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陽集團董事長 曾煥沙
樂居財經 房慧 發自南京
早晨8點,南京弘陽廣場的露天秀場上,已有大批工作人員在緊張忙碌著。
離舞臺不遠處,曾煥沙正和現場人員溝通一些細節。再過一個多小時,他將在這裡敲響弘陽服務(01971.HK)的上市鑼聲。
受疫情影響,弘陽服務採用了「雲上市」的形式。曾煥沙選擇弘陽廣場作為線下掛牌儀式現場,這是弘陽產城融合的標杆項目,也是弘陽的發源地。
曾煥沙說過,無論在業務上還是感情上,這裡都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時針指向9點28分。曾煥沙攜一眾人士走向舞臺,這其中有弘陽高管,也有業主和員工代表。
隨著倒數計時,咚鏘!鑼聲響起。大屏幕上顯示出一行數字:開盤價4.88港元,高開17.59%,市值19.52億港元。
為了這一天,曾煥沙努力了24年。
106天閃電IPO
這是曾煥沙麾下的第二家上市平臺。另一家是兩年前上市的弘陽地產(01996.HK)。
關於上市,曾煥沙一如既往的低調,並未公開發言。他將話筒交給了兩位高管。
談及上市,弘陽服務非執行董事、弘陽集團總裁蔣達強表示:在內部,弘陽服務的上市徵程有一個代號——「虎躍項目」。
為什麼這麼叫?此前弘陽地產上市項目比喻為「龍騰計劃」,合起來就是「龍騰虎躍」,既象徵著弘陽集團近幾年的蛻變與快速發展,也與南京這座龍盤虎踞的六朝古都相呼應。
從3月23日遞上市申請表到7月7日上市,弘陽服務實現IPO僅用了106天,創造了近期同業在港上市的最快紀錄。另外,弘陽服務此次IPO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達112倍,也創造近期同規模物管企業IPO認購倍數新高。
此次上市,弘陽服務還引入了恒基地產(00012.HK)李家傑作為基石投資者,此前,李家傑還曾參與奧園健康、燁星物業等物業股的基石投資。重量級基石投資者坐鎮,對外界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當日,弘陽服務收盤價每股4.4港元,較招股價漲6.02%。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15日,弘陽服務的合同總建築面積約為2960萬平方米,覆蓋14個省(市、區)41個城市的181個項目,包括總建築面積1780萬平方米的在管項目,及1180萬平方米的已籤約管理但尚未交付的項目。
弘陽服務集團董事長何捷表示:今天是弘陽服務新裡程碑的一天。未來我們會繼續秉承「讓生活更有溫度」的初心,通過以誠待客和卓越服務,致力於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美好生活運營服務商。我們會以更高的標準和目標要求自己,會以更優質的服務回報股東、回報客戶,回報所有朋友們的信賴與厚愛!
雙輪驅動模式
隨著時代的進步,尤其在疫情影響之下,物業作為地產行業「軟實力」的一環,重要性凸顯。其服務好壞不僅關乎居住者的生活體驗,更是與競品拉開差距的有力砝碼。
站在新起點的弘陽服務,無疑可以更好的為地產集團做支撐。而地產板塊的快速布局和發展,也可以反哺物業。
1996年5月,曾煥沙的紅太陽裝飾城正式在南京開業,這便是他進入房地產行業的序章。幾年之後,曾煥沙開始涉足住宅業務,正式開啟其房地產版圖的擴張腳步。
和大多數同行一樣,正式踏上地產之路的曾煥沙,最初也同樣是把住宅業務列為開發重點,並於2003年開出首個住宅項目「旭日華庭」,這也是弘陽服務集團服務的首個住宅物業項目。
2006年,南京弘陽廣場動工之際,曾煥沙便提出要將商業與住宅開發結合起來,一起推動發展。這種理念,和如今弘陽「地產+商業」雙輪驅動戰略如出一轍。
隨後的時間裡,伴隨著弘陽地產的開發步伐,弘陽服務不斷擴大版圖,2011年,弘陽服務管理的物業項目已從最初的南京擴展至長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並自2016年起擴展至國內其他地區。
在弘陽地產雙輪驅動的戰略影響之下,弘陽服務也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特點:住宅和商業物業雙輪驅動。截至2019年12月31日,弘陽服務的商業物業管理面積為338萬平方米,佔總管理面積的21.46%,住宅物業在管面積達1206萬平方米,住宅物業管理及商業物業管理協同促進,發展均衡。
對於未來發展,曾煥沙年初曾對內表示,「在持續奔跑中,弘陽不但要實現不掉隊,更需要補短板、真正實現差異化競爭能力,在衝刺中完成自我進化。」
如今的弘陽集團,在地產與商業雙輪驅動下,又實現了物業與資本兩翼並舉,成了軟硬實力兼備的選手。這不僅為其2020年「提質增效」的目標奠定了基礎,更對快速發展時期的業務具有重大意義。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