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張延平
牙病本身讓人痛苦異常,看牙過程也讓不少人心生恐懼,而青島市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副主任吳洪斌的患者們意見卻高度一致,「找他看牙,一點兒都不遭罪」。吳洪斌獲得大家認可的秘訣其實很簡單,一是看病先同病人交心,二是努力提高自身技術。良好醫德加過硬醫技,讓他在10多年的行醫生涯中贏得了口碑,吸引萬千口腔病友慕名而來。
患者哭著進來,笑著出去
「醫生快幫幫我,一個多月了,牙疼得難以入睡,太痛苦了!」這是一個西海岸新區的牙病患者,初次見到吳洪斌時的狀態:帶著哭腔,滿臉痛苦,急於求治。原來,他牙痛合併咽炎,輾轉數家醫院均因嚴重咽反射無法進行口腔診查。多方打聽,他得知青島市口腔醫院開展舒適化診療,又慕名找到吳洪斌醫生。吳洪斌立即聯繫麻醉科,在多模式安定鎮痛方式配合下,為患者進行了舒適化根管治療,治療過程中患者安靜、舒適、放鬆,咽反射症狀得以良好控制,順利完成第一次根管治療。良好的就醫體驗讓患者非常滿意,終於露出了久違笑容。
舒適化診療是青島市口腔醫院的特色,也是吳洪斌的長項。此外,他還擅長顯微根管治療,實際上,經過10餘年的發展,整個科室的顯微根管治療技術已經在行業內取得良好的口碑,遇到疑難雜症,外院首先會推薦到市口腔醫院治療。吳洪斌還熟練掌握熱凝牙膠充填技術、顯微根尖手術等。當然,他的主要臨床工作是處理常見的牙體牙髓疾病,包括齲病、非齲性牙體組織缺損、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多年來,經患者口口相傳,吳洪斌積累了一大批「鐵粉兒」。曾經有一名來自莒南的17歲患者意外磕斷了門牙,為了不讓陪同的患者父親自責,吳洪斌精心設計治療方案,一次性進行了根管治療及斷牙再接,助其恢復了美觀,讓患者父親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
不忘初心,習慣換位思考
進入青島市口腔醫院行醫10年,吳洪斌始終懷揣著赤子之心。他一直記得當年在中國醫科大學求學時,初次見到毛澤東主席著名的光輝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時,心底泛起的那股激動和振奮,「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校訓也深深烙印在心坎上,成為他工作的行動指南和指路明燈。
從醫後,他把「做一個讓病人滿意的好醫生」這個信念銘記在心裡。看病時,對患者一視同仁,習慣換位思考,急患者之所急。對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不厭其煩地解說、認真檢查、精準施治。他深知牙病患者的恐懼心理,為了緩解緊張情緒,他發自內心得給予一個親切的笑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語、一個拉扶的細心動作,他常說這些舉手之勞本身就是對症治療的良藥。「要想看好病,必須先同病人交心,了解病人的主訴、病史及診療要求,再看片子,最後看檢查報告,做出診療計劃,真正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才能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療。」這是吳洪斌的肺腑之言,也是他最真實的從醫寫照。
以身作則,做好科室傳幫帶
醫學博大精深,每天都在發展進步,從醫路上需要終身學習。業餘時間,吳洪斌每天會拿出固定的時間看專業書籍,刻苦鑽研醫療技術,不斷提高醫療業務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專業、更安全、更放心的醫療服務。
此外,作為一名管理幹部,吳洪斌以身作則,用自身的堅守去影響和帶領每一位科室成員,言傳身教,滿腔熱忱,毫無保留,認真做好「傳、幫、帶」。作為科室副主任,除了全力輔助科主任做好科室的工作外,對自己要求也更加嚴謹求實,時刻把同事的冷暖記在心上,及時解決困難和矛盾,以真心贏得信任。
「做一個讓病人滿意的好醫生」,不僅是他行醫的初心,也是他職業生涯中不懈的追求。如今,他正在這條路上摸索著、實踐著、前進著,為個人理想,為大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