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缺錢的年代,家長都重視教育,希望孩子在學業上有翻成績,好光祖耀宗。很多家長忙於工作或者自己文化水平低,沒有辦法自己輔導孩子,就報輔到班,到輔導老師那裡去輔導,希望孩子的成績突飛猛進,一下子從差生成為優等生,但有時總是事與願違 。這不,最近網上報導了一個事例。一位家長花20多萬找到老師一對一輔導孩子,(注意一對一輔導是按小時計費的)希望孩子成績有所提高,結果中考成績220,物理只考了2分。
為此,雙方發生了爭執、糾紛。家長說:「我花20多萬,就是圖中考能考上高中,圖成績,不然幹嘛花那麼多錢。老師也說只要錢到位,成績沒有問題,結果中考成績出來只有220分。」聽這個家長說,換成任何家長都無法接受,20多萬不是小數目,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輔導老師說:「沒有賺你一分錢,也認真輔導了的,是你孩子的問題。」雙方爭執不下,連當地教育局都介入了的。
針對這件事作為老師的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從培訓機構角度說
現在輔導機構遍地都是,大街小巷都在發傳單 ,宣傳「我」的輔導機構怎麼怎麼樣!只要交好多錢,包成績達到某種程度,這就是虛假宣傳,成績好壞最終取決於學生自己,而不是你輔導機構的老師,俗話說:「師傅進門,修行在各人。」你一個輔導機構幹嘛要在交錢的情況下保證孩子成績沒有問題,成績不是和錢掛鈎的,是和學生的努力程度 智商等多種因素的結果吧!所以個人覺得培訓機構不厚道。利用家長急於求成的心裡,欺騙手段,讓家長不斷砸錢。
從家長角度說
你孩子成績平時怎麼樣,心裡有個底吧!在學校課堂上都沒有學好,輔導老師幾下就把成績給他提上去了,花了20幾萬,估計長期報培訓班吧。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輔導機構的根本目的是賺錢,很多輔導老師是剛畢業的大學生 ,或者是專科院校的畢業生 。輔導模式是講課、做作業,講作業。一次輔導就兩個小時,他能講兩個小時嗎?兩個小時的效率不好吧!很多輔導機構都是把課上在學校的前面。舉個例子:我侄兒參加了暑期小升初英語輔導,都以為老師要對小學英語作總結複習,結果直接上初一上冊英語,一期16天一次兩個小時。一期下來就上了兩個單元。小學英語不懂的依然不懂,初一英語是懂非懂,到開校老師講課的時候,這個輔導老師講過不聽,那個也講過可以不聽 這樣就對輔導老師形成依賴。孩子讀書主要還是學校的課堂,只要在課堂上聽懂了,作業做好,多練習,一般不需要額外輔導。作為家長的要理性看待輔導機構的輔導,你家孩子在課堂上都沒有聽懂,在校老師有針對性講、 練(學校老師有質量考核的,講課,練習都針對考試的),成績都不理想,培訓機構十幾天就輔導好了,作為家長的錢多人傻吧!有些家長為自己省事,把孩子往培訓機構送。如果有能力的家長,能自己輔導最好,你才有針針對性,孩子那方面知識欠缺。輔導機構一個班幾十人,不可能面面俱到,針對性的輔導,它的目的是盈利。
總之, 家長謹慎給孩子報輔導班,應多鼓勵孩子在學校課堂上認真聽,不懂裡要多問老師,如果確實需要額外輔導 最好找教他的老師,才了解你孩子存在哪些知識上的問題,才有針對性。
以上發表個人看法,有不妥的地方給予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