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見人品,三巡見人心」:品性不好之人,大多有三個酒桌表現

2020-12-19 心靈探索者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很多時候,我們窺探到的僅僅只是表面上的冰山一角,很難知其全貌。

對於人心則更是如此,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平時的時候我們很難判斷出一個人的品性如何,因為人都是懂得偽裝的。

在酒桌上則不然,酒桌就是人生的縮影,在酒精的作用下,一個人很難再拿起偽裝,因此一個人的人品是很容易在酒桌上看出來的。在酒過三巡之後,很容易判斷出一個人的品行如何。

1,時刻都在彰顯自己

不同的酒局有著不同的性質和作用,有的是為了聯絡感情,有的是為了請人幫忙,很多的酒局都是有所意指的,因此我們在參加這種酒局的時候,一定要壓抑住自己的表現欲,儘量讓主人完成他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有的時候,適當的沉默,反而可以成全別人。

然而卻總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不分輕重場合和酒局主人,永遠都在順著自己的心意來。明明是客人的身份,卻總把自己當成主人,時刻都要彰顯一下自己,表現欲爆棚。搶盡了主人的風頭。這種人就是典型的酒桌上的喧賓奪主,遇到一定要遠離。

中國是禮儀大國,酒文化流傳千年,自然是有著一定之規的,甚至什麼人坐什麼位置都有講究,而這種時刻都喜歡彰顯自己的人,則不管不顧的在表現自己,把自己當成了主角。這樣的人大多品行惡劣,生活中也必定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與這種自私的人來往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因此,遇到一定要遠離。

2,不顧輕重一味勸酒

除了時刻彰顯自己,品行不好的人還有一種酒桌上的表現,那就是十分喜歡勸酒。勸酒是古時流傳下來的傳統,其主要作用是表達自己對客人的歡迎和尊重。但是在現在的很多酒局中,勸酒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近乎於強迫的存在,很多人在酒局上都是不喜歡被勸酒的感覺的。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卻不乏一種瘋狂勸酒的人,他們往往以不喝就是不給大家面子之類的難以拒絕的理由去讓你喝下一杯又一杯。而事實上,我們參加酒局的時候,不一定所有時候都是方便的,也許有的時候會有一些因素導致不能飲酒,而這個時候那些勸酒的人再來強行勸酒,就屬於強人所難了。

正所謂,君子能成人之美,能充分考慮別人的難處,不強人所難,才是正確的酒局操作。而品行不好的人才會有瘋狂勸酒的行為,這樣的人往往生活中就是不懂得為別人考慮喜歡強迫別人聽從自己的人,因此,酒桌上有這種表現的人,往往品行不會太好,一定要及時遠離。

3,媚上欺下,只敬領導

品行不好的人,在酒桌上不僅僅有以上兩種表現,還有一個表現那就是眼睛裡只有領導,踩低捧高。除了常見的朋友相聚或者喜事宴席,更多的酒桌還是在商務交際方面發揮著作用,這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應酬"。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這種人,他們在敬酒的時候會對領導笑臉相迎,說盡奉承的話,而當下屬向他敬酒的時候,他又會端起架子,根本不把那些不起眼的人放在眼裡。實際上對領導尊敬一些也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想給領導留下好印象,但是也要把握一個度,一味地討好領導卻對下屬惡臉相向,就是媚上欺下的行為了。

古語有云:"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也只能看到利益,平時也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這種人品性必然是存在問題的,因此,如果發現有人在酒桌上有這種表現,一定要及時遠離。

很多東西遠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麼簡單,冰山下面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因此我們需要細心觀察,從酒桌上去看清一個人的品性,才能對自己的圈子有一個更好地把握。品行不好的人在酒桌上往往會有以上的三種表現,如果發現了,就毫不猶豫地遠離吧。

相關焦點

  • 識人術:在酒桌上,有這二個表現的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但是,既然很多人都會在酒桌上逢場作戲,所以我們結識的人,也未必都是我們的人脈,有時候只不過是酒肉朋友而已。他們當面可以跟你稱兄道弟,但是你有困難去找他們幫忙,他們卻唯恐避之不及,怕你給他們帶來麻煩。 馮夢龍說過:「有酒有肉是朋友,急難何曾見一人。」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殘酷,但也是酒桌上常見的現實。
  • 酒桌上有這四種表現的人,往往人品不好
    「喝酒見人品」。一個人品不好的人,平時也許偽裝得很好,但是他喝酒之後,就「穿幫了」,內心的真實情況怎麼也掩藏不住了。喝酒可以成事,也可能誤事。真正聰明的人,很少參加酒局,但總有一些酒局是躲不開的,還非得硬著頭皮去應付。只有愚昧的人,想方設法混進各種酒局,自己喝垮了身體不說,還浪費了時間。
  • 「喝酒見人品」,酒桌上這些行為最沒出息讓人討厭,尤其最後一種
    但相信很多人都對酒桌上酒品不好的人感到反感和討厭,小編也一樣。喝酒並沒有什麼,但如果喝完酒後酒品不好,還真的是一件非常讓人反感的事情。尤其在酒桌上最沒出息的這幾種行為,讓人很討厭呢!首先是酒桌上特別能裝的人讓人比較反感,明明自己特別能喝,但卻偏偏裝作從來不喝酒的樣子。本來過年時大家聚在一起非常開心,難得見一次,都想喝酒慶祝一下。但有的人卻特別注意保護自己。
  • 酒桌上喝酒不過「三巡」,罰酒要喝「三杯」,這裡面存在哪些講究
    喝酒通常也不是享受那麼簡單,裡面大有學問,存在很多的講究,尤其是過去,喝酒有很多的規矩,如果不按規矩來隨便喝酒,不僅僅是不禮貌,甚至會得罪一些人,引起麻煩。當然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喝酒已經少了很多的繁文縟節,但是無論如何,以前文化習俗的東西還是有不少留了下來,而且還在繼續影響著中國人酒桌上的方方面面,只是不被大家所重視而已。
  • 年底聚會,酒桌上這三個行為不能做,否則讓你出盡洋相!
    在這些聚會上,免不了酒桌上的推杯換盞。懂得一些基本的酒桌禮儀,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能。中國的酒桌文化盛行,但其中不乏有許多陋習。其中,有三種行為非常低級,在酒桌上千萬不能做,否則會讓你出盡洋相。然而,有些人在酒桌上,非常喜歡勸別人喝酒。甚至用出各種挑釁的話語,例如「你是不是不把我當朋友」、「是兄弟就幹了這杯」之類的話,以此逼迫別人喝酒。作為一個成年人,要懂得尊重別人。聚會圖個高興,沒必要把氣氛弄僵。如果過度飲酒鬧出事故,到時候更後悔莫及。
  • 在酒桌上,這3個表現越多,越被人瞧不起,很真實
    在酒桌上,這3個表現越多,越被人瞧不起,很真實在現在的社會中,喝酒是一個越來越常見的事情。在如今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中,喝酒都是一個社交性的行為。我們在酒桌上可以認識更多的陌生人,並和他們成為好友呀。所以我們在酒桌上就要格外注意我們自己的言行舉止。在酒桌上並不是只有一個對別人要求高的需求的,還有著對別人感受的重視。這也難怪說,酒局就是一個人在生活中的真實寫照。那我們在酒局上究竟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不給別人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3個方面的表現,如果你有,那可要注意了。
  • 如何看待中國的酒桌文化?
    酒過三巡,某領導走到我面前,邊扇我巴掌邊辱罵我,後來動靜太大引來了警察。03 特點酒桌文化有幾個特點:強制性:在酒桌上,酒不是自願喝的,而是別人強迫喝的,不喝別人敬的酒就會傷人情,酒桌的氣氛就不好,別人就會覺得你不懂事,帶著任務走人情,怎麼可能放開心情暢飲呢?要我看,這哪裡是「勸」酒,這壓根就是強迫喝酒。
  • 飯局酒桌上,有這5種表現的人別深交,否則遲早吃大虧!
    飯局酒桌上,有這5種表現的人別深交,否則遲早吃大虧!人與人之間,自打一出生就與眾不同,有的人性格開朗,言語投足之間深受人喜愛,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與人和諧共處。而有些人談吐不行舉止不雅觀,會很讓人討厭。在酒桌上也是一樣,總有那麼幾個不入門檻的人。
  • 酒桌上的「陷阱」知多少?「屁股一抬,喝完重來!」
    但是,其中有一個特例,那就是酒桌上的規矩,縱使隔著萬水千山,也有著諸多共同之處。春節將至,在外找拼了一年的遊子,早已萌生歸鄉之心。回到老家,免不了三朋四友聚酒場,推杯換盞話古今。那麼,曾經的酒桌規矩,你還能想起多少?下面,老黃就以自己的家鄉為樣本,來給大家聊聊酒桌上的一些小規矩。
  • 酒桌見人品,別一開口就我幹了你隨意,做好六點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正如《中國式飯局》中說的好:酒桌或飯局上,並不在於喝多少酒,喝酒的最大學問在於一個「敬」字。確實,喝酒是有學問和技巧的,不懂這些,喝再多也沒用,還不能給人留下好印象。酒桌見人品,別一開口就我幹了你隨意,做好六點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 在酒桌上從不主動敬酒的人,除了不會喝酒外還有這三個原因,很準
    在中國請客吃飯是維繫感情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既然是局當然就少不了要喝酒,在酒桌上有些人熱情高漲喜歡到處敬酒,而有些人則安靜地坐在一邊,從來不主動敬酒。有人就會說,在酒桌上比較活躍的人在職場上也能混得風生水起,那些不喜歡主動敬酒的人一般在職場上混得也不好。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敬不敬酒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能力大小,只能說明是人的性格不同而已。
  • 酒桌上有陌生人的時候,職場人若這樣表現,會讓大家哭笑不得
    導讀: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場合,在酒桌上,大家喝了點酒,有些朋友,就會開始聊起他的職業故事,有些朋友是描述事實,希望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職場心得,幫助大家一起成長。而有些,則是顯擺,至於真假,大家也都是笑一笑!
  • 職場人必須知道的酒桌文化
    也不盡然,只是有些人沒有眼色,有些人過於注重眼色,你不能因為個別就概括了大眾。酒桌之上,公私混合的一個地帶,體現的就是職場人的一個臨場應變能力,對於職場人的情商的一個考驗,這是每個職場人應該學會的一個職場技能。在酒桌上,在放鬆之際,得到職場機會的機率會比在職場上戰戰兢兢的工作的機率大的多,這就是職場上所說的「能做的不如會說的」。
  • 人們常說的「酒過三巡」是指的哪三巡?經常喝酒的人一定要了解
    「三巡」來源最普遍的說法是,這句話是來自於唐朝。在唐代之前,人們請客喝酒,大部分都是席地而坐,每個人有一套餐具,敬酒也不會到處走,而且舉杯敬之則已。這種場景我們在諸多影視劇中都可以看到。慢慢胡床的傳入,才讓人們有了凳子。所以高桌的發明,促進了酒桌文化的發展。
  • 酒桌文化:酒桌上千萬別說這5句話,既掃興又令人生厭,不值得!
    酒不僅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增添聚會的氣氛,有時還是話題的起點,也是達成買賣的重要工具。酒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參加一些酒局。其實酒桌上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家宴也就無所謂了,不過要是和生意夥伴或者新朋友喝酒的話,那麼在酒桌上我們就應該注意一些言語了。
  • 與親戚朋友、長輩領導喝酒,記住酒桌上四個規矩,讓他們刮目相看
    2、點菜的規矩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在乎點菜的規矩,其實點菜的時候講究的可多了,是否能讓一場酒局開局順利就要看點菜的人怎麼發揮了?比如說:領導在沒有到場的時候可以見安排服務員,把涼菜擺好,切忌桌子空著。領導到場之後正式點菜,得要徵求大家的意見,詢問大家是否有忌口的或者有什麼喜歡吃的可以特別注意下,保證菜品口味平均分配了,只有充分的照顧了每一個人的感受,大家才會在酒局上保持愉快的心情,酒桌上最講究的就是愉悅的氛圍,所以說點菜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規矩。
  • 酒品見人品並不是沒有道理,有這三種表現同事,最好要趕緊遠離
    參加職場中的聚餐,除了能夠促進同事關係外,還要小心有小人行為的同事;相信大家在酒桌上,都遇到過不知天高地厚的同事,要是沒有領導在場,這種同事趁著酒勁亂吹牛;在酒桌上,誰都有話語權,但是也不能為了表現自己處處顯擺,畢竟身邊還有很多的同事在看;可能有很多人都會認為只要喝了酒,所有的事情辦起來都會順利
  • 在酒桌上喝得再投緣,這三個秘密也不要說,不然酒真的白喝了
    所以,在酒桌上喝得再盡興,也要管住自己的嘴,特別提醒好喝酒的人,對這三個秘密千萬不要亂說。,一旦傳到領導那裡,可想而知這樣的人會是什麼結果,在領導心中肯定是不再被信任了。2.同事的秘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桌人就打開話匣子了,你一言我一語,嘮來嘮去,就可能涉及到不在場的單位同事,對於單位同事的事,實際上也是應儘量迴避的,
  • 飯局酒桌上給領導敬酒,牢記這3點就夠了!
    我是【辦公室小林】,更多職場經驗分享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導語:職場接待應酬少不了,飯局酒桌上給領導敬酒,牢記這三點就夠了1、有先後順序,並且需敬完一圈酒桌上的文化還是非常講究的,一個小細節就能看出來你是久經沙場的老兵,還是初出茅廬的菜鳥?
  • 酒桌上的這4種舉止,暴露了一個人的人品,遇上就請遠離吧
    "酒品見人品"這句話一點都不假,一個人在喝酒時表現出來的行為能夠充分的體現這個人的個性,所以酒品見人品是絕對有道理的,工作中總會參加各種各樣的酒局,也會通過酒局看到各種各樣的人,尤其是在酒桌上,如果有這4種舉止,暴露了一個人的人品,如有遇到就請儘快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