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自信的小偷,從臭水溝鑽進國庫偷珍寶,最後成了一堆白骨

2020-12-20 陳叔說史

古代最自信的小偷,從臭水溝鑽進國庫偷珍寶,最後成了一堆白骨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在錢的面前,仿佛變成了奴隸。無論是現在還是古代,為錢送命的人大有人在。小偷這種職業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存在,在現今的法制社會,一旦被抓到的小偷都會受到處罰。

古代小偷的種類很多,可謂五花八門,沒點水平的還真不敢幹這個行當。古代小偷中的行話很多,只有內行人才能聽得懂,什麼「開天窗」、「開窯口」等等。掀開屋頂的磚瓦,弄個窟窿,順著繩索下去的小偷叫「開天窗」;掘壁穿穴的小偷叫「開窯口」,也稱「開桃源」,他們鑽入牆穴偷取財物。

明朝萬曆年間,就出現了這麼一個膽大包天的小偷。這小偷在京城之中非常的有名,不僅偷盜有一手,而且從來沒有被逮住,人送外號「神偷」。這小偷也是藝高人膽大,把注意打到了國庫上,要知道這國庫可是皇帝的錢包,雖然裡面珍寶無數,可一旦被逮住,絕不是弄著玩的。

可這小偷就是這麼自信,心想,我這風風雨雨幾十年,什麼大場面沒見過,心想拿下這國庫也不在話下。制定了精密的計劃後,在一個月黑風高夜的晚上,他就來到了國庫附近。國庫皇家重地,把守森嚴,正門進去肯定無望了,還得另想他法。他突然發現了一個臭水溝,這個臭水溝是國庫防止內潮、積水用的,但是裡面的空間狹小,人很難鑽進去。

不過這個排水孔一旦進去,再出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一想到國庫裡那些金銀財寶,小偷就坐不住了,自己身材也夠瘦小,就賭一把。排水孔裡面又黑又暗,伸手不見五指。小偷好不容易鑽進去了,可裡面太小了,他身上的皮都快被磨破一層。皇天不負有心人,小偷還是爬到了國庫裡。國庫裡的寶貝真多呀,要帶很多出去也不現實。這個小偷最終選了一個金燦燦的大元寶。

拿上元寶的小偷高興極了,急忙從原路返回,雖然還是爬一步身上疼一下,不過一想到後半生的生活有著落了,小偷就大受鼓舞。剛爬了約莫一半的路程,聽見前面有響動,小偷心中一驚。後來才發現是同行,這些可怎麼辦才好,根本退不回去,只能在這等死。

這小偷為了財送上了自己的性命,直到百年後才被人發現,早已成了一堆白骨,像這個小偷即使手裡有再多的錢也沒處花,就像大家常說的那句話,世界上最悲哀的事就是有錢了,人沒了。對此,大家怎麼看的?

相關焦點

  • 《金家好媳婦》為拍戲鑽進臭水溝裡!張靜之曝光鏡頭外的心酸
    《金家好媳婦》持續熱播,尤其金欣蓉、黃秋儀和高冠廷三角糾葛更是成為一大熱點,隨著黃秋儀「侵門踏戶」住進高家,議員媽媽周惠萍也做出絕地大反攻,成功毀掉犯罪證據,黃秋儀為了搶救隨身碟,整個人還掉進又臭又髒的下水溝,讓飾演該角色的張靜之吃足苦頭,背後的辛酸一面也令人不舍。
  • ...盜墓的皇帝,挖掘明十三陵,死後自己陵墓也被盜,屍骨扔在臭水溝
    在中國古代,無論是太平年月還是動亂時刻,都不缺少盜墓賊的身影,這些人專門盜挖墳墓,像死人求財,為的不過是金銀珠寶。但是,你見過盜墓的當朝皇帝麼?下面這位大清最有福氣的皇帝,生前喜歡盜墓,不為金銀,只為一稀有之物。自己死後陵墓也被盜,屍體被扔在臭水溝之中。
  • 臭水溝裡為何會出現魚?這些魚是如何在臭水溝裡生長,能食用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也是我們所認同的事情,在農村會有很多小河溝,而這些小水溝,都有一種特殊的臭味,而且非常的渾濁,可是裡面竟然還會有魚,這也是讓很多人不解的地方。其實農村裡,也有很多臭水溝,裡面也有很多垃圾,看上去非常的髒,不過這些水溝裡的水,基本上會在乾旱的時候灌溉田地。不過也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到裡面,造成裡面的環境極其惡劣,裡面的寄生蟲和細菌是非常多的,在這樣的環境裡,也會有魚的存在。而且在裡面生長的魚類,還很豐滿,有很多農民在這些水溝裡,都會抓到很多魚,然後拿到家裡進行宰殺,最後進行食用。
  • 狗狗鑽進臭水溝,以為在找食物,看到叼出來的東西,滿臉心疼
    前陣子,一網友所處的地方一直下暴雨,許多低洼的地方都淹了起來。暴雨過後,網友早上外出上班的時候,意外在路上看到一隻奇怪的流浪狗。當時,那隻流浪狗一直往臭水溝裡鑽。
  • 鑫都匯府緊鄰臭水溝 康大賣房時說這是條河?
    收新房對於買了房的準業主們來說,無疑是最開心的一件事了 ,最近 ,家住青西新區的市民李先生就剛剛拿到康大鑫都匯府的新房鑰匙,正準備裝修,明年搬進去住,可是令李先生比較鬱悶的是,剛看到新房就發現問題了,西側的窗戶一打開,就能看到一條臭水溝
  • 臭水溝邊的餵豬野草,在日本卻成了稀罕野菜,被譽為「貴妃菜」
    我國地大物博,各種各樣的野草也是層出不窮,而這些野草的名字也是千奇百怪,前幾天筆者就在村裡的一處水溝邊見到這麼一種野草,花開的也挺漂亮,是一朵紫白色的小花朵,然而當聽到它的名字的時候,筆者特別詫異,因為這種野草的名字叫做「十萬錯」,難道它犯了十萬次錯誤嗎?於是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
  • 康大鑫都匯府旁河流變成臭水溝 開發商未回應
      收新房對於買了房的準業主們來說,無疑是最開心的一件事了 ,最近 ,家住青西新區的市民李先生就剛剛拿到康大鑫都匯府的新房鑰匙,正準備裝修,明年搬進去住,可是令李先生比較鬱悶的是,剛看到新房就發現問題了,西側的窗戶一打開,就能看到一條臭水溝,到處都是垃圾,還有一股刺鼻的氣味,這讓李先生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接受。
  • 湖南一公園「大變身」,耗資2.6億,由「臭水溝」逆襲成「網紅」
    公園的建設是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建設項目,公園的建設是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不僅為市民提供一處休閒的場所,所以現在中國的各城市,公園項目的建設積林風舉行。湖南一公園「大變身」,耗資2.6億,由「臭水溝」逆襲成」網紅「!
  • 昔日臭水溝今成景觀帶——看樺甸市如何讓輝發湖重現生機
    昔日臭水溝今成景觀帶——看樺甸市如何讓輝發湖重現生機 2020-09-02 22: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上海西部繁華區巨大廣告牌擋住臭水溝,居民每天往河裡倒馬桶
    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沒有多少路人注意到,在一塊「共建七寶美麗家園」的巨大廣告牌後面有一條臭水溝,岸邊綿延著一片近一公裡長的棚戶區,那裡的居民對瀰漫在空氣中的臭味習以為常。這條臭水溝叫做唐家浜,岸邊的棚戶區聚居著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家家戶戶門口放著馬桶和痰盂,這裡沒有完善的排汙系統,也沒有幾個垃圾桶。
  • 西安「變廢為寶」,一景區前身是「臭水溝」,如今成為遛娃寶地!
    西安「變廢為寶」,一景區前身是「臭水溝」,如今成為遛娃寶地!沙河溼地公園在陝西省佔有重要地位。但它的前身是臭水溝,現在不能帶著入場券散步。園內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設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成為了很多人喜愛的場所。很多人周末帶著孩子來玩。
  • 昔日臭水溝,如今碧波蕩漾
    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斥資600萬元,對宣堡港東首末端實施河道疏通清淤和駁岸整治工程,昔日的臭水溝,如今碧波蕩漾,景色宜人,成為周邊企業員工和群眾飯後閒餘散步的好去處。宣堡港東首末端,西薑黃河至丁泰中溝段,由於周邊自然村莊雨汙合流,園區部分企業初期雨水也直接入河,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水質黑臭,水系堵塞,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 餐具消毒公司洗碗水暗道排出 小河成臭水溝(圖)
    [居民投訴]清澈小河成臭水溝  七裡棚社區位於信陽市中心城區以南,107國道西側。進入社區,有一條蜿蜒的水泥路面主幹道,向內前行約100米,一股臭味撲面而來。界河就在主幹道一側,記者撥開樹枝站在河邊看到,界河寬約5米,流量並不大,河水呈淺黑色,水邊的石頭、泥土也呈黑色。站在河邊,臭味尤其強烈。
  • 昔日臭水溝 今日景觀河
    兩年前,南寧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亭子衝成為整治的重點。曾經的臭水溝,如今已是青羅帶。「現在河面變清了,空氣變好了。以前是『掩著鼻子躲』,現在是『沒事就喜歡來』。」王春萍笑著說。C 繪生態畫卷 變清澈河水為發展活水瞄準亭子衝一灣清新的河水和生態環境,今年5月,廣西頭等艙餐飲娛樂有限公司在亭子衝碼頭投資建起了集餐飲、娛樂及邕江遊於一體的旅遊項目。
  • 臭水溝治理,不能簡單「以填代治」
    ■ 社論簡單地「一填了之」,顯然背離了「只為消滅黑臭,而非消滅水體」的黑臭水體整治要求。當地有關部門解釋稱,已經給當地建了汙水管,雨水管也正在建設中,南位排水溝過去的行洪功能已經沒有了,加之其沒有自然來水,如果還作為地表河保留,說不定哪天又成了納汙溝,有重返黑臭水體的風險。因此就採取了填埋這一看似「一勞永逸」的做法。但該做法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 小龍蝦都生活在臭水溝,攜帶大量細菌寄生蟲?雖與事實不符,但並非...
    據媒體報導,南京人每年要吃掉全國小龍蝦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而隨著小龍蝦的火爆,各種關於小龍蝦的傳言也不期而至。其中有一種說法,幾乎每年都不會缺席,「小龍蝦都生活在臭水溝裡,攜帶有各種細菌和微生物,還是不吃為好」。事實真的如此嗎?小龍蝦還能不能吃了?今天就來掰扯下這個問題,為大家解惑。
  • 湖北新增一處公園,由「臭水溝」逆襲,大部分區域已開放
    在上世紀建國初,我國那時候的經濟還是比較落後的,為了經濟的發展,犧牲了很大一部分的環境,產生了許多的環境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才開始重視起環保這一問題,很多以前的「髒亂差」地帶都消失不見,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湖北一新增的公園——巡司河體育生態公園。
  • 臭水溝總傳出怪聲音,村民議論紛紛,把水抽乾後竟發現一條巨無霸
    臭水溝總傳出怪聲音,村民議論紛紛,把水抽乾後竟發現一條巨無霸在部分農村當中一般都會有一條水溝,因為多數的村莊都是依水而建的,水溝在保護較好的情況之下,可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很大的用處,但是有些人卻不顧生活環境,對其造成了極大的汙染
  • 臭水溝釣魚抓魚,還當野生魚吃!太臭了
    臭水溝還有人撈魚釣魚,居然還當野生魚一樣吃掉。很多人對於野生魚有一種誤區,認為凡是不是飼養的,都是好的。因為它們是野生的,野生的自然就是好的,營養豐富的,肉質細嫩的。正是這樣的思想引導下,讓很多人走進了誤區,比如對於飼養的魚,認為就是不好的,而不是飼養的,野生環境下的,就是好的魚。
  • 臭水溝變風景區 三峽移民村吃上「旅遊飯」
    大約10年前,由於水位漲落對庫岸土壤的侵蝕和衝擊,消落帶臭水溝難以治理。2009年開始,萬州區陸續在長江兩岸消落帶栽植1800餘畝中山杉,極大改善了消落帶的生態環境。消落帶臭水溝已成歷史,改換新顏的大周鎮吸引大量遊客前來遊覽,旺季時單日遊客量可達1萬人次。當地政府積極推進鄉村旅遊項目發展,鄉村旅遊產業蓬勃興起,大周鎮的綠水青山逐漸成了當地老百姓的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