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江湖郎中?赤腳醫生的由來,他們有哪些門道,你們知道嗎?
江湖郎中現如今被稱為貶義詞,形容賣狗皮膏藥的騙子。
過去這類人,被稱為遊醫,什麼是遊醫?
就是行走在外地行俠仗義的,還會醫術的人,被稱為遊醫,在宋朝時期盛行。
古代這類遊醫,道士居多。
所以有一句老話說的好,為善積德,驅邪保命,他們就會手拿著條幅,把這幾個字縫了上去。
凡是稱為江湖郎中的人,都會有一個信物叫「虎撐。」這是證明身份用的。
虎撐就是一個銅環,銅環兩側是有空心處的,能放入藥丸。後來的人大概是為防身將藥丸換成鐵丸,手指伸進去,一搖晃,就成了鈴鐺。
傳說虎撐的由來是藥王孫思邈傳下的,某天孫思邈去採藥,看到一頭老虎蹲在附近,嚇了一跳,發現老虎沒有向他撲來,只是張口大嘴,哀求的眼神看著他。
孫思邈發現老虎的喉嚨被一塊骨頭卡住了,他為了幫助老虎,猶豫了一下,心想要是把手伸進去,咬了自己怎麼辦?
他就把採藥帶來的扁擔掛著的銅環取了下來,放在老虎的嘴中,才敢給老虎救治。
後來的郎中就因為這個典故,就把銅環改成了手搖鈴鐺,起了虎撐這個名字,認為只要攜帶虎撐這樣的信物,採藥的地方遇到老虎就不會受到傷害。
江湖郎中在後期就立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見到祖師爺畫像、牌位的地方,虎撐就要拿下來,不能搖晃,凡是搖晃者,就是衝撞祖師,不敬祖師,同道中人若是看見了,就可以上前拿走虎撐,奪走信物。
後來隨著江湖郎中的數量越來越多,郎中就有了新的規矩,若是同行之間相碰面,為了彰顯自己的醫術,如果有人把虎撐放在胸口中間,就聲稱自己醫術一般,至於另外一個江湖郎中,把虎撐高舉在胸口之上,就認為自己醫術高於另外一方。
兩個郎中如果看到虎撐的位置,就會明白雙方的差距,所以在某一片活動區域內,就要讓給醫術高的人,防止了不必要的爭端。
畢竟江湖行醫的人,很多時候都是為了一口飯,而早早就流落在下層群眾的社會,不再是最初為了行俠仗義而救人。
時代的推移,江湖郎中出現了新的角色叫搭草。
什麼是搭草,就跟相聲裡面的捧哏類似,區別就是在眾人面前,要試著嘗藥,以演的方式來博得買藥人的相信。
這俗稱叫戲。
後來的後來,江湖郎中從一個正面的名稱,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彙。
因為真正行醫的人少之又少,開始以賣藥為生,甚至經常會看到電視劇裡面拿著條幅的男子,大聲吆喝著:我有一副神藥,包治百病。
看來江湖從是渾濁不堪的,一旦沾染下去,哪怕後面有郎中兩個字,到最後也會隨著時代變了味道。
今天,聽老貓仙仙說,你對江湖郎中有什麼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