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很多時候,我們窺探到的僅僅只是表面上的冰山一角,很難知其全貌。
對於人心則更是如此,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平時的時候我們很難判斷出一個人的品性如何,因為人都是懂得偽裝的。
在酒桌上則不然,酒桌就是人生的縮影,在酒精的作用下,一個人很難再拿起偽裝,因此一個人的人品是很容易在酒桌上看出來的。在酒過三巡之後,很容易判斷出一個人的品行如何。
1,時刻都在彰顯自己
不同的酒局有著不同的性質和作用,有的是為了聯絡感情,有的是為了請人幫忙,很多的酒局都是有所意指的,因此我們在參加這種酒局的時候,一定要壓抑住自己的表現欲,儘量讓主人完成他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有的時候,適當的沉默,反而可以成全別人。
然而卻總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不分輕重場合和酒局主人,永遠都在順著自己的心意來。明明是客人的身份,卻總把自己當成主人,時刻都要彰顯一下自己,表現欲爆棚。搶盡了主人的風頭。這種人就是典型的酒桌上的喧賓奪主,遇到一定要遠離。
中國是禮儀大國,酒文化流傳千年,自然是有著一定之規的,甚至什麼人坐什麼位置都有講究,而這種時刻都喜歡彰顯自己的人,則不管不顧的在表現自己,把自己當成了主角。這樣的人大多品行惡劣,生活中也必定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與這種自私的人來往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因此,遇到一定要遠離。
2,不顧輕重一味勸酒
除了時刻彰顯自己,品行不好的人還有一種酒桌上的表現,那就是十分喜歡勸酒。勸酒是古時流傳下來的傳統,其主要作用是表達自己對客人的歡迎和尊重。但是在現在的很多酒局中,勸酒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近乎於強迫的存在,很多人在酒局上都是不喜歡被勸酒的感覺的。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卻不乏一種瘋狂勸酒的人,他們往往以不喝就是不給大家面子之類的難以拒絕的理由去讓你喝下一杯又一杯。而事實上,我們參加酒局的時候,不一定所有時候都是方便的,也許有的時候會有一些因素導致不能飲酒,而這個時候那些勸酒的人再來強行勸酒,就屬於強人所難了。
正所謂,君子能成人之美,能充分考慮別人的難處,不強人所難,才是正確的酒局操作。而品行不好的人才會有瘋狂勸酒的行為,這樣的人往往生活中就是不懂得為別人考慮喜歡強迫別人聽從自己的人,因此,酒桌上有這種表現的人,往往品行不會太好,一定要及時遠離。
3,媚上欺下,只敬領導
品行不好的人,在酒桌上不僅僅有以上兩種表現,還有一個表現那就是眼睛裡只有領導,踩低捧高。除了常見的朋友相聚或者喜事宴席,更多的酒桌還是在商務交際方面發揮著作用,這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應酬"。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這種人,他們在敬酒的時候會對領導笑臉相迎,說盡奉承的話,而當下屬向他敬酒的時候,他又會端起架子,根本不把那些不起眼的人放在眼裡。實際上對領導尊敬一些也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想給領導留下好印象,但是也要把握一個度,一味地討好領導卻對下屬惡臉相向,就是媚上欺下的行為了。
古語有云:"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也只能看到利益,平時也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這種人品性必然是存在問題的,因此,如果發現有人在酒桌上有這種表現,一定要及時遠離。
很多東西遠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麼簡單,冰山下面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因此我們需要細心觀察,從酒桌上去看清一個人的品性,才能對自己的圈子有一個更好地把握。品行不好的人在酒桌上往往會有以上的三種表現,如果發現了,就毫不猶豫地遠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