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安防體系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日益完善,尤其是2010年前後,應用範圍已逐步由機要單位過渡至商業、學校與社區。
同樣是2010年前後隨著國家加大教育投資力度,高校擴招,校舍擴建,多院校合併,擴大招生,使高校建設進入的一個發展的高速期,校園安防在各大院校逐漸得到重視。
所謂校園安防系統,是指利用視頻監控系統、防盜報警、門禁系統、巡更系統、緊急求助、呼叫系統、對講系統、—卡通等各種硬體設施保障校園安全。
由於過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各級校園資金短缺,加之對安防建設缺乏重視,大部分學校都以經濟作為考慮安防建設的首要指標。固選用的安防設備多為一些較為低檔的安防器材,致使建成項目圖像模糊、穩定性差、錄像解析度低等後果,不僅不能滿足實時監控、錄像查證的需要,而且遠遠達不到安全防範的要求。
細分的校園安防建設,進度幾時能並駕齊驅?
但伴隨校園襲擊事件與校園霸凌事件頻發,讓人們意識到校園安防依舊存在不小的疏漏。在社會各界的重視與各級政府「平安校園」的政策助推下,以人防、技防與物防構築下的三位一體體系逐漸成為校園安防的標配。
日益細分的校園安防
依照學校分級,當下校園大致可分為高等院校、高職高專、普教、幼教等幾大類,其中按找成分又可細分為公辦、民辦,普教又有小學與初中之分。
在此情況下,相對於每個階段的院校所對應的安防體系則劃分為高校校園安防、中小學校園安防和幼兒園安防。而依照市場佔比,我們可以發現高校校園安防成為市場的主體,佔據整個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
而具體道每個校園,由於不同的學校對於安防建設重視程度不足,具體情況不一而足。就總體而言,大多數學校的安防子系統建設進度並不統一,多以監控系統建設為主,諸如防盜報警、門禁系統、巡更系統、緊急求助、呼叫系統、對講系統、—卡通等各種硬體設施卻讓人難以言表.
高校監控系統建設初見成效
清華作為國內的頂級學府,一舉一動都會引來社會的高度關注。前些日子清化「腚姐」事件一度霸屏,在微博、知乎、豆瓣、貼吧等主流社交群體都引發了相當的討論。
該事件起於清華美院,一位唐姓學姐在食堂吃飯時,被一位2020級學弟的背包觸碰到臀部,其立馬斥責他為「色狼」。且在學校明確表示通過視頻監控核實之後再做定論的情況下,她強行索取學弟的身份信息,並於朋友圈內大肆傳播,斷言這名男生「借書包掩護摸我屁股」,還稱對方是「小東西」,要讓對方「社會性死亡」。
索幸清華完善的視頻監控體系還了這位學弟的清白,但我們要反思的是,當下的校園監控設備的布控僅是初見成效,且受學校知名度與地區經濟限制上下區間較大。如果換做一個校園安防系統建設並沒有如此完善的學校,那麼這位學弟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一言難盡的總體建設進度
前文提到,高校校園安防是校園安防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佔整個校園安防市場的一半以上,其安防系統構成也較為全面和複雜。
中小學校(包括高中、初中、小學、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等)校園安防系統建設也是校園安防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校園安防市場35%左右。
從理論上來講,中小學校園規模小但數量多,校園和學生的管理模式與高校也有顯著的不同,其建設安防系統的主要目的是預防校園暴力、防止社會閒雜人員進入校區,系統建設以視頻監控和周界報警為主。
但就高校頻發的各類惡性事件來看,這種區別性的偏重真的合理麼?
2020年11月29日,錦江學院發生一起刑事案件。經公安機關初步偵查:受害人李某某與犯罪嫌疑人馬某某系男女朋友關係,案發前日馬某某從山東到四川。當日,馬某某混入學院,趁宿管員不備竄至李某某宿舍,與李某某因感情問題發生爭執,從宿舍內尋得一長約12釐米的家用尖頭剪刀,將受害人殺害後跳樓自殺身亡。
管中窺豹,本次四川的這次惡性案件只是當下校園安防漏洞的縮影。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由於當前高校和中小學校佔據整個校園安防市場進九成的份額,這就意味著政府撥款的大頭也被這兩類校園佔據。這就導致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幼兒園的安防系統建設之前一直沒有得到重視,甚至有不少的系統甚至通過收費來維持其運營,且多數還具有盈利性質。
而近年來頻發的虐童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資金導向下的苦果。
長期建設下幾時才能讓細分進度持平?
這些年,校園安防建設經歷了從起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校園安防在建設範圍、系統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變化,但是現階段校園安防仍處於不完全成熟的階段,校園安防應用依然是以實時監控、事後調閱等應用為主,智能化應用少,在事前及事中的能力普遍偏弱。
同時就當前校園安防建設的情況來說,一邊是初見成效的監控系統,一邊是讓人一言難盡的其他子系統,木桶效應導致校園安防系統的應用始終難如人意。
實質上,校園安防建設是一個長期、不斷完善的過程。從建設的角度來說這種循序漸進、分期進行的建設方式給校園安防的建設帶來了很多好處,但隨著設備的老舊和技術的更新,很多學校會在一段時間後更換一部分設備,因此需要一部分既存的設備和一部分新增的設備能夠無縫銜接,形成一套統一且完善的系統。
但這種模式需要校方的持續投入,上文提到,過小的市場難以吸引技術儲備完善、項目經驗豐富的企業入駐。依此而言,市場資金導向下引發的問題,是當下校園安防建設中令校園與校園、系統與系統差異過大的主要原因。
那麼出於成本考慮,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既有資源,是用戶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學校的擴張,新建校區或分校的監控系統需要與老校區進行有效的整合,實現統一管理、分級授權,以便於日常安保工作的有序進行以及應急事件的高效處理。目前有些學校的系統仍相對分散獨立,孤立的系統始終就是無法逾越的瓶頸。
單就這一點來說,如何讓校園安防系統的「多系統」進行融合、協同,以期大大提高校園安全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依舊任重而道遠。
往期內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