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的和平鬥士:雅克·席哈克(JacquesChirac)

2020-12-22 東方網

提起這位法國總統,足球迷們可能更願意記得他在』98世界盃法國奪冠時,站在看臺上歡欣激動的神情和2000年歐洲杯時身著法國隊隊服為酣戰中的法國隊加油的樣子。這位年逾古稀的法國政壇第一人,在美國對伊動武中的反戰立場為他贏得了國際上前所未有的聲譽。當席哈克在3月10日接受法國兩大電視臺採訪中首次表示將為和平動用否決權後,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的主要媒體對其進行了聚焦式報導。法國的主流媒體稱其為「法蘭西的和平鬥士」,現在已將他與當年的戴高樂總統相提並論。

雅克·席哈克,1932年11月29日生於巴黎科雷茲鎮的一個富豪家庭,其父曾為法國商業銀行總管。席哈克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法國國家行政學院和美國哈佛大學暑期班。1974年席哈克出任法國總理。1976年辭去總理職務後,他創立保衛共和聯盟並任主席。1977年至1995年他3次連任巴黎市長,在此期間,他於1986年至1988年再次擔任政府總理。1995年5月席哈克當選法國總統,2002年5月連選連任。

自去年9月以來,法國政府一直走在世界反戰陣營的前列。對外,席哈克通過其外長德維爾潘在安理會反對未經聯合國授權的倒薩行動,並在安理會諸成員國間奔走遊說;對內,他促使拉法蘭總理和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主席阿蘭·朱佩在議會反覆解釋政府的立場,贏得了國內的廣泛支持。不少法國人在接受調查時表示,他們以席哈克總統為榮,因為他在「事關和平與戰爭,生命和死亡」的時候,「堅持了法國的原則,捍衛了正義和道德」。自席哈克去年參加總統競選以來,他已兩次獲得超過80%的民意支持。

中東是一個席哈克所熟知的地方,席哈克的戴高樂派情結使他在其整個的政治生涯中都致力於建立與該地區的良好關係。讓席哈克深為憂慮的是,美國對伊的開戰會影響到整個中東局勢的穩定,而且戰爭的後果會加深而不是減少針對西方的恐怖主義活動。加強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性是符合法國自身利益的。在席哈克看來,聯合國安理會和歐盟正在成為冷戰後和「9·11」後對抗美國的強大力量,而在這兩個組織裡,法國有著比它的面積和軍事實力更大的發言權。

與布希、布萊爾、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和義大利總理貝魯斯科尼這些國家領導人不一樣,席哈克親身參加過戰爭,20世紀50年代時作為一名年輕的軍官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中服役。

席哈克有一個明確的政治思想:反對單極化世界,倡導多極化格局,主張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席哈克說:「只有一種主導力量的世界是危險的,這就是為什麼我支持一個多極化的世界,歐洲也必然會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

席哈克還非常喜愛文學,主要著作有《希望的閃現》、《一個新法蘭西》、《所有人的法蘭西》等。1956年席哈克與貝爾納黛特·肖德龍·德庫塞爾結婚(後改名貝爾納黛特·席哈克),他們有兩個女兒。席哈克曾先後於1978年、1991年、1997年和2000年4次訪華。

相關焦點

  • 再見,雅克·席哈克
    「我們的前總統、(前)總理、(前)部長、(前)巴黎市長,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一位偉人,今天離我們而去了。」法國外交部在官方社交媒體上的悼詞節制而傷感,「再見,雅克·席哈克(Au revoir Jacques Chirac)。」
  • 雅克·席哈克與他的中國情結:法國巴黎布朗利碼頭博物館十周年紀念...
    (圖片來自布朗利碼頭博物館官網)中國日報7月6日電(巴黎站記者 庹燕南 實習記者崔荻)位於法國巴黎第八區鐵塔腳下、由法國前總統席哈克創建的布朗利碼頭博物館今年迎來了開館十周年紀念。為此,博物館於今年6月21日至10月9日舉辦一場特殊的紀念展覽:雅克·席哈克文化展覽。
  • 人物|席哈克:「戴高樂的繼承者」和法蘭西「最後的大總統」
    在官方消息公布以前的數小時,席哈克的家人直接致電愛麗舍宮,通知了總統馬克龍關於席哈克去世的消息。馬克龍立即取消了一場關於養老金改革的「大辯論」,臨時決定將在當地時間26日晚8點面對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悼念前總統席哈克。
  •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去世 非常喜歡李白和杜甫
    原標題:法國前總統席哈克去世,生前情迷中國文化據法新社9月26日報導,法國前總統雅克·席哈克於當天去世,享年86歲。雅克·席哈克出生於1932年11月29日。他曾於1974年至1976年、1986年至1988年間兩次擔任法國總理,並於1995年至2007年間擔任法國總統。
  • 法蘭西學院為首位華裔院士舉行佩劍儀式(圖)
    程抱一是法國歷史上首位當選法蘭西文學院院士的華裔作家。 新華社記者陳立群攝  東方文士西方劍——記法蘭西學院院士程抱一佩劍典禮  新華社巴黎6月10日電(記者 高津英) 6月10日晚,法國巴黎市政府大廳燈火輝煌。一個莊嚴而特殊的儀式正在這裡舉行。程抱一,這位被法國媒體譽為「中國和西方文化間永不疲倦擺渡人」的華裔作家,將接受象徵榮譽與地位的法蘭西學院院士寶劍。
  • 席哈克的巴黎往事 │ 世界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1977年至1995年間,席哈克在巴黎市長一職上曾連續在任18年,這段任職經歷被認為是席哈克積蓄能量的「蟄伏期」,也為巴黎帶來重要的「高光時刻」。據《紐約時報》報導,在巴黎時,他「憑藉龐大的員工和預算,讓這個城市充滿節日和展覽」。
  • 《法蘭西抵抗者》中文版面世 獻禮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法蘭西研究會高級顧問、外交筆會會員、翻譯家曹松豪先生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抵抗者》中譯本的出版凝結著中法雙方的心血和智慧,是中法兩國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誼的生動體現,也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一份獻禮。
  • 外國政要讀什麼書:席哈克愛吟「李杜」迷戀青銅器專著
    席哈克愛吟「李杜」迷戀青銅器專著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身上有著太多中國情結,常伴他左右的書籍中,少不了各種關於中國青銅器的專著。在北約的一次首腦會議上,席哈克中途「開小差」,就是為了看介紹青銅器的雜誌。  中國文學也深深地吸引著席哈克。
  •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
    新華社巴黎9月26日電(記者應強 唐霽)法國前總統雅克·席哈克的家人26日確認,席哈克於當天上午去世,享年86歲。  席哈克1932年11月29日生於巴黎科雷茲鎮,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法國國家行政學院,年輕時追隨戴高樂從政,不到40歲就當選為法國國民議會議員。1974年,席哈克出任法國總理。
  • 程抱一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佩劍儀式6月舉行(圖)
    中新網4月28日電 著名法國華裔作家、法蘭西學院院士程抱一佩劍儀式和就職典禮將於6月中旬在巴黎隆重舉行。  據歐洲時報報導,作為詩人、翻譯家和作家,程抱一是2002年6月13日當選為法蘭西(文學)院士的,從而成為全法40位「不朽的學士」中的一員,也是入選法國最高文學殿堂的第一位亞洲人。
  • 席哈克以絕對優勢挫敗勒龐
    據法國內政部5號晚8點11分公布的第二輪投票初步結果,席哈克獲得了超過80%的選票,創造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選舉史上的最高紀錄,而勒龐只獲得了18%多一點的選票,這個數字遠遠低於他在選舉前的預期。至此,關于勒龐能否當選法國總統的懸念終於有了答案,連日來遊行示威反對勒龐的法國民眾轉而開始慶祝席哈克的勝利。有輿論認為其實這也是法國民眾的勝利。
  • 1813年前的法蘭西帝國,法蘭西大革合,與法蘭西第一帝國
    第一執政的許多改革措施作為他天才般的統治的不朽印記而長存於世拿破崙的統治儘管很嚴酷,但也給法蘭西第一帝國帶來了巨大的益處。他吞併了義大利的半臣屬省份,增強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在德意志的影響力,沉迷於與英國未完成的戰爭,甚至以不公平的方式處死了波旁王子。
  • 本以為只是開始,沒想到已是巔峰——希拉克略皇帝的成與敗
    (詳情請看《好不容易造反當上皇帝,卻差點成為亡國之君——希拉克略皇帝的發家之路》)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希拉克略皇帝整頓朝綱,重建軍隊,決心發起反攻,奪回喪失的領土,捍衛帝國的榮耀。阿瓦爾人接受了和談請求,但卻在在和談時試圖綁架希拉克略。皇帝幸運地躲過了這次襲擊,但大量官員被殺,帝國顏面掃地。儘管如此,希拉克略還是選擇以大局為重,忍辱負重地支付了大量貢金與人質,最終換來了和平。
  • 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尼古拉·薩科奇清華大學演講
    [內容速覽]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尼古拉·薩科奇2007年11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7日上午10:30,薩科奇總統將在清華大學大禮堂發表演講。 專題:法國總統薩科齊訪華    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尼古拉·薩科奇2007年11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7日上午10:50,薩科奇總統將在清華大學大禮堂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 第15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評委主席讓-雅克-阿諾
    讓-雅克-阿諾(法國導演)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得主,全世界最負盛名的法國導演之一。獲得法國影藝學院獎的多個獎項,同時又是法蘭西學會成員。
  • 世界文化之達雅克人的「長屋」
    在世界許多原始居民的住宅中,印度尼西亞達雅克人的「長屋」是較為先進的。所謂「長屋」,就是一個村莊裡所有人家的房屋都緊湊在一起,排成一條直線,門朝一個方向,共有一個屋頂.每座長屋約有100個大房間,全長360米。
  • 紫荊雜誌:世界政要書櫃大檢閱 席哈克喜歡李白
    曼德拉:受「聖雄」甘地影響最大  被譽為「活著的傳奇」的「南非鬥士」曼德拉同樣是個嗜書如命的人。因為投身反殖民鬥爭,他曾被南非白人種族主義政權囚禁在羅本島上,前後長達27年,但在這27年裡他手不釋卷,把「羅本島監獄」變成了「羅本島大學」。
  •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逝世,外媒如何評價他?
    當地時間26日,席哈克基金會確認,法國前總統雅克·席哈克(Jacques Chirac)逝世,享年86歲。他曾兩度當選總統(1995-2007年)和總理,還曾擔任巴黎市長長達18年,甚至總理和市長任期是重合的。法國定於9月30日舉行全國哀悼儀式,席哈克去世當天已經不少民眾深夜在愛麗舍宮排隊弔唁。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因德國而誕生也因德國而滅亡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法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即是君主制在法國走向消亡,也使共和制在法國得以鞏固;既在一戰時打敗德國、維持了法國在歐洲的大國地位,也在二戰時投降德國、使法國淪為傀儡政權。那麼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如何興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第三共和國建立
  • 席哈克贊芬蘭總理為最性感男人
    聽到席哈克的這番話,西班牙總理路易斯·羅德裡格斯·薩帕特羅笑了笑。去年,據法國一家報紙報導,席哈克說「除了芬蘭,就數英國的飯菜最難吃」,這話可把芬蘭人和英國人給得罪了。上周,法國雜誌《快報》透露,席哈克評價歐盟輪值主席範哈寧在處理七八月份的黎以衝突事件上「無用、無能」。但席哈克總統辦公室對此表示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