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湖南農村留守女孩鍾芳榮,考出了文科676分的驕人成績,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隨後在北京大學伸來的橄欖枝中,她選擇了一個極具爭議的專業「考古學」。一時間,網友議論紛紛,覺得日子這麼苦,應該選擇一個更有「錢途」的專業,給家裡賺錢,解決生活困難。
面對悠悠眾口,女孩淡然應對,她沒有賣慘哭窮,而是實事求是的講,她不覺得自己的日子很苦,雖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但是自己很幸福。
父母給了錢,祖父母給了愛,她覺得自己什麼都不缺。她也不覺得賺很多錢就會很快樂,而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更開心,她只追求自己開心的事情。
在知道了鍾芳榮的經歷之後,考古界的大佬們集體為這個勇敢的女孩打Call,大家不但對她表示了祝賀,甚至還紛紛給她寄去紀念品和禮物,作為她的入學「大禮包」。一時之間,鍾芳榮成為了考古界的「團寵」,行業內的前輩們用自己的方式鼓勵著這個為夢想而堅定信念的女孩,這份待遇可是其他任何狀元都沒有的。
看吧,幸福和愛一直伴隨著的女孩,她雖然年齡尚小,但是她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她不在乎金錢不在乎外界的爭議,淡定從容的走自己的路,走著走著,更大的幸運將她包圍。
2019年4月,華為CEO任正非提出,華為今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2020年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目前,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按年薪制發放,分為三檔,最高檔薪資可達201萬元。
昨天,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張霽被華為招錄,年薪201萬。一時間,輿論譁然。大眾被這個201萬年薪刺激地精神亢奮。
可是你可能還不知道,這個帥帥的學霸,不止收到了華為的offer,還有騰訊,IBM,阿里巴巴等各個大廠的offer,而且比華為的201萬還要高,有公司給他的是360萬年薪。
然而他拒絕了,通過七輪面試執意加入華為,為什麼?因為他覺得華為現在挺困難的,在國際上遭到了很多打壓,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華為做一些貢獻。
看到了嗎?驚掉大眾下巴的201萬根本沒有入這個少年的法眼,他想的是為國家高科技企業做出貢獻。我們的教育不就是要培養這樣的人才嗎?賺錢機器從來都不是我們教育的初衷。
曾幾何時,「讀書無用論」開始走紅,辛辛苦苦讀那麼多年的書,畢業了也可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賺不了多少錢,有什麼用呢?
這個理論在落後的地區更為流行,賺錢成了他們評判一切的依據。於是短視頻走紅乃至泛濫,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成了輟學孩子們的首選職業,因為賺錢快,更自由更輕鬆。
真的輕鬆又自由嗎?這樣的自由長遠來看會帶給你更多的不自由,這樣的輕鬆在你年齡漸長的時候帶來的是更大的負重。
「讀書無用」是個謬論,所謂有用並不指的是賺錢,而是指你能「為所欲為」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如那個團寵考古少女,那個天才少年張霽,他們才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榜樣,是我們社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