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臣「張良」隱退,弘陽地產或加速回歸利潤導向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三年期滿,曾煥沙的「肱股之臣」張良選擇了離開。

11月22日晚間,弘陽地產發布公告稱,因欲分配更多時間於個人事務上,張良辭任弘陽集團執行總裁及所兼各職,僅保留首席顧問的虛職。

在弘陽地產走出江蘇,衝刺千億的路上,張良搭建和調整了公司的人力、組織架構,並為曾煥沙吸引了大量明星職業經理人的加盟。然而,隨著地產大環境的轉變,弘陽地產的2020年戰略及千億目標均未能如期實現。分析人士稱,張良的出走,或將拉開弘陽新一輪變革的序幕。

曾煥沙失「張良」

在商言人是弘陽地產創始人曾煥沙的座右銘。

因此,在弘陽地產2017年決定衝刺規模、登陸資本市場的時刻,「挖人」便成為公司走出去的第一步。

作為地產行業人力資源的泰鬥級人物的張良,便是這一時期進入弘陽的。

資料顯示,進入地產行業之前,張良曾有過多年醫療行業從業經歷。2012年,張良加入旭輝(HK.00884)正式切入地產賽道。他通過建立人才標準,完善制度體系的內部變革,用5年的時間將旭輝的業績翻了10倍。

對於業績增長有迫切需求的曾煥沙而言,他當然期待張良能夠複製在旭輝的成功經驗。在曾的支持下,張良在公司的組織能力、發展戰略、管理和治理模式、組織架構、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優化,為推動公司的規範化治理做了大量工作。

照張的設想,他要把弘陽最終變成一個自驅動的組織或者主體,與業內少數用阿米巴運營模式的碧桂園(HK.02007)、中梁(HK.02772)等形成差異化,最終實現彎道超車。

與潤物細無聲的內部變革相比,張良在任期內大張旗鼓的招聘動作則更吸引輿論關注的目光。

2018年3月,弘陽曾高調舉行了一場9位高管集體入職的儀式,新的管理層人才涉及營銷、財務、商業運營、人力資源等方方面面。2019年10月,袁春獲委任為弘陽集團的聯席總裁,負責協助公司行政總裁有關集團營運及營銷管理的工作。2020年初,萬達高管沈嘉穎加盟弘陽集團出任總裁,重點分管商業。

組織架構的重塑以及批量職業經理人的到來,為弘陽地產規模躍升提供了保障,而這份功勞簿上當然也少不了張良的名字。

2017年底,弘陽覆蓋了江蘇9個城市以及南京市場所輻射的安徽4市。而截至2020年9月,弘陽已進入全國60多座大中城市,累計開發面積2000餘萬平方米。2020年前10月,弘陽地產實現了銷售額645億元,是2017年的兩倍多。

不過,隨著弘陽與張良三年之約到期,更多的行情似乎正在浮出水面。

三年時光的得與失

過去的三年,是弘陽地產業績快速發展的三年,也是行業劇烈變化的三年。當白銀時代逐漸降臨,通過高槓桿高周轉等單純衝刺規模的房企正成為「少數派」,行業正進入利潤為王的時代。

在這種背景下,大規模的招兵買馬和頗為豪華的高管天團無疑是與之相悖的。

藍鯨房產注意到,在弘陽地產集團內部,若加上張良,共有包括何捷、蔣達強、袁春在內的四位總裁。在同規模房企中,弘陽這一「總裁團」的規格可謂罕見。分析人士稱,曾煥沙重視人才,對職業經理人委以要職,但弘陽老臣與新加盟高管,以及新加盟高管彼此之間的管理界限讓公司內部往往產生迷惑,也在業內引發了一些爭議。

並且,明星職業經理人動輒幾百上千萬的薪資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某機構曾發布2019年上市房企高管薪酬十強名單中,恆大(HK.03333)、碧桂園(HK.02007)、富力(HK.02777)、龍湖(HK.00960)高管平均年薪超3000萬元。

2017年至2019年,弘陽地產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21億元、14.12億元、14.68億元;同期,弘陽地產行政開支分別為:3.05億元、6.86億元、10.9億元,呈翻倍式增長。

而更為重要的是,即便有眾多高管加盟,但由於市場環境的改變,弘陽地產曾計劃在2020年實現千億的目標還是爽約了。

2017年至2019年,弘陽地產合約銷售額分別為256.9億元、473.4億元、651.5億元。由於缺口過大,弘陽不得不調低期望,將2020年銷售目標定為750億元。

有業內分析指出,張良的離職或預示著弘陽新一輪的架構調整的開始,以更好的適應當今的市場環境。近日有消息稱,與張良一同入職的,原負責投資業務的弘陽集團總裁蔣達強,亦將調整分工,主要負責商業集團業務。

而作為掌舵人,曾煥沙於年初表示,公司要完成從「快速增長」到「持續、穩健、有質量的快速增長」的升級,推動以客戶為中心、以經營和利潤為導向的機制落地。

正所謂「事人匹配,因事擇人」。以張良去職為契機,曾煥沙是選擇「蕭規曹隨」還是「破舊立新」?或許不久後就會有答案。

相關焦點

  • HR大神張良投身醫學 曾助力弘陽提速發展
    11月22日,弘陽地產(1996.HK)公告,張良辭去非執行董事職位,將不再擔任弘陽地產任何職務。同時,張良也卸任弘陽集團執行總裁。據弘陽內部人士介紹,離職弘陽之後,張良會保有一個集團首席顧問的頭銜。弘陽與張良的歷史淵源,可以上溯到三年之前。17年底,從旭輝離職的張良,低調加入弘陽。曾幾何時,弘陽銷售額才破百億,在業界還是一家名氣不顯的本地房企。
  • 弘陽地產全國化擴張進入加速期 IPO募資17億港元「儲糧」
    原標題:弘陽地產全國化擴張進入加速期 IPO募資17億港元「儲糧」   ■本報記者 王麗新   在融資多渠道收緊、去槓桿持續進行的背景下,融資難已經成為部分房企衝刺規模、擴大土地儲備的「攔路虎」。7月12日,弘陽地產成功敲開資本市場大門,於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
  • 袁春今天入職弘陽,任地產聯席總裁分管營銷和大運營!
    弘陽地產現任行政總裁何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2012年加入弘陽,當時弘陽規模還很小,一路陪伴打拼到現在,深得老闆信任和內部的認可。 本次袁春作為聯席總裁加入,與何捷共同奮進,再加上集團總裁蔣達強、集團執行總裁張良等。 弘陽總裁天團「四元大將」就此成型。
  • 曾煥沙「龍騰虎躍」|弘陽服務集團|弘陽集團|弘陽地產|弘陽廣場|...
    另一家是兩年前上市的弘陽地產(01996.HK)。  關於上市,曾煥沙一如既往的低調,並未公開發言。他將話筒交給了兩位高管。  談及上市,弘陽服務非執行董事、弘陽集團總裁蔣達強表示:在內部,弘陽服務的上市徵程有一個代號——「虎躍項目」。  為什麼這麼叫?
  • 張良和諸葛亮都是古代著名謀臣,他們兩個到底誰更厲害?
    張良和諸葛亮都是中國非常著名的謀臣,而且他們兩個在民間的影響力也非常大,尤其是諸葛亮,更是被視為智慧的代表。我們自古以來都喜歡做排行榜這種定西,從最早的初秋五霸,到後來的戰國四大名將,這種排行和比較,就一直存在。而且還動不動就喜歡討論一個誰更厲害的問題,比如說張良和諸葛亮究竟誰更厲害這個話題,就經常被人提起。
  • 弘陽集團總裁張良辭任 欲分配更多時間於個人事務(更新)
    觀點地產網訊:11月22日,弘陽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張良因欲分配更多時間於個人事務上,已提出辭任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成員職務,自2020年11月22日起生效。弘陽地產表示,張良辭任後將不再擔任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任何職務,其辭任不會導致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最低人數,不會影響董事會的正常運作。另悉,張良還同步辭任弘陽集團執行總裁職務,但依然會以首席顧問的名義繼續不定期參與弘陽管理工作。
  • 弘品牌 厚積薄發載譽前行 弘陽地產獲多項榮譽
    厚積薄發的弘陽地產,迎來了滿載而歸的榮譽之月。8月份,弘陽地產集團和母公司弘陽集團獲得多項榮譽。全面覆蓋了綜合實力、品牌價值、企業成長性、城市群競爭力、產品力、營銷力等多個維度。
  • 弘陽地產煥新西南品牌戰略 昕悅棠首次亮相
    發布會活動圖(弘陽地產供圖)弘陽地產集團副總裁李亮在盛典上表示:「弘陽發展的每一步,從不畏懼挑戰,一直勇於創新。首先,弘陽地產集團副總裁李亮代表主辦方致辭,並深度解讀了弘陽的發展歷程與企業戰略。李亮介紹,弘陽地產雖然進入西南才3年,但已經是一個成立24載的地產老兵。現在,已經進入全國60多個城市,開發了近200個項目,有約60萬業主,總資產規模達到1100億,名列中國房地產百強TOP47。
  • 弘陽地產三子心生發布會落幕煥新南京人居
    隨著講述弘陽在南京發展歷程的記錄片《2020 潮起南京》的獻映,本次發布會正式開始。弘陽地產集團副總裁兼南京總部總裁兼南京區域公司總經理葛春華對於弘陽發展的歷史進行了回顧,對當下的戰略進行了重申。他表示南京是弘陽的起點,正是在這裡,1996年紅太陽大世界成功開業,2003年弘陽·旭日華庭開盤創下日銷千套的記錄,再到2007年弘陽廣場開業。南京,見證了弘陽一個又一個的重要時刻。24年來,「雙輪雙翼」的發展戰略為弘陽地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也為弘陽南京區域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 對話弘陽地產:西部大開發時代 規劃百億啟用重器
    1996年,踩著第一次「深化住房改革」窗口誕生的弘陽地產,比較擅長跟著各周期的方法論走。弘陽地產第一次進入成都時,就摘下了所在區域的地王,但也創造了當地改善市場第一個豪標精裝,頂著區域的價格天花板,成了板塊內去化最快的項目之一。它用的就是「產品驅動效益」的方法。
  • 張良為什麼投靠劉邦?成功之後為什麼又選擇隱退?
    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也是歷史上結局比較好的著名功臣之一。劉邦評價他能夠「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張良是韓國人,其祖父與父親都是韓國的元老,輔佐過很多國君。但是張良為什麼在秦末農民戰爭以及楚漢爭霸的時候選擇了投靠劉邦,而不是實力更為強大的項羽呢?
  • 弘陽地產2018年報解析:雙輪驅動優勢凸顯銷售增速行業第二
    無論從2018年財報,還是近期權威地產榜單來看,「增長快速」是弘陽地產在2018年給外界最深刻的印象——就在2018年報發布的前一天,弘陽地產位列中房研協「2019年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第52位,較前一年勁升25個位次,同時位列「2019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成長速度10強」第3位;今年1月,在樂居財經2018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增幅排行榜中,弘陽地產更位列規模房企銷售增幅榜單第
  • 沈嘉穎出任弘陽商業總裁,這是萬達商管第2號人物!
    目前,累計持有商業管理面積500萬㎡,年銷售額超百億元,躋身中國商業地產百強企業TOP14。 可以說,以「住宅+商業」雙輪驅動為戰略的弘陽,其商業地產已經走上正軌,正待爆發式發展。
  • 韓信功高蓋主,被誅,張良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及時隱退
    但張良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幫助劉邦一統天下之後就「隱退修道」,更是留下了「千古謀聖」的美譽。張良這個人到底有何神通別著急,聽我一一道來,張良本是韓國貴族後裔,家族世代為相,在二十歲那年,秦始皇一掃六國,導致他家破人亡。從此便開啟了復仇之路,他便賣掉所有家產,集合了一幫人謀劃刺殺秦始皇。在秦始皇出巡的路上發動了襲擊,遺憾的是未能成功,張良則趁亂逃走。這次刺殺讓秦始皇震怒。
  • 排名持續上升 弘陽地產位列「2020中國房地產500強」TOP47
    憑藉可持續高質量增長,弘陽地產躋身「2020中國房地產500強」TOP47,首次跨入TOP50門檻,排名連年持續上升。同時發布的「2020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成長速度10強」榜單中,弘陽地產位列第2,發展潛力再獲認可。
  • 新股解讀|弘陽地產(01996):拿地不易,「橋北王」命運幾何?
    曾煥沙從家居裝飾起家,再到後來涉及地產行業,短短數年,這個福建人已將弘陽從當初的裝飾城擴建成一個區域性地產帝國,並且版圖也逐步擴張至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等多個領域。自2003年旭日華庭項目開始啟動,到後來的旭日上城、旭日金棕櫚及弘陽時代中心等項目相繼面世,幾年內弘陽地產在南京橋北的總開發量已達400萬平方米。由此,弘陽的「橋北王」稱號在業內逐漸傳開。
  • 中國歷史上三大著名的謀士,看完才明白為啥一謀臣能抵過千軍萬馬
    歷史上很多朝代的更替少不了一些文臣武將,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不管是軍事能力厲害的朱元璋,還是小混混的劉邦,都離不開謀臣的幫助,時勢造英雄,下面我們看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謀士,我們來給他們排下名。,張良協助劉邦建立漢朝,曾劉邦稱帝後,有人問為何得天下?
  • 弘陽地產榮獲「金智獎」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產品服務獎
    弘陽地產集團憑藉卓越的產品與服務,榮獲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產品服務獎。此次評選聚焦於房地產行業,遵從研究、分析與調研的客觀務實,評價、甄選、嘉獎行業內具有代表性、引領性、關鍵性的「重要公司」。弘陽地產用產品踐行人文關懷,洞悉人性本源需求,著眼城市的長遠未來,為客戶創造美好人居價值。
  • 弘陽雙中心定鼎橋北新街口!商務進化時機已來!
    這便是弘陽集團最初的商業體——紅太陽裝飾城。據悉,很多南京人為了買家具和建材,會特地大老遠趕來。可以說,紅太陽裝飾城的出現為橋北開闢出了全新的道路。橋北能夠成為江北最繁華的地區,離不開弘陽集團自始至終的開發建設,「橋北商業發展排頭兵」的稱號,弘陽集團可謂是當之無愧。與此同時,新區加冕,大橋崛起,橋北也在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