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8M
鼠年大吉
「老鄭,來一段嘛!好久沒有聽了。」
「喲,又出去表演了!」
在貴陽白雲區程官村,只要村民們看到鄭愛彬老人時,都會以這樣的方式和他打招呼,在村裡,鄭愛彬幾乎成了名人。
原來,鄭愛彬擁有一口好的口技,不僅能模仿丹頂鶴、布穀鳥、鸚鵡等十幾種鳥叫,而且還可以模仿嬰兒的哭聲。正因為這樣,只要他出現的地方,常常會以假亂真,逗得大家笑得合不攏嘴。
8歲開始模仿丹頂鶴
鄭愛彬正在模仿鳥叫聲。
今年60歲的鄭愛彬,家住白雲區程官村。一頭長髮的他,由於之前是一位清潔工,對此,大家給他取了個名:「清潔工藝術家」,而他更喜歡把自己叫:「口哨一王」和「中原一怪」。
而事實上,鄭愛彬出生於河南省,從小生活在黃河邊,打小就喜歡吹口哨。
八九歲時,他喜歡跑到黃河邊,因為丹頂鶴的叫聲將他深深的吸引住,為了模仿丹頂鶴的叫聲和動作,他堅持了好幾個月,最後才學會了丹頂鶴的叫聲。
學會後,鄭愛彬一發不可收拾,走到哪,吹到哪,常常以假亂真,害得周圍群眾四處尋找丹頂鶴。
再到後來,為了模仿更多的動物,鄭愛彬常常守著《動物世界》欄目看,只要節目裡一出現鳥類,他就不由自主地進行模仿。有時,他還會把聲音錄下來,然後不停練習。
除此之外,他還會買來科普書籍,研究不同鳥類的習慣。後來,他在家裡還養了一隻金雞、一隻小鸚鵡。這些小傢伙鳴叫,他就模仿。不少鄰居家小孩,特別喜歡上他家玩,看他表演如何與小動物「交流」。有時,他的口哨聲和動物們的叫聲,讓大家分不清。
想上《黃金100秒》表演
當鄭愛彬的口技「絕活」慢慢被大家認可後,各省的綜藝欄目紛紛找到了他。
2012年,在安徽衛視的《勢不可擋》欄目中,他在舞臺上模仿了丹頂鶴的叫聲,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
2013年,他又登上《2013遼寧衛視百姓歡樂大春晚》,他用聲音、眼神、肢體,再次詮釋了對丹頂鶴由衷的喜愛。
「現在,我還有一個夢想沒有實現。」鄭愛彬說,隨著年齡的增大,他的肺活量開始下降,他擔心自己再過幾年後,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對此,他希望能夠在近一年時間裡,登上《黃金100秒》欄目,他想把模仿丹頂鶴的叫聲再次展現給全國觀眾看。
而事實上,為了將自己的絕活傳承下去,鄭愛彬老人已經收了王小露、趙明、荀宏飛等幾位徒弟。
鄭愛彬介紹,玩口技,齒、唇、舌、鼻、喉等發聲器官一樣都不能少,如果單用一種發音器官,是模仿不像的。就如「踏踏踏」馬蹄聲,是用舌頭打牙齒來發音。
「師傅收徒弟是看人,而不是為錢財。」徒弟王小露說,能得到師傅認可,他們都倍感欣慰。
徒弟趙明也表示,師傅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想上《黃金100秒》綜藝節目,雖然大家不一定能夠幫忙實現,但是師傅想去威寧草海看丹頂鶴的願望他們可以幫忙實現,等到開春後,他們就會帶師傅一起前往,讓師傅再次近距離看看他日思夜想的丹頂鶴。
模仿動物聲音惟妙惟肖
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鄭愛彬老人給記者上演了一段「絕活」。
只見老人嘴巴一動,發出「嘎嘎」聲,仿佛是一隻鴨子正在覓食,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時而平緩。他還用雙手做翅膀狀,模仿起了鴨子的「翅膀」,時快時慢地上下「撲騰」著。雙腳也不停變換著步伐,走起了鴨步。
休息片刻後,他又模仿起了嬰兒的哭聲,沒想到,聲音發出後,鄰居趕緊出門探望,還以為是自家娃娃哭了呢。
鄭愛彬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在火車站大廳等火車,由於無聊,他便學起了鴨子叫,沒想到,工作人員還以為乘客私自帶著鴨子等火車,四處尋找,最後知道是他在「搗亂」後,大家笑得合不攏嘴。
最後,鄭愛彬上演了壓軸戲——模仿丹頂鶴的叫聲。
一番調整後,他先模仿一群丹頂鶴,那叫聲非常悅耳,猶如身臨其境,緊接著,他的哨音越來越低,一群丹頂鶴變成了一隻鶴在低吟。
聲音小了下來,他的腳步也隨之慢了下來,這時,他又用一隻手模仿「鳥頭」,慢慢停放在腳邊。短暫休息片刻,劇情又出現了反轉,他接著又表演了幾隻丹頂鶴在一起低聲交談、追逐,甚至是求偶,直到這群丹頂鶴一起飛離。此時,聲音越來越小,直到聽不見。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都不會放棄這門口技,因為看到大家開心的笑,我就滿足了。」鄭愛彬老人笑著說。
都市新聞
記者 田儒森
編輯 申凌
編審 鍾俊怡 周密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