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是否輔導孩子功課不能一概而論!

2020-12-25 上海奧數網

  該出手時就出手

  ■(一位母親)

  做家長的都知道,現在的孩子學業難度、學業容量、學業壓力都遠遠超過我們這一代。所以,做家長的要完全地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作業錯誤的問題。如果前一天的家庭作業中出現了很多失誤,那麼,第二天等待孩子的將是訂正、抄寫等重壓。再加上第二天的新授內容,孩子會卷進「漩渦」。這一漩渦會把孩子的自信捲走,同時很可能讓孩子進入「惡性循環」中。因此,家長還是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關心,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孩子,但是,不能將答案直接告訴孩子。比如,孩子在計算題中出現了錯誤,你可以告訴他:「這5道題中有1道是錯的,你自己找找看!」如果碰到了相似的錯誤,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研究:「為什麼退位減法題都是錯的呢?」建立孩子的反思意識,能使他在未來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一定要出手起好「點撥作用」。

  其次,是作業難度的問題。有心的家長一定會發現,很多回家作業中會出現完全超越孩子回答能力的問題。比如,古詩連線。曾經有一次,5首詩中有3首是孩子沒有學過的,這根本是一道孩子力所不能及的題目。我就讓孩子先連好學過的2首。剩餘的3首,先看看有沒有內容對應的,對應的就連在一起!再看看字數,字數相同的相連!最後,看看尾字是否押韻(不是每首詩都押韻,但這也是依據之一)。最後,我告訴女兒:「像這樣的題目,只要你動過腦筋,做錯了,媽媽也不會批評你!而且,還要表揚你,因為,你面對沒學過的難題能很勇敢地面對它!」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消除孩子對難題的恐懼以及做錯題後的自責感。此時,家長一定要出手起好「減壓作用」。

  給魚不如給網

  ■(家長)

  你給孩子一條魚,他一頓吃掉了,下頓你還得給。如果你給他一張漁網,也就是一個捕魚的工具,他就有吃不完的魚。同樣的道理,我們如果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注意教給孩子一些學習方法,對家長來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孩子來說,可能會受益一輩子。

  我的女兒今年從外地轉入上海讀二年級。她原來沒有學過英語,而上海的小朋友甚至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英語。老師很擔心她跟不上,我們開始也有些擔心。孩子入學後,果然學得相當吃力。雖然晚上做到10點鐘,但英語句子超過3個單詞,她就讀不下來。我只得手把手地教她,帶讀、錄音跟讀、抄寫、默寫,一絲不苟。慢慢地,她有語感了,朗讀流利了,英語入門了,我就慢慢放手,讓她自己跟著磁帶去學,不再就一些具體的問題去指導她。

  學英語有一個反覆訓練的過程。我讓孩子在每天放學後,將當天所學的聽讀幾遍,然後複習前面學過的內容,晚上睡覺前,再重複幾遍。背單詞的時候,不要將某個單詞死記硬背,而是在朗讀的時候,留心一下單詞的拼寫。朗讀幾遍之後,合上書,把重點單詞挑出來背一下。如果不會背,立刻打開書看一眼,印象就比較深刻。

  「滾雪球」式的複習方式很重要。雪球越滾越大,知識越積越多,就是這個道理。我的方法還是有效的,半學期下來,女兒的英語成績在班上已經達到中等水平了。

  孩子都是有依賴心理的。如果你事無巨細,都去幫助他,久而久之,他就事事依賴你了。你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就不願學習。結果你就得整天陪著孩子讀書寫字,苦不堪言,學習效果還不一定理想。只有把學習方法這根拐杖遞到孩子手上的時候,你才能夠放心地鬆開自己的手。

  硬性規定不可取

  ■上海師範大學康城實驗學校教師程立海

  不讓家長輔導孩子功課,學校的本意可能是出於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減輕家長負擔的良好願望,但凡事不可偏頗、過激,否則,就會過猶不及,好心辦壞事,出力不討好。

  首先,要視孩子的年級情況而定。對於剛剛上學的一年級孩子來說,難免在做功課時遇到諸如讀不通題目、不理解題意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如果家長能夠給予孩子及時、必要的幫助,就會對孩子解決問題起到指導、引領作用。這樣,通過具體問題的針對性幫助,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今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孩子就會迎刃而解;相反,孩子就會束手無策,孤立無援,從而可能產生畏懼學習、喪失信心的心理。當然,對正常情況下的高年級學生,家長則可以靈活處理。

  其次,基礎薄弱或是智障孩子則另當別論。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他們在做功課時,一定會碰到許多「攔路虎」,如果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不僅浪費時間,並且沒有什麼成效,結果是事倍功半,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對這樣特殊的孩子,我們不僅不應該禁止家長輔導孩子功課,相反要理所當然、天經地義地鼓勵家長伸出援手,「扶上馬」、「送一程」。

  同時,有的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就是在崗教師或退休教師,有時間、有能力,並且樂意幫助孩子學得更好、更輕鬆,難道有錯嗎?

  至於不是教師、沒有時間、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功課的家長,自然可以擠出時間、想想辦法,變通處理的。

  總之,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處理為好,硬性規定不可取!

  講究方法很重要

  ■(家長)

  家長要不要輔導孩子功課,我以為不能一概而論。

  時下,有些家長從不輔導孩子的功課,美其名曰「培養自學能力」,致使孩子成績「一塌糊塗」,家長反過來責怪孩子「怎麼這樣笨」,甚至還打罵孩子。

  有些家長輔導孩子功課不講究方法,陪做作業兩三個小時,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學習非要家長「陪讀」的壞習慣。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了父母,就不知道該如何學習了。不少大學新生,上了大學沒人在身邊「陪讀」了,導致「紅燈」高掛,甚至退學,這不能不說是家長以前的「陪讀」惹的禍。

  所以,我覺得在小學階段,那些學習不自覺或還未「開竅」的孩子,家長不輔導功課,顯然是不行的。但家長輔導孩子功課還得注意方法,最終還是要培養孩子懂得自己去學習。

  對學習主動、成績優良且保持穩定的孩子,家長就用不著「陪讀」了,因為這樣的孩子初步具備了自學的能力。但家長為此而高枕無憂,對孩子不聞不問也不可取。家長應多觀察孩子的學習過程,比如看看孩子學習效率是否高。有的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每天晚上做功課做得很晚,這樣一來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第二天上課。經常性睡眠不足,對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的健康來說是不利的。此時,家長就要尋找孩子學習效率低的原因,「對症下藥」,幫助其探尋好的學習方法,從而讓孩子做到學習、休息兩不誤。

相關焦點

  • 老母親對開學又愛又恨,輔導孩子的功課為什麼這麼難?
    不過剛開心沒多久,想到今晚開始每天要輔導孩子的作業,這心情一下又跌落谷底。上學期,每晚輔導功課的心酸記憶還歷歷在目,這回又要重新來一波了。近兩年經常聽身邊的朋友吐槽輔導孩子功課的問題,讓我更加關注這一領域的最新資訊。
  • 重慶小升初家長如何輔導和孩子學好英語
    2016重慶小升初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學好英語?英語對於大多數的家長來說都是「外行」的,但是在英語學習中家庭教育又是非常必要的,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學好英語?   1.多聽:   在家多放視頻,MP3,每天半個小時的聽錄音,鼓勵孩子模仿會話,與自己的孩子一起模仿,激發孩子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 班主任警示:給孩子報培訓班,輔導孩子功課,要三思而後行
    現在不缺錢的年代,家長都重視教育,希望孩子在學業上有翻成績,好光祖耀宗。很多家長忙於工作或者自己文化水平低,沒有辦法自己輔導孩子,就報輔到班,到輔導老師那裡去輔導,希望孩子的成績突飛猛進,一下子從差生成為優等生,但有時總是事與願違 。這不,最近網上報導了一個事例。
  • 別再輔導孩子寫功課了!弊端難以想像
    大多數家長對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都非常關注,尤其是在作業這個環節上親自上陣幫助孩子。化身成為孩子的家庭輔導老師,全心全意為孩子無比細緻地講解題目的每一個細節和邏輯。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孩子又快又好地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了作業,但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弊遠大於利:1、遇到難題,繞道而行,不會主題思考如何解決,形成一種「反正有爸爸媽媽幫我解決」的印象。
  • 你真的能輔導孩子功課嗎?爸爸媽媽們別忽略這件至關重要的事
    父母當然有很多責任,包括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幫他解決問題、度過難關,甚至也包括孩子遇到自己怎麼都做不出來的難題,父母儘自己所能提供幫助,但不包括常規性地輔導功課。那麼,幫孩子解決問題和常規性地輔導功課,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 小升初,有必要給孩子報銜接班嗎?
    孩子開學升初中,不一定報銜接課程,但這個假期一定不能閒著。歸納起來,小升初暑假孩子們基本採取以下幾種方式預習初中課程:1.銜接課程輔導班這種班級很多,不僅培訓機構有,有些退休或在職的老師也在辦班。2.網課網課具體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培訓機構專門開的小升初銜接課程,一種是網上有些優秀教師的視頻授課,這個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實際情況,去區別選擇。總的一個原則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為援鄂護士孩子輔導65天功課!這位淮安大學生被央視點讚
    而就在6天前,唐張超剛卸下自己「代理家長」的擔子,從爺爺家的小鎮上回到常熟市專心複習功課。「除了準備計算機考試,我還要準備畢業論文答辯以及公務員考試,這些對我都是十分重要的考試。」唐張超深吸一口氣說道。
  • 小升初擇校考取消,開學後培訓學校還要不要上?看孩子實際情況
    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家長在糾結沒有了「小升初」,還有沒有必要上課外培訓班?這個真的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結合孩子的自身情況、學習的目標以及整個的學業規劃來看。從絕大多數看,這一類孩子的成績都很不錯,一般有進名校的潛質。小升初擇校考取消後,這一類孩子培訓的意義並不大。因為小升初考試的針對性還是很強的,數學以奧數為主,語文超前學習了文言文閱讀。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學習內容超綱還是很嚴重的,學起來並不是很輕鬆。
  • 為啥小升初後孩子成績一落千丈?小學學習和初中階段區別在哪裡?
    學習科目一下子就變多了,除了語、數、英,還有政治、歷史、生物,物理和化學,課程上九門功課門門重要,不敢放棄任何一科。,尤其是剛剛小升初這一年的時候最為關鍵,讓孩子在小升初的關鍵過渡期,完美的完成一次學生角色的轉變,是至關重要的。
  • 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險燒鄰居家,孩子:老師,作業真被爸爸燒了
    孩子上了小學以後,輔導功課這個任務家長總是不能避免的,你以為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你和孩子你來我往,看見錯題提點一下,孩子就開竅的其樂融融的場景?錯!更多家長輔導功課的狀態是,手邊備好速效救心丸和潤喉糖,還有準備隨時擦眼淚的衛生紙,哭的是孩子?又錯!大人孩子一起哭!
  • 焦慮的小升初家長
    轉眼兒子也該小升初了,這不,就被兒子輔導班邀請去聽老師分析政策和形勢。聽了將近兩小時,頭疼得不得了。 以前,鄭州的小升初是考試的,不僅考文化課,還招音體美這些特長生。時間長了,才發現尖子生都被民辦學校搶走了,而且特長生也導致了對文化課的忽視。小升初的考題是越來越難,幾乎把初中的知識都考完了,你要是不上個課外輔導班想上名校,簡直比登天還難!
  • 太上頭了,武漢虎媽輔導孩子功課情緒失控一巴掌打掉孩子乳牙
    檢查顯示,孩子的右下肺處竟有一顆門牙!好端端的牙齒怎麼跑到肺裡面去了?細問之下,家長說出了原因。原來,在晚上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太上頭,一氣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沒想到陰差陽錯將孩子的乳牙打進了氣管,最終醫院通過手術取出了牙齒。輔導孩子作業簡直成了影響現代親子關係的頭號殺手。
  • 日本小學生也為課外輔導所累?小升初家長壓力大
    綜合媒體報導,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中國不少家長在孩子剛進小學就給他們報名各種輔導班,這些課外輔導費連同學費佔據不少家庭開銷的一大部分。而鄰國日本的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如何呢?通過日本文部科學省的數據,重視學歷的日本人非常關切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否能進名牌大學,父母們在子女小學時就要承擔高額的「校外學習費」支出。
  • 小升初語文常考知識點大匯總,新學期必看
    小升初語文常考知識點大匯總,新學期必看」由「山外學社」原創首發百家平臺,主頁附有電子版資料。每次開學,我都會聽到有學生家長在語文老師面前抱怨:我家孩子不愛課外閱讀,導致他的課外知識儲備不夠,這要眼看著就要小升初考試了,可是這語文考試總是在七八十分怎麼辦?
  • 輔導孩子功課,父母被氣得暴跳如雷,那是在懲罰家長的無知
    家長給孩子輔導功課,經常被氣得暴跳如雷,恨不得直接來一頓棍棒教育,其實它暴露出家長本身的3個問題。第一你脾氣很暴躁;第二你的人生格局太小;第三你對教育孩子一無所知,沒有耐心,並且還常常自以為是,在孩子面前傲慢無比。生氣就是對你的嚴厲懲罰,不要把罪責推脫到孩子身上。
  • 父親輔導孩子功課至凌晨,群裡質問老師:送孩子去學校有什麼用?
    小崔的兒子目前在上3年級,由於工作原因,平時輔導孩子功課的重任主要落在妻子肩上。難得有一天小崔下班比較早,於是決定由自己來輔導孩子功課,讓妻子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僅是輔導兒子完成作業就耗到了十一點半。等到小崔準備洗漱睡覺時,兒子卻說還有預習功課這一項。
  • 陸毅輔導貝兒功課,自稱數學滿分卻偷偷用計算器,全程抓耳撓腮
    3月6日,陸毅曬出了一組輔導女兒功課的照片,照片中貝兒上課超級認真,但是旁邊的陸毅卻有點抓耳撓腮,萬般糾結的樣子太真實了。陸毅自稱自己小學數學可都是100分,但是在照片中可看到陸毅是明晃晃地用著手機上的計算器。照片應該是媽媽鮑蕾抓拍的,陸毅的這個表情真的是無比真實了。
  • 輔導孩子功課像是在渡劫,這屆家長也太難了吧!
    輔導孩子作業成為當代父母一大難題,每天晚上輔導孩子寫作業,對父母來說就像渡劫一樣。前段時間就有一位家長輔導孩子時情緒失控,一氣之下竟然把孩子的作業燒掉。扔下樓時點燃的作業本又復燃,差點把鄰居的家給燒掉,經過這一折騰,整個小區都知道輔導作業時的家長有多麼崩潰了。每一個敢於挑戰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都是真正的勇士。
  • 2021年小升初必看!事關孩子明年升初中!
    對於家長來說,可以趁此時段進行政策掃盲,多做升學功課,另外多方搜集渠道,以便及時掌握更多升學信息,不妨就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家長可以通過加群,關注學校官網等收集信息,如:學校實力、招生方式等。 2)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適當的可以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輔導,另外可以讓孩子多參加機構的一些模考。
  • 花23萬給孩子輔導功課,中考物理只考了2分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好成績,考上相對來說較好的學校。近日,接到舉報稱,周女士給孩子花近23萬進行輔導功課,可是呢,最後物理只考了2分,這就有點氣人了對此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是孩子沒好好學,還是教育機構的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