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果一個人敬酒的時候一圈人都敬過,唯獨不敬你,你會怎麼辦?
"逢言觀點"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辯證統一的,既有兩面性,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這個問題。酒在很多場合都是一種社交的工具,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之一。
在酒桌上,我們國家有著濃厚的酒文化。善於喝酒、敬酒及勸酒是一種能力,我們要通過「敬酒」行為,透過現象看本質。
我的職業生涯中有一段跟酒密切相關的時光,那會剛畢業,進入到一家戶外監控系統代理公司,任職業務經理的助理,經常跟著我的直屬領導蕭總跑業務,傳統的生意很多訂單基本上是在酒桌上搞定和拿下的。有一段時間,蕭總帶著「醉生夢死」,每天至少2場應酬,為了公司的業績,我們出入各種飯局,我就會經常遇見題注所說的問題。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置之一笑。
我們來具體分析原因:
一、身份關係
喝酒的情景,氛圍,場合有很多種,我們要根據每個不同的場合,結合自己的身份去看待這件事,擺正心態去處理「敬酒」禮儀。我們列舉幾個場景:
1.生意酒桌場合。此時我們就要分清主次和身份角色,做好自己的個人「包裝」和會善於借力「影響力人物」來銷售自己,縮小跟大多數酒桌參與者的身份差距,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能減少體重所說的遭遇的。比如,我每次跟我的領導參加飯局,我都會讓我的領導在酒桌上好好地誇我一回。
2.陌生宴會。這時我們都是受邀參會的,我們要會察言觀色,都有一定的身份關係,我們要保持活躍,儘量跟同桌客戶互動,表達觀點,提高影響力,就能避免題中所說的尷尬局面。
3.熟人圈敬酒。我們在自己的熟人圈參加宴會,酒局的機會相對會較多,自己在熟人圈的影響力怎樣?自己最清楚。君子和為不同,尊重自己的,我們應當給予重視。不是同道中人,不予理會,我們應當更大格局去處理這樣的尷尬局面。比如他繞過我們,我們可以主動去找他敬酒。
更多的場景就不一一羅列,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身份關係,做好個人影響力,大格局,提升自己的身份,做個與眾不同的人。
二、透過「敬酒」現象,看透本質
「敬酒」是酒桌文化之一,禮儀的背後是價值、身份、能量、能力、資源等等交換和匹配。我們要善於發現和打造自己的獨特的影響力,具備一定的價值、身份、能量等去得到他人的尊重。
同時,我們更應該學會去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修煉的是精神、心境和雅量,態度,待人接物的胸懷和格局。
要想被人怎樣對待你,你就得先學會善待他人。因為尊重是互相的,彼此的。
綜上所述,不管在酒桌上還是其他任何場合,我們要做的,首先,尊重他人,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其次,讓自己變得有價值,影響力,你就越受別人尊重;第三,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不是所有人都是對你滿意的人。
我們不必在意別人的,活出自己,才是人生真諦,不必太在意不禮貌的人。
看透人性,活出真我,用價值回饋社會,職場亦是如此。
歡迎關注@逢言職場,一起職場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