形容一個人很狡猾,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做人就要有這種狡兔的精神,就要能夠做到多方準備,能夠未雨綢繆才能臨危不懼,能夠做到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容易,工作生活職場,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競爭,如果你不能從多個方面多層次準備,萬一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可能錯過千載難逢的機遇,要知道現在社會,最缺少的就是機遇了,大家的能力都不差,如果白白讓機會錯過了,就真的太可惜了。
  •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這些「90後」正踐行著總書記的話
    我蘇網聯合江蘇各縣級融媒體中心遇見「後浪」一起聽他們的兩會觀後感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指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作為一名奮鬥在基層的年輕幹部,很榮幸有機會參與農業服務,聚力糧食可持續發展;推進機械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聚焦農業科技創新;組織農民職業化培訓、推動農企合作,強化新型農民培養。數不清走過多少條田間小路,算不出推廣過多少份技術材料。農民臉上的笑容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回報。我相信,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農業發展同鄉村產業振興必將有機銜接起來。
  •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手中究竟要有多少存款,才能做到不拖後腿?
    從當前的數據來看,我國存款50萬以上的人,只佔據總人口的0.3%,也就是415.8萬人,而有一百萬以上存款的佔比才1%,其人數則是為138萬人。相比之下,我國卻有5.6億人是沒有存款的,這個比例很高,10個人中4個人沒有存款這一說法。
  •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5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指出,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 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商販教你買米麵的訣竅,耐儲存,口感味道好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是能量提供的最基本來源,老話說:「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和肉、菜、蛋的臨時採購不同,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會在家中囤積一些米麵等主要糧食,不會天天出去買這些,所以學會一些選購米、面的知識和竅門,買到一些口感味道好、耐儲存的好糧食是有必要的。
  • 誠食善糧馬志鋒的心中有個"自然夢"
    每到九月的豐收季,稻田裡就熱鬧起來,各家僱的收割機轟隆隆作響,在一片金黃中劃出一道道筆直的線條。但在哈爾濱五常市外有400多畝不一樣的稻田,這裡有飽滿的稻穗在風中搖曳,卻不見轟鳴的收割機,只有一道道人影揮舞著鐮刀,不時地在田中站起又蹲下。這片靜謐中又透出傳統農家氣息的田地上豎著一排紅底白字——誠食善糧自然種植五常基地。
  • 手上有糧,心裡不慌!中國糧食儲備到底有多少?一篇文章告訴你!
    2020年天災不斷,全世界各國都在經受著不同程度的挑戰,其中全世界都需要面對的疫情大考,有的國家還需要面對十裡蝗災侵襲的問題,也有部分國家需要面對洪荒水澇的甚至是豬瘟的災害。那麼面對水災、蝗災、豬瘟、還有新冠疫情,我國的糧食儲備究竟夠我們吃多久?
  • 倉裡有糧,心中不慌!七年級《有理數》知識匯總
    倉裡有糧,心中不慌!學好數學,必須要抓牢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理論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針對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有理數》,其主要內容可概括為有理數的概念與有理數的運算兩部分。其中有理數的概念,可利用數軸來加深理解,使數與直線上的點之間建立了對應關係,從而揭示數與形的內在聯繫,並由此成為數形結合的基礎。
  • 新華日報:手中有糧 道德不荒
    我國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確保糧食安全任務依然艱巨,什麼時候都不能輕言糧食過關了。  吃飽肚子不挨餓,是人生和國家的頭等大事,現在的「80後」和「90後」對此可能並沒有切身感受,因為他們中絕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挨過餓、經歷過基本生活物資匱乏的苦日子,而「70後」之前的人們大多知道什麼是飢腸轆轆。
  • 油瓶子糧袋子要抓牢,又紅又專的糧油股票有哪些?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疫情讓大家都明白了,關鍵時期糧食才是最重要、最值錢的硬通貨!今年以來,股市、期市投資者對農產品的關注度明顯提升,避險資金和對衝資金往往將農產品作為多頭配置,使得糧油類上市公司的股價不斷上漲!金健米業甚至出現11天收穫9個漲停的行情。
  • 一年一度315,認準原始獵食渴望ORIJEN防偽標不再擔心假寵糧
    不僅是人類食品受人矚目,寵物食品安全問題在今年315也獲得了不少關注。 國產寵糧的「新國貨」之路道阻且艱 近日,上海消保委就發布了一組市面上常見熱門寵糧品牌調研數據,不少寵糧品牌並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部分犬糧真菌毒素超限值,還有一些寵糧品牌的營養標準達不到其承諾值,寵物長期食用該類不合規、不達標、有質量問題的寵物食品,輕則身體虛弱、嘔吐、拉稀,重則可能導致死亡。
  • 七零小說:她穿越饑荒的七零年,幸好廚藝在手,一斤面弄出五斤糧
    七零小說:她穿越饑荒的七零年,幸好廚藝在手,一斤面弄出五斤糧hello!歡迎來到小說迷的世界,大家一起來看精彩小說吧,作為一個鍾愛小說的老書蟲,小編可是每日更文,為大家特意帶來好看的小說,如果你們有喜歡的小說,歡迎與小編分享哦,今太難給大家分享的是七零小說:她穿越饑荒的七零年,幸好廚藝在手,一斤面弄出五斤糧。
  • 糧安則心安——澠池縣居安思危常抓不懈緊繃糧食安全弦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期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把糧食安全問題擺在了國人面前。縣領導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時,親自協調麵粉加工企業於正月初五開始陸續復工復產,為澠池縣的口糧供應提供了物質保障。隨後,縣政府緊急動用縣級儲備糧投放市場,用於應急供應,確保疫情期間糧食市場穩定,人心穩定。
  • 李嘉誠千億在手,而他則囤下了3500億!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高現金存留、少借貸,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幫助企業抵禦市場風險,即使企業在收入低迷時,也可以維持正常運轉。因此,國內的首富們往往會為企業儲備不少的現金。那麼,首富們儲備了多少現金呢?縱觀多個行業,房地產行業尤為看中現金儲備,而作為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集團,在儲備現金方面可謂底氣十足。
  • 「手中有糧」和「月光族」沒有差別?專家:幾年後差距一目了然
    文:阿慧中國有句古話,「手中有糧,心中莫慌。」我們喜歡存錢的原因是以防萬一,如果有緊急情況,有一些儲蓄是有幫助的。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的「金錢觀念」與以前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
  • 做老百姓喝得起的民酒 五糧液兜裡有糧心不慌
    「五糧液有品牌優勢,目前在做全品牌戰略布局,並推出腰部產品,市場營銷系統建全後,將是五糧液全面爆發的時候。」唐橋信心百倍地說,現在是買方市場,企業必須在市場營銷方面做到位,未來的發展中,五糧液要打組合拳。  兜裡有糧心不慌  在唐橋看來,此輪白酒行業的調整才剛剛開始,這次調整是大浪淘沙,白酒行業將迎來一次大洗牌。
  • 新學年,江北區各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愛糧節糧主題活動:愛惜糧食好習慣 勤儉節約記心中
    童傑說道,學生不浪費的前提是每一餐都喜歡吃,食堂往年就只有基礎套餐,時間久了學生就會吃膩,剩飯剩菜就比較多。今年食堂新增12種新菜品,合理搭配、精工細做,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前提下減少了浪費。  玉帶山小學  情景劇表演倡導惜糧惜福  「見到美食先別急,每次只取一點點,輕拿輕放少出聲,要節約。一米雖小猶不易,光碟行動全吃去,吃飽餐巾擦擦嘴,真文明!」
  • 慈利縣金慈實驗小學:爭做愛糧惜糧「小模範」
    9月2日,慈利縣金慈實驗小學利用開學典禮的時機,向全體師生發出「愛糧節糧」倡議。6000師生紛紛響應,積極行動起來,爭做愛糧節糧的倡導者、示範者、踐行者和宣傳者。當天,該校教師代表深入分析了疫情背景下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並強烈呼籲:要牢固樹立節約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愛糧節糧的新風尚;要以「光碟」為榮、「剩宴」為恥,珍惜每一粒糧食,自覺維護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要知行統一,自覺踐行,知道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既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應盡的義務;要積極宣傳節糧愛糧知識
  • 如何準備才能心中不慌?
    通知中標明普通專升本和第二學士學位招錄工作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響,情況特殊外,湖北省普通專升本填報志願時間在5月,考試時間在7月,7月才公布成績。而如今要求在六月底完成錄取,這就意味著2021年所有的流程都將提前一個月。
  • 「本土」小村糧「事」
    「有了糧食經紀人,心裡踏實多了,玉米是存是賣都不愁。」近日,大沁他拉鎮海拉蘇嘎查的村民席樁,把近50畝的玉米託管給本村的糧食經紀人成國軍,並賣出了一個滿意的價格。走進席樁家,一臺大型玉米脫粒機正在轟轟作業中,一粒粒金燦燦的玉米「奔湧」而出,席樁和老伴兒看到這熱火朝天的收購景象,想著馬上就能賣個好價錢,笑得合不攏嘴。過去都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但是現在恰恰相反,糧食缺乏晾曬和儲存場所,家中缺少年輕勞動力等問題都制約著農民把糧食賣上好價錢。糧食經紀人的出現,讓農民賣糧更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