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空的隧道裡,我們把夢想、追求連同奮鬥一塊濃縮在腳底,為了奔跑時的急速飛翔積蓄能量。中育貝拉國際高中12年級學生即將畢業,許多同學在經過一番努力後,終於收穫了可喜的成果,同時,他們也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希望可以與大家一起交流。
今天我們對12年級張紫棣同學做了採訪,一起看看她的分享吧!
至此,張紫棣已收到6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1、紐約大學
2、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
3、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4、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5、俄亥俄州立大學
6、賓州州立大學公園校區
一、個人經歷
Q1:是什麼讓你走進國際高中,有了今天的選擇?
最初選擇國際高中的原因很簡單,認為出國是再輕鬆不過的一條道路。
Q2:說一說你的成長之路
小學到初中都是在老家的市重點上的,可以說是從小就壓力山大。而我個人又很不會學習,不會排解壓力,初中每天寫作業寫到到凌晨一兩點都是日常,即使如此也只能在班上排到十幾名。
初二結業,家人就把我送到了北京。至今仍記得那時背井離鄉,獨自下了火車的那個夜晚。看著那人來人往而又陌生的街道,我知道,新的生活開始了。當然,如果能對當初的自己說一句話,那一定是「這條路會幸苦,但我不曾後悔。」 在這裡你學會了獨立生活,學會了自主學習,一切也全憑自律。
我不能說自己是個很自律的人,只是憑靠著初中養成的習慣,身邊優秀的朋友,來自家人的支持,還有心中的那一份執著,跌跌撞撞地走到了今天。
Q3:你如何評價自己與身邊的人?
很多人說,能上得起國際學校的人必然都是「富二代」。說實話我並不否認這一事實,但是說到「富二代」,人們對這一群人的刻板印象必然是紈絝子弟,飛揚跋扈。
但事實並非如此,要我這個身邊堆滿了「富二代」的人來說,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既有錢,還努力,成績格外優異,甚至有些人不驕不躁,自律生活,不得不說這樣的人太可怕了。
Q4:很快就結束了在中育貝拉三年的學習生涯,這是結束也是開始,在此,有沒有什麼想要對學校、對老師說的?也請對學弟學妹們分享下你的一些學習經驗。
於我,高二可謂是最迷茫的一個時期:GPA,託福,SAT,升學,項項都要兼顧。但其實這些也僅僅是對一個普通留學生的基本要求。憑藉著初中的英語基礎,讓我高一吃了一年的老本,除了想家以外沒有什麼讓我感到壓抑的,還是很順利的,我以GPA4.0的成績結束了我第一年的國際高中生活。
也就在那個暑假,我才籠統地開始學習託福。第一次託福出分也真正讓我認清了自己的水平,也把自己從那個有些飄飄然的狀態拽了下來。我開始潛心學習,著重訓練我的拉分項目。
想要彎道超車,就看你怎麼利用時間。有時外教不會布置很多作業,我就在教室完成校內作業,回宿舍刷TPO和往年真題。周末除了託福和SAT課,我也會參加商賽的渠道,提升個人背景。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
那段時光往往是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克服了無數個孤獨和心酸,不抱怨不訴苦,日後說起連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所以說,在國際高中絕對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輕鬆,每個人都需要負重前行。
Q5:你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嗎?
作家劉墉曾這樣說:「一個沒有方向的人,就像失去了船的舵。一個人至少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當然,光有想法和夢想是不夠的,是否能有合適幸運的機遇也是成功的關鍵。
我很幸運,高二暑假之餘結識了幾位來自世界名校的教授。他們很親切,甚至邀請我去美國到他們家裡做客。就這樣,16歲的我背起行囊,獨自一人奔赴美國,穿梭在紐約、洛杉磯的大街小巷。且拋開途中遇到的一切困難不提,我真正感受到了來自於名校的魅力。
其中一位老教授曾跟我講:「這個世界上佔比最多的就是普通人。我是,你也是。但貪婪的是,我們想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大到想選擇自己的人生,選擇身邊的朋友,小到選擇自己明天是否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為什麼要上一所好大學,因為它會向你源源不斷地輸送勇氣和資源,為你搭建一個高於「普通人」的跳板。它像一個巨型篩子,篩掉了那些與你三觀、見識不匹配的人。
當你生活在那裡,一眼望去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和事。」 我身邊的朋友也有不少志不在名校的人,也有質疑我為什麼要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人生在世不就是圖一個快樂?我想說,壓力帶給我的不一定只有負面的情緒,他給予我更多的是鼓勵和成就感。熬過那段低谷期,以後的我只會更加無懈可擊。
Q6:對於自己選擇的道路,你有什麼評價與感想?
疫情當前,同我一樣的高三留學生可謂都是急地焦頭爛額。有的擔憂自己未來在美國的生活,有的焦慮託福還未出分,考期又被延後,說本來還想拼兩個月,現在多了一個月,想偷懶了。
前段時間,我的一位朋友向我訴苦,說他後悔當初沒有努力,甘於自己平庸,才會讓現在的自己看起來是的那麼手足無措,相信決不止他一人正在面臨這樣的困擾。
可貴的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或是墮落,也就在這個學期我漸漸看到了他的努力和進步。所以說,在任何時候發現歲月可貴,開始抓住時光,保證每一天都不被虛度,我認為都不算晚。上帝既沒有賦予我很多的才華,更沒有為我準備一條舒適平凡的路。
在我所生活的圈子裡,能夠碰到各種優秀的人,對於我而言,實屬幸運。他們能讓我明白,自己目前所處的階段,各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此我就會止步於此,我會換一種心態去看待自己的生活以及一切成績,且仍願意選擇去不斷努力。
我們處在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紀,充滿了勇氣和希望,承載著無限的可能。願年少的你,眼盛星河,心向遠方。在這個一無所知的世界裡,走下去才有驚喜。
二、家長評價
我是學生張紫棣的家長,很榮幸的和大家分享我女兒在貝拉這三年的經歷和收穫。她從小到大都是個很讓人省心的孩子,學習上非常自覺,成績也算優良,算是個努力上進的孩子。
但上初中後,由於學業上的負荷,我決定給她換一個學習環境,減輕精神壓力。經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任校長,雖然我們實地查看過,也諮詢了該校的相關信息,但畢竟這麼多年孩子也是第一次離家求學,所以心裡滿是憂慮。
如今看來,我的擔憂是多餘的。經過這近三年的學習,孩子已經完全適應了在國際學校的學習及生活。這三年裡,我明顯感覺到她成熟穩重了許多,也漸漸學會了獨立完成每一件事,消化每一次的情緒波動。
當然,這也一定少不了宿管李老師和班主任王老師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能讓孩子在新環境裡不再感到無助和彷徨。
此外,孩子在學業上也從未讓我操心,這也一定跟學校專業的管理是分不開的。課程分門別類,科學安排,除正常的美高課程外還增加了AP課程,比如經濟學,微積分和統計學。紫棣也因此愛上了經濟,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不僅如此,課餘生活也十分豐富,被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和志願服務充斥著,想必這也開拓了她的視野,讓她的高中生活不再枯燥無味,變得多姿多彩。
再過幾個月,孩子就要出國了。擔心是免不了的,但有了在貝拉這三年的鍛鍊做基礎,我相信她一定有了戰勝困難的自信和勇氣。我也由衷的感謝學校教育出了一批批優秀的學子。他們將用華夏語言,中國智慧在世界各地創造自己的傳奇。